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艷榮
【摘要】學生社團依據(jù)本身的性質開展不同的文化活動,起到了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緩解學生學習壓力、增長學生見識的作用。加強民族團結教育,可以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民族觀,增強學生的團結意識,對正確處理民族關系起到了積極作用。本文試從學生社團的角度研究如何開展民族團結教育。
【關鍵詞】社團文化活動;民族團結教育;模式
2014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暨國務院第六次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團結表彰大會上指出:“民族團結是我國各族人民的生命線。做好民族工作,最關鍵的是搞好民族團結,最管用的是爭取人心?!?019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內(nèi)蒙古時指出:“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要認真總結民族區(qū)域自治理論和實踐經(jīng)驗,堅持和完善這一制度,促進民族團結融合,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贝髮W生是民族教育的希望,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尤其是民族區(qū)域自治地區(qū),大學生的民族團結教育尤為重要,而學生社團是學生自發(fā)成立的一種組織,社團成員民族類型多樣,是進行民族團結教育的一大陣地,這就要求高職院校以可行有效的教育模式在學生社團中開展好民族團結教育。
一、高職院校學生社團文化活動中民族團結教育的現(xiàn)狀調(diào)查
學生社團是指中國中等學校、高等學校學生在自愿的基礎上結成的群眾組織。這些學生社團可以打破年級、系科以及學校的界限。社團的作用是可以團結一些和自己興趣相投、愛好相近的同學,發(fā)揮他們在某方面的特長,進而開展一些有益于學生身心健康的活動。從定義中可以看出,把民族團結教育融入到社團文化活動中具有隱含基礎——團結性。調(diào)研發(fā)現(xiàn),目前成立的高職院校社團類型有興趣愛好型、社會公益型、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型和專業(yè)技術型。這些社團中只有社會公益型的社團,比如黨員示范崗會安排一些民族團結類的教育活動,其余社團開展的活動均與社團本身的性質有關,民族團結教育活動開展少,社團管理部門對社團活動沒有明確的民族團結教育要求。而且目前民族文化類型的社團較少,參與的社團成員也是少數(shù)民族學生居多,漢族學生參與少,民族團結教育宣傳力度不夠。
二、高職院校學生社團文化活動在民族團結教育中的功能與作用
(一)增強學生的團隊意識
在開展社團文化活動時,同一社團里包含不同民族的學生,他們可以進行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從而達到心靈碰撞,升華友誼。高職院校可以每年開展社團文化活動節(jié),不同的社團利用這個平臺進行才藝展示,各民族學生一起排練節(jié)目,交流想法,從而增強他們的團隊意識,提升集體榮譽感。
(二)融洽同學關系
社團成員借助于社團活動,利用自身民族優(yōu)勢,不僅可以宣傳民族文化,也可以感受到來自不同民族同學的關心和關愛,融洽同學關系。例如學生社團可以舉辦民族文化宣傳活動,銷售民族服飾、配飾,各民族學生加入宣傳行列,通過口口相傳、網(wǎng)絡宣傳等方式擴大活動影響力,在此過程中,不同民族同學之間互相認識,可以擴大朋友圈。
(三)豐富教育形式
大學生來自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在生活習慣、價值取向等方面存在差異,因此在教育方式上要因人而異,選擇學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有的高職院校邀請少數(shù)民族校領導擔任輔導員,拉近與學生的距離,進行民族團結思想引領效果好。
三、影響學生社團文化活動在民族團結教育中發(fā)揮的因素分析
(一)重視程度不夠
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絕大多數(shù)的社團活動和社團性質、成立目的有關,配備的指導教師也是負責技術指導,沒有發(fā)揮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在社團文化活動中進行民族團結教育存在“說起來重要、干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現(xiàn)象。
(二)經(jīng)費支持不夠
目前,學生社團的經(jīng)費絕大部分來自于社團自籌,社團在開展活動時的經(jīng)費也需靠贊助商的支持,學校的支持力度有限,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民族團結教育活動的開展。
(三)教育活動的形式不夠豐富
經(jīng)調(diào)查,目前在社團文化活動中開展的有關民族團結教育的活動絕大部分是以文藝表演的形式進行,形式單一。同時具有民族性的社團少之又少,而且社團成員中少數(shù)民族學生的參與率不高,舉辦活動所面向的對象也大部分是社團內(nèi)部,面向全校的較少,這種情況導致民族團結教育開展困難。
四、提高學生社團文化活動在民族團結教育中的時效性的具體措施——“三全”模式
(一)社團指導老師全方位理論授課模式
實現(xiàn)中國夢需要我們堅持中國精神,而中國精神的實質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的有機統(tǒng)一,只有民族團結才能創(chuàng)造出巨大的能量。在社團指導老師配備上,除了要有專業(yè)指導教師,還應該配備思想政治教育指導教師。思想政治教育指導教師提供民族團結教育中有關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理論知識解析和實踐活動指導,使得學生的民族團結意識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并體現(xiàn)到社團管理和社團文化活動中。
(二)社團社會實踐活動全方面體驗模式
民族團結教育工作是一項政策性比較高、理論性比較強的工作,枯燥的理論知識難免會流于形式,達不到教育的目的。理論指導實踐,知行合一,這就需要社團在開展文化活動時多走出校園,利用地域性特點,多深入農(nóng)牧區(qū)、社區(qū),利用專業(yè)特點宣傳黨的民族政策和法規(guī),進行實地調(diào)查和服務技術幫扶,這樣不僅普及了民族團結政策,也提升了學生的民族團結意識。理論加實踐的教學模式,使得社團文化活動中民族團結教育更加有效。
(三)社團活動校內(nèi)全方向展示模式
社團在開展活動時,要多結合民族學生的特點,開展民族團結教育集體活動。多鼓勵少數(shù)民族學生進行民族文化展示,比如民族類歌舞表演、工藝品展示、書畫展示等,這些活動能激發(fā)出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祖國的真摯感情。
五、結語
在當前社會,處理好民族問題,做好民族工作,抓好民族團結教育工作,是關系祖國統(tǒng)一和社會穩(wěn)定、構建和諧社會的一件大事,要利用好學生社團這一組織形式,切實把學生社團作為民族團結教育工作的切入點,開展多種形式和渠道的民族團結教育活動,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民族觀,為全面推進高職院校民族團結教育工作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安然.學生社團在北京高校民族團結教育中的功能與作用[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17.
[2]張寶娣,周劍波.高校文化建設中少數(shù)民族文化投資在社團建設的應用研究[J].企業(yè)文化,2012.
[3]喻長志,錢結梅.高職院校學生社團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2012.
[4]王崇.教師在提升大學生民族團結教育實效性的途徑探析[J].科技視界,2016.
(作者單位:內(nèi)蒙古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