蘇 巖,朱藝華 ,林 銘
(1.河南工業(yè)大學設計藝術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1;2.廣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廣西 桂林 541000)
隨著中國經(jīng)濟的迅速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來到中國學習和生活。教育部在《關于政協(xié)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第0079 號提案答復的函》中提到:“要高度重視把中國文化教育貫穿留學生培養(yǎng)全過程,促使留學生了解中國國情,知曉中國文化,加深對中國的感情”[1]?!吨袊魧W發(fā)展報告(2016)》提出要加強來華留學生的跨文化融合,教育部門應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讓來華留學生參與跨文化交流活動[2]。廣西作為中國與東盟交流合作的前沿和窗口,與東盟國家的文化交流與合作日益頻繁。據(jù)廣西教育部門統(tǒng)計,2001 年以來,來廣西留學的東盟學生幾乎每年都以 10%的速度增加[3],越來越多的東盟留學生來到中國學習,他們在中國學習所遇到的跨文化問題逐漸引起關注。東盟來華留學生到中國留學,需要認識和了解中國,才能更好地開展自己的學習。本研究在混合式學習環(huán)境下針對東盟來華留學生的跨文化學習活動進行設計,以期更好地幫助留學生來華學習。
混合式學習是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它把傳統(tǒng)學習方式和在線學習的優(yōu)勢結合起來,既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體現(xiàn)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東盟來華留學生混合式跨文化學習就是把混合式學習方式融入到東盟留學生跨文化學習當中,是一種信息化的混合式教學和學習方式,它將傳統(tǒng)學習方式的優(yōu)勢和網(wǎng)絡化學習的優(yōu)勢相結合,為東盟來華留學生提供多樣化的跨文化學習資源,為其創(chuàng)造了一個交互、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擴展了互動交流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 在學習活動中養(yǎng)成寬容的文化態(tài)度,正確看待文化差異,增強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
本研究圍繞跨文化認知、跨文化行為和跨文化情感三個方面對來華留學生的跨文化學習活動進行設計,認知學習理論、經(jīng)驗學習理論、跨文化學習理論、活動理論和混合式學習理論為本研究的活動設計提供了理論指導和支撐。
在進行跨文化學習活動設計時,基于認知學習理論,以留學生原有認知和知識結構為出發(fā)點,充分考慮活動內容的層次與學生認知結構的相互協(xié)調性,激發(fā)留學生的內在學習動力和主觀能動性,幫助東盟來華留學生自主學習,循序漸進,重新建構認知結構。基于經(jīng)驗學習理論提出經(jīng)驗學習圈模式,跨文化學習就是基于經(jīng)驗學習的一個完整過程。本研究把基于經(jīng)驗的四個階段的學習體現(xiàn)到設計中,具體經(jīng)驗階段給學習者提供一個開放的學習資源環(huán)境,從認知上激發(fā)學習者的學習熱情;反思觀察階段,學習者根據(jù)自己所獲得的具體經(jīng)驗進行觀察和思考,建立活動與結果之間的聯(lián)系,形成自己的觀點和看法,然后通過實踐的方式加以檢驗,完成學習過程。本研究在跨文化學習活動設計時,把跨文化學習理論融入到跨文化學習的具體過程中,以留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需求為中心,結合混合式學習理論,提供混合式學習環(huán)境,通過微信公眾平臺與留學生進行交流互動,將活動設計分為活動前、活動中和活動后三個環(huán)節(jié)。在整個學習活動設計的過程中,借鑒活動理論進行混合式跨文化學習活動設計,以教師為主導,以留學生為主體,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傳統(tǒng)文化元素作為活動內容,激發(fā)留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東盟來華留學生在混合式跨文化學習過程中,認知、行為、情感等各方面都能得到發(fā)展和豐富。
