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教學變革的重要目標之一就是構建高效課堂,因此,為了保證學生的自主學習權,在閱讀與寫作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的課堂興趣進行有效激發(fā),以高效課堂構建的內在條件為基礎,構建課堂學習共同體,同時教師在教學中要轉變教學觀念與自身角色,通過對教學方法進行完善與改進,構建創(chuàng)新型師生關系,以促進閱讀與寫作教學工作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階段;語文學科;閱讀與寫作;高效課堂
一、 前言
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構建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高效課堂已經(jīng)成為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務,高效課堂是提高學生能力的前提,其是所有教師在教學中追求的目標。因此,教師要以高效課堂理念為基礎,分別對理論與實踐進行探索與研究,并樹立“為學而教”的理念,鼓勵學生進行合作學習,進而在教學中組織有效的學習共同體,進一步實現(xiàn)小學“閱讀與寫作”高效課堂的構建。
二、 構建“閱讀與寫作”高效課堂的條件
(一)內在條件
學生學習的權利是每位教師關注的重點,其作為學習共同體的基礎,是建構高效課堂的內在條件。保障學習共同體的內在因素是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與興趣的培養(yǎng),只有充分利用學生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與學習興趣,才能使教學目標得以實現(xiàn)。傳統(tǒng)“閱讀與寫作”課堂多以知識講授為主,其最大的特點是以教師為主導,忽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導致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及價值觀的培養(yǎng)受到忽略。學生在被動接受知識時缺乏一定的活力與追求,使其在學習中無法對課堂內容進行深刻的體驗,也無法對方法進行掌握,長此以往,便失去學習的興趣,甚至產(chǎn)生抵觸心理。高效課堂的構建是為學生組織一個學習共同體,使學生在成長及學習中有所依仗,使教師在教學與工作中對自身進行要求。教師的能力對學生的發(fā)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專業(yè)能力的提高能夠推動學生的成長,通過相互幫助、促進的方式共同發(fā)展。學習作為生活過程的特殊形式,教師應當將其與生活相結合,而不是選擇剝離,將學習變?yōu)榭菰锴抑貜偷臋C械式活動。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當積極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及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學習中不僅能獲得知識,還能感受愛與溫暖,進而使學生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自己喜歡的活動及內容,并通過積極主動的學習方式發(fā)現(xiàn)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的能力在課堂中得到進一步激發(fā),進而促使學生在“閱讀與寫作”中的學習效率更高,提高小學語文閱讀寫作教學質量。
(二)外在條件
素質教育改革的重點與難點是教學方法的使用,其之所以難度較大,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為一部分原因,而更多的則是因為教學理念的轉變,傳統(tǒng)教學以“為教而教”為核心理念,強調教師在教學中以自身為主導展開教學活動,往往忽略教學的對象是學生而不是教材,因此,高效課堂的構建不在教師教的如何,而是要學生學得如何,所以,現(xiàn)代素質教育推行“為學而教”的教學理念。教師首先應當轉變自身角色,找準定位,將自身從主導者、領導者轉變?yōu)檎n堂的引導者、參與者,參與到學生的討論與合作交流中,通過學生暴露出來的問題對學生進行了解,及時獲取學生的反饋,通過有的放矢的方法調整教學手段,對學生進行具體指導;其次,教師要優(yōu)化教學方法,在教學中重視“學”,傳統(tǒng)教學課堂中,學生作為課堂中的學習者與傾聽者,聽從教師講授知識,長此以往,學生養(yǎng)成被動學習的習慣,反而對教師過度依賴,缺乏自主學習能力與積極性。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局限性就在于將學生放在被動的位置上,刻板單一的教學內容加上較長的課堂時間,對教學效果造成較大的影響,因此,在構建高效課堂中改變教學方法是主要外在條件。教師充分認識到學生具有課堂地位的主體性,應當發(fā)揮其真正能力,使其成為課堂的主人。鼓勵教師在教學中開展對話教學,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能夠在課堂中進行積極自主的學習活動;教師要注意與學生之間建設良好的學習關系,通過和諧關系的構建展開互動與交流。長期被知識支配的師生關系是一種“事際”關系而不是“人際”關系,師生關系的重新構建完全適應高效課堂的需要。
三、 構建“閱讀與寫作”高效課堂的策略
(一)轉變教學觀念 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
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應當積極轉變傳統(tǒng)教學觀念,推行素質教育理念,以“為學而教”為核心,而觀念的改變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通過接受新理念、學習新知識逐步提高自身專業(yè)能力。構建“閱讀與寫作”高效課堂的第一步是減少作業(yè)量,其是以學生能夠為充足的休息時間為目標,保障學生在后續(xù)的學習中有足夠的精力;而第二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對課堂教學進行改革,其作為構建高效課堂的內、外在條件。專業(yè)的教學能力是構建高效課堂的基礎條件,教師需要通過不斷實踐與積累提升能力與素養(yǎng)。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記憶力、觀察力及思維能力,通過良好課堂氛圍的營造,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刻板、枯燥的課堂氛圍難以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而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能夠使學生敞開心扉,以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進行學習,激發(fā)自身的求知欲與好奇心。良好的學習氛圍離不開教師轉變教學觀念,并以寬和的心緒開展教學活動,通過創(chuàng)新性教學理念與多樣化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進而促進師生的共同發(fā)展。
