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巧玲
【摘 ? 要】根據(jù)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精心設計學習任務,可以促進深度學習的產(chǎn)生?;诖苏J識,以《蜜蜂》一課為例,教師在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時,充分依據(jù)文體特點,著力體現(xiàn)關鍵學習任務的開放性,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在與同伴的互相交流中,不斷提升自己的認知與思考能力。
【關鍵詞】深度學習;關鍵任務;觀察
深度學習是指以高階思維為主要特征的高投入性學習,其核心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活動。根據(jù)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精心設計學習任務,可以促進深度學習的產(chǎn)生。基于此認識,筆者以統(tǒng)編教材三年級下冊《蜜蜂》一課為例,借助課堂觀察展開研究。
《蜜蜂》改編自法布爾的著作《昆蟲記》。課文敘述了法布爾為了證明蜜蜂能夠辨認方向而展開實驗,并得出結(jié)論的過程。文章線索清楚、情節(jié)完整、邏輯嚴密,語言表達準確而生動。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借助關鍵語句概括一段話的大意;觀察事物的變化,把實驗過程寫清楚”。因此,教師在設計學習任務時,應充分依據(jù)文體特點,將文本的教學價值轉(zhuǎn)化為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教學片段一:梳理實驗過程,感受言之有序
第一次研討課
師:實驗的過程一般分為三個階段:實驗目的—實驗過程—實驗結(jié)論。趕快找一找,實驗的三個階段分別對應哪些自然段?
生:第1自然段寫實驗的目的,第2~7自然段介紹實驗過程,最后一段寫實驗結(jié)論。
師:自由讀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生:法布爾做實驗的目的是要驗證蜜蜂是否有辨認方向的能力。
師:接下來,請大家默讀實驗過程這一部分,用“ ? ? ? ? ? ”畫出法布爾做實驗的句子,并試著用一個詞簡單地說一說。
(生自主學習)
生:(讀第2自然段第一句)這一句寫了法布爾捉蜜蜂。
師:請你把實驗的第一個步驟“捉蜜蜂”寫在黑板上。然后呢?
生:放在紙袋里。
師:也能用三個字概括嗎?
生:裝入袋。
師:請把這三個字也寫在黑板上。
……
師:剛才,我們通過先找到描寫實驗步驟的句子,再用幾個字概括的方法,梳理了法布爾做實驗的步驟(見板書:捉蜜蜂、裝入袋、等蜜蜂、走了四公里、做記號、放蜜蜂)。能不能給這些步驟標一標序號,并試著想一想,這些步驟的順序能不能調(diào)換?
(生按步驟標好實驗過程)
生:這6個步驟的順序不能調(diào)換。做實驗有一定的步驟,換了順序,實驗就不一定能成功了。
師:看來,法布爾不僅是嚴謹?shù)目茖W家,還把實驗的過程寫得很清楚?,F(xiàn)在,能不能看著板書,把實驗的6個步驟說清楚呢?同桌互相練一練。
教學過程中,課堂觀察員對本環(huán)節(jié)進行了觀察記錄,情況如下表。
借助課堂觀察,可以發(fā)現(xiàn)在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目標達成度并不高。究其原因:(1)任務設計過于瑣碎。該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主要還是以教師的導為主,教師通過問題的串聯(lián),將實驗的過程梳理清楚,并引導學生借助關鍵詞提示將實驗過程說清楚。這樣,從整體到部分逐層梳理,有助于學生理清課文脈絡,同時訓練了學生的各種能力。但是如此細碎地分析文本,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沒有被充分調(diào)動,學習主要停留在知識的被動獲取上。(2)學習展開過于理性。學習按部就班地展開,不能很好地吸引學生參與其中,導致學生的參與率不高,任務達成情況并不理想。尤其是梳理實驗關鍵詞環(huán)節(jié)中,學生沒能積極主動地留下思考的痕跡。
第二次研討課
師:課前預習時,同學們借助學習單,知道了哪些段落介紹了實驗的目的、過程和結(jié)論。你們最感興趣的是哪一部分內(nèi)容?