本研究的對象是廣西某高校東盟留學生,研究團隊于2018 年5 月邀請分別來自越南、緬甸、泰國、老撾、印尼等國的十位東盟來華留學生分別進行一對一個人深度訪談和集體訪談,訪談語言是中文。訪談主要從來華留學生的跨文化認知、行為、情感三個方面設置問題,調查學生來到中國后在學習上存在的共性問題,為混合式跨文化學習活動設計提供依據(jù),使其更具有針對性(見表1)。
調查結論是留學生有一定的漢語基礎,但針對留學生學習中國文化方面的學習資源較少,獲取途徑也較少;微信在留學生群體中比較受歡迎,但沒有達到深層次的學習和應用;留學生學習中國文化的效果不是很明顯,跨文化學習方式需要改善。所以幫助東盟來華留學生開展跨文化學習具有現(xiàn)實意義。在進行學習活動設計時,利用混合式學習方式的優(yōu)勢,完善留學生的跨文化學習方式。由于來華留學生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和接受程度不一樣,在進行活動設計時要考慮東盟留學生的需求,把活動內容、留學生知識結構以及具體的學習情況相結合。在實踐環(huán)節(jié),應由淺入深,循序漸進,設計一系列學習活動,注重交流過程中的學習和實踐。
表1 訪談提綱
基于理論和調查依據(jù)進行跨文化學習活動設計,在設計開始前進行前端分析,通過學習者分析、活動目標分析、活動內容分析、活動環(huán)境與活動資源分析,通過跨文化學習活動初步設計與運行,提出了東盟來華留學生混合式跨文化學習活動設計方案。方案將跨文化認知、跨文化行為和跨文化情感三個維度貫穿于活動前、活動中和活動后的整個學習活動中。該方案通過三輪行動研究不斷修改和完善得出(如圖1所示),具體行動研究情況將于后文闡釋。
圖1 來華留學生混合式跨文化學習活動設計方案
活動前,主要是知識的主動獲取。根據(jù)留學生的漢語水平、留學生的學習風格、留學生的特點等,對活動目標、活動環(huán)境等進行分析,并依據(jù)活動的特點和學生的情況將活動中的相關材料通過微信公眾平臺推送給留學生。留學生進行跨文化知識學習時,可以利用微信對知識進行整理。
活動中,進行整理加工和交流協(xié)作。首先是留學生進行學習匯報,發(fā)表活動前自主學習的感受,之后教師對中國文化的深刻內涵進行介紹,使留學生對知識點有更深入的認識,以此強化留學生的認知,教師同時進行現(xiàn)場演示并指導留學生完成作品,引導留學生展開討論和完成學習任務,增加留學生的跨文化交流技能。
活動后,是總結與分享。根據(jù)留學生在活動過程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布置活動后的實踐作業(yè),以完成對于知識的鞏固,同時也推薦一些優(yōu)秀作品或學習網(wǎng)站拓展學習的深度和廣度,使留學生在情感和態(tài)度上發(fā)生轉變,以正確的態(tài)度認識和看待中國的人和事,以便更好地適應在中國的學習和生活,增加今后學習的信心。
在微信公眾平臺申請注冊跨文化學習公眾號,并通過微信掃一掃功能引導留學生關注跨文化學習公眾號,同時創(chuàng)建留學生跨文化學習交流微信群。通過微信公眾平臺和微信群幫助留學生進行跨文化學習,并及時解決留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疑問。
圖2 微信公眾平臺搭建
基于以上學習活動方案,采用行動研究的方法,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傳統(tǒng)文化元素中國畫、剪紙、中國結三個主題進行三輪混合式跨文化學習實踐。選取的研究對象是廣西某高校來自東盟國家的25 位留學生,其中,來自越南的8 名,泰國的6 名,緬甸的2 名,老撾的8 名,印度尼西亞的1 名,具體實踐時間從2018 年9 月開始持續(xù)到2019 年1 月。第一輪行動研究的內容是《花鳥畫入門》,第二輪行動研究的內容是《剪紙》。第三輪行動研究是帶領東盟留學生探尋中國結文化,促進留學生對于中國文化的認同感。