(二)構建學習共同體 發(fā)展學生能力
構建學習共同體時,教師必須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基礎,結合課堂的多元化特征。學習共同體的真實含義是指學習中的個體擁有共同的目標及關系,在學習及活動中能夠互相幫助、共享學習資源,而其作為一個組織,其中成員有共同的價值觀念與行為標準。素質教育認為,教育素材的提供基于學生本能與能力,只有對學生內在潛力的激發(fā),實現(xiàn)其自身價值,才能有效發(fā)展自身能力。教師在教學中按照明確的教學目標與任務,采用基層教學方式,為學生創(chuàng)建溫馨且和諧的班級集體,使其在課堂中共同學習、遵守紀律,進而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共同體的歸屬感能夠促使學生獲取尊重,提升課堂參與程度,“學習權利”是高效課堂的創(chuàng)新性理念,有共同體的組織功能展現(xiàn)學生的自我價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使學生能夠掌握學習方法。高效課堂構建的起點是學生的學習水平與學習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前對學生進行全面了解,使其能夠有的放矢地解決問題。教師在教學中應當注意的是,不要過高過低地設置教學起點,過高與實際情況脫離,過低則是做無用功,浪費彼此的精力,對教學效果的有效性造成影響。教師只掌握學生的學習水平及能力在構建高效課堂中是不夠的,還應當對學生日后的發(fā)展水平及能力進行發(fā)掘,使其能夠通過一定單位的學習時間達到相應的學習水平。構建共同體教學能夠促使學生在相互支持與交流中共同進步,而教師的有效指導能夠對學生的發(fā)展起到加速性的作用。學生對學習方法與策略進行探索,通過主動行為對知識進行獲取。創(chuàng)新性教學模式能夠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與寫作的興趣,在豐富學生課堂體驗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對學生的能力進行全面發(fā)展。
(三)精煉教學內容 提高教學效率
一本教材承載一個世界,但不是教材就能承載整個世界,因此,教師應當明確學生的思路,指導學生樹立“教材不是世界的全部”思想。教材內容只能幫助教師提供創(chuàng)造的機會,在“閱讀與寫作”中,教師面對學生的問題不應當即刻做出回答,而是要求要生通過自己的細致觀察對其做出總結與探索。每個學生的想法不同,觀察的角度也不同,經(jīng)過自己的思考與實踐,找到適合自己的“閱讀與寫作”的方法。有效的教學能夠引導學生梳理思維邏輯,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延遲判斷”中發(fā)現(xiàn)自我,并進行表現(xiàn),進而形成良好的思維邏輯及表達能力。教師在“閱讀與寫作”教學中對課堂環(huán)節(jié)的先后順序進行合理安排,通過科學的時間劃分,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教學內容的精煉是對傳統(tǒng)教學結構的優(yōu)化與改進,在長期的“閱讀寫作”教學中,教師發(fā)現(xiàn)先學后教的方式能夠實現(xiàn)教學效率最大化。教師在教學中向學生開門見山的引入主體,對教學目標及教學任務進行揭示,使學生明確自身的學習任務,并對如何解決問題作出針對性的研究。教師在教學先導時要求學生對學習內容進行思考,通過分析確定思路,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以自己的方式進行閱讀或寫作活動。在此過程中,教師不要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干預,而是應當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思考、分析的方式解決問題。如果學生的問題難度較高,建議其對問題進行標注,在學習后再尋求教師的幫助。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能夠豐富學生的經(jīng)驗,使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掌握更多的閱讀及寫作的方法與技巧。教師在教學中不以講解技巧為主,而是引導學生對學習內容進行全面的了解與觀察,通過自主學習、思考的方式促進學生自主能力的發(fā)揮。教師在教學中不再占據(jù)主導者地位,而是以引導為主,對學生的思路進行及時的調整與指導,將課堂還給學生,使學生充分行使自身的“學習權”。在高效課堂的建構中,教師對教學內容的精煉能夠使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對自身的想法進行實踐,通過自己的努力嘗試性地解決學習中遇到的難題。通過不斷的嘗試獲取的知識與能力能夠實現(xiàn)學生的自主能力,促使學生發(fā)展創(chuàng)新精神與創(chuàng)新能力。精煉教學內容的目的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而教師在學生完成學習環(huán)節(jié)后,對其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進行指導與教學,此時的“教”則是在有目的、有計劃的基礎上進行的,教師針對不同學生的想法與問題,將結果展現(xiàn)在學生眼前,使學生進行比較,選擇最恰當?shù)摹伴喿x寫作”方法,進而深化學生的理解與記憶。
四、 總結
國際上最為普遍構建高效課堂的方式是建立學習共同體,在課堂中教師轉變教學理念,從主導課堂到引導課堂,鼓勵學生之間相互溝通合作,通過對“閱讀與寫作”內容的有效組織,完成教學活動,進而有效提高“閱讀與寫作”課堂的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袁文珍.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研究[J].科學咨詢,2019(10):185.
[2]劉詣.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有效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29):143+145.
[3]朱紅.小學“閱讀與寫作”高效課堂建構策略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9(24):143.
作者簡介:
黨永祥,甘肅省定西市,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溫泉路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