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茜 臧瑩
摘 要: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時期,線上展示成了博物館展示的唯一方式,從實物到二維、三維的展示方式,由可選性轉變?yōu)槲ㄒ恍浴4蠓秶茝V移動終端的博物館線上體驗,使博物館在特殊時期順應形勢,為加強數(shù)字化技術的博物館建設、完善博物館線上運營、增強觀眾的線上參觀體驗帶來更多的啟示。
關鍵詞:特殊時期;新冠肺炎疫情;博物館建設;線上運營
2019年年末,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讓中國乃至全世界人民措手不及,一種新的疾病—“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導致的肺部炎癥,在我國人與人之間迅速傳染開來。正值鼠年春節(jié),原本是中國人民傳統(tǒng)的最盛大的節(jié)日,“封城”與“隔離”替代了以往的“熱鬧”與“團圓”。
在疫情暴發(fā)后,我國5000多家博物館在各地政府的指導下,令行閉館。春節(jié)過后,學校延期開學,企業(yè)延期開工,為了抑制疫情的蔓延,全民皆兵,作為普通民眾,“宅在家、不出門,就是為國家做貢獻”成了廣為流傳的口號。那么作為博物館人,我們應該如何使特殊時期的博物館在閉館期間“正常運營”呢?
1 特殊時期的博物館線上公共服務
微信公眾號是目前博物館線上公共服務最廣泛的媒介,除此之外還有官網手機客戶端、數(shù)字博物館線上體驗等,不僅可以拉近公共社交平臺與觀眾的心理距離,還可以讓文化信息更易理解。在線上博物館的服務中,博物館可推行多結構的知識點,觀眾可以自行選取感興趣的知識點,用實事、熱點、網絡流行與博物館文化相結合的文案內容來吸引公眾的關注。在當前的特殊時期,可以對觀眾最關心的疫情情況進行解釋,從官方渠道搜集信息,利用博物館服務平臺進行傳播,使平臺內容多元化。對于觀眾對線上博物館宣傳的意見和建議要積極采納,對咨詢的問題及時予以正面回應,由此不僅可以促進博物館的線上發(fā)展,而且使更多觀眾接納線上博物館文化體驗,實現(xiàn)文化傳播的高效性。
1.1 智慧服務與線上展示
利用自媒體進行展示,利用數(shù)據(jù)庫管理用戶,智能化運營、智慧化管理、數(shù)字化產品、在線化營銷是博物館適應未來社會的發(fā)展方向。
在2020年的這次疫情中,國家文物局發(fā)文,要求全國各地博物館在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時,利用已有數(shù)字資源推出一批精彩的網上展覽,并聯(lián)合社會力量創(chuàng)新傳播方式,為公眾提供安全便捷的在線服務,為抗擊疫情加油鼓勁,以實際行動響應、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zhàn)的號召。文件下發(fā)后,我國各地博物館、紀念館以最快的速度整合數(shù)字資源,創(chuàng)新傳播方式,通過門戶網站、移動客戶端、微信小程序等載體,搭建云展覽和網上博物館,實現(xiàn)博物館陳列展覽、精品館藏、相關文物知識等內容的數(shù)字化、創(chuàng)新化、可視化。
1.2 以微信公眾號為主的信息多樣化推送
中國博物館協(xié)會微信公眾號“弘博網”在疫情期間,除了每天推送疫情相關信息,還將各大博物館內容要點總結并及時推送給觀眾,并推送“科普戰(zhàn)疫情,居家答題贏大獎”等活動。截至2020年2月底,國家文物局已分五批推出200多個線上展覽,把全國各地以省為單位的線上展覽進行總結,方便觀眾閱覽。濟南市博物館線上征集抗“疫”作品,提高青少年面對疫情樂觀積極的健康心態(tài)和昂揚向上的精神面貌,舉辦以抗擊疫情為主題的手抄報線上作品征集活動。敦煌研究院推出云游“數(shù)字敦煌”,語音、圖、文相結合,觀眾可自主選擇莫高窟的洞窟欣賞……諸多博物館及時性、熱點性推出特色線上公共服務,結合當下疫情,既迎合大眾的口味,也拉進了與大眾的距離,最重要的是傳播正能量,穩(wěn)定民心,減少疫情給民眾帶來的恐慌。博物館人在疫情當前的時刻,雖然不能像醫(yī)生那樣沖在一線,但我們可以盡微薄之力,在后方為國家、為人民做點滴的貢獻。
