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標準提出語文的核心素養(yǎng)目標,以培養(yǎng)學生終生學習能力為出發(fā)點。要讓核心素養(yǎng)落地,語文的高效教學必須滲透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進而引導學生在學習上走向知識的深度、思維的深度、情感的深度。為了讓教學從淺層走向深度,有賴于老師引導學生破解表層語言符號,深度閱讀、深度體驗、深度思維和深度反思,促進深度學習真實發(fā)生。本文嘗試從“無味”的語言中深度揣摩,品出“深味”,作為高效學習的一個觸發(fā)點、落實點。
關鍵詞:無味;深味;新課程
新課程標準倡導:“教師的角色漸漸由知識傳播者向學習活動的組織者轉變,教師的工作重心由完成教學計劃向促進學生發(fā)展轉變,教學活動中的師生關系也由原來的提問、評判及監(jiān)督者轉變?yōu)楹献髋c對話者?!被诖耍痪€語文教師嘗試轉換教學模式,把課堂主陣地讓渡給學生。同時暴露出來的問題是就算有獨到見解,也不敢批判不敢灌輸,唯恐違背新課程理念,成為新一輪教學改革中的守舊者與阻抗者。
然久而久之,當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在有限的課堂空間無法占有大量資源時,學生們的課堂活動大多行事熱烈豐富,內涵卻顯貧乏;學生積極發(fā)言,態(tài)度端正確,觀點粗略膚淺……長此以往,何來語文的深度學習?語文的核心素養(yǎng)又如何落地?基于此,我們作為一線教師,當大力思考實踐,積極探索高效課堂之路,依筆者一孔之見,于“無味”中品“深味”,當是高效課堂路徑之一。
南宋大儒朱熹曾云:“觀書不可只觀緊要處,閑慢處要都周匝?!庇衷疲骸皩?淳o要,而遺卻四邊亦不可。”大概說讀書不能只看其中緊要的地方,看似無味、無關緊要之筆,也要周密地品讀;??淳o要的地方遺漏邊邊角角也不可以。結合課程內容深味朱子之語,實在是妙不可言。
在浩如煙海的文學作品中,大至均有看似無味之語言。所謂“無味之語言”即那些看似與正事無關、似是繁冗之筆、可有可無、無足輕重、極易被讀者忽略的語言。可是作者為什么會在文章中寫出這些語言呢?其中定有其妙處。而作家賈平凹說過,所謂閑話,是作者在寫作時常常把一件事說清楚,之后又說些對主題可有可無之話,但是這些話恰恰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書中的“無味處”也即此說吧。
那么,文章中“無味”的語言到底蘊藏有哪些“深味”呢?
一、 透視作者用意之深
(一)開拓主旨意蘊
主旨是文章的靈魂,它決定了一篇文章和作品的質量高低、價值大小、作用強弱,“意,猶帥也”說的就是此理。探尋文章的主旨,需要通讀文章,全方面的思考,雖然不能局限于一段或幾句話來考慮,但是文章意蘊的豐富、升華等,卻往往要重視那些“關鍵的一句話”,而這“關鍵的一句話”往往不是那么顯露出來的,甚至是會被我們認為是無關重要的一句話。魯迅先生的《紀念劉和珍君》,有多少學生會注意“學生者,我向來這樣想這樣說”這句話?該處看似無聊,卻正凸顯作者用意之深!學生嘛,能干出什么大動靜?這是劉和珍君遇難之前,魯迅先生對學生的印象。劉和珍君的犧牲讓作者轉變了對學生的看法:原來學生是能為了中國而死的中國的青年!魯迅先生紀念劉和珍君,更是紀念整個為了中國而死的中國的青年!
