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小龍 (吉林藝術學院)
北美音樂教育哲學思想是以貝內特·雷默發(fā)表著作《音樂教育的哲學》為形成標志。他首次提出音樂教育哲學概念,并認為音樂教育哲學思想的核心是審美教育。這一思想影響波及美國音樂教育的整體走向,包括理念、原則、方法等方面的改變,直到戴維·埃里奧特發(fā)表著作《關注音樂實踐——新音樂教育哲學》,提出不同視角的理念,認為音樂教育哲學思想應以實踐哲學為研究核心。兩種思想的爭鋒相對,樹立了北美音樂教育哲學思想的兩面代表性旗幟,成為西方當代音樂教育哲學思想的主流。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主流思想代表是儒道哲學思想,其中對音樂及音樂教育的論述具有深刻的哲學要義。
哲學集世界觀與方法論于統(tǒng)一,它是挖掘事物本質核心最具科學性的理論工具。無論是北美的審美與實踐音樂教育哲學思想還是中國傳統(tǒng)的儒家、道家音樂教育哲學思想,在各自的思想體系中,首先要明確的是,音樂的本質是什么,其次是音樂教育的本質是什么,最后是音樂教育的意義是什么,本文對以上三個方面進行若干思考,作為儒道與北美音樂教育哲學思想比較研究的基礎。
音樂從產生之初,就是人類與世界兩者之間的一種連接方式,任何關于音樂本質的思想觀念都是在不斷探索兩者關系的過程中形成的。但人與世界的關系是一個龐大的哲學命題,它涉及到眾多復雜的關系,例如人與自然、與社會、與自身之間不斷發(fā)展的關系。所以,音樂的本質是離不開這些范疇與視域的。華夏民族在歷史的文化長河中逐漸形成的哲學思想,儒家和道家是影響至深至遠的。在它們各自的思想體系中,對于音樂的闡述與總結,也同樣影響著我們民族在幾千年的實踐過程中的音樂發(fā)展。
第一,儒道思想也是在人類實踐的過程中探索復雜關系時形成的。儒家思想是孔子繼承他的前人周文公的思想核心,從人與世界的關系角度來說,更傾向于強調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的發(fā)展?!翱鬃佣啻钨潎@‘周公之才之美’,將周公及其事業(yè)作為他期望于古代文化復興的心中樣板,并說,‘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雹俣兰宜枷?,從人與世界的關系角度來說,更傾向于人與自然、人與事物之間的發(fā)展。要明確的是,兩者雖然從不同的角度凝練成自己的思想體系,但對于音樂本質的探索,是不沖突的,因為音樂形態(tài)本身就具有多樣性的特征。
第二,儒道思想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本身的發(fā)展就是不斷融合、繼承、借鑒的過程。在儒道學派諸多的著作中,當孔子與《老子》分別開辟了儒家與道家的思想本源之后,孟子和《莊子》分別對他們的思想有所繼承并加以發(fā)展,隨著時間的推移,《樂記》、《聲無哀樂論》等重要音樂思想論著中都具有儒道兩家的思想理念與意識。曾有學者提到,儒道兩家思想的互融互鑒,就是我國古代民族文化的歷史發(fā)展進程。
我們用同樣的世界觀與方法論把視角轉向北美音樂教育哲學思想的流派之中,雖然審美、實踐音樂教育哲學思想在北美音樂教育領域,與儒道兩家思想在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相似,都處于主流的統(tǒng)治地位。但其背景有所不同,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文化思想處于各種思潮迭起的百家爭鳴狀態(tài),而北美音樂教育哲學思想主要以審美派與實踐派兩者為代表,其他的思想流派只是在它們思想的基礎上的一定拓展和延伸。尤其以審美派的提出,標志著北美音樂教育哲學思想的形成。其實思想的核心同樣離不開人與世界的關系范疇。