1.3 大數(shù)據(jù)環(huán)境中的公共服務
新媒體時代是各種信息互通交融的時代,數(shù)據(jù)產生、分享、交換、應用、積累,從而促進革新、完善和發(fā)展。大數(shù)據(jù)時代也是博物館面臨的新的發(fā)展機遇。
在博物館的公共服務中極重要的一項就是互動服務,大數(shù)據(jù)環(huán)境下更能增強觀眾的線上互動性。尤其在抗擊疫情“宅”在家的狀態(tài)下,觀眾刷手機的頻率大大提高,博物館線上體驗既有展示又有互動,很多博物館推出了線上答題、互動直播、有獎競答等形式的互動服務。這種充分利用線上手機端渠道增加和公眾的交流互動,不僅有效穩(wěn)定了文物愛好者和粉絲群,而且積累了豐富的觀眾數(shù)據(jù)庫,在線覆蓋面廣,操作便捷,具趣味性的同時提高公共服務的質量。博物館在此次突發(fā)疫情事件中,充分提高服務意識,延伸服務內容,借新媒體平臺,及時發(fā)布疫情預警信息,更新最新情況,安撫公眾情緒,和各行各業(yè)共同渡過難關。
2 公共平臺的提升
2.1 設置專門的宣傳機構
線上宣傳和線下宣傳的方式和方向有所不同,線上宣傳需要更專業(yè)的人來設計宣傳文案,對于素材的挖掘、整理和提煉,根據(jù)自媒體的特點,有了更專業(yè)的要求。
2.2 認準受眾群體目標,使傳播更有效率
由于自媒體更新量大的特點,用戶可自由選擇感興趣的內容,如果標題、圖文不足夠吸引眼球,就會被“刷”走。但也不能不求實際,一味夸大其詞,嘩眾取寵,文案設計人員要抓住受眾群體的需求,從性別、年齡、學歷、職業(yè)等角度,有針對性地傳播,可精準沖擊,可詼諧幽默,可欲說還休。
2.3 分門別類,重點策劃
從“人”的角度出發(fā),針對不同受眾群體的特點,結合其感興趣的內容進行宣傳;從“物”的角度出發(fā),如館藏文物的內容延伸,找準切入點;從“歷史”的角度出發(fā),有深度地研究,將前期的知識累積有的放矢,傳播的內容經得起推敲,盡量做到無爭議;從“時事”角度出發(fā),對目前人們所關心的時事、政治要聞做好歸納,準確而真實地傳播,明確自身的立場。
2.4 分享的重要性
線上宣傳內容的分享是擴大閱讀量最重要的方式,設置個性的分享圖片、文字、標題,使內容生動有趣,可增加被分享的可能性,以獲得更好的傳播效果。
3 結語
故宮學院院長、故宮博物院前院長單霽翔說:“在日益發(fā)達的現(xiàn)代社會中,博物館作為我國文化事業(yè)的優(yōu)秀群體,應當進一步將社會服務意識上升為使命,不斷提高服務社會的能力,提升服務社會的質量,通過體制改革引導更多的社會資源投入博物館事業(yè),同時提高博物館的資源使用效率和社會服務能力,為廣大民眾提供更多更優(yōu)質的博物館文化產品和服務?!碑斎藗冋撩杂诂F(xiàn)有博物館運營模式的時候,博物館“互聯(lián)網+”時代來得猝不及防,促使博物館發(fā)展腳步的加快,建立高效的新媒體平臺運營機制,將線下博物館沒有發(fā)揮出來的價值,通過線上新媒體平臺充分地發(fā)揮出來,更加有效地傳承歷史、弘揚中國文化、發(fā)揚世界文化、提升觀眾的服務體驗。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艱難時期,在特殊的國難時期,博物館人用智慧開拓博物館建設,和祖國眾志成城,共克時艱。
參考文獻
[1]陳啟祥.二維碼在博物館線上文化傳播中的應用[J].大眾文藝,2017(4):51.
[2]劉潔.論在新媒體時代下博物館的運營宣傳[J].中國民族博覽,2019(11):223-224.
[3]范巍娜.探究新媒體在博物館展示傳播中的應用[J].中外企業(yè)家,2020(3):213.
[4]陳杰.新媒體背景下博物館數(shù)字化技術的應用與革新[J].文傳媒論壇,2019(14):110-112.
[5]許冰彬.新媒體時代博物館的線上展示與公共服務[J].博物館的數(shù)字化之路,2015(6):261.
[6]劉洋.熬出老湯新滋味 烹制文化自助餐[N].中國文物報,2020-01-21(006).
[7]單霽翔.進入服務時代的博物館管理[J].敦煌文物,2013(3):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