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江北中學校 重慶 北碚 400700)
隨著信息技術發(fā)展速度的不斷加快,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開始融合到了一起,并對教育教學改革與發(fā)展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這在初中歷史教學中也表現(xiàn)得十分明顯。在初中歷史教學進行的過程中,教師可運用信息技術來增強教學效果,確保學生的歷史素養(yǎng)能夠得以更好培養(yǎng)和提高。本文我們就基于信息技術來對初中歷史教學進行深入,試著去提升歷史趣味性、縮短學生與歷史的距離、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等等。
初中歷史是一門內容極為龐雜的學科,無論是從學習方法和技巧,還是學習需求來看,其都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學習能力。為此,初中歷史教師要通過信息技術手段來賦予教學以更強的趣味性,讓學生能夠開始更為積極、主動、自覺地去進行學習,從而學生的學習能力才能得以不斷提升。一方面,當下初中生的成長與信息技術發(fā)展本身就有著極為緊密的聯(lián)系,平時他們大多能夠在生活中較為熟練地運用多種信息技術手段,幾乎所有的學生都具備相對較高的信息素養(yǎng),故基于信息技術來賦予初中歷史教學以趣味性是符合時代特性、契合學生實際成長環(huán)境、滿足學生實際學習需求的。另一方面,信息技術手段能夠使初中歷史教材中的知識由“二維”轉化為“三維”,以一種更為立體形式來呈現(xiàn)給學生,使學生能夠在學習中獲得更為生動、形象、富有生命力的歷史體驗,令學生能夠更為清楚地感覺到學習歷史是一件極為有趣的事情。另外,初中歷史教學手段的豐富需由信息技術來進行支撐,以便教師能夠更好地去掌控及調節(jié)教學,使得教師能夠在教學中更為輕松地實現(xiàn)既定教學目標。
盡管我們常說歷史存在于生活之中,學生也可以由平時的生活儲備一定的歷史知識,但是這些歷史知識是零散的,根本無法滿足系統(tǒng)化學習的需求。初中歷史教學的推進,教師除了要讓學生繼續(xù)保持碎片化學習以獲取零散的歷史知識外,更為重要的是要讓學生習慣進行系統(tǒng)化的學習來獲取結構化歷史知識。正是在這樣一種前提下,運用信息技術來賦予初中歷史教學更強的趣味性顯得尤為重要。比如,教師在讓學生學習“秦統(tǒng)一中國”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從影視劇《大秦帝國》中去截取一些片段,通過信息技術處理來使其得以圍繞一個主題來向學生予以呈現(xiàn),讓學生更為直觀地看到“秦統(tǒng)六國,吞八荒”的過程,令學生能夠結合教材內容更好地去歸納“秦統(tǒng)一中國”的前提條件,等等。通過基于信息技術手段的初中歷史教學,教材中原本枯燥乏味的內容被賦予了新的趣味,學生的學習興趣必然會被激發(fā)起來,不僅能夠對教材內的歷史知識形成較為系統(tǒng)的理解,而且還會在課后更為積極主動地去查找資料進行拓展學習。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基于信息技術的初中歷史教學有助于教學趣味性的增強,是不可被其他教學手段或方法所完美替代的。
歷史教學進行效果的好壞,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學生是否親近歷史。當學生能夠得以更為親近歷史之后,就會自然而然地表現(xiàn)出學習、理解和掌握相關歷史知識的需要,并在學習中對所學歷史知識形成足夠深刻的印象。而基于信息技術的初中歷史教學,能夠更好地調動學生先天具備的信息素養(yǎng),輔以立體化成效的歷史知識,從而使得學生與歷史的距離被縮短。
我們可以試著從生活來對歷史進行切入,抓住學生平時對穿著打扮較為在意這一關鍵,借由服飾來拓展至“歷史服飾及其文化表現(xiàn)”這一層面,以此來使生活得以更為自然地滲透到歷史教學之中,讓學生能夠對初中歷史教學形成足夠強的親近感。而這一過程的實現(xiàn)并不容易,初中歷史教師要將信息技術予以巧妙運用,才能得以更好地實現(xiàn)生活與歷史的聯(lián)系,將歷史中富有生活氣息的內容呈現(xiàn)給學生。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這部分知識的時候,就可以換一個點來對教學進行切入,通過PPT、影視作品、史料等多種形式來向學生呈現(xiàn)這一時期服飾變化的特點,以此來深入了解該時期人們的審美變化,并將這一變化過程與當前服飾流行變化進行比對,使得學生能夠對歷史服飾文化形成較為全面的理解,并開始更為主動地去親近歷史。正是在運用信息技術的基礎上,初中歷史教師找到了促使學生親近歷史的突破口,歷史學習變得更為生動、形象、自然,從而初中歷史教學將會變得更為高效。
歷史課程中有大量需要識記的內容,絕大多數初中學生都簡單地認為歷史學習的關鍵在于“背誦”。這其實是當前初中歷史教學中的一大痛點,教師在向學生傳授繁雜歷史知識的時候,并沒有用系統(tǒng)性的歷史邏輯來對整個教學進行介入,使得學生只能靠背誦來完成歷史學習。當然,初中歷史教學并不是完全否定“背誦”,“背誦”一直是一種極為重要、有效、簡單的學習方式,可這絕不應該被學生當作是一種主要的學習方式,也不是一種能夠培養(yǎng)學生歷史素養(yǎng)的方式。為此,初中歷史教師要試著去轉化自身所具備的歷史素養(yǎng),基于信息技術來改變學生學習歷史的方式,讓學生能夠得以更為自主地去進行合作探究式學習,從而歷史教學才能變得更為生動、形象、立體。
在初中歷史教學進行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來將歷史邏輯予以梳理,幫助學生進一步改變學習的方式,使學生能夠得以更為高效地去進行學習。例如,教師可以制作一個朝代記憶的課件,由文學作品文體變化這一條線入手來對歷史邏輯機械能樹立,讓學生能清楚地看到文學發(fā)展的歷史,由文學史來引導學生對歷史朝代形成更為深刻的印象,促使學生借由歷史知識來進行更為深入的思考并獲得邏輯的發(fā)展。此時,“自主”、“合作”、“探索”將會成為學生學習歷史的主要方式,同時其歷史素養(yǎng)也會得以更好地培養(yǎng)。
總而言之,基于信息技術的初中歷史教學能夠更為充分地利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通過教學趣味性增強、學生與歷史距離縮短、學生學習方式改變等一系列方法的運用,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與歷史知識聯(lián)系將會得以更好地呈現(xiàn)給學生,引導學生在歷史學習的道路上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