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達·芬奇密碼》:符碼藝術背后的文化真相

2020-03-02 12:46牛曉帆
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學報 2020年2期
關鍵詞:符碼芬奇布朗

唐 毅 牛曉帆

引言

關于“文化”的定義,人們似乎很難找到一個在世界不同文化形態(tài)間暢行無阻的準確說法。正如地球上有奔騰的黃河、恒河與尼羅河,有雄偉的喜馬拉雅、阿爾卑斯和科迪勒拉山,人類文化也因其所跨越的浩瀚歷史和地理空間而具有紛繁復雜的多樣屬性。在人類歷史的發(fā)展進程中,不同文化的分布從點到線、從線到面逐步走向通和,在全球化的今天業(yè)已形成多元一體的嶄新格局。然而,文化全球化帶來的并非只有機遇、融合與發(fā)展,在科技、消費和后工業(yè)的困境中還展示出焦慮、空虛與精神危機。對于這種矛盾的境況,英國作家查爾斯·帕?!に怪Z(C. P. Snow,1905—1980)一針見血地指出:“作為人類智慧的整體文化,不應該割裂成文學文化與科學文化。割裂后的兩種文化,就難免互相隔離,互相誤解,這對于人類文化的發(fā)展,是很不利的”(陳佛松,2002:1)。文學文化與科學文化的嚴重分離導致當代社會生活日益物質(zhì)化、庸俗化,科學原本為人的物質(zhì)生活服務,卻大有宰制人的精神生活的可能。

面對這樣的現(xiàn)實,無論是一味指責科學的負面效應還是只想返回原始的自然狀態(tài),都不是最現(xiàn)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只有打破物質(zhì)技術與精神文化之間的二元對立關系,才能使文化從分裂走向融合,從機械對接走向溫潤相通。文學能夠肩負起這項劃時代的重大使命,作家也是值得信賴的思想文化先鋒。西方文學以《弗蘭肯斯坦》(Frankenstein,1818)為肇始,作家對人類科技與精神文化間相互關系的關注就已投射在世界文學的版圖上。在當代文壇,科幻題材的作品以其巨大的市場份額占據(jù)著不容小覷的文學地位,丹·布朗(Dan Brown,1964—)等人在科學、工業(yè)、醫(yī)學與政治、宗教、藝術之間穿巡摸索,為現(xiàn)代技術與人的精神生活的結合探尋道路,在消解信仰中重構信仰,在摧毀信心后重獲信心。以丹·布朗為代表的作家群體表現(xiàn)出“對當下世界人們精神生態(tài)的深切關懷、對人類生存現(xiàn)狀和未來命運的隱憂”(朱振武,2014),體現(xiàn)了科技時代文學的必然走向以及作家群體置身于后工業(yè)語境的總體反思。

不同時代和不同地域的作家往往具有不同的文化身份或身處于不同的文化語境,他們的文學作品也經(jīng)常反映出精神迥異的文化屬性。美國作家丹·布朗從小生長在多元文化的氛圍中,早年赴歐洲學習藝術,最終形成他“對西方經(jīng)典文化了然于胸,對世俗社會又洞察入微”(朱振武,2005)的創(chuàng)作特點。從《數(shù)字城堡》(DigitalFortress,1996)、《天使與魔鬼》(Angels&Demons,2001)到《達·芬奇密碼》(TheDaVinciCode, 2003)、《失落的秘符》(TheLostSymbol,2009)以及《地獄》(Inferno,2013),丹·布朗的作品始終能夠“在曲折離奇的故事情節(jié)中表現(xiàn)出對文化問題的深層認識,探討著當下社會中的諸多疑團,關心著后工業(yè)時代人們的生活現(xiàn)狀,字里行間流露著深厚的人文關懷”(朱振武,2010)。面對現(xiàn)代科技的強大沖力,他選擇以思考和關懷的姿態(tài)去解構歷史、宗教、藝術和現(xiàn)實,其成名小說《達·芬奇密碼》成功地運用符號和密碼構成的敘事藝術手法,巧妙地結合現(xiàn)代科技與宗教、藝術等元素,凸顯出作家對西方文化從傳統(tǒng)到現(xiàn)代的整體反思。具體到這部小說里,主要表現(xiàn)為丹·布朗對其擴張性、多元性和包容性等特征的有力揭示和深入思考。

