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潤夏
深夜11點多,我和朋友聊天聊到店家打烊催客,從店里出來,我們同行一二百米后,在路口分別。
這個點兒,街上行人寥寥,過往的車輛也是三三兩兩。路燈在這無盡的深深夜幕中也顯得有些力不從心,馬路中央映出些光影,路兩邊的人行道都融進了夜色里。
一個人深夜走在這昏暗寂靜的街上,心里還是有些發(fā)怵。我的大腦不受控制地回放著行人在夜色中被綁架的電影場景,汗毛戰(zhàn)栗。我警覺地觀察起周圍,就在這時我發(fā)現(xiàn)了它——一只小狗。
在昏暗的燈光和夜色的暈染下,我辨不清它的顏色,可能是棕黃色?個頭不大,身形瘦削,卻很精悍,是條“肌肉狗”。它跑起來,爪子和柏油路撞擊發(fā)出干脆利落的“啪啪”聲。當留意到我走路時鞋子會發(fā)出有節(jié)奏的“咔咔”聲后,我懷疑它是不是在追隨我的腳步。
它偶爾會被某個垃圾桶、車輪胎或者樹根吸引,從我身邊跑去嗅一嗅。像是在尋覓食物,又像是尋找什么線索。走著走著,我發(fā)現(xiàn)它落后了一段距離,我停下腳步,回頭看。它抬起腦袋,向我望過來,然后立即跑著追來,似乎我驟然停止的腳步聲便是呼喚掉隊同伴的號令。就這樣,每次它落后了,只要我停下腳步,它就會立刻追上。
這一段的描寫既真實細膩,又生動鮮活。讀罷此段,黑暗中活潑好動的小狗與“我”同行的畫面撲面而來。
走到一排砌著高高平臺的街邊門店,它爬上臺階走在上面,我走在下面的人行道上。臺階在路口延伸向別的方向,它在高臺邊緣望著我,似是有些驚詫。它徘徊了幾次,仿佛在估量能不能從高臺上跳下來。那高度我知道它跳不下來??磥恚@段不期而遇的同行要結束了。人生中的很多同行,或許不是緣于深情厚誼,只是恰巧同路罷了。
我繼續(xù)前行,剛走幾步,就聽到一陣急促的爪子聲!我詫異地回頭,原來它原路繞回了長長的一段兒,跑下臺階,追了過來!
萍水相逢,如此執(zhí)著的追隨讓我有些感動,又有些疑惑。這是一只迷路的狗嗎?不會吧?俗話說“狗記三千路,貓記八百家”呀。
這是文章的第一個轉折,以為這段不期而遇的同行已然結束,小狗卻又不辭辛苦地追來,讓“我”有些感動,也為下文的敘述做好了情感鋪墊。
有了它的陪伴,我對夜行的恐懼竟然消失了。我莫名地相信,如果有危險,它一定會保護我,會勇猛地與歹徒搏斗。雖然身板小了點,可說不定它叫起來很威風,很有氣勢!
我就要到家了。它依舊時快時慢、時前時后地跟著我。我到家后,它怎么辦?
就在這時,它突然邁著小爪子,快速而篤定地向馬路對面跑去,像航行的船一樣有著明確的方向。那邊是它的家?我停下,目送它離開。它決絕得不曾回頭看我一眼,我竟有種深情錯付的失落感。算了,苛求什么依依惜別,它只是一條狗,一條素不相識的狗。
它的身影消失在黑暗里。我回身繼續(xù)前行,剛走幾步,那熟悉的爪子聲又忽然響起。
我迅速轉頭!它在回穿馬路,向我的方向追來!這時,一輛汽車駛來,它猶豫著停住了,車飛馳而去,它又歡快地跑來!我松了口氣。
它是一條沒有主人的流浪狗吧?我要收養(yǎng)它!
從對小狗產(chǎn)生興趣,到為小狗感動,到因為小狗的存在而不再害怕,到看見小狗離去的失落,再到因小狗去而復返而生出收養(yǎng)它的念頭,整個過程便是由一個個小小的意外所推動的情緒的不斷疊加,合情合理。只有擁有真實的體驗,才能寫出如此鮮活的文章。
我推開小區(qū)的鐵門,它停下看著我,卻沒有要進去的意思。害羞?也是,初來乍到,應該我先開道。我走進去,卻沒有聽到熟悉的爪子聲。我停下腳步回頭,它小小的身子站在門外,望著我,卻并沒有像之前那樣因為我的等待而追來,它離開了。
我有些失落。我驚異于夜路中它與我的一路同行,當我期待與它以后相伴時,它卻又離開了。
明天,我還會在小區(qū)門口,或者街角見到它嗎?
本文雖然只講了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但情節(jié)可謂一波三折。小狗最終還是沒有跟隨“我”進門,讓人感到失落的同時又覺得在情理之中。文章最后的開放式結尾,又給讀者留下了想象和期待的空間。
課堂內(nèi)外·創(chuàng)新作文高中版2020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