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媛婷
【摘 要】 過渡語是語文課堂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藝術的教學過渡,會使教學全過程環(huán)環(huán)相扣,條理清楚,讓課堂脈絡更豐實,更流暢,為語文課堂增添一份別樣的魅力。
【關鍵詞】 課脈;語文教學;過渡語
課脈是一節(jié)課的魂脈,是語文課堂教學的結構遞進層次。在平常的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有的教師可能用“學完了生字詞,讓我們來認真地讀讀課文”“ 剛才我們學習了課文前半部分,接著我們學習課文的最后一段”來進行教學的過渡,沒有考慮教學過渡的藝術性。藝術的教學過渡,會使教學過程思路更清晰,環(huán)環(huán)相扣,從而提高閱讀教學的整體效果。
一、課堂教學過渡語的作用
課堂教學過渡語是指教師在講授新課之前有計劃地采用一定的方法設計的精練的教學語言,這些語言在課堂上能夠起到銜接組合、豐實課脈的作用。課堂教學是由一個個教學活動組成的,每個教學活動,就像是散亂的珠子,而過渡語則是串聯(lián)這些珠子的絲線。因為有了絲線,珍珠最終形成美麗的項鏈。
1.巧用過渡語,使教學如流水般自然
課與課之間的鏈接、段與段之間的銜接都需要過渡語來推動,這樣的過渡方式好比裁縫師穿針引線。特級教師于漪說過:“教師要用準確生動的語言打動學生的心,使他們胸中或泛起漣漪,或掀起波濤,激發(fā)他們愛憎分明的感情?!苯處煹倪^渡語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跟隨作者自然地抒發(fā)情感,讀出自身的感受。
2.巧用過渡語,體現評價的價值尺度
我們不可忽略過渡語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評價的功能。適時地點評學生的行為,既讓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感受到成功的愉悅,也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巧妙地過渡到下一環(huán)節(jié)。
3.巧用過渡語,學生習得語言的載體
過渡語的語言一般都是經過用心設計的,簡明精練,加上教師生動形象的描述,使語文課堂具有濃濃的“語文味”。學生在這樣的言語熏陶下獲得語言的美感,進一步提升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
4.巧用過渡語,喚醒良好的課堂情緒
好的過渡語直接影響到孩子們聽課的情緒。學生課堂情緒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態(tài)度和體驗。良好的課堂情緒的喚醒即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各種手段,讓學生的思維處于興奮、積極的狀態(tài),從而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的過程。喚醒良好的課堂情緒有利于開發(fā)學生的潛能;喚醒良好的課堂情緒是調動學生自主性的保證;喚醒良好的課堂情緒便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
二、常見的課堂教學過渡語類型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為豐實課脈,有哪些較為常用的過渡方式呢?
1.入情入境,美妙過渡
通過創(chuàng)設富有吸引力的情境,架設心靈的橋梁,將學生從文本的此岸帶到彼岸去,以實現教學內容的轉變,讓課堂整體流程變得越發(fā)自然和完善。
比如教學《廬山的云霧》時,我這樣引導過渡:“廬山除了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還有橫看成嶺側成峰的山巒,更吸引人的是它那神奇美麗的云霧。今天請大家隨作者的腳步去細細領略一番。在乘車登山的路上,首次映入眼簾的是怎樣一幅‘奇景?”學生通過朗讀,把第一個特點千姿百態(tài)盡情地欣賞一番之后,我又繼續(xù)引導說:“濃霧美景引人入勝,廬山的云霧更是神秘莫測,趣味無窮。它的神秘在哪里呢?”學生學習第二個特點瞬息萬變之后,我繼續(xù)過渡:“此景只堪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見?現在,我們再來欣賞欣賞廬山云霧中壯觀的美景……”孩子們欣賞優(yōu)美的圖片。“一路走來,我們仿佛見到了哪些奇妙景象?”孩子們爭先恐后,暢所欲言。接著我說:“面對這千姿百態(tài)、瞬息萬變的廬山云霧,怪不得北宋偉大詩人蘇東坡要大嘆‘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些富有藝術的語言把學生安然地帶入情境,一堂課就在不知不覺中過去了。
2.激發(fā)興趣,快樂過渡
學完一個片段后,學生的學習興趣隨著眼前知識的掌握,新奇感漸漸變弱,此時教師要再次激發(fā)學生的興奮點,讓教學高效地延續(xù)下去。
比如《青蛙賣泥塘》這一課在品味人物個性特點的時候,我讓學生分角色朗讀文章并表演。孩子們興趣盎然,爭先恐后地扮演老牛、野鴨、蝴蝶,最搶手的角色是青蛙,孩子們自主創(chuàng)新,戴上頭飾,加上動作表情,吆喝得一片歡騰,表演得惟妙惟肖。教室里儼然成了鄉(xiāng)下集市,熱鬧非凡。孩子們把對人物形象的感受,角色的體驗全都情不自禁地融進了朗讀中了,課堂情趣盎然。
3.設置懸念,巧妙過渡
懸念的設置是老師圍繞課堂教學的重點難點,事先醞釀的極有誘惑力的、等待解決的問題,牢牢抓住學生的求知心理,調動學生探究的積極性。
記得王燕驊老師在教學《五彩池》時,在學生大聲朗讀課文之后,拋給學生一個“空白”:“四川省藏龍山上的五彩池十分奇異,這一點通過學習大家已經體會到了,《五彩池》這篇課文的寫法也有‘奇異之處?!焙⒆觽兟犃?,感到非常好奇。教師此處設置的懸念,進一步激發(fā)了學生探究課文的興趣。
4.適時點評,激勵過渡
課堂教學中評價式的過渡十分必要,它既是老師對學生的贊美與肯定,更是老師引導學生向更高處攀登的一架階梯。
教學《霧凇》一課時,學生的感悟至關重要,要指導學生感悟到霧凇的美感,可以通過朗讀來表達。比如:“每當夜幕降臨,氣溫……霧氣便隨風飄蕩,涌向兩岸,籠罩著十里長堤,樹木被霧氣淹沒了,漸漸地,燈光、樹影模糊了?!蔽彝ㄟ^這樣的點評讓學生一步步感受到霧氣繚繞的情境:“我聽出來了,大團大團的白霧滾滾而來,但還沒有把樹木淹沒,誰再來讀?”“整個江面白霧騰騰,久不消散,燈光、樹影也模糊了,誰還想讀?”這樣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積極性,更是把要求融入過渡語中,對學生的朗讀循序漸進地提出要求。
過渡語設計的方法很多,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配合使用,要注意自然得體,由此及彼,努力在“渡”上顯魅力。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教師的語言修養(yǎng)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課堂上學生的腦力勞動效率?!弊鳛橐幻Z文教師,課堂上我們更要講究自己的語言,機智靈活地使用過渡語,豐實課脈,讓課堂成為一條潺潺流淌的溪,“渡”而無痕,才能給語文課堂帶來生機和活力。
【參考文獻】
[1][蘇]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135-136.
[2]宋其蕤,馮顯燦.教學言語學[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99:34-35.
[3]劉艷杰.課堂教學過渡語的巧妙使用[J].新課程學習(學術教育),2009(12):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