西方傳統(tǒng)文化的擴張性

《達·芬奇密碼》涉及宗教、科學、倫理、藝術、數(shù)學等多個領域,由謀殺、密碼、符號牽引出錯綜復雜的推理過程,最終回歸于圣杯故事。這部小說不僅僅是為了迎合大眾對文學的消費需求,還通過對西方宗教和科學藝術的深刻認知讓我們看到丹·布朗在文化全球化時代的精神追求和價值取向,這種超越文本表層審美范疇的內(nèi)在意蘊也許正是其小說在中國大陸暢銷不衰的原因所在。當下,《達·芬奇密碼》更多地被稱作文化懸疑小說,或許也是因為丹·布朗不僅擅于設計扣人心弦的懸疑推理,還表現(xiàn)出對西方乃至世界文化的終極關懷。

這部作品為西方文化圈之外的讀者提供了了解西方社會、歷史和文化的豐富素材,凸顯出西方文化與全球其他類型文化間的諸多差異。有學者曾將中國與西方文化做過形象的對比,認為中華文化的象征是太極圖,而西方文化的象征是十字架。經(jīng)過千百年歷史的積淀,崇尚渾圓的中國文化具有內(nèi)在的向心力、包容力和平衡性,欣賞線性的西方文化具有向外延展的擴張性、侵略性和沖擊力。與中國文化自古重視人倫思想不同,自古希臘羅馬文化以降的西方文化更加注重個人力量、宗教信仰、科學理性、民主自由等理念,古希臘神話對神人同體的建構便是西方崇尚武力、英雄和個體力量之濫觴。中世紀基督教文化對個人的壓制引起了航海時代到來后的個人主義的強力反彈。十七世紀至今,西方經(jīng)歷了諸多的思想運動、殖民開拓甚至軍事沖突,傳統(tǒng)的西方文化逐漸演變?yōu)楫斀窬哂兄鲗缘娜蛭幕?,既具有世界多元文化融合的特征,也保存著西方文化的某些?nèi)在的深層要素。

文化通過作為主體的人及其創(chuàng)造活動來呈現(xiàn)自我的特征,圖形符號、語言文字、行為活動等元素編織起人類文化的巨大羅網(wǎng)?!皬淖钸h古時代起,象征符號的概念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在各種文化、社會結構和宗教體系之中,促進每一種世界觀的形成,幫助人類了解宇宙以及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馬克·奧康奈爾、拉杰·艾瑞,2014:1)?!哆_·芬奇密碼》就是一部關于符號和密碼的作品。主人公蘭登博士是一位“終生都在探索孤立的象征符號或概念之間隱含的關聯(lián)性的人”(丹·布朗,2009:12),在他的研究領域和生活的周遭,符號的意義無所不在,正是符碼串聯(lián)起小說故事的總體脈絡。五芒星和六角星形在小說中反復出現(xiàn),對故事情節(jié)起著穿針引線和前后呼應的作用,它們既是推理符號也是文化象征。“索尼埃食指也有血跡,……用自己的血作墨,以赤裸的腹部作畫布,索尼埃畫了非常簡單的符號——五條直線相交而成的五角星”(丹·布朗,2009:31),在索尼埃被殺現(xiàn)場尸體擺放呈五芒星形,索菲童年玩的塔羅牌背面有五芒星,在羅斯琳教堂的大殿地面有巨大的六角星形痕跡。與這些符號相伴而生的往往是殺戮、陰謀和欺騙,是正統(tǒng)與異教的殊死搏斗。瑞士心理學家榮格認為,“符號總是跟它背后的有意識的思想聯(lián)系在一起,它的含義總是比它代表的概念窄”(馬克·奧康奈爾、拉杰·艾瑞,2014:43)。在索尼埃遇害現(xiàn)場發(fā)現(xiàn)五芒星符號后,蘭登向法希解釋了這一圖形符號在不同文化時期的涵義,他指出,“盡管如你在電影中所見,五芒星被解讀為惡魔,但從史學的角度講,這并不準確。它起初的女性含義是正確的。但一千年來,五芒星的象征意義被歪曲了”;同時他堅信“五芒星真正的起源是神圣的”(丹·布朗,2009:33)。在《達·芬奇密碼》的圖形符號里,既潛藏著小說故事有待發(fā)現(xiàn)的真相,又在客觀上表現(xiàn)出作品整體呈現(xiàn)的文化屬性,即作家在創(chuàng)作時賦予或帶給作品的文化特質(zhì)。

