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娟
某日幼兒離園后不久,小班應老師接到了萱萱媽媽的電話,原來萱萱在園受傷了。隨后應老師收到了萱萱媽媽發(fā)來的孩子傷口及帶有零星血跡的棉毛褲照片。應老師馬上向園長匯報了情況,又立即聯系萱萱媽媽并提出和家長一起帶孩子去醫(yī)院檢查。經檢查,萱萱大腿上側有磕傷,所幸沒有大礙。
在年級組會議上,我們回憶并梳理了事件經過。萱萱是小班幼兒,前一陣子因出水痘一直請假在家,可是回到幼兒園的第一天就受傷了,并且老師還不知情。當時小班的孩子一起在操場上進行混合鍛煉,那個游戲點的看護老師不是萱萱班級的老師,她看到萱萱從矮桶上滑下來,還將她扶起來了。因為萱萱沒有喊痛,所以老師沒有在意。據萱萱自己說,她回到教室想小便,但是蹲下來屁股有點痛,就又起身沒小便并且憋了一下午。后來從媽媽那里得知,萱萱在幼兒園憋著沒有小便,并且害怕老師知道自己受傷后會被批評,就沒告訴老師自己受傷的事情。
事情已經發(fā)生,但并沒有結束,園領導和班級教師抓住該事件的契機做了一些工作。
雖然班級教師對這件事做了及時處理,也得到了家長的諒解,但是我們對日常帶班以及細節(jié)處理上存在的疏漏與不足進行了反思。比如該事件中,萱萱是身體剛恢復來園的幼兒,本應得到老師更多的關注與照顧。萱萱在園一下午都沒有小便,老師也沒有發(fā)覺,說明老師在下午帶班時未能很好地關注幼兒喝水量,如果幼兒有充足的喝水量,肯定會有尿意。幼兒如廁時教師若對幼兒再觀察仔細一點,便有可能發(fā)現萱萱的異常。小班幼兒在離園前,教師都要逐個幫助幼兒整理衣褲,如果教師在幫萱萱整理衣褲時再仔細一點,也能及時發(fā)現萱萱沾有血跡的褲子。另外還值得反思的是,在幼兒混合鍛煉時,看護點的教師如果發(fā)現有幼兒摔跤等,還是最好和幼兒班級教師溝通下,由本班級教師及時詢問幼兒,一定程度上也能避免疏漏。
意外事件既然已經發(fā)生,教師便要重視做好與家長溝通等后續(xù)工作。首先,教師要換位思考,想家長之所想,理解他們的心情,讓家長感受到教師的誠意與歉意。當天事發(fā)后,教師便真誠地向萱萱家長承認她們在這件事情上的疏漏之處,表達了歉意。并且,在萱萱回家休息的第一個周末,班級兩位教師帶著水果等特地到萱萱家進行慰問。同時教師也主動向萱萱家長表達了一起陪萱萱去醫(yī)院復查的想法,讓家長感受到教師的關愛。在萱萱休息在家的日子,教師也抽空主動與萱萱媽媽溝通了解孩子情況,還特意問媽媽,需不需要老師和幼兒園提供什么幫助。等到萱萱來園時,萱萱媽媽很感動地對老師說:“你們老師辛苦了!班級里那么多孩子要照顧,萱萱也是自己不小心才碰傷的。”
萱萱有個剛出生不久的弟弟。自弟弟出生后,媽媽很多精力放在弟弟身上,萱萱總希望自己可以像弟弟一樣隨時跟媽媽在一起,變得有些愛撒嬌、喜歡求關注,有經驗的教育者都知道這是一般有了二寶之后大寶在情緒上希望得到撫養(yǎng)者尤其是媽媽關注的正常心理。但在長輩的傳統(tǒng)教育觀里,覺得萱萱做姐姐了,就要有姐姐的樣子,不要一有小情緒就對家人撒嬌、發(fā)脾氣,爺爺奶奶還常對萱萱說“不要一遇到困難就找大人,有時候遇到困難也要先自己解決”。小班幼兒身心發(fā)展不成熟,判斷能力很有限,有時會分不清哪些事情需要或者不需要對成人說,尤其是在父母等親人不在身邊的這種非家庭場合,如幼兒園。后來在和萱萱單獨聊天時,老師也問萱萱為什么沒有及時告訴老師自己受傷的情況,萱萱說自己擔心被老師批評,同時又說:“我長大了,做姐姐了,這點傷不算什么?!币虼?,在我們日常的保教生活中,我們要格外關注幼兒身心、情緒等發(fā)展,尤其是小班幼兒,要與家長做好溝通,共同鼓勵幼兒正常表達情緒。
萱萱休息了一周來園后,我們在接送時間主動向萱萱家人反映她在園情況,包括游戲及生活細節(jié),讓她媽媽很感動,她之前因為摔傷而對老師的抱怨也逐漸消散。經歷這次萱萱在園摔傷事件,我們更加意識到把日常保教工作做實、做細需要老師付出一定心力與努力。同時,我們也會以此次事件為例,及時梳理突發(fā)事件處理的有效策略,更好地做好幼兒日常保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