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麗
摘 要:小學階段是學生的啟蒙時期,是學生智力水平、自理能力等形成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階段,恰當?shù)慕虒W方法無疑能夠給小學生的成長發(fā)展帶來強大的推動力。結合小學生自身的心理、言行特點等,教育學家推出了“激勵教育”的方法。實踐證明,這是一種高效的教學方式,可以有效改善小學語文教學的效果,但激勵教育在具體運用中也出現(xiàn)了部分影響教學效果的問題?;诖?,本文提出了語文教學結合激勵教育的相關策略。
關鍵詞:激勵教育 小學語文 有效應用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34.030
由于小學生認知水平、智力水平等各方面都處于一個較低的水平,所以小學生的世界比較簡單,未完全形成自我意識,對于一些學習中的困難與挑戰(zhàn)的接受能力也相對較差,當語文學習遇到挫折時,很容易產(chǎn)生退縮、恐懼等不良心理,不利于語文學習能力發(fā)展。激勵教育由于自身的特色,能夠調(diào)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讓學生建立起自信心,激發(fā)他們的學習潛能,活躍課堂氛圍,從而促進小學生語文學習水平的提高和綜合能力的發(fā)展。
一、教師的重要性
1.教師要形成激勵教育的教學習慣
激勵教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可能馬上見效,需要教師長期堅持,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毅力。教師要充分融入學生們的學習生活中,了解他們,發(fā)現(xiàn)他們每個人的優(yōu)點并且鼓勵他們,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懷。教師要做到把激勵教育當成自己的教學習慣,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力。
2.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小學語文教師是學生學習語文知識最直接的來源,對學生的影響非常大。小學生因為年齡比較小,很有可能會受到自己情緒的影響。研究證明,小學生面對自己喜歡的老師時,上課積極性會比較高,所以我們可以通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來構建融洽和諧的課堂氣氛,教師也可以在課下和學生互動,拉近彼此的距離。
二、激勵教育的重要性
1.掌握語文學習技能,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
學校通過激勵教育,可以使學生明確學習目標,產(chǎn)生努力學習的動力。不管是誰,在學習中如果沒有一個好的動力,就會失去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導致不能很好地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從短期來看,小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各種贊美夸獎中,明確“什么事情是應該做的,什么事情是不該做的”,形成一定的價值觀,使其在做事前有一個正確的價值判斷,從而減少做錯事的次數(shù)。同時,在鼓勵聲中,小學生也能夠學到一些諸如查字典、寫作文、閱讀書籍等基本的語文學習技能。通過這些技能的掌握,學生可以提高自身的語文自主學習能力與水平,逐步減弱在學習中對師長的依賴性。
2.引導小學生形成積累的習慣,培養(yǎng)健全的人格
小學生天真無邪,在做某件事特別是學習這件事屢次碰壁時,不成熟的心智在自我保護的條件之下會產(chǎn)生一種心理上的“抵觸感”。在這種抵觸感的作用之下,部分小學生不會選擇積極面對,而是無止境的逃避,進而又碰壁,又再次逃避,最終導致一個惡性循環(huán)。同時,小學語文學習相比于其他學科的學習,花費的時間比較長,而成績的提升卻比較慢,需要一個聚沙成塔的長期積累的過程。小學生天性好動,往往接受不了這個需要長久堅持、短期內(nèi)難以看到收獲的學習過程。
然而,小學生的學習生活比較簡單,他們所遇到的問題也很簡單,諸如不會寫優(yōu)美的文章、學不會某種句型之類。面對這些問題,小學生如果能夠得到一定的鼓勵,那么他們對于語文的抵觸就會慢慢消失,逐漸激發(fā)出語文學習的熱情,進而克服語文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樹立語文學習的自信心,主動地投入到語文學習中。這種積極影響不僅是對語文的學習非常重要,而且對其他學科的學習、個人素質(zhì)的提升、人格的健全都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三、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激勵教育的有效方式
