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杰儒
(江西省婦幼保健院檢驗科,南昌 330006)
復發(fā)性流產(RSA)是指存在≥3次持續(xù)性自然流產現(xiàn)象,其病因與胚胎染色體異常、生殖道解剖異常、內分泌異常等因素有關,但有40%~50%的患者流產原因不明確,稱為不明原因反復流產(URSA)[1]。有研究[2]發(fā)現(xiàn),母體的妊娠免疫耐受失衡與URSA發(fā)生有關,而妊娠免疫耐受失衡常伴隨著T細胞的異常增殖活化和細胞因子的異常分泌。程序性細胞死亡分子-1(PD-1)作為重要的抑制性共刺激分子,通過抑制T細胞的活化和增殖負性調控免疫應答。鑒于此,本研究探討URSA患者T細胞中PD-1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現(xiàn)報告如下。
選擇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江西省婦幼保健院收治的URSA患者20例(URSA組),選擇同期行人工流產的正常健康早孕婦女20例作為對照組。URSA組,年齡22~35歲,平均(28.67±3.16)歲;孕周5~12周,平均(8.75±2.13)周。對照組,年齡21~35歲,平均(28.39±3.02)歲;孕周4~12周,平均(8.28±2.35)周。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對比性。知情同意書均由患者及其家屬簽署,且經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URSA患者既往無活產史,自身抗體陰性;對照組有活產史,無自然流產、死胎或死產史,孕期無腹痛及陰道出血,B超提示胚胎發(fā)育正常。排除標準:精神障礙者;嚴重器官功能異常者;有染色體異常、生殖道解剖異常、內分泌異常等。
經患者知情同意后,采集研究對象的部分蛻膜組織和外周血,以磷酸鹽緩沖液(PBS)浸泡漂洗蛻膜,2 h內分離單個核細胞,重懸后備用。分離外周血和蛻膜組織中單個核細胞。單個核細胞中CD3+PD-1+T細胞的表達檢測:取5 μL的CD3-FITC及PD-1-PE加入100 μL PBMCs懸液,設立同型對照,室溫15 min避光孵育;加2 mL Buffer洗滌,10 min、300×g離心,棄上清液;加Buffer重懸細胞500 μL,流式細胞儀(美國Beckman Coulter公司,型號:CyAN-ADP)檢測CD3+PD-1+T細胞的表達情況,結果用百分比(%)表示。血漿中細胞因子含量檢測:依據試劑盒操作步驟流程,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ELISA)測外周血白細胞介素4(IL-4)、白細胞介素10(IL-10)、干擾素-γ(IFN-γ)、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
記錄外周血及脫膜組織CD3+PD-1+T細胞的表達;比較外周血IL-4、IL-10、IFN-γ、TNF-α的水平。
數(shù)據由SPSS18.0軟件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相關性采用一般線性雙變量Pearson相關性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與對照組相比,URSA組外周血及蛻膜組織CD3+PD-1+T細胞的表達更低(P<0.05),見表1。
組別n外周血CD3+PD-1+T脫膜組織CD3+PD-1+T對照組2019.98±2.3731.09±4.05URSA組2014.27±1.3820.15±3.13t9.3119.558P<0.001<0.001
與對照組相比,URSA組IL-4、IL-10水平更低,IFN-γ、TNF-α水平更高(P<0.05),見表2。
組別nIL-4ρ/(ng·L-1)IL-10ρ/(ng·L-1)IFN-γρ/(pg/mL)TNF-αρ/(ng·L-1)對照組2047.44±8.9216.65±5.0972.87±19.1322.61±9.06URSA組2024.65±9.087.38±2.11188.85±77.5945.52±15.69t8.0077.5246.4915.655P<0.001<0.001<0.001<0.001
經Pearson相關性檢驗,URSA與外周血PD-1、蛻膜PD-1、IL-4、IL-10呈負相關(r<0,P<0.05);URSA與IFN-γ、TNF-α呈正相關(r>0,P<0.05)。見表3。
表3 URSA與PD-1和IL-4、IL-10、IFN-γ、TNF-α水平的相關性
在正常妊娠過程中,胚胎作為一種特殊的同種異體移植物,其在母體內存活并正常發(fā)育,母體的免疫系統(tǒng)需對胚胎產生免疫耐受,而特異性免疫抑制物及非特異性因子,可共同維持母體免疫系統(tǒng)對胚胎的免疫耐受,同時機體的多種免疫學因素通過有機協(xié)調參與妊娠免疫平衡,若胚胎免疫耐受降低,則可能導致流產[3-4]。
目前,URSA的免疫因素研究主要包含經典B7途徑的CD28、CTLA-4等,和Treg細胞及其相關的Th細胞因子。PD-1屬于細胞負性調節(jié)分子,可抑制T細胞活化,增殖負性調控免疫應答,并在調節(jié)免疫耐受、微生物感染及腫瘤免疫逃逸中發(fā)揮重要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URSA組外周血及蛻膜組織CD3+PD-1+T細胞的表達更低,IL-4、IL-10水平更低,IFN-γ、TNF-α水平更高;經Pearson相關性檢驗,URSA與外周血PD-1、蛻膜PD-1、IL-4、IL-1呈負相關(r<0,P<0.05),與IFN-γ、TNF-α呈正相關(r>0,P<0.05),提示URSA患者外周血和蛻膜組織中CD3+PD-1+T細胞的表達降低,通過調節(jié)多種細胞因子,參與URSA發(fā)生。PD-1對維持免疫耐受及母胎免疫平衡,抑制免疫排斥具有重要意義,在正常妊娠中,PD-1可結合其配體PD-L1,負性調節(jié)T細胞受體信號,降低Th1細胞的增殖,阻礙IFN-γ、TNF-α等促炎因子的產生,同時激活Th2細胞,使IL-4、IL-10等抑炎因子處于高表達,進而維持免疫耐受[5]。IFN-γ對胚胎具有毒性作用,會抑制胚胎正常發(fā)育,導致流產現(xiàn)象[6]。但在胚胎正常發(fā)育過程中,TNF-α會與TNF受體大量結合,進而阻礙滋養(yǎng)細胞的生長、繁殖,干擾胚胎發(fā)育的營養(yǎng)供給,使胚胎著床難度增加[7]。IL-4、IL-10可維持正常妊娠,減少流產現(xiàn)象。因PD-1對單核細胞的抑制作用減弱,使URSA患者體內處于高水平的炎癥狀態(tài),抑炎性細胞因子減少,促炎因子增多,從而參與URSA發(fā)病[8]。造成URSA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免疫耐受遭到破壞,但其具體機制需進一步研究和探討[9]。
總之,PD-1通過調節(jié)多種細胞因子而影響免疫平衡,參與URSA發(fā)病,可為治療URSA潛在靶點提供理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