在西方的符號文化里,水平直線和垂直線分別是陰陽兩性的象征,它們組合而成的十字架圖形便是西方宗教文化的核心符號。無論是中世紀基督教統(tǒng)治的黑暗時代,還是十字軍東征引發(fā)的歷史浩劫,這種線性符號在西方傳統(tǒng)文化中無疑具有強烈的進攻性和擴張性,同時也體現(xiàn)出宗教在那個時代擁有蓬勃的生命力。丹·布朗在小說里運用線條烘托出特定的環(huán)境效果,玫瑰線、盧浮宮博物館的長廊、巴黎瑞士銀行金屬建筑的線條和傳送帶,都利用了視覺審美的張力來表現(xiàn)情節(jié)發(fā)展的延續(xù)性和緊迫性。小說對盧浮宮博物館前的玻璃金字塔格外關照,描述了法國人對這一建筑的矛盾心態(tài):“這座由生于中國的美國建筑師貝聿銘設計的引起諸多爭議的全新現(xiàn)代玻璃金字塔,現(xiàn)在仍受到傳統(tǒng)派的嘲諷?!u貝聿銘的人把這金字塔描述為光潔黑板上的指甲劃痕。然而激進的崇拜者們認為貝聿銘這座七十一英尺高的透明金字塔將古老的結構和現(xiàn)代技法結合起來,艷麗多姿,二者相得益彰”(丹·布朗,2009:15)。如“指甲劃痕”一般的線性效果,使玻璃金字塔顯露出西方文化在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之間的分歧,既迎合了西方文化傳統(tǒng)的獨立性和排他性,也引發(fā)了對此褒貶不一的評判。值得一提的是,雨果小說里的郇山隱修會成員對巴黎圣母院有著“木刻鑲板的雙尖拱”(雨果,1982:5)的刻畫,在《悲慘世界》里將巴黎地下水道的分布描寫得難辨真?zhèn)?,這些都展示出西方文化對線性審美的特殊需求。

文學作品中的符號折射出作家的文化心理,在特定時代的文學洪流中將被歸為特定的文化屬性。從五芒星到玻璃金字塔,這些線性的圖案或建筑符號從某種意義上表現(xiàn)出西方文化的排他性和擴張性,滿足作品情節(jié)構造的同時也滿足了西方文化以自我和個體為中心的精神追求。丹·布朗作品的主要譯者朱振武(2014)曾指出,《達·芬奇密碼》和其他作品“在故事層面上書寫了個人與國家、個人與家庭、個人與他人以及人與自然之間的倫理沖突”,可見個人始終在布朗系列小說里占據(jù)顯著的書寫位置,個人的獨立性與排他性也得到淋漓盡致的展現(xiàn)。

多元文化的對立與融合

多元文化的融合是當代世界的主流,但不意味著民族之間、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之間就沒有隔閡。古希伯來文化和古希臘文化對歐洲文明產(chǎn)生了決定性影響,自中世紀以來,以基督教文化為主導的西方文化成為人類文化的重要一支,“基督教吸收猶太教及東方各民族宗教的學說并加以具體化、通俗化”(陳佛松,2002:133),從源頭上顯露出西方文化的多元特征。受歷史與宗教等因素的影響,西方社會發(fā)展至今已緊密地融為一體,但彼此間在思想文化上的沖突與對立或多或少始終存在?!胺枌W家常說,法國,這個以其陽剛之氣、沉溺于女色以及像拿破侖和矮子丕平這樣矮小而無安全感的領袖著稱的國家,選擇一個一千英尺高的男性生殖器作為國家的象征再合適不過了”(丹·布朗,2009:13)。蘭登對巴黎建筑的冷嘲熱諷,稱埃菲爾鐵塔是矮個子法國人立起的巨大的男性生殖器,這一情節(jié)在偵破案件的路途上看似漫不經(jīng)心甚至顯得突兀,實際上卻是現(xiàn)代西方社會文化對立性的生動體現(xiàn)。此外,《達·芬奇密碼》中多處提及五芒星和神秘符號在民間的誤讀,西方宗教對神圣女性形象的扭曲,藝術家達·芬奇冒犯上帝和觸怒基督教信仰,竊聽等高科技設備對社會倫理的破壞等等,無不表明丹·布朗在當代全球文化發(fā)展問題上精于反思的擔當精神。

