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涵
(大連外國語大學,遼寧大連 116004)
2016年5月, 《NHK日本語発音アクセント新辭典》(以下簡稱為《新辭典》)問世,這是日本自1998年以來對NHKアクセント辭典的又一次大規(guī)模修訂。
從1943(昭和10)年第一本NHKアクセント辭典《日本語アクセント辭典》出版,到1951(昭和26)年版《日本語アクセント辭典》,1985(昭和60)年版《日本語発音アクセント辭典》,1966(昭和41)年版《日本語アクセント辭典改訂新版》,再到1998(平成10)年版《NHK日本語発音アクセント辭典新版》,《新辭典》問世前,N HKアクセント辭典共經歷了5次修訂,1998~2016的18年間,《NHK日本語発音アクセント辭典新版》一直作為日語聲調的模板規(guī)范廣為人知。
說起日本時隔18年重新修訂辭典的理由,《新辭典》改訂項目發(fā)起人之一的田中(2016)曾提起,98年版辭典已經存在了18個年月,在這18年歲月中世間對于日語的規(guī)范意識以及社會上人們使用的語言都發(fā)生了改變。所以《新辭典》改訂項目也應當盡早提上日程。
《新辭典》,顧名思義,是一本很“新”的辭典,它新在收錄詞匯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讀,收錄詞匯總計7萬5000個;新在對目錄進行了全面整改,新在將日語動詞和形容詞的活用型也收錄其中,新在增加3200多個在播報中經常使用的地名聲調等等。其中最值得一提的便是表記法的“更新”,采用了“線式”表記法。本文便以此為切入點,首先以歷代NHKアクセント辭典為參考簡單闡述日本表記法的變遷史。
眾所周知,世界語言系統可以大致分為兩種聲調體系,一是以英語為例的強弱聲調體系,再就是日文所屬的高低聲調體系。日文表記法最重要的就是要通過一種簡潔明了的方式將詞匯聲調的高低呈現在人們眼前。
日本音聲界對日文音聲記號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所以我們在翻閱不同音聲辭典時會發(fā)現不同的音調表記法。因此,在觸及聲調表記法變遷問題之前,本文首先以田中(2016)位參考,列出幾種常見的日文表記法:
1) 圓圈式
將單詞中需要高讀的拍用實心圓圈●表示,需要低讀的拍則用空心圓圈○表示。アクセント一詞的聲調如下所示:
アクセント●○○○○
實心圓圈所對應的假名為整個單詞中音程最高的一拍。
2)HL式
將需要高讀的拍用H(high)表示,需要低讀的拍則用L(low)來表示。アクセント一詞的聲調如下所示:
アクセント HLLLL
大寫字母H對應的假名ア為整個單詞中音程最高的一拍。
3)劃線式
將單詞中需高讀的假名上方劃一道小橫線。在聲調發(fā)生下降是則在發(fā)生下降拍的假名后方劃斜杠。アクセント一詞的聲調如下所示:
アクセント
表示假名ア之后的拍會產生聲調的下降。
此種表記法會在視覺上給人一種單詞記號合為一體的感覺,所以是較為常用的表記法之一。《新辭典》中采用的也是此種表記法。
4)數字式
從單詞第一拍算起,用阿拉伯數字表示出下降核出現的那一拍。若單詞中未出現下降核則用數字0表示,即所謂的“平板式”聲調。アクセント一詞的聲調如下所示:
アクセント①
①所對應的第一拍的假名ア為單詞中音程最高的一拍。
5)強調式
將需要高讀的拍用粗體表示。但此種表記法在字體相對較小時會因為印刷上的問題使得粗體不是很明顯,導致聲調難以辨別。アクセント一詞的聲調如下所示:
アクセント
6)文字式
將音調核出現的那一拍用假名表示出來。此種表記法與數字表記法原理非常相似。アクセント一詞的聲調如下所示:
アクセント 【ア】
【ア】表示需要高讀的拍
7)音階式
為了一眼就能看出單詞的音調,此表記法采取類似樂譜音階的方式將單詞的音調用圓圈和箭頭串聯到一起表示出來。スミレ一詞聲調如下所示:
從假名ス到假名ミ,聲調發(fā)生了高讀現象,ミ和レ的聲調則幾乎為同等高度。