生:實驗過程。
師:為了驗證蜜蜂有沒有辨別方向的能力,法布爾是怎么一步一步進行實驗的?咱們幫他完成一份實驗報告,可以嗎?
(出示學習任務一:我是法布爾的小助手)
[法布爾的實驗報告 實驗的對象 實驗人 實驗目的 驗證蜜蜂是否有辨認方向的能力 實驗過程 捉蜜蜂—( ?)—( ?)—( ?)—( ?)—( ?) 實驗結(jié)論 蜜蜂辨別方向靠的是一種無法解釋的本能 ]
學習建議:
1.自學:用橫線找出描寫實驗步驟的句子,圈畫關鍵字,寫出步驟(如:捉蜜蜂)。
2.交流:按1-4號的順序交流自己的想法。
3.匯報:小組合作,用上連接詞說一說實驗步驟,注意把每一句話說清楚。
(有贊同,有質(zhì)疑,有補充,有追問,人人發(fā)言,輪流說)
學生自主學習后小組內(nèi)交流。教師參與學生的學習過程,相機進行指導,并選取兩組進行匯報,其他組補充或提問。
本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課堂觀察情況記錄如下表。
[生1:發(fā)言積極,能自己獨立思考 生2:發(fā)言不夠積極,比較善于傾聽 生3:組長,有絕對的威信 生4:善于傾聽,以自己思考為主 (小組內(nèi),有三個學生完成了表格)
生3:都寫好了吧?1號先說。
生1:我認為法布爾做實驗的步驟分這么幾步:捉蜜蜂、放在紙袋里、叫女兒等著、帶蜜蜂走了四公里、做白色記號、放蜜蜂。
(生3提示組員用手勢表示贊同或者不贊同,三個學生用手勢表示不贊同)
生3:我覺得第二步可以更簡單一些,我寫的是“裝紙袋”,大家同意嗎?
(其余三個學生用手勢表示贊同)
生4:我覺得“帶蜜蜂走了四公里”字也太多了,我寫的是“帶蜜蜂走”。
生1:可以變成三個字嗎?
生2:帶蜂走。
生3:可以,大家先改一下。好,還有要說的嗎?(指向生2)你都沒怎么說話。
生2:我只填了三步,不會說。
生1:那你跟我們一起想,不能只是抄我們的答案。
生4:我的第三步是等蜜蜂,和你填的不一樣。
生2:法布爾是叫女兒等嗎?
生4:我覺得法布爾是叫女兒等,但等的是蜜蜂,所以我覺得寫“等蜜蜂”比較好。 ]
生3:我也覺得“等蜜蜂”比較好,(指向生1)你再想想。
生2:可以,我同意?!白霭咨浱枴蔽椰F(xiàn)在改成了“做記號”。
生3:好,下面我們把實驗過程說清楚。(指向生2)你先說。
生2:“我”捉了蜜蜂,放在紙袋里,叫女兒在蜂窩邊等這些蜜蜂?!拔摇睅е鄯渥吡怂墓锫贰!拔摇贝蜷_紙袋,給蜜蜂做上白色記號。“我”放了蜜蜂。
生3:什么時候?在哪里捉的?
生1:還有“我”太多了,很啰唆。
生4:用上“先……再……接著……然后……最后……”說會更好。你再說一遍。
生2:一天,“我”先在蜂窩里捉了一些蜜蜂,放在紙袋里,再叫女兒在蜂窩邊等這些蜜蜂,接著帶著蜜蜂走了四公里路,然后打開紙袋,給蜜蜂做上白色記號,最后放了蜜蜂。
生1:說得有進步,下面輪到你們倆說。
(生3、生4的表述略)
這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目標同樣旨在引導學生抓住關鍵句,提煉關鍵詞,梳理實驗的主要步驟,練習抓要點概括,借助連接詞學習有序的語言表達,進行嚴謹?shù)乃季S訓練。從課堂觀察反饋來看,至少體現(xiàn)了兩方面的增量:(1)參與度更高了。通過精簡教學環(huán)節(jié),優(yōu)化學習任務,學生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具體的學習情境中,有足夠的時間投入到探究活動中,自主學,合作學,以“學”貫穿始終。這樣,生生互助,既習得了知識,又培養(yǎng)了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的習慣。(2)思維更深刻了。圍繞“幫法布爾完成實驗報告”這一學習任務,小組內(nèi)學生不斷互相補充和完善。在關鍵詞語的提取上,有了同伴的提醒和幫助,內(nèi)容概括得越來越簡潔;在實驗過程的解說上,也實現(xiàn)了從煩瑣到簡潔,體現(xiàn)了語言的凝練性。在這樣的合作學習中,學生的思維越來越深刻,學習真實地發(fā)生了。
教學片段二:品讀“模糊”語言,體會用詞準確
第一次研討課
1.對比感悟:作者的語言非常精準?!霸诨丶业穆飞希彝茰y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這一句能改成“在回家的路上,我覺得蜜蜂找不到家了”嗎?