(二)文章內容的無縫接洽
一篇文章再好,若是在語言上、在語段上無視前后邏輯,讓讀者感覺語義割裂,那么這篇文章自然也不能列入好文章之列。而事實上,很多文章的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關系由內在或外在的線索貫穿,而有的文章,如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怎么在“月下荷塘”中體會“淡淡的喜悅,淡淡的哀愁”?定然不是為寫景而寫“月下荷塘”,那么“景語”如何體現(xiàn)“情語”呢?請看一句很不起眼的文句:“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xiàn)在都可不理”。這幾天心里不寧靜,白天到底有哪些不想做的事不得不做?白天到底有哪些不想說的話卻不得不說?再看前文的描寫,小煤屑路、白天少人走、陰森……被作者描繪得如詩如畫的荷塘,原來在現(xiàn)實世界中并不令人陶醉。看來我們不能只單單賞析這篇文章的寫景名段,否則的話,會割裂整篇文章的文脈,文章也會被解讀得支離破碎,更無法體會作者筆下人格化、文學化的荷塘月色。
二、 體會文章用情之真
古人云:“動人心者,莫先乎情?!闭媲閾锤械奈恼伦钅艽騽尤?,也最能教育人,最能引起大家的共鳴。如何體會文章的動情處、如何觸發(fā)學生的動情點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當今倡導情景式教學,就是再現(xiàn)課文所描繪的情景表象,使學生如聞其聲,如見其人,仿佛置身其間,如臨其境。清人梅曾亮曾說歸有光“借一閣以記三代之遺跡”。睹物思人,悼亡念存,筆意清淡,用情極深,但是怎么才能讓學生閱讀中沒有散漫瑣碎之感,反而是字字關情呢?文章的幾處細節(jié)描寫動情處顯而易見,然文章倒數(shù)第二段“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壞不修。其后二年,余久臥病無聊,乃使人復葺南閣子,其制稍異于前”這樣依時間敘述能打動學生嗎?母親走了,作者“語未畢,余泣”。瞻顧祖母遺跡時,“長號不自禁”,妻子走了,為何寫得如此平靜?細細體會,只有在極度悲痛、形容枯槁時,才“無淚”。而“室壞不修”應是精神已經徹底崩潰,無心料理;“其后二年久臥病無聊”,當是思人成疾,“復修,其制稍異于前”,可是作者的內心選擇太艱難了,不修吧恐睹物思人又添新疾;修吧,又恐破碎了曾經的美好回憶,而這么多的情感,作者只是用一句看似平淡不在意的語言去表達,若不深深品味,怎么能感受作者的真情摯文?
三、 發(fā)展邏輯思維能力
課程標準要求在基礎性課程部分要讓學生形成扎實的實證推理,批判發(fā)現(xiàn)等邏輯思維品質,而現(xiàn)狀卻是,邏輯思維力的培養(yǎng)依然是中小學語文教育的短板,總認為思維品質只需在作文課中去培養(yǎng),實則邏輯思維的培養(yǎng)應貫穿學習始終。歐陽修《伶官傳序》最后一句,“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豈獨伶人也哉”,蘇軾《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中“故凡有見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視了然,而臨事忽焉喪之,豈獨竹乎”,兩位散文大家都用了同一個句式“豈……乎”,且他們到此為止,要么轉換下一話題,要么收束全文。我們在學習的時候,是不是也到此為止呢?實則宜再仔細揣摩,讓學生結合古今史實或類似的生活體驗,進行類比聯(lián)想、發(fā)散思維,一者可以發(fā)現(xiàn)作者行文運思之妙,二者得到了體驗式學習,思維力也得到了大大提升。
四、 開啟民族文化心理之密鑰
