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慶蘭
摘要:政治是一門適用性較強的學科,通過政治的學習可以提高學生的政治思辨能力,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可以陶冶學生的思想情操。在當今素質教育背景下,初中政治課堂教學有效性是初中政治教師不斷追求的目標,初中政治課堂教學需要和現實社會相聯(lián)系,初中政治課堂應該是走在課堂教學改革前沿的一門學科。在初中政治課堂教學中,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全面發(fā)展素質教育,以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接班人為目標。因此,提高初中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大勢所趨、是教育教學的指導方向。下面我就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來談談初中政治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策略。
關鍵詞:初中政治;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
如今社會經濟發(fā)展迅速,與世界各國交流越來越頻繁,人們接觸到了各種各樣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也影響到人們的思想意識,在人們接受新思想的同時也會受到一些負面思想的影響,因此加強人們的思想文化的教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加強對初中生的思想品質的教育顯得尤為重要。
一、初中政治課堂教學的現狀分析
初中政治課由于受傳統(tǒng)教學思想的影響,教學方法陳舊,教學形式單一,學生對政治課堂教學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對政治的學習也沒有多大興趣。況且在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里,政治課是副科,不需要投入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只需要在考試之前突擊一下,背背而已。從學校領導、家長、學生都對初中政治的教學不重視,對政治的學習存在偏見。這嚴重影響著政治課堂教學的效率和有效性。作為初中政治教師,我們深知這樣的理解是非常片面的,這樣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初中政治的學習不僅僅是背背而已。初中政治的學習需要學生深刻理解知識點,需要對所學知識點靈活運用。初中學生在初中階段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學生的心智發(fā)育還不成熟,需要教師的正確的引導,而初中政治課堂教學正好可以承擔這個責任。給學生思想上正確的引導,使學生樹立良好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使學生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二、理論聯(lián)系實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初中政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讓學生親身體驗,體會政治知識的實用性和適用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學習《尊敬老師友愛同學》時,教師可以開展一次“尊師愛友”的主題活動,讓學生在課堂上談談自己和朋友之間的事情,談談自己和老師相處過程中難忘的事情,談談在日常學習中,有哪些讓你感動的事情。同學們通過自己實際的事情,真正的理解了什么是友情,怎樣尊師愛友?同學們又相互交流,相互談體會,談心得。在主題活動中,同學們都不在拘束,不緊張,大家暢所欲言,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這樣很好的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而且使學生也體會到了學習政治是重要性,同時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和積極性。
三、小組合作學習,使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
雖然學生在初中才開始接觸政治,但是由于受到環(huán)境或者學生自身學習能力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學生的政治成績參差不齊。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政治學習產生了興趣,學生就能夠發(fā)揮出自己最大的潛力,克服各種困難,使學習效率最大化。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把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小組成員包括學習基礎不同的各個層次的學生,實行小組長負責制。小組長負責小組成員的作業(yè)的監(jiān)督和檢查,小組中學習基礎較好的學生,都給他們安排一名幫扶對象,讓他們負責幫助基礎差一些的學生日常學習中出現的一些困難,同時也要監(jiān)督他們作業(yè)完成情況。各個學習小組每一周要進行評比,評選出表現優(yōu)秀的小組作為周冠軍,每一個月在評選出月冠軍。這樣每一個小組所有成員作為一個整體,他們之間相互督促,相互監(jiān)督,取長補短,這樣可以對那些基礎差一些學生起到促進作用,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和團隊合作精神,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四、因材施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初中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重要事情,學生存在很大的差異性,針對不同學生教師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首先需要教師充分了解學生,分析學生的性格特點和愛好,制訂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和措施,,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特點,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在初中政治課堂教學過程中,尊重學生的不同觀點,鼓勵學生積極發(fā)表個人看法,提倡學生解決問題方式的多角度分析,多樣化的解決途徑,為學生營造和諧、平等、公平的課堂氛圍,有利于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同時,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分層要求,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讓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創(chuàng)新、實踐等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例如,在教授“生產與消費”時,教師要根據學生掌握知識的不同和接受能力的不同,以及學生的特長不同,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均衡學生的能力進行分組,根據生活經驗來討論生產和消費存在的關系.這樣,在小組中成員能力均衡的基礎上,通過學生間的交流與合作來提升學生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同時也活躍了課堂氛圍,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了課堂教學有效性.
總之,初中學習階段正是學生學習、成長的黃金期,有效地學好政治課程能夠幫助學生建立起正確的思想觀和價值觀,對學生以后的學習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就我國現在的教學情況,教好政治科目是初中教師重要的教學義務。為增強教學質量和效果,教師需要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上進行改進,采用多樣化的課堂教學模式,為學生打造出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從而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中學政治課程的教學質量,為我國社會培養(yǎng)更多的可塑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