2.交流反饋:“推測”是指根據(jù)已經(jīng)知道的事情來想象不知道的事情。此時,法布爾在不確定的情況下,只能根據(jù)現(xiàn)有的信息進行想象,所以用“可能”一詞,表達會更準確。
3.舉一反三:默讀第3~8自然段,找找類似的詞句,并做上記號。
4.交流感受,小結(jié):這體現(xiàn)了文章用詞準確的特點。
本環(huán)節(jié)的學習任務看似明確,即圍繞模糊詞語的運用體會課文用詞準確的特點。但上課時,教師可以明顯地感受到學生的學習脫離了他們的生活。積極參與的學生配合教師用一兩句話談感受,但這些感受多是以詞解詞,顯得空洞,實在有些強人所難。
第二次研討課
(出示課文中出現(xiàn)的部分詞語)
大概、左右、將近、大約
準確無誤、確確實實
師:請大家讀一讀書上出現(xiàn)的幾個詞語。你能選擇其中的詞語,猜猜老師的年齡嗎?
生:王老師,你30歲左右吧,你看上去很年輕。
生:我猜王老師大約35歲,因為你已經(jīng)當副校長了。
生:王老師將近40歲,因為你有兩個寶寶了,哥哥好像讀六年級了。
師:看來你們還會根據(jù)老師的外貌和對老師的了解進行有依據(jù)的猜測,真不錯。(板書:推測)你們?yōu)槭裁从玫谝恍性~語呢?
生:因為我們不確定你的年紀,說的只是一種推測,這樣表達更準確。
師:是的。當我們表示肯定的時候,就可以用第二行詞語;當我們無法精準統(tǒng)計,只是猜測、推斷的時候,就要用上第一行表達“模糊”含義的詞,這也是一種準確的表達。
師:那法布爾在做實驗的過程,哪些詞句表達得非常準確呢?
(出示學習任務二:我是法布爾的說理人)
自學:默讀課文,找出用詞準確的語句,想想原因。
互學:按4-1號的順序匯報,相互交流、補充。
(比比誰找得準、找得多,理由說得棒?。?/p>
(生交流略)
師:你們的的確確是法布爾的“說理人”,讓老師知道了法布爾不僅是著名的昆蟲學家,還是用詞精準的文學家呢!
生活是語文的原型和資源。葉圣陶曾說:“要求語感的敏銳,不能單從語言文字上去揣摩,應當把生活經(jīng)驗聯(lián)系到語言文字上去。”此環(huán)節(jié)的學習任務就是建立在生活的基礎上,通過喚醒學生積累的生活經(jīng)驗,捕捉語言與生活的聯(lián)系點,使語言在與鮮活的形象的嫁接中獲得生命活力。同時,優(yōu)化后的學習任務,準確指向課文意圖,即表示準確的詞和表示模糊的詞都能使表達顯得精準,讓學生在對詞語的品味咀嚼中,進行多角度的感悟,拓展思維空間。
綜觀上述兩個教學片段,在二次設計中,教師著力體現(xiàn)關鍵學習任務的開放性,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在與同伴的互相交流中,不斷提升自己的認知與思考能力,走向更深度的學習。
(浙江省義烏市后宅小學 ? 32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