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歡 才忠民 尚平 龍麗燕 王琦 朱振宗
【摘要】 目的 探討老年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患者接受雙膦酸鹽治療的急性期不良反應。方法 120例老年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患者, 按照雙膦酸鹽用藥不同分為A組、B組與C組, 各40例。A組使用唑來膦酸, B組使用阿倫膦酸鈉, C組使用帕米膦酸二鈉。對比三組治療3、7 d內的急性期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結果 A組治療3 d內的急性期不良反應發(fā)生率67.50%明顯高于B組的2.50%和C組的5.00%,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組治療7 d內的急性期不良反應發(fā)生率65.00%明顯高于B組的2.50%和C組的5.00%,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B組和C組治療3、7 d內的急性期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老年骨質疏松癥患者接受唑來膦酸治療后的急性期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最高, 以類流感癥狀、骨骼肌肉疼痛、消化道不適最為常見, 臨床應盡量使用阿倫膦酸鈉或帕米膦酸二鈉, 嚴密監(jiān)測用藥期間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以確保雙膦酸鹽治療的安全性。
【關鍵詞】 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老年;雙膦酸鹽;唑來膦酸;阿倫膦酸鈉;帕米膦酸二鈉;急性期不良反應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09.058
骨質疏松癥是老年人常見骨代謝疾病, 表現(xiàn)為骨量減少和骨微結構改變, 對老年人危害較大, 容易在輕微外傷的情況下引發(fā)骨質疏松性骨折, 嚴重影響老年人的健康, 增加了病殘率及死亡率[1]。臨床對本病的治療主要以補充鈣劑、促進骨吸收或骨形成的藥物等。雙膦酸鹽是新一代抗骨質疏松藥物, 在臨床應用中獲得了良好的療效, 其中唑來膦酸是代表性藥物之一, 一年僅需使用一次, 治療簡便, 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2, 3]。但隨著雙膦酸鹽的廣泛應用, 關于其不良反應的報道也逐漸增多, 引起了臨床的高度重視。本研究進一步分析老年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患者接受雙膦酸鹽治療的急性期不良反應, 現(xiàn)具體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本院脊柱外科治療的120例老年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患者, 所有患者均經髖部或腰椎骨密度檢查顯示T值<-2.5, 確診為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 伴或不伴骨折史;排除合并嚴重肝腎功能障礙、雙膦酸鹽過敏、繼發(fā)性骨質疏松癥。按照雙膦酸鹽用藥不同分為A組、B組與C組, 各40例。A組中, 男14例, 女26例;年齡60~87歲, 平均年齡(71.7±6.8)歲。B組中, 男13例, 女27例;年齡60~88歲, 平均年齡(72.0±6.9)歲。C組中, 男13例, 女27例;年齡60~90歲, 平均年齡(72.2±7.1)歲。三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三組均給予常規(guī)抗骨質疏松治療, 補充鈣質600 mg、維生素D 400 U, 均給予雙膦酸鹽治療。
A組使用唑來膦酸5 mg, 靜脈滴注, 在30 min內完成,?1次/年;B組使用阿倫膦酸鈉, 早晨空腹服用, 70 mg/次,?用溫開水200~300 ml送服, 服藥后30 min內保持立位或坐位, 之后方可進食或服用其他藥物, 1次/周;C組使用帕米膦酸二鈉, 根據患者骨質疏松程度確定劑量, 一般在30~60 mg/次, 靜脈滴注, 每4周滴注1次[4]。所有患者在治療當天需充分水化, 密切觀察用藥3、7 d內有無急性期不良反應發(fā)生。
1. 3 觀察指標 統(tǒng)計比較三組用藥3、7 d內的骨骼肌肉疼痛、類流感癥狀、消化道不適、皮疹、心悸/胸悶、眼部瘙癢、低鉀血癥、腎功能損傷等急性期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三組用藥3 d內的急性期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A組治療3 d內的急性期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高于B組和C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B組和C組治療3 d內的急性期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三組用藥7 d內的急性期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A組治療7 d內的急性期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高于B組和C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B組和C組治療7 d內的急性期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雙膦酸鹽是抗骨質疏松的一線用藥, 廣泛應用于骨質疏松和惡性腫瘤骨轉移的治療中, 具有確切的療效, 能夠抑制骨重建, 增強骨質密度和強度, 改善骨微結構, 從而恢復骨骼健康, 降低骨質疏松性骨折發(fā)生率[5]。但隨著雙膦酸鹽在臨床應用的普及, 出現(xiàn)了一系列不良反應, 引起了臨床的廣泛重視。
