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太明
學生作文能力是其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具體體現(xiàn),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與難點。小學生由于認知能力、知識積累等方面的不足,在寫作學習中存在著許多的困難。尤其是作文學習中,語言干枯、思維混亂是常見問題。因此,語文教師可以通過“縮寫故事”,幫助學生最大限度上緩解、克服寫作障礙,訓練學生良好的概括能力和思維能力,奠定語文寫作基礎。有鑒于此,本文從“縮寫故事”的關鍵方法入手,討論小學語文縮寫故事的教學策略。
故事縮寫的意義
故事縮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諸多的體現(xiàn),在寫作教學中充分發(fā)揮“縮寫故事”優(yōu)勢,對于學生寫作能力發(fā)展具有多方面的意義。尤其是當學生面對一些不熟悉的題材時,教師可以借助故事縮寫,引導學生將自己熟悉的內(nèi)容、故事進行縮寫,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情感,減少學生的抵觸心理,激發(fā)學生寫作的內(nèi)在動力。調查發(fā)現(xiàn):許多小學生在寫作時,心中理想的故事十分美好,但落到紙筆上,則顯得干枯乏味,寫作情緒十分消極。在運用故事縮寫這一方式后,學生可以根據(jù)原文縮寫,在縮寫中強化對教材的理解,有效地提取其中的關鍵信息,鍛煉基本寫作能力。
小學語文故事縮寫教學關鍵
縮寫故事即是將原文進行壓縮,使篇幅縮小。但是,必須要在內(nèi)容、體裁上忠于原文,中心思想也不能改變,同時保障縮寫后的文章語言通順,邏輯清晰,過渡自然,全面、準確地反映出原文內(nèi)容。在此目標要求下,結合教學實踐,筆者認為小學語文故事縮寫的關鍵在于“削枝存干”與“凝練語言”。
“削枝存干”能夠在最大程度上保障原文內(nèi)容,同時實現(xiàn)故事的縮短。這就需要建立在對原文內(nèi)容充分理解,充分把握的基礎上,通過“削枝存干”去除原文的“繁枝末葉”,保留其最中心、最核心的“骨干”內(nèi)容。這是保障縮寫能夠讓故事情節(jié)相對完整,故事敘事結構原樣的基礎。因此,在小學語文故事縮寫中,“削枝存干”具有重要意義,讓學生在閱讀理解基礎上把握什么是樹干,什么是枝丫,是進行故事縮寫的基礎。
“凝練語言”則是在“削枝存干”的基礎上繼續(xù)凝練,最終達到故事縮寫的目標。這就對學生語言掌握、應用能力提出較高的要求。在“削枝存干”后,或許故事內(nèi)容依然較多,這就需要對留下的每句話、每個詞進行審視,進行凝練壓縮。此時,需要學生對照原文,對自己“削枝存干”后的內(nèi)容進行反復對比,查找其中的不足,并刪除一些不必要的語句。按照縮寫篇幅,要求添加過渡性句子,刪減字數(shù)?!澳氄Z言”鍛煉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操作能力與遣詞造句能力。
故事縮寫教學策略
從前文論述可知,小學語文故事縮寫中關鍵在于兩點,即“削枝存干”與“凝練語言”。只有把握好這兩點,才能順利實現(xiàn)故事的縮寫。在日常教學中筆者也進行了諸多的實踐,如何讓學生把握這兩個關鍵點則成為故事縮寫教學中的重點,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首先,在教學中選擇好文本之后,教師必須要通過一定的介紹,讓學生了解什么是“故事縮寫”,掌握其概念之后進行縮寫,才能保障學生的縮寫有效進行,避免出現(xiàn)因為縮寫而改變故事內(nèi)容的現(xiàn)象。例如,在學生了解縮寫概念后,教師可以介紹概括法等一些簡單的縮寫方法。先將文中認為比較重要的內(nèi)容標示出來,然后對其中某些簡單段落先進行“縮寫”,找找感覺,這樣,在對全文內(nèi)容進行縮寫時就不會那么困難了。
其次,要讓學生對所選擇的文本,深入閱讀,理解其中心思想。例如,在對教材中某個故事進行縮寫時,教師要求學生對原文多讀幾次,了解其寫作手法、敘事層次結構以及中心思想。在此基礎上,學生才能準確把握關鍵內(nèi)容,奠定“削枝存干”的基礎,而不是盲目地刪減原文段落、內(nèi)容。在多次閱讀后,學生也能夠抓住文章重點,將其中敘事內(nèi)容、故事過程綜合性概括起來。特別是對于故事發(fā)生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經(jīng)過等要素,盡量保留,不讓讀者產(chǎn)生歧義。
最后,學生在初步完成文本縮寫后,就需要進行“精練語言”這一環(huán)節(jié),進而對縮寫后的文章進一步壓縮。這個過程可以讓學生先自己檢查幾遍,檢查縮寫后的語言是否保留了原文的內(nèi)容,是否還存在需要壓縮的部分,檢查語言是否已經(jīng)連貫、通順,在此基礎繼續(xù)進行“精練”。當然,也可以讓同座之間進行“互換”,因為每個人閱讀理解的差異,學生會認為某些內(nèi)容并不重要,在同座互評、互改的基礎上,將自己縮寫后的內(nèi)容進一步壓縮。
結束語
作文能力是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表現(xiàn)。小學階段是學生寫作能力發(fā)展的關鍵時期,通過縮寫故事來培養(yǎng)學生作文能力,對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極其重要。在縮寫故事教學中,必須準確把握“削枝存干”與“凝練語言”兩個關鍵點,通過篇幅變化、逐段逐句進行縮減,這不僅有利于讓學生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同時也有助于學生基本寫作能力的提升。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雙面性,在故事縮寫中要避免學生出現(xiàn)為“縮”而“縮”的現(xiàn)象,讓學生抓住原文主要內(nèi)容與核心思想進行縮寫,才能真正實現(xiàn)內(nèi)容“縮”而思想不“縮”。
參考文獻
[1]王露.聊“縮寫”[J].小學教學研究,2017(15):41.
[2]李宗元.縮寫故事[J].語文教學通訊,2018(Z3):106-108.
[3]王群英.縮寫故事[J].語文教學通訊,2019(Z3):66-68.
(作者單位:安徽省肥東縣西山驛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