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劍平 唐詩彬 梁智強 葉 劍
(南方醫(yī)科大學順德醫(yī)院甲狀腺乳腺血管外科,佛山 528308)
手術是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甲亢)有效的方法之一。Dunhill術式是甲狀腺一側腺葉全切+對側次全切除術[1],在傳統(tǒng)甲亢手術中的效果及安全性得到肯定,但傳統(tǒng)甲狀腺手術在頸部形成較明顯的瘢痕,影響外觀,給病人一定的心理傷害。1996年Gagner[2]成功施行首例腔鏡甲狀旁腺切除術。1997年Huscher等[3]報道首例腔鏡甲狀腺腺葉切除術,為腔鏡治療甲狀腺疾病帶來新天地。將Dunhill術式與腔鏡技術結合應用于甲亢的報道很少。2010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采用胸乳入路腔鏡Dunhill術式或開放Dunhill術式治療甲亢41例,本文對2種術式進行比較,報道如下。
本研究41例,男5例,女36例。年齡21~43歲,(32.6±1.5)歲。均明確診斷為甲亢,口服甲巰咪唑或丙硫氧嘧啶2.2~10.1年,中位數(shù)5.5年,停止藥物治療后復發(fā),不愿繼續(xù)服藥或碘131同位素治療,要求手術治療。術前彩超提示雙側甲狀腺彌漫性腫大,血流信號增強呈“火海征”,或伴有實性結節(jié)。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血流豐富,上動脈高流速伴頻譜震顫。術前甲狀腺功能:FT3 3.63~7.93 pmol/L,中位數(shù)5.6 pmol/L,降低1例(3.63 pmol/L),升高2例(分別6.19、7.93 pmol/L)(我院參考值3.8~6.0 pmol/L);FT4 4.18~20.02 pmol/L,中位數(shù)12.81 pmol/L,降低1例(4.18 pmol/L)(我院參考值7.8~21.0 pmol/L);TSH 0.01~7.41 mIU/L,中位數(shù)0.41 mIU/L,降低3例(分別0.01、0.01、2.13 mIU/L),升高2例(分別6.25、7.41 mIU/L)(我院參考值0.34~5.60 mIU/L)。術前基礎代謝率<20%,脈搏<90次/min,甲狀旁腺激素及鈣磷正常。電子喉鏡檢查未提示聲帶麻痹。根據(jù)患者意愿選擇術式,腔鏡Dunhill術式18例(腔鏡組),開放Dunhill術式23例(開放組)。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有可比性,見表1。
病例選擇標準[4,5]:①內(nèi)科正規(guī)治療≥2年,癥狀控制不理想,或無法停用抗甲亢藥物;②拒絕放射性碘131治療;③服藥期間肝功能損害、白細胞降低,無法繼續(xù)藥物治療;④術前甲狀腺功能接近正常;⑤無明確手術禁忌證。排除標準:①有頸部手術史;②巨大的甲狀腺腫塊(直徑>5 cm);③惡性腫瘤發(fā)展快,有廣泛淋巴結轉移;④有頸部放療史。
表1 2組一般資料比較
2組患者術前均服用復方碘化鉀溶液0.66 ml tid 3周。甲狀腺縮小變硬方可進行手術。術前常規(guī)備血。
腔鏡組:均為同一組手術醫(yī)師操作。采用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取仰臥位, 肩部略墊高,顯露頸部及胸部。術者站在患者兩腿間進行操作。采用前胸壁雙乳暈入路。于雙側乳暈上約1 cm分別做0.6 cm切口,胸骨中上段做1.2 cm切口,向手術區(qū)域皮下注入適量的腫脹液(1 mg腎上腺素+生理鹽水500 ml),分離棒鈍性分離胸前皮下間隙,建立操作空間。注入CO2氣體,維持壓力4~6 mm Hg。直視下超聲刀分離皮下疏松結締組織,上至甲狀軟骨,下達胸骨上窩,兩側達胸鎖乳突肌外側緣。超聲刀縱行切開頸白線,沿甲狀腺包膜作鈍性分離,拉開頸前肌群,暴露甲狀腺。