丹·布朗在這部小說里表達了對不同的民族文化、宗教文化以及古今文化之間關系的關切和反思,牽引出一系列質(zhì)疑:基督教不同教派間的斗爭源于信仰真?zhèn)芜€是宗教欺騙?繪畫藝術傳遞的僅僅是肖像或風景的美學意蘊?一個詞語表達的古今含義為何相去甚遠?在超越二元對立的基礎上,丹·布朗進一步察覺到仍然存在于多元文化之間的對立與誤讀。如何澄清宗教間的文化公案,如何窺見藝術家及其作品的靈魂,如何發(fā)掘歷史未述之真相,作家借助小說中的人物展示信仰的力量和影響,展示藝術對大眾和學者的魅力和失魅??傊?,通過對宗教、歷史與藝術的解構,《達·芬奇密碼》“消解了人性與神性、善與惡、科學與宗教等這些在傳統(tǒng)價值體系中處于二元對立的中心概念”(耿秀萍,2011)。丹·布朗試圖以藝術為人類文化的橫截面,在藝術的涂層上描繪不同信仰、不同種族、不同文化背景的群體所能具有的共通特點?!斑_·芬奇……斐波那契數(shù)列……五芒星……所有這些都通過一個藝術史上的概念聯(lián)系在一起……”(丹·布朗,2009:84),符碼在這種文字語言難以融通的情境下發(fā)揮了無可比擬的媒介作用,藝術則先天性地滿足符碼及其附屬意象的價值需求,由此,丹·布朗在小說里力圖藝術化地回答這些看似棘手的問題。

《達·芬奇密碼》是一部藝術文化與宗教文化合璧的文學作品。歐洲傳統(tǒng)的繪畫、文字和建筑等藝術元素,基督教和異教間的信仰沖突等形成這部小說的表層意蘊和審美趣味。作家利用達·芬奇的《維特魯威人》《蒙娜麗莎》等畫作巧設索尼埃遇害的場景,藝術化地開啟整個破解懸案與發(fā)現(xiàn)真相的進程。在傳統(tǒng)偵探小說的影響下,丹·布朗“一方面大膽吸取通俗小說的精華,一方面又大膽借鑒影視手法,通過多種新奇的嘗試,形成了獨特而又別致的創(chuàng)作范式”(付慧,2005)。他對藝術的親近使其文學創(chuàng)作煥發(fā)出超越文字意義的特殊氣質(zhì),在多元文化傳遞與融合的過程中展現(xiàn)出獨特的優(yōu)勢。此外,宗教也是小說的重要主題。丹·布朗及其作品都出自以基督教文化為中心的西方文化,宗教上的皈依與反駁也是在這種前提下進行?;浇虒W說以“上帝-基督說”為核心內(nèi)容,這種學說“直接導致了天堂和地獄、上帝的城和地上的城聯(lián)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并在此基礎上形成的‘邏各斯中心主義’的二元對立的思維方式”(劉建軍,2005:5)。在現(xiàn)代文學以前,多數(shù)西方文學作品都依賴基督教文化而存在,然而,在丹·布朗所處的當代社會,漫長的宗教歷史似乎最終被歸為虛無:“歷史總是由勝利者來譜寫的”“歷史的本質(zhì)就是一家之言”(丹·布朗,2009:239),歷史的真相似已無足輕重,宗教的重要性似乎只在于信仰本身。他在小說的結尾處指出,“為我們靈魂服務的不在于圣杯本身,而是它身上藏著的謎,以及令人驚嘆的東西。圣杯美就美在它虛無縹緲的本質(zhì)”(丹·布朗,2009:429)。這種本體論的審美闡釋既指明了宗教信仰的當下意義,也為這部小說的藝術價值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達·芬奇密碼》中,由多元文化引出的謎團和懸案,只有在多元文化之間實現(xiàn)互認與融通才能最終得以破解。從文本內(nèi)涵到文化主題,丹·布朗書寫著文明歷史上的對立、誤解、沖突以及聚散分合,表現(xiàn)出對當下西方信仰危機的深切憂慮和對西方重塑文化內(nèi)核的殷切期盼。