第一,審美派的哲學思想同樣不是憑空形成,而是在人類不斷的實踐過程中總結形成的思想體系。這種以審美為核心的思想意識,來自于西方文化中的美學思想?!袄啄菑囊魳返谋举|和價值理論的歷史發(fā)展中汲取思想,作為審美音樂教育哲學的理論基礎?!雹趶娜伺c世界的關系角度來說,審美所包含的既是人與自然、與事物的發(fā)展,又是人與社會、與自身的發(fā)展。因為審美強調的是以人為核心,去面對自身以外一切的態(tài)度、意識、思維、表達等能力品質。
第二,不同思想具有不同的發(fā)展視野和立足點,審美派與實踐派也絕不能以對立的角度去審視。實踐派的代表人埃里奧特是審美派代表人雷默的學生,其實青出于藍,不一定非要勝于藍,可以不同于藍。埃里奧特提出以實踐為核心的音樂教育哲學思想時,非常明確反對自己老師的理論觀念,但本文的方法論立場是融合,沒有一成不變的事物,更不會有一成不變的指導思想。把兩者融合在一起思考,不僅不會相互困擾,而且會互為指導,探尋彼此思想建樹。
在本文的審視下,音樂是人與世界的一種連接方式,音樂教育的本質便是這種連接方式的連接方法。通過教育使人了解音樂,音樂的風格與種類,以及音樂作品,甚至是掌握音樂技巧,人才能通過音樂主動地向其他人和世界表達自身的情感和態(tài)度,建立一種連接。反過來,人也能夠接收到其他人通過音樂所表達的一切。
在中國,音樂教育思想形成一定的系統(tǒng)化,并不是源于孔子,而是源于孔子崇拜的周公。而周公正是西周樂教思想的開創(chuàng)者,孔子在創(chuàng)立儒家學派后,提倡對周代文化的復興,在西周樂教思想的基礎上,結合禮崩樂壞的時代特征,形成且完善了儒家的音樂教育思想。但隨著時代變遷和政治更迭,儒家的樂教思想也逐漸與道家思想相互借鑒,發(fā)生了一定的改變。
雖然道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老子,以及具有承前啟后意義的《莊子》,兩者都沒有對樂教思想的描述和總結,但《莊子》中對音樂審美的觀點,無形中表明著音樂教育對人的重要性。并且,緊隨孔子之后的孟子,在樂教思想方面傾向對人性的塑造和培養(yǎng),這是孔子所沒有的意識,卻是《莊子》中“道法自然”的體現,孟子和《莊子》還是同一時期的思想代表,孟子雖為儒家代表,他有沒有汲取道家思想的精華,這還有待考證。但是自秦以降,每一個歷史時期的音樂教育思想都有儒道互補的集合,例如:漢代的《淮南子》,《樂記》,以及魏晉南北朝的嵇康和阮籍等。所以,在探討儒道樂教思想的共性時,不僅要對孔孟進行橫縱的分析,更要對后世的儒道經典加以例證。
首先,在以感性思維為主導的文化下,無論是孔孟還是《淮南子》和《樂記》等,他們的樂教思想都是以人為核心,出發(fā)點都是音樂教育能為人帶來什么,抑或是音樂教育能夠給予人什么。從本文方法論的角度審視,音樂教育不僅單純地考慮音樂作為人與世界的連接方式,更要考慮通過音樂的連接,人能夠獲得什么,并且人存于社會和世界之中,這個社會能得到什么發(fā)展,世界會發(fā)生什么變化等等,都是音樂教育哲學思想的范疇。所以,音樂教育不僅僅是教授音樂本體,也要兼容音樂以外的內容。
其次,儒道互補的影響,對于樂教思想的完善具有平衡人與世界關系的意義。其一,儒家的樂教思想偏重禮樂教育,意在通過音樂教育,人能夠統(tǒng)一思想和行為,使社會達到和諧狀態(tài),容易忽略人自身的發(fā)展。其二,道家思想注重“法貴天真”,意在人性的自然發(fā)展,音樂要強調人性的體現、塑造、完善,達到超然的狀態(tài)。所以,兩者在歷史長河中的融合,對音樂在人與世界之間怎樣更好的連接起到相互作用的力量。并且,這種音樂教育哲學思想在《淮南子》和《樂記》等后世的著作中都有所體現。
