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課堂教學模式效率的高低將對教學質量產生重要影響。但是,我國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存在著教學活動未結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進行設計、課堂教學過程缺乏有效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教學過程中期及后期缺乏有效的評價手段等問題,需要創(chuàng)建小學英語高效教學模式,來提高英語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英語;高效課堂
【作者簡介】馬文哲,山東省德州市夏津縣香趙莊鎮(zhèn)中學。
一、研究現(xiàn)狀
關于該論題國內外學者都進行了相關研究,并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成果。國外學者大多圍繞有效教學對高效課堂展開了調查和分析。有學者在研究中將有效教學分為了三組相互對立的因素,如熱情與理解對應冷漠與疏遠。并表示如果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能夠不斷接近較為積極的一方面的話,課堂教學就會變得更加有效。
而國內學者所進行的調查個研究也極具參考價值。龍寶新(2014)在其研究中就對高效課堂的理念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總結闡述,其認為高效課堂中的教學具有動態(tài)化的特征,核心是“有”和“教”,在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建立了教學思想,利用各式各樣的教學形態(tài)去實現(xiàn)這一理想。王麗(2018)在研究中表示教師需要在課堂教學中解放學生的頭腦,并關注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還要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復習和評價。陜倩倩(2017)也對英語高效課堂的教學模式進行了探究,其認為教師需要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高效的多媒體環(huán)境、設計多樣化的課堂反饋等方式進行。李文英(2018)則在研究中打造了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四步教學模式,即引、探、練、伸。
二、當前我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學活動未結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進行設計。小學英語教師面對的是極具身心發(fā)展特點的小學生,這一階段的學生無論是學習能力還是理解能力仍處于發(fā)展中,對于一些晦澀難懂的專業(yè)術語無法得到很好的理解,不僅無法讓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反而會讓其失去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即教師沒有充分地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理解能力而設計相應的教學活動,使得教學活動超出了學生的理解范圍,教學活動和目標的難度較高,較大地影響了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2.課堂教學過程缺乏有效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還普遍存在一個重要問題,即教學過程缺乏有效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在教學前,教師大都會設計課時教學方案,其涉及教學目標、重難點以及教學內容等諸多部分。大多數(shù)教師會根據自身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進行方案的設計,所采用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千篇一律,學生在同一位教師按統(tǒng)一思路進行學習,久而久之,會使得學生對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無法產生積極的適應性反應,枯燥單調的教學活動會不斷地消磨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課堂有效性也無法得到提高。
3.教學過程中期及后期缺乏有效的評價手段。在教學中,大多數(shù)教師都會通過考試的方式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但這種方法會受到卷面難度等因素的影響,無法全面的客觀地將學生的學習情況展現(xiàn)出來。同時,由于過于注重對學生學習成績的評價,卻忽略了教師自身的反省和評價,這樣只會造成惡性循環(huán)。
三、小學英語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建
1.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小學英語高效課堂的核心關鍵在于教師對整節(jié)英語課堂把握,既要發(fā)揮自身指導作用,也要讓學生發(fā)揮主動性。因此,要想實現(xiàn)高效課堂,教師就需要在對教材的充分了解和把握的基礎上,對教學內容進行精練和提升,結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設計合理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活動。還要不斷地學習理論知識,將自身授課經驗和學生特點相結合,進行創(chuàng)新探索,尋求高效的教學手段和方法。
2.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活動內容,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在教學中,教師不能過于關注知識的傳授而忽略了學生對知識的吸收和理解。要根據學生不同的年齡、不同的學習情況和教學情況安排難度不同的內容,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相關的學習環(huán)境,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活動內容,對那些難度較大的內容在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下,設計成情境教學,或者是小組討論式教學,讓學生能夠在多元化的教學情境下學習英語,不僅增加了教學的趣味性,還能夠提高教學效率。
3.創(chuàng)新評價模式,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教師不能單純地以成績論輸贏,唯考試論是片面的,雖然成績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學生階段性的學習能力和表現(xiàn),但也要參考學生課堂上的表現(xiàn)以及作業(yè)完成情況,做出針對性總結,要適當?shù)亟o予學生鼓勵和表揚,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同時,教師也要對自己的教學活動設計進行反省反思,教師可以進行互相聽課,指出其中的不足,也可以詢問學生的意見,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從而有效地提高課堂有效性。
四、結語
總而言之,英語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教學內容,作為社會中廣泛使用的語言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要想搭建高效課堂,教師需要不斷地提高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還要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活動內容,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并創(chuàng)新評價模式,從而實現(xiàn)高效課堂的搭建。
參考文獻:
[1]龍寶新,張立昌.論當代我國高效課堂改革的成因與走向[J].教育科學,2014(01):35-37.
[2]王麗.構建小學英語高效課堂的教學策略探析[J].名師在線, 2018,60(23):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