多元價值與多重道路

一種恒定的社會文化通常表現(xiàn)為特定的價值觀念,西方社會經(jīng)歷了兩希文化到中世紀基督教文化的洗禮,在近現(xiàn)代世界達到前所未有的文明高度。伴隨著西方先進科技、工業(yè)的擴展以及殖民開拓,西方文化價值觀在世界各地迅速傳播并催生出紛繁復雜的新文化形態(tài)。美國學者約翰·W.奧馬利(John W. O’Malley,2012:275)認為,西方文化“如此復雜,它們彼此之間的關系是如此錯綜復雜,它們中的任何一個幾乎都不可避免地要使其他的文化適應于自身的價值體系,甚至在真正地以伙伴的關系相互聯(lián)系時也是如此”。當代西方文化固然呈現(xiàn)出難以梳理的復雜矛盾和多元特征,但是文化自身的價值倫理具有普遍性和穩(wěn)定性,因此,當下文學研究領域的倫理關懷顯得愈發(fā)重要。朱振武(2014:37)指出,“丹·布朗的小說創(chuàng)作是對后工業(yè)化語境下人類遭遇的生存危機、信仰危機以及道德危機的揭示和詮釋,是對現(xiàn)實社會中生態(tài)倫理、科技倫理、宗教倫理和行為倫理等當下熱點問題的有力揭橥”?!哆_·芬奇密碼》和丹·布朗的其他小說一樣,在故事情節(jié)、人物設置和思想內(nèi)涵等方面竭力以社會普遍價值為指向,順應讀者大眾的倫理關懷,為這種懸疑驚悚題材提升了文化品格,因而獲得了“雅俗共賞的效果”。

《達·芬奇密碼》圍繞謀殺案和圣杯故事兩條線索展開敘事,符號和密碼是串聯(lián)這些線索的核心要素?!懊艽a……羅斯琳教堂擁有眾多神秘的東西……每一塊石頭上都雕刻了符號,表面上看來漫不經(jīng)心,然而由這些符號設置的密碼卻深不可測。……它向人們講述了一個真實的圣杯故事……羅斯琳監(jiān)管會還許諾給任何能夠解釋其內(nèi)在涵義的人以豐厚的獎賞,但這個密碼,至今仍然是個謎”(丹·布朗,2009:421)。正如圖形、符號、數(shù)字和密碼傳遞的開放含義一樣,小說試圖突破那種固定的故事結局走向一種多元開放的思索。具體來看,小說人物可分為兩種類型:以蘭登和索菲為代表的正義一方,以塞拉斯和提彬為代表的邪惡一方。小說從整體上透露出多元文化共融的開放姿態(tài)和包容屬性,但在具體情節(jié)中仍能捕捉到正邪、善惡、方圓、急慢、輕重的對立關系。無論是宗教的代言人,國家機器的代表,還是文化藝術學者,塞拉斯、阿林加洛沙、法希、索菲、提彬、蘭登等人都被一連串的數(shù)字、符號、密碼或猜想卷入整個事件,在沖突和矛盾中一步步逼近故事的真相。眾多小說人物的情感和行動維系于或?qū)嵒蛱摰穆泱w畫、黃金分割率和符碼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暗示之中。在這些符碼構成的“謎”途上,正反兩派人物最終各自歸位,索菲與家人團聚,警方成功破案,提彬罪有應得,塞拉斯在信仰中自我救贖,蘭登教授收獲愛與安寧。在符碼象征和大團圓的結局背后,我們不難看出丹·布朗的價值取向和倫理關懷。小說講述的善惡之路是人類文化走向的兩條主干道,而在后現(xiàn)代文化語境中,善惡似乎難以準確地衡量人與事物的是非真?zhèn)?。蘭登從被動應付到主動求索,從深陷泥沼到贏得轉機,展現(xiàn)了人類斗爭、掙扎和自救的歷程。索菲對祖父的情感從愛到恨,從諒解到自省,展示出西方文化的思辨特質(zhì)。提彬和主教出于功利鋌而走險最終落寞退場,說明這是人類邪念的不歸路。丹·布朗從符號的視角重新審視人的精神出路,在小說中“消解了善與惡之間往往被認為是很清晰的那條界線,將人的兩面性同時呈現(xiàn)出來,從而回避了一種建立在好與壞、真與假、美與丑、正義與邪惡的二元對立原則上的倫理體系”(朱振武,2014:43)。