日本至今已經推出了6版NHKアクセント辭典,從這6版辭典中可以看出表記法也是在不斷發(fā)展的,2016年版NHK辭典中較前一版變化最大的就數聲調記號的更新了。下面本文便以田中(2016)為參考,簡述歷代NHKアクセント辭典中聲調記號的變遷。
首先,6版辭典中均采用了線式表記法,不同的是記號的改變,主要可以分為以下三類:
1)1943(昭和10)年版《日本語アクセント辭典》
1951(昭和26)年版《日本語アクセント辭典》
標記方法:在需要高讀拍的假名上方劃橫線,平板式則不標注任何記號。
2)1985(昭和60)年版《日本語発音アクセント辭典》
1966(昭和41)年版《日本語アクセント辭典改訂新版》
1998(平成10)年版《NHK日本語発音アクセント辭典新版》
標記方法:在需要高讀的假名上方劃橫線,在下一拍要發(fā)生下降的拍的假名上訪劃“門插鎖”(かぎ棒)式假名。
3)《新辭典》
【】:表示音調降低的記號
【 ̄】:表示沒有音調下降點
【頭高型】:音調在第一拍之后下降
【中高型】:音調在詞中下降
【尾高型】:音調在詞尾下降
【起伏式】:除平板型外所有音調類型的總稱
從6冊辭典音調符號的變遷中可以看出,《新辭典》較以往幾版辭典最大的區(qū)別便是刪去了表示音調上升點的符號。對于刪除音調上升點符號這一決定,NHK放送文化所編輯事務局主任鹽田(2016)在《新辭典》附錄解說二(p7~13)頁中解釋道:“在一個單獨詞匯(無任何修飾詞匯)中,第一拍高于第二拍是種非常普遍的現象(除頭高型聲調詞匯外)。所以可以說,第一拍聲調高于第二拍是除頭高型聲調詞匯之外所有獨立詞匯在發(fā)音時伴隨的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所以此次辭典決定不采用表示高讀的記號?!碧镏校?016)也表示:每個詞和句子的聲調上升點都是存在一定差異的,很難將其一概而論。并且若將詞匯中所有的聲調上升點都用某種記號表示出來的話,就會給人一種必須在那一拍高讀的強迫感,反而不利于學習者習得較為自然的聲調。
本文以作者本科院校以及研究生院校所使用的教材以及中國本科日語學習者經常會使用到的卡西歐電子詞典為例,簡單敘述國內日語學習者經常會接觸到的日文聲調標記法。
首先作者本科院校所用的教材為《綜合日語》,研究生院校所使用的本科教材為《新經典日本語》,兩種教科書均采用了數字表記法。即在本冊每一單元所出現的新單詞后方通過用數字表示聲調下降核的方法來對單詞的聲調進行標注;本科日語學習者除了通過教科書來接觸學習日語外,也非常傾向于使用電子詞典來對陌生單詞進行學習和記錄。電子詞典較教科書方便在電子詞典可以通過發(fā)音來幫助學習者確認單詞的聲調。所以作者以左(ひだり)一詞為檢索語,通過電子詞典的多辭典查閱功能確認其聲調后發(fā)現,有些辭典中沒有對單詞的聲調進行一個明確的標注,例如日漢雙解,日漢辭典等等;大辭林和新明解辭典中有對聲調進行標注,采用的依舊是數字標記法。
綜上所述,NHK歷代聲調辭典中均采用的是線式表記法,但隨著時代的變遷以及對聲調認知的改變聲調記號的形狀以及所代表的意義也在發(fā)生著不同程度上的改變。《新辭典》中所采用的最新表記方式中可以看出,新式表記法在會在視覺上給人一種單詞記號合為一體的感覺,以一種最直觀的方式將單詞的聲調呈現在眼前,《新辭典》較以往幾版辭典最大的區(qū)別便是刪去了表示音調上升點的符號。此種表記法沒有將詞匯中的聲調上升點用某種記號表示出來,所以不會給人一種必須在某一拍高讀的強迫感,會更加利于學習者習得較為自然的聲調。但此種聲調過于新穎,不僅沒有在中國廣為人知,田中(2016)也曾說道:“這種新式表記法會給已經習慣了之前幾代表記法的NHK播報員帶來很大的困擾和混亂,不僅如此,也會對地方放送局的播報員,演員、聲優(yōu)、朗讀者、朗讀志愿者、留學生、在日外國人這些經常使用NHK發(fā)音辭典的人帶來困擾?!庇纱丝梢钥闯?,日本社會對此新表記法也是帶有陌生和抗拒之感的。與此相比,中國本科日語學習者所常接觸到的數字表記法簡單易懂且便于書寫,可以說是首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