第一輪行動研究圍繞中國畫展開,活動前通過微信公眾平臺推送與中國畫有關的資源,并對參與活動的留學生進行分組,便于學生相互之間開展討論和交流?;顒又兄饕譃橹R講解、小組練習、組間交流、作品分享五個環(huán)節(jié)。知識講解是圍繞中國畫的背景知識點進行講解,讓留學生認識中國畫,了解中國畫的背景,以及熟悉筆墨紙硯在繪畫中的作用,使他們對中國畫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相關知識有更深刻的了解;交流互動可分為小組討論與組間交流,小組討論是教師將留學生進行分組并布置相關的任務讓小組成員完成,組間交流是指小組與小組之間依據(jù)教師的任務進行探討;小組練習是小組成員為完成某一任務而進行協(xié)作學習;作品分享是留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作品并分享自己的經(jīng)驗和作品。活動后通過微信公眾平臺和微信群進一步了解學習情況,并鼓勵留學生進行分享和交流。
第二輪行動研究對第一輪行動研究進行完善,并適當增加一些環(huán)節(jié)來提高留學生的跨文化學習能力。監(jiān)督環(huán)節(jié)是在活動前,教師通過微信群督促留學生學習,引導留學生在微信群里發(fā)言,及時掌握留學生的學習情況,以便更好地開展活動。在活動中,留學生對自主學習情況進行匯報,教師可從中詳細了解學生在活動前的實際學習情況。訪談環(huán)節(jié)可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鞏固,以助于知識的拓展與遷移。
第三輪行動研究對第二輪行動研究進行完善,并適當增加一些環(huán)節(jié)來提高留學生的跨文化學習能力。調查環(huán)節(jié)增加了活動的針對性?;顒又械淖髌吩u價環(huán)節(jié)在留學生匯報作品時加入了小組自評和互評,完善了評價方式?;顒雍螅瑸榱魧W生提供了學習網(wǎng)站,學習網(wǎng)站對學習資源進行整合和優(yōu)化,結合微信公眾平臺,可為留學生提供可供選擇的學習方式。
風選系統(tǒng)正常運轉后,可提高商品煤品類精度,但相應的排矸量也相應增加,勢必減少商品煤總量,這就需要進行項目經(jīng)濟性對比分析,從而佐證項目經(jīng)濟性和可行性。經(jīng)對風選實驗時商品煤質量情況進行測定,結合市場價格情況和具體資金投入等進行綜合分析計算,來測算項目的經(jīng)濟效益。
活動效果評價主要通過訪談和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選取25 位來自東盟國家的留學生進行調查,在調查之前,對問卷的信度和效度進行檢驗,信度檢驗得出Cronbach α 為0.917(大于0.8),說明問卷具備較高的信度;效度檢驗得出KMO 為0.841(大于0.8),說明問卷具備較好的效度。
3.2.1 問卷中的各維度分析
從問卷調查結果可知,在活動設計維度中,活動學習資源豐富選項得分最高,活動目標明確選項得分次之,活動過程設計合理選項得分再次之,活動安排合理選項得分最低,其他選項大多數(shù)集中在基本符合與符合之間,由此可見活動設計比較成功。
在活動過程維度中,我積極參與活動選項得分最高,活動互評時我能客觀評價選項、活動中小組一起交流合作選項、活動中教師給予指導選項、我對整個活動滿意選項都集中基本符合與符合之間,由此可見活動過程設計比較成功。
在活動效果維度中,我愿意把自己所學到的中國文化與家人分享選項得分最高,其它選項大部分集中基本符合與符合之間,由此可見跨文化學習效果比較明顯。
3.2.2 對留學生跨文化學習的影響因素分析
(1)性別對跨文化學習的影響
(2)年齡對跨文化學習的影響
通過觀察表3,活動設計維度P=0.508>0.05,說明年齡對活動設計無顯著影響,活動過程維度P=0.01<0.05,說明年齡對參與跨文化學習的過程有顯著影響?;顒有ЧS度P=0.259>0.05,說明年齡對跨文化學習的效果無顯著影響。
表3 年齡對跨文化學習的影響ANOVA
(3)漢語的熟悉程度對跨文化學習的影響
通過觀察表4 可知,活動設計維度的P=0.413>0.05,說明漢語的熟悉程度對活動設計無顯著影響,活動過程維度P=0.017<0.05,說明漢語的熟悉程度對參與跨文化的活動過程有顯著影響。活動效果維度P=0.029<0.05,說明漢語的熟悉程度對跨文化學習的效果有顯著影響。
表4 漢語的熟悉程度對跨文化學習的影響ANOVA
(4)來華時間長短對跨文化學習的影響
通過觀察表5 可知,活動設計維度P=0.237>0.05,說明來華的時間長短對活動設計無顯著影響,活動過程維度P=0.034<0.05,說明來華的時間長短對參與跨文化學習過程有顯著影響?;顒有ЧS度P=0.155>0.05,說明來華的時間長短對跨文化學習的效果無顯著影響。
總體來看,跨文化學習活動的開展提高了留學生了解中國文化的興趣,由此可見本混合式跨文化學習設計對提高東盟來華留學生的混合式跨文化學習效果產生了比較明顯的作用。
表5 來華時間長短對跨文化學習的影響ANO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