丹·布朗的作品具有一種既延續(xù)又斷裂的雙重特性。在西方文化研究中,“連續(xù)和斷裂是困擾著所有歷史學家的根本問題”,文化的演進構成歷史發(fā)展的重要側面,“我們的生活在大多數(shù)時候都是在標明斷裂,告訴人們事物是如何變化的”(約翰·W.奧馬利,2012:276)。《達·芬奇密碼》維護了涇渭分明的善惡終局,表明作家對傳統(tǒng)價值的服從,同時卻在西方文化的倫理體系中發(fā)生裂變,否定非黑即白的對立原則,重塑現(xiàn)實世界和人類心靈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霸诤蟋F(xiàn)代世界里,當一切宏大敘事都遭到解構之時,一種不確定狀況就成為人們生活的恒定狀態(tài)。隨著善與惡確定性的消解,人們在面臨極大選擇自由的同時,也被拋進一種前所未有的不確定之中”(朱振武,2013)。丹·布朗深刻洞悉當下人的精神變量,在作品中將其展示為多元的價值追求和多樣的生活道路,以求滿足當代讀者在文學中獵奇的同時重覓心靈的伊甸園。

符碼藝術傳遞的包容性

《達·芬奇密碼》的藝術魅力來源于符碼及其象征意義,整部小說蘊藏著一個或明或暗的符碼體系,在故事情節(jié)的起承轉合上發(fā)揮著重要作用。這個體系可看作是西方傳統(tǒng)的“英雄的原型旅程”,在其中“象征符號關注的是人類如何為了找到自己的身份和人生的目標、意義而奮斗。英雄的歷程可用三個截然不同的階段描述:接受歷險的召喚、入門、歸來”(馬克·奧康奈爾、拉杰·艾瑞,2014:48)。小說主人公蘭登的發(fā)現(xiàn)之旅和心路歷程與這種原型文化相吻合,重釋了接受挑戰(zhàn)——困境中逆襲——英雄歸來的敘事模式。在小說的眾多符碼中,除線性視覺象征的擴張性外,丹·布朗還關注西方文化里與之對立的包容性。毋庸置疑,這樣一位支持多元價值的作家必定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傳遞開放包容的信息?!八髂岚kx群索居,但他對藝術的那份奉獻精神卻使人們對他肅然起敬”(丹·布朗,2009:12);蘭登則讓藝術服務于他的案件推理,根據(jù)符號和密碼的暗示功能“把這個世界視為一張由歷史和事件相互交織而成的深不可測的大網(wǎng)”(丹·布朗,2009:12)。在索尼埃被殺現(xiàn)場的五芒星外圍有一道圓圈,被認為是女性保護的符號,也是男女和諧的象征。而“這個五芒星代表萬物中陰性的那一半——一個宗教史學家稱為‘神圣女性’或‘神圣女神’的概念”(丹·布朗,2009:32)。在東西方文明史上,奉陰為上是最初的共同觀念,如小說里郇山隱修會對神圣女性抹大拉·瑪利亞的崇拜。女性是生命的孕育者和創(chuàng)造者,女性與男性在早期崇拜里是平等相倚的關系,陰性符號所代表的“和”文化更是人類早期文明的重要特征。因此,在沒有誤解的遠古時代,符號揭示著文化最本原、最開放、最包容的涵義。