首先處理較嚴重側甲狀腺:峽部下緣打開峽部后的氣管前間隙,離斷甲狀腺下靜脈及最下靜脈,分離、凝閉切斷甲狀腺中靜脈;沿甲狀腺側葉外緣向上極分離,打開環(huán)甲間隙,將腺體向內(nèi)上方牽引,沿甲狀腺側葉外緣向下極分離。小心分離甲狀腺背側,解剖出喉返神經(jīng),超聲刀切斷甲狀腺下動脈分支,由下極向上分離甲狀腺背面,注意保護甲狀旁腺。分離至Berry韌帶處,推開神經(jīng),完整游離并切除甲狀腺葉。然后同樣方法處理對側甲狀腺,但注意保留Berry韌帶處甲狀腺組織3~4 g。創(chuàng)面徹底止血,蒸餾水沖洗術野。標本置入標本袋取出,術中常規(guī)送冰凍切片。甲狀腺創(chuàng)面置入1根14號多孔橡膠管經(jīng)乳暈操作孔引出并固定,可吸收線連續(xù)縫合頸白線。若甲狀旁腺不可原位保留,將甲狀旁腺剪成多枚組織移植入胸鎖乳突肌內(nèi)。
開放組:氣管插管全身麻醉。仰臥位, 肩部略墊高,顯露頸部。取頸部低領弧形切口,長6~8 cm,余手術步驟與腔鏡組相同。
術中出血量(術中吸引器吸取的血液與紗塊吸取的血液總量和,其中紗塊吸取的血液為術前、術后紗塊重量差,1 g等于1 ml)、手術時間(切皮開始至縫合皮膚結束)、術后引流量(術后24 h負壓引流瓶的液體量)、住院時間(出院標準:拔除引流管后24~48 h,切口無紅腫、滲液等不適出院)、住院費用、術后并發(fā)癥(聲嘶、嗆咳、肢體抽搐或麻木、發(fā)熱、切口感染)等情況。若術后引流液量<15 ml/d,拔除引流管。術后復查甲狀腺功能,了解甲狀腺功能減低或復發(fā)情況。
41例手術均獲成功,無甲狀腺危象發(fā)生,腔鏡組無中轉開放手術。甲狀旁腺自體移植腔鏡組2例,開放組1例。2組住院時間、術后1個月甲狀腺功能(TSH、FT3、FT4)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腔鏡組住院費用、手術時間明顯高于或長于開放組,術中出血量、術后24 h引流量明顯少于開放組(P<0.05),見表2。腔鏡組術后病理:原發(fā)性甲亢9例,結節(jié)性甲狀腺腫繼發(fā)甲亢9例(合并伴微小癌1例)。開放組術后病理:原發(fā)性甲亢10例,結節(jié)性甲狀腺腫繼發(fā)甲亢13例。
術后出現(xiàn)一過性肢體麻木、抽搐等甲狀腺旁腺功能減退癥狀,腔鏡組4例(其中2例行甲狀旁腺自體移植),開放組3例(其中1例行甲狀旁腺自體移植),給予口服碳酸鈣、骨化三醇及靜脈補鈣,維持血清鈣正常值下限,未出現(xiàn)明顯肢體抽搐、麻木癥狀,術后1~2個月內(nèi)血鈣水平恢復正常范圍,均未出現(xiàn)永久性甲狀旁腺功能減退。術后發(fā)熱腔鏡組1例,開放組2例,均合并切口積液,注射器抽取積液及消炎后,發(fā)熱癥狀緩解。腔鏡組1例聲嘶,給予地塞米松消炎及甲鈷胺營養(yǎng)神經(jīng),1個月后恢復。腔鏡組1例術后3個月出現(xiàn)甲狀腺功能低下,口服左旋甲狀腺素鈉后補充替代治療。2組術后并發(fā)癥比較差異無顯著性,見表3。41例術后1、3、6、12、18個月復查甲狀腺功能、甲狀旁腺激素及頸部彩超,未見甲亢復發(fā),受條件限制,未檢測TSHRAb。
表2 2組術中、術后情況比較
表3 2組術后并發(fā)癥比較
*Fisher精確檢驗
甲亢的腺體腫大、充血、質脆、易出血,手術風險大,并發(fā)癥高,一直以來,腔鏡手術治療甲亢相對開放手術困難。隨著腔鏡技術的發(fā)展,且患者對美容的需求越來越高,近年來腔鏡手術逐漸應用甲亢中[5]。目前,國內(nèi)外大多認為手術適應證為Ⅰ、Ⅱ度腫大的甲亢,Ⅲ度腫大為相對禁忌證。本研究中3例Ⅲ度甲狀腺腫大,此3例強烈要求美容的腔鏡手術入路。由于腺體腫大,手術操作空間狹小,術中采用“氣管前入路”方法[6],切除峽部,明確氣管的位置,以氣管為指引,再用分次分塊切除方法換取操作空間,均順利完成手術。絕對禁忌證:①既往有頸部手術、放療史;②甲狀腺腫大最大徑線超過8 cm;③明確合并甲狀腺癌且考慮淋巴結轉移。