激勵教育是一種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并能及時表揚鼓勵的一種教育行為,旨在促進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激發(fā)和喚醒學生的學習思維能力,提高學習激情的一種常用教學方法。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中,激勵教育能提升學生學習的投入程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1.善于發(fā)現(xiàn),適當鼓勵
“水激石則鳴,人激志則宏?!毙W生剛開始上學,懵懵懂懂,比任何人都需要被關注并且鼓勵。對于小學語文學習來說,進步或者成功通常是點滴的、難以察覺的,例如:今天語文課堂上分神的次數(shù)少了,今天在語文課堂上積極發(fā)言了,語文作業(yè)變得更加干凈了……這些都是值得小學語文教師關注和表揚的點。教師要積極主動發(fā)現(xiàn)小學生語文學習中的點滴進步,并及時夸獎、激勵他們。
2.完善評比,鼓勵競爭
就小學教育而言,班級的表現(xiàn)評比是一種經(jīng)過實踐證明的、科學合理的激勵教育的案例。小學語文教師可以根據(jù)小學生的聽力理解、口語表達、閱讀理解、寫作表達這四維度的情況,或者根據(jù)小學生課堂發(fā)言、日常背書、作業(yè)練習、階段測驗等方面的情況,制作班級、年級評比表格,針對小學生的不同表現(xiàn),給予秀才、舉人等稱號,以這樣的方式促進他們學習語文,不斷地“升級”,也讓他們的語文學習變得像游戲一樣有趣,寓教于樂。
3.配合批評,理性教育
激勵教育也要把握好使用的范圍與限度,過度地賞識會導致小學生形成一種夜郎自大的錯誤的、片面的意識,看不到自我能力之渺小,從而停滯不前。所以,小學語文教師要把握好激勵教育應用的程度與頻率,配合一定的批評教育,在小學生取得滿意的語文成績而過于驕傲時給出適時的警告,讓他們及時改過,在正確的心理指導下繼續(xù)積累語文知識。
4.善用教材,激發(fā)興趣
小學生對某一活動感興趣后就會把注意力傾注在這個活動上,在得到快樂的同時也獲得收獲。這啟示教師要通過激勵教育激發(fā)小學生語文學習興趣,合理地引導小學生主動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與創(chuàng)作。例如:學習完部編本四年級上冊中的《現(xiàn)代詩兩首》一課后,教師可以適當激勵學生去寫一些描寫四季的詩歌,激勵學生發(fā)掘自己的寫作天賦,為小學生語文寫作練習創(chuàng)造機會。
四、應用激勵教育時的注意事項
需要注意的是,激勵教育并不是強調(diào)完全地進行夸獎與勵志??洫劦膬?nèi)容是有范圍的。調(diào)查表明,在這一方面很多小學教師都存在著一些誤區(qū),例如:在講解完一種寫作手法后,部分小學生能夠立刻掌握并且自然靈活的運用到寫作中,這時候教師可能會夸贊學生聰明,但是需要強調(diào)的是,聰明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天賦,是因人而異、“不勞而獲”的,真正值得夸贊的是學生在課堂上的認真聆聽與感悟,要讓學生明白真正耀眼的是那些勤奮與努力的付出。
同時還要機會均衡,防止“兩極分化”。例如:在課堂上積極主動回答問題的學生獲得鼓勵的機會可能多一些,而那些性格內(nèi)向的學生就相對會少一些,所以我們應該把機會均衡分配,多給那些內(nèi)向的學生機會,如老師可以說“這次請沒有舉手的同學來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另外,要引導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制定一個個可以通過努力“夠得到”的分階段的小目標,遵從語文學習規(guī)律,而不是一味地展望理想。
總之,小學語文教學融合激勵教育對于小學生語文成績的進步以及長期發(fā)展都具有明顯的作用。教師通過激勵教育,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自信心,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小學階段,及時地對學生進行引導和鼓勵,并且善用賞識,通過敏銳觀察、挫折教育、理性贊揚等方式,可以將語文學習變得輕松有趣,使語文教學更加科學。這既是對于小學語文學科教學規(guī)律的一種遵循,也是對小學語文教育教學趨勢的一種順應,更是對每個孩子的未來乃至每個家庭的未來負責。
參考文獻:
[1] 唐姣《賞識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影響及運用》,《小學教學研究》2019年第23期。
[2] 張紅艷《試論激勵性語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中國校外教育》2018年第22期。
[3] 陳延會《喚醒孩子,愛上語文—激勵性語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心得》,《課程教育研究》2018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