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培穎
(南方醫(yī)科大學深圳醫(yī)院 口腔科,廣東 深圳518000)
正畸治療的目的是解除牙列錯頜畸形,一般根據(jù)牙頜面畸形及患者對正畸治療的要求選用不同類型的矯正器進行治療,達到排齊牙列、改善面型的目的。正畸過程中,傳統(tǒng)的固定式托槽常造成食物殘渣殘留,易造成牙齦、牙周炎,進而影響牙周健康。近年來,正畸治療中廣泛采用隱形矯治技術,該技術基于數(shù)字三維技術,使用活動透明塑料矯正器,正畸治療效果確切,舒適度高,美觀方便,受到成人患者的青睞[1-2]。本研究旨在探討隱形矯治器對正畸患者牙周指數(shù)及齦溝液炎性因子水平的影響,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經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回顧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正畸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jù)正畸方式的不同分為兩組,各30例。觀察組中,男13例,女17例;年齡17~32歲,平均年齡 (21.45±3.21)歲;先天性牙畸形18例,后天導致牙畸形10例,其他2例;牙轉位12例,牙傾斜18例。對照組中,男14例,女16例;年齡17~30歲,平均年齡(21.48±3.20)歲;先天性牙畸形19例,后天導致牙畸形 8例,其他3例;牙轉位13例,牙傾斜17例。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選標準納入標準:①恒牙列完整,無缺失牙;②牙指標無異常,牙周組織健康。排除標準:①拔牙矯正;②處于特殊生理期;③對本研究材料過敏;④孕期或哺乳期。
1.3 方法所有患者均進行口腔健康宣教,常規(guī)正畸治療前牙周潔治,使用bass刷牙法:選擇軟毛牙刷,將牙刷與牙長軸呈45°指向根尖方向,往牙根方向輕微向牙齒加壓,使刷毛部分進入齦溝,部分至于齦緣上,但刷毛不可被牙齒分岔,定位后,短距離運動,水平顫動式刷牙,每次顫動移動只刷2個牙,頜面也是顫動刷牙,3次/d,5 min/次,使用含氟漱口水漱口。對照組采用金屬被動自鎖托槽 (美國ORMCO)進行固定矯治,觀察組采用無托槽隱形矯治器 (美國愛齊Invisalign)進行矯正,佩戴時間需>22 h/d,更換矯正器時間為2周一次?;颊呔?周復診一次,觀察16、21、24、36、41牙位的近中唇乳頭、唇面正中及遠中唇面及舌側齦緣,并使用無菌濾紙條采集齦溝液,提取方法:清除提取部位的牙石及牙菌斑,使用氣槍吹干,將濾紙條放入牙頰側齦溝內,遇到阻力即可停止,若濾紙條帶血,需重新采集,將采集齦溝液放置于離心管中,保存于-80℃環(huán)境中,進行統(tǒng)一檢測。
1.4 評價指標①牙周指數(shù):根據(jù)復診狀況,由同一醫(yī)師評估兩組患者正畸前、正畸6個月后的牙周指數(shù),評估3次,取平均值,包括牙齦指數(shù) (GI)、菌斑指數(shù) (PLI)、探診深度(SPD)。②齦溝液炎性因子水平:正畸前、正畸6個月后檢測齦溝液,取上清液,采用ELISA法檢測IL-1β、TNF-α水平。
1.5 統(tǒng)計學方法使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牙周指數(shù)正畸前,兩組的GI、PLI、SPD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 (P>0.05)。正畸后,兩組的PLI升高,且觀察組的 PLI低于對照組 (P<0.05);對照組的GI上升,觀察組的GI下降 (P均<0.05); 兩組的 SPD 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 (P>0.05)。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正畸前后的牙周指數(shù)比較 (±s)