腔鏡組4例甲狀旁功能低下,發(fā)生率22.2%(4/18),開放組3例甲狀旁功能低下,發(fā)生率13.0%(3/23),均為一過性,術后均2個月內(nèi)恢復,并未出現(xiàn)永久性甲狀旁功能低下。分析原因可能與甲狀腺病種、大小、手術方式及甲狀旁腺分型等密切相關[7]。原發(fā)性甲亢2例(4.9%,2/41),結節(jié)性甲狀腺腫繼發(fā)甲亢5例(12.2%,5/41),考慮結節(jié)性甲狀腺腫繼發(fā)甲亢,結節(jié)大小、位置等變異較大,甲狀旁腺易“隱藏”在結節(jié)與結節(jié)間,易遺漏及誤切[8],故切下的標本要常規(guī)檢查排除有否誤切的甲狀旁腺,若誤切甲狀旁腺,切下剪成多枚組織移植入胸鎖乳突肌內(nèi)。術中觀察1例A3型(朱精強分型[9])甲狀旁腺,即行甲狀旁腺自體移植,術后未出現(xiàn)永久甲狀旁腺功能低下。甲狀旁腺的保護具有一定的難度,對于甲亢手術,納米碳負顯影不失為一種有效保護甲狀旁腺的方法[10,11]。
早期腔鏡組1例喉返神經(jīng)損傷導致聲嘶,術后觀看手術錄像,在完整切除腺葉側,靠近Berry韌帶處,由于Berry韌帶較短,在凝閉離斷韌帶時,超聲刀的熱損傷所致。一般認為超聲刀頭工作面朝外,與喉神經(jīng)、血管、甲狀旁腺安全距離需大于5 mm,避免損傷重要的結構[12]。吸取此例病人的經(jīng)驗教訓,若韌帶與喉返神經(jīng)、甲狀旁腺等安全距離不足5 mm時,我們采用低功率的切割雙極離斷韌帶;若韌帶與喉返神經(jīng)、甲狀旁腺等安全距離<3 mm時,為確安全起見,我們采用保留極小量的甲狀腺包膜,以確保神經(jīng)及旁腺的安全。
腔鏡組與開放組術中出血量方面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胸乳入路腔鏡治療甲亢成功與否,病例選擇是關鍵,最好選擇Ⅰ、Ⅱ度以內(nèi)甲狀腺腫大[13]。Ⅲ度腫大的甲亢,甲狀腺動靜脈增粗明顯,空間狹窄,極易造成甲狀腺出血及甲狀旁腺的損傷,操作十分困難及被動,手術時間大大延長。由于甲亢特殊性,術前準備要充分,我們體會是術前服3周碘劑準備,甲狀腺腺體縮小的效果明顯,能顯著減少術中出血量。腔鏡手術治療甲亢的難點在于預防難以控制的出血發(fā)生[14],重點在甲狀腺上下極血管的游離與控制,若遇粗大的血管,血管夾夾閉后再凝閉切斷血管的分支,確保止血的徹底。術中若出血量多,腔鏡下難以控制出血,中轉開放手術是止血以及防止其他意外的明智選擇[15]。
甲亢的外科治療傳統(tǒng)術式是雙側甲狀腺次全切除術。結節(jié)性甲狀腺腫繼發(fā)甲亢, 若按傳統(tǒng)雙側次全切除術,勢必殘留甲狀腺結節(jié),殘余腺體并不能排除合并甲狀腺癌可能[16],且不易估計甲狀腺切除量。雙側殘余腺體創(chuàng)面, 術中出血多, 術后滲血也多[17]。Dunhill術式有利于保證切除足量的甲狀腺腺體,一側腺葉切除保證結節(jié)徹底清除, 且解剖清晰, 止血確切,喉返神經(jīng)保護明確[18],能大大減少殘余腺體的結節(jié)復發(fā)。保留側腺體將來復發(fā)時,在確保對側喉返神經(jīng)及甲狀旁腺保護良好的情況下,再次手術時雙側喉返神經(jīng)及甲狀旁腺損傷的風險亦大大減少。雖然一側腺葉全切與雙側腺葉次全切除術相比,損傷甲狀旁腺風險有所增加, 但只要術中解剖清晰, 術中注意辨別保護甲狀旁腺的血管, 可避免甲狀旁腺損傷,必要時可行甲狀旁腺自體移植。
綜上所述,腔鏡治療甲亢手術確實有一定難度及風險, 我們雖然已經(jīng)成功地對18例甲亢施行腔鏡Dunhill術式,效果滿意,但長期效果還需進一步增大樣本量及隨機前瞻性研究。我們認為胸乳入路腔鏡Dunhill術式治療甲亢安全、有效、可行,手術較為徹底,可作為甲亢治療的一種手術方式。當然,腔鏡甲狀腺手術還存在不少問題, 如甲狀旁腺保護相對開放手術困難,手術時間長,費用高等問題。隨著手術技巧、技術和器械性能的提高,成本的降低,我們相信腔鏡甲狀腺功能亢進手術將有廣闊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