文化傳承與理解是語文核心素養(yǎng)之一,課程標準指出,文化傳承與理解是指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繼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深厚的傳統(tǒng)文化是一個國家的共同記憶,是民族之根,如何更好地了解并理解我們自己的民族文化心理呢?且看《望海潮》,柳永以大開大合之筆法,波瀾壯闊、詩意地敘述了當年杭州的繁華富庶,讀罷讓人心生向往之情,也明白“手持子牙板低吟楊柳岸曉風殘月”的婉約代表作家也會做出如此豪放之詩,突破對詩人詩風的刻板認識。然詞最后一句“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夸”我們常常是一筆帶過。干謁詩呀,知道就行!如此則實為可惜。不妨同幾首有名的干謁詩進行一個比較閱讀,如朱慶馀《閨意獻張水部》和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柳永朱慶馀孟浩然他們生在什么時代,他們那么有才氣,為何一心只想謀求一官半職?讀書人本來自命清高,為何需放下身段?層層追問,就能挖掘出當時的社會文化,“學成文武藝,貨于帝王家”,學好了,文才也罷,武才也罷,最終都要貢獻給封建最高統(tǒng)治者,由這種社會文化的浸潤,自然演繹出普遍大眾心理學:學而優(yōu)則仕,汲汲于功名!難怪竇天章為春榜在即,用40兩銀子將女兒竇娥賣與菜婆,難怪范進中舉后發(fā)瘋,難怪封建時代那么多“懷才不遇”之說……從看似無味的詞句,一步一步走下去,學生便能觸摸到歷史,接近我們的文化傳統(tǒng)。由此可見,從文章的邊角文字出發(fā),去深層探尋,不僅能讓學生很好的浸潤式閱讀,還能觸摸到民族審美文化心理。
在教學實踐中,“無味”之語言能品出作者用意之深,用情之真,能發(fā)展和提升邏輯思維,也能嘗試找到一把開啟民族文化心理的密鑰,那么對我們老師又提出了哪些要求呢?
(一)整合課程資源,優(yōu)化教學設計
對一線的老師來說,教材內容已熟稔于心,如何讓自己的課堂、讓學生的學習走向深度、呈現(xiàn)線性螺旋式上升而非如零散的顆顆珍珠有賴于老師深度整合課程資源、優(yōu)化教學設計。如人教版必修1詩歌單元的四首詩歌《沁園春》《雨巷》《再別康橋》《大堰河,我的保姆》,有很多共同點,也有諸多相異處。是著眼于共同點然后以一帶多式的學習、還是立足不同點挖掘獨到之處式的學習?不管采取哪種學習方式,初心只有一個:立足于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而讓學生學習能力得到大大提升,又能及時課堂反饋檢測,同時大大節(jié)省課時,能有更多的時間空間去拓展其他學習內容,使文章邊角無未之語言也能得到不斷的發(fā)揮其作用,這都需要老師整合課程資源,優(yōu)化教學設計。
(二)永遠“虛其心”
此處“虛心”一直永遠虛心、認真鉆研;二指在一輪又一輪的重復教學中,每次均懷育人情懷,不人云亦云,不被經驗左右,不被教參束縛,不炒剩飯;對同一篇文章,永遠帶著全新的視角來看待,認真打造美打磨每一處語言,不僅僅緊要處要細品,邊角處、“無味”處語言也要品讀,如此才會日益精進。
(三)引導學生熟悉課文
朱子云:“讀書,且當隨文熟看,未可遽舍本文,別立議論,徒見虛見,無異于實也?!币馑际亲x書應該先把課文看熟,不可把原文拋在一邊,另外,憑空提出觀點,只不過白白堆砌膚淺之見,或在自家田為別人種莊稼。在當今語文學科越發(fā)邊緣化的情況下,學生很難有時間把文本讀清楚,由此老師要想方設法讓學生熟讀課文。讀精彩的語言,讀乏味的語言,讓其抓出來賞析探究、質疑,讓語文的閱讀與理解、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三大活動貫穿語文學習始終。
很多時候文章中那些“無味”語言真好比是冰山一角,不能認為它本來就是這樣可有可無,定要潛下心來仔細思考,反復揣摩體會,不要被其輕易迷惑,錯過了牽一發(fā)而動全身之妙的契機。
參考文獻:
[1]王開東.深度語文[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5.
[2]黃卿毅.以多維引導實現(xiàn)深度閱讀:淺談高中語文課堂引領深度閱讀的策略[J].新課程導學,2018(5).
作者簡介:吳麗萍,福建省建甌市,福建省建甌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