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蓮
再有一個月我就退休六年了。記得我退休時是請領(lǐng)導吃過飯的,要求不返聘,不再接受單位安排的任何工作。確實,六年來,推掉一切雜務,心境身體都處于閑適狀態(tài)。受邀參加今天的“名師作文課”現(xiàn)場觀摩及研討活動,雖然有點違背初衷,但畢竟與以往的工作性質(zhì)不同,所以,我很高興地答應了。想著能有重新走入課堂的神圣感,又能見到不少“不思量自難忘”的語文同行,心里忽然浮現(xiàn)起隱隱的激動。
今天,除了向大家問好,我還想談談對寫作的感受。我總覺得,一個老師要想上好作文課,首先自己要熱愛寫作,不要視寫作為畏途,只要動起來,肯定會有好的效果。近年山西的楊東俊老師、郗曉波老師、李國鋒老師,以及忙于編務的張水魚老師等,都有了自己結(jié)集出版的教育教學專著,這次會議邀請到的四位專家,哪一位都是寫作高手!“名師作文課”叢書就是他們辛勤寫作、指導學生寫好作文的成功范例。
袁源老師啟發(fā)學生熱愛作文的一段話,也可以用到我們教師身上:
人之所以寫作,首先是因為興趣。由于寫作能記錄,能描繪,更能創(chuàng)造,生活又是那么廣闊,那么美好,所以,能用自己的語言表現(xiàn)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是多么令人欣悅的事情。其次是因為習慣。一旦喜歡寫作,往往會不斷寫下去,寫作便成了生活的一部分,以致日日動筆,不吐不快。再次是因為自信。當自己的文字展現(xiàn)出自己的才華時,人就越發(fā)想寫,也越發(fā)想了解生活,于是越寫? ? 越好。
如果我們的語文老師都能熱愛寫作,不愁學生的作文能力提不高。
有兩件事情我記憶猶新,都與教師平日不愿動筆有關(guān),也都與評審職稱有關(guān)。因為離評審規(guī)定有距離,有兩位老師找到了我。一個拿來四篇打印好的稿件讓幫忙發(fā)表,我從中挑出一篇寄給了一個中文核心期刊,文章很快登出,雜志社卻惹上了版權(quán)糾紛官司,原來這是一篇另有作者發(fā)表過的文章。結(jié)局是雜志社大額賠償私了,那位老師承認是從網(wǎng)上下載的,并賠禮道歉。另一位是沒有教案(教學設(shè)計),托我?guī)兔φ以u委說情,這當然拒絕了。
如果平日堅持思考和動筆,何愁臨陣磨槍找人幫忙?
退休后,我有幸進入張水魚老師為群主的“同題共振”微信群,振友們憑借一篇文章獲得入群資格后,就享有了與大家相互學習,共同切磋寫作的資格。自己的文章被同行閱讀,被網(wǎng)友點贊,有的甚至被雜志社選用,自然會產(chǎn)生一種獲得感與成就感,也就有了愉悅感。有了寫作的自信,老師們再看身邊的生活,到處都是詩,都可以成為寫作的素材:課堂進展中一個有意思的細節(jié),學生幾句讓人眼前一亮的話語,甚至會擴展到接觸的人,遇到的事,觀賞到的自然景物。帶著微笑進課堂,學生的眼睛里也會回報以愉悅的光。在師生愉悅的氣氛中開展閱讀和寫作教學,其效果絕對好得多!一旦我們成了會寫文章的老師,教學生作文的方式也會明顯不一樣!
在鼓勵大家愉悅寫作的同時,我這個教研老兵也愿意和大家一道,努力寫作持之以恒,為了教育和教學,更為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