臨床文獻報道, 雙膦酸鹽的主要不良反應為骨骼肌肉疼痛、消化道不適、類流感癥狀等, 一般持續(xù)時間較短, 多呈自限性和自愈性, 程度較輕, 危險性較低[6]。本研究結果顯示, A組在治療3、7 d內的急性期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高于B組及C組(P<0.05), 其中A組發(fā)生的急性期不良反應中位居前三位的是類流感癥狀、骨骼肌肉疼痛、消化道不適。這與臨床文獻報道一致[7]。以上說明唑來膦酸急性期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最高, 阿倫膦酸鈉和帕米膦酸二鈉的急性期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均較低。臨床研究顯示, 使用雙膦酸鹽藥物治療的骨質疏松癥患者消化道不適發(fā)生率高達20%, 表現(xiàn)為胃腸不耐受[8]。這提示對于伴有消化系統(tǒng)疾病病史的患者應慎用口服雙膦酸磷類藥物, 而選擇口服阿倫膦酸鈉治療的患者, 應采取防治措施[9]。本研究中,?A組在治療7 d內發(fā)生1例腎功能損傷不良反應, 雖經過治療腎功能可恢復正常, 但老年人應謹慎使用唑來膦酸。唑來膦酸經靜脈滴注可迅速被骨骼吸收, 未被吸收的部分在24 h內經腎臟排出體外, 這使得腎臟完全暴露在唑來膦酸下, 從而導致腎毒性, 引發(fā)腎功能異常[10, 11]。老年人的身體機能退化, 腎功能與其他年齡段相比有一定減弱, 因此老年人使用唑來膦酸前應評估腎功能及其他潛在危險因素, 治療當天充分水化, 治療后持續(xù)隨訪腎功能, 以防腎功能異常[12]。國外研究顯示, 唑來膦酸經靜脈給藥后藥物假期較長, 經腎臟排泄的濃度較小, 腎功能損傷多表現(xiàn)為一過性和自限性[13]。因此, 老年人一旦發(fā)生腎功能損傷也無需太緊張, 一般經對癥處理后均可緩解。而阿倫膦酸鈉和帕米膦酸二鈉雖然使用的次數(shù)較唑來膦酸多, 但整體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 更適合老年人使用[14, 15]。
綜上所述, 老年骨質疏松癥患者接受雙膦酸鹽治療的急性期不良反應主要為類流感癥狀、骨骼肌肉疼痛、消化道不適, 且以唑來膦酸的急性期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最高, 但程度較輕, 具有一定自限性, 而阿倫膦酸鈉和帕米膦酸二鈉的急性期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均較低, 臨床可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最為適宜的治療藥物。
參考文獻
[1] 艾笛, 于方, 王振威. 唑來膦酸治療骨質疏松癥患者的不良反應和治療體會. 北京醫(yī)學, 2018, 40(11):1094-1095.
[2] 趙蕾. 唑來膦酸治療絕經后骨質疏松的急性期不良反應觀察. 中國婦幼保健, 2016, 31(22):4800-4802.
[3] 莊華烽, 李毅中, 王培文, 等. 唑來膦酸注射液治療絕經后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的急性期藥物不良反應研究. 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 2019, 35(11):1119-1121.
[4] 張俐, 楊云龍, 崔妍, 等. 高齡老年骨質疏松患者骨代謝特點及初次接受唑來膦酸治療后急性期不良反應觀察. 中國骨質疏松雜志, 2018, 24(10):1337-1340.
[5] 周淑蘭, 章志玲, 梅志亮. 唑來膦酸注射液治療絕經后女性骨質疏松癥不良反應的觀察. 實用臨床醫(yī)學, 2015, 16(1):10-12.
[6] 李萍, 肖碧, 唐蕓, 等. 老年骨質疏松患者接受雙膦酸鹽治療急性期不良反應分析. 中國醫(yī)師雜志, 2016, 18(3):362-365.
[7] 李萍, 李瀟瀟, 趙榮生. 雙膦酸鹽用于老年性骨質疏松治療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統(tǒng)評價. 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 2018, 34(2):177-180.
[8] 張建萍, 盧麗清, 陳永昌, 等. 雙膦酸鹽治療原發(fā)性骨質疏松致嚴重不良反應系統(tǒng)評價再評價. 今日藥學, 2018, 28(2):134-139.
[9] 鄒雅敏, 張斌, 劉丹, 等. 雙膦酸鹽預防中國婦女絕經后骨質疏松骨折的系統(tǒng)評價及藥物經濟學分析. 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 2017, 37(8):740-745.
[10] 朱琳. 雙膦酸鹽類藥物治療骨質疏松的相對有效性及安全性評估. 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 2016, 54(7):81-83.
[11] Ruza I, Mirfakhraee S, Orwoll E, et al. Clinical experience with intravenous zoledronic acid in the treatment of male osteoporosis: evidence and opinions. Ther Adv Musculoskelet Dis, 2013, 5(4):182-198.
[12] 張佳楠, 張麗俠, 李沖, 等. 唑來膦酸治療絕經后骨質疏松急性期不良反應影響因素的相關分析. 中國骨質疏松雜志, 2014, 20(5):538-541.
[13] 印成剛. 唑來膦酸治療老年婦女骨質疏松急性期不良反應相關因素研究. 中國藥業(yè), 2015, 24(24):112-113.
[14] 李勇. 高齡老年女性骨質疏松患者骨代謝特點及使用雙膦酸鹽的療效. 中國婦幼健康研究, 2017, 28(S4):393-394.
[15] 王翯, 胡肇衡, 陳玲, 等. 口服雙膦酸鹽用藥史對靜脈注射唑來膦酸治療骨質疏松發(fā)熱不良反應的影響. 北京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16, 48(4):680-682.
[收稿日期:202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