隨著農(nóng)業(yè)文明、宗教文明和工業(yè)文明的變遷,漫長的歷史表明人類在競爭和生存的過程中付出了慘烈的代價。西方當代文化具有比較前沿的批判性,《達·芬奇密碼》蘊含著超越通俗文學范疇的嚴肅主題,它被認為“是消除了‘高雅藝術’與‘通俗藝術’的對立的典范”(朱振武,2005)。達·芬奇不只是刻畫美的藝術家,還是宏大敘事中的某個細節(jié)點,他的作品成為改寫歷史的重要工具。丹·布朗顛覆了某些固化在讀者心里的傳統(tǒng)概念,比如五芒星,它代表維納斯,也代表平衡美;又如牛頓墓碑上的圓球和砸落在他頭上的蘋果,“那個本來應該放在牛頓墓上的圓球竟然是從天而降,砸在牛頓頭上并給他終生事業(yè)帶來靈感的紅艷艷的蘋果”,而這個蘋果被聯(lián)想成“神圣女性墮落的象征”(丹·布朗,2009:409)。小說藝術化地展現(xiàn)了對女性崇拜的追本溯源。作家試圖“重建一種以女神崇拜為本源特色的基督教神話的同時也向統(tǒng)治人們精神信仰幾個世紀的基督教提出了挑戰(zhàn)”(耿秀萍,2011)。在小說結尾處,索菲的祖母對蘭登表示“人們正通過藝術、音樂以及著書立說的形式”(丹·布朗,2009:429)傳承著圣杯的故事,其實也是作家對藝術傳承文明的一份期待:當代藝術應是圓形的,是具有包容力的。

《達·芬奇密碼》還可被視為一場圖形符號和數(shù)字密碼組成的推理游戲。符碼的特征和游戲的規(guī)則隱秘相通,使小說獲得了懸疑特征之外的生動性。朱光潛(2005:83)認為“藝術的雛形就是游戲”,小說的符碼藝術也是關于符碼的游戲。從古至今,人類的游戲行為大致都代表著一種創(chuàng)造、理解和認知。游戲往往促成人際和睦,活躍群體氣氛,還能帶來新的發(fā)現(xiàn)。游戲與藝術一樣,“把死板的宇宙看成活躍的生靈”(朱光潛,2005:87)。藝術的活躍性和豐富性給丹·布朗帶來強大的創(chuàng)作動力,《達·芬奇密碼》展示出他在符碼藝術上精雕細琢的巨大成功。概而言之,小說“對‘上帝已死’的信仰危機時代的人們來說無疑是一劑強心針,可能是打擾了人們多年來理性的沉寂,也可能是攪亂了很多人單一童稚的心靈”(朱振武,2010)。小說通過龐大的符碼知識體系藝術化地傳遞著人類文化始終具備的開放性和包容性。

結論

《達·芬奇密碼》是一部重釋文化的杰作。符碼是藝術文化的重要元素,是不同人群的聯(lián)結紐帶,是多種道路的構成要件,也是歷史真相的終極引線。丹·布朗通過符碼藝術向世人昭示西方文化從一元到多元的演化史,西方文化的擴張性與包容性因此而得以鮮活地呈現(xiàn)。在他的作品中,符碼主導著神秘莫測的懸疑推理;在其作品外,符碼則象征著智慧、藝術和愛。在當代科技主導的西方后工業(yè)社會,《達·芬奇密碼》試圖在歷史的解構中重塑歷史,在符碼藝術的象征意義背后發(fā)掘精神文化的多樣價值,“警示物質(zhì)生活極大豐富的現(xiàn)代人必須對自己的思想信仰重新審視和思考”(耿秀萍,2011),并借助文學藝術的路徑引導人的心靈世界踏入新的信仰天地。

猜你喜歡
符碼芬奇布朗
普利策新聞獎中的文化符碼呈現(xiàn)
——以2018、2019年批評獎作品為例
Legendary British Climber Joe Brown喬·布朗
向真而死——論《菲德拉的愛》的消費符碼與悲劇情感
符碼的游戲藝術
達·芬奇 下
你好,我是布朗熊
你好,我是布朗熊
土家族吊腳樓文化的群體記憶與精神符碼
丹·布朗主要作品
達·芬奇睡眠法
涿鹿县| 九江市| 安陆市| 乌苏市| 西藏| 栖霞市| 盖州市| 青川县| 靖宇县| 浠水县| 绥江县| 晋城| 淮滨县| 晴隆县| 景谷| 明星| 永靖县| 昔阳县| 泽普县| 且末县| 绥阳县| 河南省| 宁城县| 新绛县| 商洛市| 永丰县| 科尔| 武平县| 绥德县| 增城市| 肥乡县| 海原县| 琼海市| 子洲县| 井陉县| 萨迦县| 山东| 应用必备| 横山县| 灌阳县| 平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