表1 兩組患者正畸前后的牙周指數(shù)比較 (±s)
注:與同組正畸前比較,*P<0.05。
時間 G I P L I S P D (m m)正畸前 0.8 7±0.2 4 0.9 4±0.2 2 3.1 7±1.2 3 0.8 6±0.2 2 0.9 3±0.2 3 3.2 0±1.2 2 0.1 6 8 0.1 7 2 0.0 9 5 0.8 6 7 0.8 6 4 0.9 2 5正畸后 0.5 7±0.3 7* 1.2 1±0.4 5* 3.1 9±1.1 5 1.4 4±0.3 6* 1.6 4±0.5 7* 3.2 3±1.1 7 9.2 3 1 3.2 4 3 0.1 3 4 0.0 0 0 0.0 0 2 0.8 9 4組別觀察組對照組n 3 0 3 0 t P觀察組對照組3 0 3 0 t P
2.2 齦溝液炎性因子水平正畸前,兩組的IL-1β、TNF-α水平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 (P>0.05);正畸后,兩組的 IL-1β、TNF-α水平均升高,且觀察組的IL-1β、TNF-α水平低于對照組(P均<0.05)。 見表 2。
表2 兩組患者正畸前后的齦溝液炎性因子水平比較 (±s,ng/L)
表2 兩組患者正畸前后的齦溝液炎性因子水平比較 (±s,ng/L)
注:與同組正畸前比較,*P<0.05。
時間 I L-1 β T N F-α正畸前 3 1.5 7±2.3 1 2 3.7 1±1.7 2 3 1.6 1±2.3 5 2 3.6 8±1.7 4 0.0 6 7 0.0 6 7 0.9 4 7 0.9 4 7正畸后 3 3.4 5±1.2 5* 2 5.7 5±1.1 2*3 8.7 8±3.2 4* 3 0.0 3±1.2 6*8.4 0 6 1 3.9 0 6組別觀察組對照組n 3 0 3 0 t P觀察組對照組t 3 0 3 0 P 0.0 0 0 0.0 0 0
錯頜畸形指人體發(fā)育過程中由于先天因素 (遺傳)和后天因素 (口腔不良習慣、營養(yǎng)不良等)導致牙列不齊、上下牙弓發(fā)生錯位、上下頜骨位置及大小異常、牙頜與面顱不協(xié)調等畸形,影響顱頜面的生長發(fā)育,影響面容美觀。此外,牙列不齊影響口腔衛(wèi)生,易導致牙齦、牙周炎癥[3]。因此,對錯頜畸形進行正畸治療可保護牙周健康,提高顱頜面協(xié)調,改善面型。
正畸患者一般采用矯正器進行矯正,通過固定矯正器精確控制牙齒移動,不影響發(fā)音,弓絲韌性較大,不易折斷,矯治力可持續(xù)發(fā)揮,常用于各類錯頜畸形的正畸治療。但治療過程中因傳統(tǒng)的固定式矯正器患者不能自行取卸,常無法徹底清潔牙面,易引起牙齦炎癥,同時托槽及殘留的粘固劑可造成牙體、牙周損害,且金屬托槽美觀性差[4-5]。隱形矯正又稱“無托槽隱形矯正”,無需使用鋼絲和托槽,采用透明材料,幾乎完全隱形,更為美觀,消除正畸患者的美觀顧慮,更受患者青睞;其緊貼牙齒,可減少傳統(tǒng)固定式托槽及鋼絲在矯正過程中對口腔軟組織損傷,更為舒適。此外,隱形矯正器可以自行摘戴,可在吃飯、刷牙時取下,不影響患者社交,利于口腔清潔,減少牙齦炎、變色、牙齒脫礦等風險[6-7],保護牙周健康。隱形矯正器的正畸治療范圍較為廣泛,但不適用牙列萌出不全的患者,對于牙齒的整體移動和轉矩的控制稍有不足。雖然有一定的局限,但把握好適應癥,患者的正畸治療及預后效果較好[8]。本研究結果顯示,正畸后,觀察組的PLI、GI低于對照組,兩組的SPD比較無明顯差異,觀察組的IL-1β、TNF-α水平低于對照組,表明隱形矯治器更有利于保護牙周健康,口腔更清潔,降低牙周病的風險。
綜上所述,正畸患者采用隱形矯治器對牙周健康影響較小,更利于清潔口腔,減少炎癥風險,從而保護牙周組織健康,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