那么,這種哲學思維是否在北美的審美派與實踐派哲學思想中有所體現,答案是肯定的。只是受到他們的理性文化以及他們對音樂本質定論的影響,其音樂教育的哲學思維是以音樂的角度對人審視。
第一,從微觀的角度,雷默提倡的“基于體驗的音樂教育”,體驗的主體是人,倡導的是在音樂的熏陶下,人在審美方面得到升華和塑造。埃里奧特提倡的“基于實踐的音樂教育”,而實踐的主體依然是人,倡導的是人在制作音樂過程中,得到多元化的成長和提升。從兩人在各自著作中的表面語言來看,雖然雷默更傾向在聽賞音樂時的體驗,埃里奧特更傾向在表演音樂時的體驗,但無論是聽賞還是表演,在音樂中都是一種審美體驗,都是通過音樂體現人性、表達人性、塑造人性的過程。這是其一。其二,聽賞與表演是人通過音樂與世界建立連接的兩個哲學角度,表演是主動建立連接,聽賞是被動接受連接,都是以人為核心。所以,埃里奧特的實踐觀同樣是審美的。
第二,從宏觀的角度,兩者只是從不同的哲學角度來看,音樂體驗的哲學范疇是主觀與客觀,音樂實踐的范疇是理論與實踐。體驗的本質特性就是主觀性,是人主觀的一種感受和領悟,不僅僅是音樂聽賞審美,還有音樂創(chuàng)作審美等其他方面,而體驗的過程必然是實踐的過程,通過音樂實踐建立人與世界的連接。埃里奧特的音樂實踐,也不僅僅是音樂表演的過程,而是把音樂實踐作為人類實踐的一部分,是改造和探索音樂的一種活動。同樣具有主客觀因素在內,具有主觀上的審美意識和審美塑造。所以,審美派與實踐派在哲學的整體維度上是不沖突的,審美包含實踐,實踐包含審美,只是從哲學內部不同的角度總結的理論著作。
由于音樂連接方式的主動性與被動性的存在,使得音樂教育意義細化成兩個層面,一個是目的,一個是影響。目的在于人主動建立與人、社會、世界的音樂連接時的動機、意識、想法等。影響在于人被動接收這種音樂連接時的改變、價值、熏陶等。所以,關于音樂教育意義所要探討的是音樂作為人與世界的連接方式有何種目的和影響。
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多重因素是音樂映射人與世界關系的先決條件,例如:國家層面上的不統(tǒng)一,政治層面上的不集中,文化層面上的不一致,人心層面上的不和諧等。這些都使得音樂藝術必然以改變現狀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而當時并沒有今天如此豐富的歷史經驗可以借鑒,唯西周的禮樂思想體系較為健全,因此眾家思想以此為藍本,結合自身利益與時代特征提出了目的相同而視角不同的樂教思想。
首先,由于我國古代社會的政權更迭的特征,除了人生存基本需求,精神層面的意識形態(tài)、藝術形式都與政治有著或多或少的聯系。西周時期,周公把音樂與禮制相結合的思想和實踐,體現《詩經》中的一句話,“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無論是國家的治理得于音樂的輔助,還是音樂藝術的發(fā)展受益于統(tǒng)治的需要,都起到了錦上添花,更上一層樓的效果。融合兩者的特性,以得出德育與美育相結合的禮樂教育。加之深受古代祭祀文化的影響,我們的祖先信仰人神和睦相處的理念,所以《周禮·地官》記:“以五禮防萬民之偽,而教之中。以六樂防萬世之情,而教之和?!倍Y樂教育之根本,在于人、社會、世界三者和睦相處,長久穩(wěn)定,其“中和”的理念在傳統(tǒng)樂教文化的河流中不斷洗禮淬煉,并蘊含深遠的意義。
