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新玲
(南陽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兒科,河南 南陽 473000)
靜脈穿刺一次穿刺成功難度較大,對護士穿刺技術水平要求較高。若護士技術水平不高,將影響一次穿刺成功率,進而影響護理質(zhì)量。PDCA模式是品質(zhì)管理循環(huán),要求護士按照計劃、執(zhí)行、檢查、行動實施工作,從而完成提升護理質(zhì)量的目標[1]。品質(zhì)管理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一種先進的管理方式,由工作性質(zhì)相近、工作場地相似的人員組成,使用目的為提升護理工作質(zhì)量[2-3]。本研究選取86例淺靜脈留置針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旨在分析基于PDCA模式的QCC活動的應用效果。
1.1 一般資料選取南陽市第二人民醫(yī)院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86例淺靜脈留置針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依照建檔時間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3例。對照組男21例,女22例,年齡1~15歲,平均(8.16±3.09)歲;觀察組男23例,女20例,年齡1~14歲,平均(7.84±2.95)歲。兩組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患者家屬對本研究知情且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護理方法
1.3.1對照組 接受常規(guī)護理干預,包括開通靜脈、更換輸注藥物等。
1.3.2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接受基于PDCA模式的QCC活動干預,具體如下。(1)制定計劃。首先,成立QCC小組,由1名護士長、9名護士組成,護士長擔任圈長,護士為圈員;其次,由圈長帶領圈員收集整理靜脈穿刺失敗原因(護士穿刺技術不到位、患者血管條件差等);最后,分析失敗原因,制定針對性提升護理質(zhì)量計劃。(2)實施計劃。首先,樹立以人為本、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基本原則,提高護士自主學習意識,提高其對靜脈穿刺成功率的重視程度,從而提高護理服務質(zhì)量。其次,加大對穿刺技術水平低護士的培訓,規(guī)范穿刺內(nèi)容(進針角度、固定方法、針對性宣教方式),由圈長、高資歷圈員、經(jīng)驗豐富圈員指導,分享經(jīng)驗心得,在培訓現(xiàn)場做示范,講解技巧等,如告知所有護士注意患者皮膚溫度,秋冬季節(jié)患者血液循環(huán)變緩增加穿刺難度,采取提高室溫等措施,從而提高穿刺困難護士穿刺技術水平;對手部留置針者,幫助其帶一次性脫脂棉手套,以避免意外碰觸;囑托家屬減少患兒活動量,避免過度活動等。最后,出院時,由患者或家屬填寫紐卡斯爾護理服務滿意度量表(Newcastle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scales,NSNS),以此為依據(jù)評選“最滿意護士”,測定結果與個人薪酬掛鉤。(3)檢查計劃。改進計劃實施后,定期(每周或每半個月)檢查(考核)小組成員靜脈穿刺質(zhì)量,查找總結方案不完善之處。(4)處理改進。整理分析檢查(考核)結果,查找問題并分析原因,依據(jù)PDCA模式原理,制定針對性防范措施,且定期(每半個月或每月)更改、完善穿刺質(zhì)量提升計劃,同時落實到實際工作中,以保障QCC活動干預質(zhì)量逐步提升。
1.4 觀察指標(1)對比兩組一次穿刺成功率。判定標準:進針后見回血,藥物輸注通暢,且穿刺部位無滲出。(2)對比兩組置管安全留置時間。(3)統(tǒng)計兩組穿刺不良反應,包括局部滲漏、非計劃性脫管、導管堵塞。(4)采用NSNS評估護理滿意度,由患者家屬填寫,總分95分,分數(shù)越高代表護理滿意度越高。
2.1 一次穿刺成功率和穿刺不良反應觀察組一次穿刺成功率[93.02%(40/43)]高于對照組[72.09%(31/4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穿刺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觀察組(9.30%)低于對照組(27.9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穿刺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n,%)
2.2 置管安全留置時間和護理滿意度觀察組置管安全留置時間長于對照組,NSNS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置管安全留置時間和NSNS評分比較
基于PDCA模式的QCC活動通過制定計劃、實施計劃、檢查計劃、處理改進4個方面,能提升淺靜脈留置針一次穿刺成功率,從而提升護理滿意度,有助于改善醫(yī)患關系[4-5]。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一次穿刺成功率、NSNS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基于PDCA模式的QCC活動能提高淺靜脈留置針一次穿刺成功率,提高護理滿意度。通過組建QCC,查找未一次穿刺成功的原因,制定針對性提升計劃并實施,能提升護理質(zhì)量及護理滿意度。護理過程中通過實施明確護理原則、制定針對性計劃、家屬評價與薪酬掛鉤等措施,可提升圈員服務意識,改善圈員工作態(tài)度,有助于圈員針對自身問題按照計劃改進,提升工作積極性,促進計劃順利實施;培訓時分享經(jīng)驗、指導穿刺技巧等能提高圈員自身穿刺技術水平,從而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最后通過檢查計劃不完善之處,并分析整理,能完善計劃,進而提升護理質(zhì)量。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觀察組置管安全留置時間長于對照組,穿刺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基于PDCA模式的QCC活動能延長置管安全留置時間,降低穿刺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同時,基于PDCA模式的QCC活動應注意加強對醫(yī)護人員管理知識的培訓,提高其管理能力。
綜上,基于PDCA模式的QCC活動能提高淺靜脈留置針一次穿刺成功率,降低穿刺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延長置管安全留置時間,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