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昌春
統(tǒng)編版教材“雙線組元”的編制結構,將“閱讀—寫作—綜合性學習”統(tǒng)整為一個個內(nèi)外勾連、縱橫牽連的教學單元,以此把每一個單元作為一個小的“微型課程”,便于教師從教學目標的整體性、教學版塊的融合性、教學活動的循環(huán)性三個方面進行“單元整體”教學。
一、 基于教學目標的整體性實施單元整體教學
七上第四單元一共有四篇文章: 《紀念白求恩》《植樹的牧羊人》《走一步,再走一步》《誡子書》?!叭宋闹黝}”可以確立為“人生之舟”,作品的意義在于啟示我們學會體味不同的人生,學會思考、珍視人生。從語文要素的角度去細讀這四篇文章,會發(fā)現(xiàn)本單元教學目的: 體會作者是如何通過人物形象、典型情境以及知人論世來體現(xiàn)主題。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確定單元教學目標: 一是引導學生通過默讀課文,思考并把握其中的人物形象,理解并分析事件的環(huán)境以及知人論世,揣摩并掌握從人物身上和生活中獲得的收獲;二是引導學生在第三單元的基礎上,繼續(xù)學習默讀并厘清作者思路,學會圈點勾畫。每一節(jié)課都需要在單元總目標的引領下,結合具體班級的生情、學情以及學生的認知水平,制定好分課時的目標,實現(xiàn)各功能板塊之間、各教學課時之間的“無縫隙鏈接”。
二、 基于教學板塊的融合性實施單元整體教學
《紀念白求恩》《植樹的牧羊人》《誡子書》是教讀課文,《走一步,再走一步》是自讀課文。教讀課文是單元的基本篇章,所有的人文素養(yǎng)與語文要素都在這里面落地生根,學好它是教學質量的保證。學習這三篇課文最根本的是讓學生掌握基本的閱讀策略,其中《紀念白求恩》是本單元第一篇教讀課文,起著“綱舉目張”的作用,既要在人文素養(yǎng)上“高瞻遠矚”,讓學生充分學習主人公的高尚品格與偉大精神,又要讓學生在閱讀能力上實現(xiàn)增長。此外,還要指導學生在上一單元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以圈點勾畫來劃分段落層次,理解段落之間的關聯(lián),從而厘清課文寫作思路。
自讀課文的教學價值是要讓學生運用教讀課文中學到的方法,借助自讀課文進行自讀實踐。教師要加強對學習方法的指導和檢查,要讓學生逐步學會“自己走路”。比如在進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學時,學習的目標就要讓學生學會借助課文的“助讀系統(tǒng)”自主完成學習任務。
寫作板塊作為和閱讀緊密結合的內(nèi)容,重在縱橫勾連單元中的閱讀內(nèi)容,意在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表達能力。本單元寫作訓練的主題是“思路要清晰”,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重溫前面課文中的行文思路,以之為例,然后讓學生明確思路清晰的基本步驟,最后進行訓練。
綜合性學習板塊主要功能為語文要素的應用綜合、讀寫能力的整體發(fā)展、課內(nèi)外學習的融通。本單元的綜合性學習項目是“少年正是讀書時”,這一項目是學生進入中學后的第二次綜合性學習,雖然目標明確,但形式多樣,且涉及自主、合作、研討,特別是人際交往,這就需要教師從綜合的角度指導學生擬定出自己本次綜合性學習的目標,為學習活動后期提供評價的依據(jù)。
三、 基于教學活動的循環(huán)性實施單元整體教學
統(tǒng)編語文教材“雙線組元”的教學結構是設計單元整體教學的客觀依據(jù),據(jù)此在教學活動中可以通過“整體統(tǒng)籌、整合施教、讀寫結合、總結練習”這“四步教學法”來達到單元整體教學的要求。
整體統(tǒng)籌。整體統(tǒng)籌的內(nèi)容是“單元目標”,它的落實首先需要教師在具體教學實踐中了解清楚該單元在整本教材中的功能、價值、地位和作用。其次是要細致規(guī)劃,細心設計每一個教學單元的內(nèi)容,再通過閱讀課文的總體提示、閱讀思考、有機助讀、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延伸訓練等。
整合施教。統(tǒng)編教材是圍繞同一人文主題編寫組合的一個整體,強調從精讀走向略讀,從單篇教學走向單元整合教學,這就要求我們進行整合教學,充分發(fā)揮教材的綜合實踐功能,知識融通,素養(yǎng)培育,實現(xiàn)聽說讀寫的自然融合、課堂內(nèi)外的牽引勾連。
讀寫結合。閱讀教學中,字詞句章的選擇錘煉,段落篇章的規(guī)劃組合,表達技巧的操練運用,都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有目的、有步驟、有效地按照學生寫作訓練的實際需要“針鋒相對”地“排兵布陣”。具體作文訓練時就要按照回顧、模仿、運用的操作步驟,做到有法可學,有章可循,有理可據(jù)。
總結練習。設置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根本目的是鞏固所學知識與能力,檢測教與學雙方的實踐效果,以期查漏補缺,反思教學??偨Y練習的方法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可以通過讓學生編單元思維導圖、寫單元小結等方式進行;也可以學生自己編制試題,或自我檢測,或互相檢測;還可以教師出卷筆試。不管是何種形式,總結練習都要注意知識點的檢測要有針對性,檢測的目標要有實效性,能力的培養(yǎng)要有創(chuàng)新性,素養(yǎng)的培育要有提升性。
*本文為江蘇省教學研究2019年度立項課題“初中語文生·動課堂教學模式深化的實踐研究(課題編號為2019JK13-L210)”階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單位:連云港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