其次,不僅孔子遵循“復周禮”信念根深蒂固,如晏嬰、單穆公、伶州鳩、季札等人樂教思想和意識也是在周公的基礎上建立的,并為儒道的創(chuàng)新思維奠定了基礎。他們進一步把“中和”的大格局,滲透在禮樂教育的每一階段,體現著德與美的育人作用。《左傳·昭公二十年》:“先王之濟五味、和五聲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晏嬰認為“和”的音樂才能平“和”人的內心,以致實現“和”的政治?!秶Z·周語下》:“今王作鐘也,聽之弗及,比之不度,鐘聲不可以知和?!眴文鹿J為音樂必須要符合人的聽覺審美范圍,沖破適度范圍,音樂與人心便形成不了“和”的狀態(tài)。《國語·周語下》:“夫政象樂,樂從和,和從平?!绷嬷蔌F認為體現政治安定的音樂必然是內容與形式“平和”的音樂?!蹲髠鳌は骞拍辍罚骸拔迓暫?,八風平,節(jié)有度,守有序,盛德之所同也?!奔驹J為音樂平和,遵循度數與秩序,人的德行才能在音樂的審美體驗中獲得升華。所以,以上理念不僅為儒道樂教思想的發(fā)展開辟了一個“中和”的方向,而且儒道也堅守著人與人、社會(世界)之間達到平和狀態(tài)的樂教意義。
而審美派與實踐派的音樂教育意義與儒道存在著思維觀念上的一些差別,從他們的觀念中總結,其音樂教育的目的與影響,在于人自身達到一種平和狀態(tài)。雷默的審美教育觀點偏重的是音樂教育的結果,給予人一種身心審美上的提升和收獲,而埃里奧特的實踐教育觀點則偏重音樂教育的過程,在音樂實踐過程中使人獲得成長和發(fā)展。
首先,雷默認為“創(chuàng)造并參與音樂的意義,要求心智、軀體和感覺的結合?!雹畚覀兛梢詮膬蓚€層面解讀,第一,雷默強調的是音樂實踐的過程,包括音樂演出、音樂教育等過程,這是與埃里奧特相契合的,因此,這里的意義指的不是音樂的意義,而是音樂教育的意義。第二,實現這個意義是有必要條件的,每一個進行音樂實踐的人,如作曲家、演奏家、聽眾、教師、學生等等,需要全身心的投入。這是對主體的要求,只有建立音樂連接的人,與接收的人在同一個音樂世界中,音樂教育的意義才得以實現。使其人的心理與生理通過感官與音樂的意義直接摩擦,提升自身實踐能力、審美能力、感知能力,并擴展到整個生活之中。
其次,埃里奧特更是明確的指出,“音樂教育的首要價值就是自我發(fā)展、自知自覺和最優(yōu)體驗。”④價值就是意義另一種表達,這里的最優(yōu)體驗,與埃里奧特所說的音樂沉浸是異詞同義,因為音樂沉浸指的就是個體身心在音樂中的審美體驗。并且,三個階段的順序首先是音樂沉浸,其次是自知自覺,最后是自我發(fā)展。在此要知道的是有兩點,第一,最優(yōu)體驗(音樂沉浸)就是雷默要求的心智、軀體和感覺相結合,所以審美派與實踐派對于音樂教育意義的實現過程是一致的。第二,自我發(fā)展的最后階段就是音樂教育的目的所在,在音樂中得到提升和發(fā)展。
綜上所述,我們在汲取北美音樂教育哲學思想的精髓的過程中,不僅是與中國的音樂教育實踐相結合,更是探究中西文化對于音樂以及音樂教育的不同的經驗總結,這種橫跨兩種大文化的比較研究,更需要一個堅定的哲學立場予以觀照,予以洞察,予以互鑒。不能說是去偽存真,但可說是去粗取精的態(tài)度和責任。
以人與世界的關系視角,審視儒道與北美音樂教育哲學思想進行比較研究的可行性,并從在音樂本質、音樂教育本質、音樂教育意義三個方面加以審視,為其進行深入的本體研究提供了研究基礎。
注釋:
① 修海林.中國古代音樂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21.
② 韓忠?guī)X.音樂教育哲學導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54.
③ 貝內特·雷默.音樂教育的哲學——推進愿景(第3版)[M].人民音樂出版社,2011:19.
④ 戴維·埃里奧特.關注音樂實踐—新音樂教育哲[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9: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