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明俐,李 穎
(吉林市中心醫(yī)院心內科,吉林 吉林 132001)
慢性心力衰竭是因心臟結構或者功能異常導致的心臟泵血功能障礙,從而引發(fā)一系列臨床綜合征。在各類心臟病中,慢性心力衰竭是其最終的終末階段。慢性心力衰竭發(fā)生后,患者心臟局部組織纖維化進程會不斷加快,繼而造成左心室便后,心功能受損。對于此病的治療,主要采取對癥措施,以改善患者預后為主要目的[1]?;诖耍疚闹攸c分析探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磷酸肌酸鈉治療的具體方法和改善患者血漿腦鈉肽水平的實際效果。
選取2019年1月~3月期間入院治療的12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并將所選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2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35例,女性27例,年齡40~75歲,平均年齡(61.29±5.21)歲,病程2~15年,平均病程(9.54±1.69)年。觀察組患者中,男性36例,女性26例,年齡43~79歲,平均年齡(61.04±5.83)歲,病程3~17年,平均病程(9.27±1.09)年。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無差異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規(guī)治療,包括絕對臥床休息,吸氧等,同時利用藥物控制患者血糖、血壓以及感染情況,給予硝酸酯類藥物降低血脂、給予利尿劑、洋地黃等藥物抗心衰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結合磷酸肌酸鈉治療:每次1 g(1瓶),以注射用水、0.9%氯化鈉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溶解后在30~45分鐘內靜脈滴注,每日1~2次。
(1)兩組患者用藥后進行15天左右的藥效觀察。顯效;患者冠心病心衰的臨床癥狀全部消失,心電圖檢查未見異常,心功能評價達標。好轉;患者各項癥狀部分改善且心功能等級提升。無效;患者發(fā)病后的臨床癥狀未有任何良性改變或有嚴重化表現(xiàn),心功能等級下降[2]。(2)治療后,取患者晨起靜脈血5 ml,檢測兩組患者的腦鈉肽水平和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
本次研究中所有試驗數(shù)據均運用SPSS 20.0數(shù)據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其計量資料通過t來進行檢驗。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治療后,觀察組顯效、好轉、無效人數(shù)分別為48、11、3人,總有效率為95.1%,而對照組分別為35、20、7人,總有效率僅有88.7%,組間相比具備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兩組患者治療前BNP差異不明顯,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上述指標均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BNP指標比較
現(xiàn)如今,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劇,導致各類老年疾病的發(fā)病率也不斷上漲。心臟病是老年人中較為常見的疾病之一,而慢性心力衰竭現(xiàn)已成為嚴重威脅患者健康的疾病類型。臨床中對其研究不斷深入,發(fā)現(xiàn)慢性心力衰竭的發(fā)病機制和腎素血管緊張素具有密切關系,因腎素血管緊張素的激活,引發(fā)患者交感神經過度興奮,從而增加心肌耗氧量和心肌重塑程度。目前,臨床中對于此病主要采取對癥治療,包括擴張血管、強心、利尿等基礎治療,但取得的臨床效果不甚理想[3]。磷酸肌酸鈉能夠有效改善心肌纖維膜的缺血癥狀,同時起到保護心肌、調節(jié)心臟代謝的重要作用。藥物分子進入人體后,能夠直接進入心肌細胞內,參與細胞代謝,從而為肌求蛋白提供代謝所需能量。本文研究結果顯示,經治療后,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5.1%,而對照組僅有88.7%,組間相比具備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兩組患者治療前BNP差異不明顯,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上述指標均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慢性心力衰竭疾病在治療過程中,采取磷酸肌酸鈉結合常規(guī)治療,能夠顯著提高治療效果,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標,降低血漿BNP水平。適合在臨床中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