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雪琴
摘 要:學生的初中時期是促進未來發(fā)展和情感培養(yǎng)的重要階段。初中語文學科能夠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各方面能力,而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整體的語文教學質量。但是,部分語文教師依舊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不僅會嚴重影響學生的興趣、愛好,而且還會阻礙學生思維能力的形成。因此,部分教師必須要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積極順應新課改的教學潮流,進而促進多元化教學在語文學科中的實施。
關鍵詞:初中語文 多元化教學 應用策略 情境教學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33.043
隨著新課改教育理念的不斷推出,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是必然的發(fā)展趨勢。基于此,本文闡述了初中語文中多元化教學的重要意義和存在著學生逐漸喪失教育的主體地位、教師的具體教學目標不明確、傳統(tǒng)的教學方面偏離實際教學和語文教學反饋資源匱乏等問題,并提出合理制定多元化的教學目標、對語文教學實施多方面的內容補充、科學創(chuàng)建多元化的語文情景教學和構建語文教學評價等措施。
一、淺析多元化教學對初中語文教學的積極意義
多元化的語文教學模式,可以有效地解決傳統(tǒng)語文教學中的弊端,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語文學科內容的博大精深。其中具體的多元化教學的重要性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方面:首先,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的語文創(chuàng)新能力。初中語文所包含的教學內容繁多,既是對小學語文內容知識的擴展,又是高中語文內容的承接。所以說,多元化的教學方式能夠快速幫助學生開闊語文知識的眼界,打破傳統(tǒng)語文教學的局限,將初中語文的內容與教學資源逐漸地提升一個新高度。
其次,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合理地運用多元化語文教學方式,可以在很大層面上改變教師原有的教學漏洞。并且多方面的語文教學,一方面逐漸地體現(xiàn)學生是教育的主體地位,有效地協(xié)助學生掌握更多的語文知識;另一方面,多元化語文教學模式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細膩情感與人文情懷,使得學生逐漸地與語文學科中核心素養(yǎng)內容趨于平衡,提升學生語文學科的主觀能動性。最后,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多元教學模式的包容性極其強大,教師可以根據班級內的學生學習情況,進行鮮明性初中語文教學,不斷地運用新式的教學計劃,激發(fā)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提高語文教學的整體質量。與此同時,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可以改變教師教學方法,使得語文課堂不僅不會出現(xiàn)氣氛沉悶、內容枯燥的問題,而且多元化的教學能夠與所有的語文知識進行融合,以此來提升初中語文的教學效果。
二、初中語文教學在多元化教學中存在的缺陷
1.教師以自我為中心,缺少與學生的溝通
在初中語文教學的課堂中,教師往往就是遵循上級領導派給自身的任務,將所有的語文教學內容全部是站在學校教學的角度和完成目標的角度,嚴重忽略了學生才是語文教學的主體。并且部分教師依舊做好自身教育的“本分”,對于學生的語文教學方式也是單方面的,教師在課上自顧自說,學生在課桌下面胡思亂想,根本不與學生進行教學方面的溝通。以至于教師根本不了解班內每個學生的具體語文掌握情況,對語文的重點造成了極大的誤解,進而降低整體的聽課效率與教學質量。同時,學生與教師沒有良好的語文教學互動,不僅會增加語文課堂內的沉默、“無法呼吸”的教學氛圍,而且使得教師與學生的感情漸行漸遠,久而久之就會產生嚴重的隔膜。無論是教師的語文教學效果,還是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都會造成無可挽回的錯誤。
2.語文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學計劃混亂
教學計劃與目標是引領語文教學的最佳指向標,但是部分語文教師對于整體的計劃實施根本沒有明確的方向。更有嚴重者,部分語文教師已經嚴重脫離語文教育的目的,使得語文教學方式也只是“照本宣科”。此種錯誤的方法已經嚴重地影響到學生的正常學習進度,具體的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和實際技能等方面的應用也已經成為泡影。例如,在大型的語文閱讀理解部分,假使語文教師也只是依照書本中的知識進行內容講解,沒有對課本實施多方面的內容延伸,使得學生在某些知識中,無法理解文章所講述的具體內容,對學生的學習目標造成了嚴重的困擾。
3.傳統(tǒng)教學理念與多元化教學要求不符,偏離實際情況
現(xiàn)如今新課改的普及范圍不斷加大,初中語文的教學方式也呈現(xiàn)著多元化的發(fā)展趨勢。由于部分教師的教學觀念較為固定,再加上語文教學不愿意學習新型的教育方法,使得多元化的教學觀念從教師這個層面就被“扼殺在搖籃里”。例如,教師在講授文言文部分時,依舊采用逐字逐句的翻譯方式,強行地讓學生記下課文中的重點、難點,并且在進行原文背誦時,也是采取機械的背誦模式。死記硬背的方法,嚴重消耗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使得學生在高壓強迫下學習,漸漸地偏離了初中語文教學的初衷。
三、初中語文教學中多元化教學的應用措施
1.制定多元化的教學目標,提升語文授課效率
無論開展任何事情,都要有明確的計劃與目標,只有擁有正確的語文教學目標,才能有效地提升初中語文教學質量,進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自信心。所以,教師在制定的語文教學目標過程中,應該注意以下方面:首先,教師應該積極適應新課改的教育規(guī)定與指令,立足于班級語文教學情況,摒棄傳統(tǒng)的語文授課方式,進一步推出具體的語文教學的改進策略,并且教師應該做好多方面的應急方案,避免出現(xiàn)課堂上的未知教育隱患發(fā)生,使得初中語文課堂能夠順利地進行。其次,教師所制定的教學目標,要站在學生的立場上。設身處地地了解到學生的具體學習難點與重點,進而以多方面的教育改革經驗為基礎,科學合理地制定專屬于學生的教學目標與授課內容。讓學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語文學科的獨特魅力,在語文教學中找尋到學生自身的優(yōu)勢,目的就是增強學生對語文學科的自信度。最后,教師要結合當下的生活經驗,定期地開展語文實踐項目,在教育的過程中逐漸地提升學生的社會閱歷。從而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的道德品質,激發(fā)學生內在的語文實踐潛力,提升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2.多方面語文教學內容的補充,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面對語文學科的教學內容,教師不要一味地運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可以將語文課本作為整體教學的基礎,之后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不斷地擴展語文教學內容與資料,此方法能在很大程度上改變原有的落后教育方式,并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發(fā)散思維有效地融合在一起,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好習慣,提升學生閱讀、寫作以及文言文翻譯等多方面的能力。例如,教師在講授魯迅先生的《故鄉(xiāng)》時,可以在網上尋找一些魯迅先生的照片、資料等擴展性的教學內容,之后引導學生自愿地學習這篇文章,了解到當時的朋友閏土是出于什么樣的背景下,最后變成落后、腐朽的性格。通過拋出問題,引發(fā)學生的討論與思考,盡可能地增加學生的思考過程與邏輯思維意識的形成。
3.采取多元化的情景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情景教學的方式,不僅能加深學生對課文知識的印象,還能有效地緩解語文課上沉悶的氣氛,拉近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促進學生之間的感情。而且還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語文知識的含義,進而得到多方面的視覺與聽覺的體驗。例如,教師在講授《小石潭記》這篇課文中,可以運用PPT展示當時小溪之下的明亮清澈、水中的魚兒在自由地游動和小溪周圍的美好景色等。使得學生有一種親身經歷的感覺,進而在學生的腦中有一種“小橋流水人家”的美好畫面。
綜上所述,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方式已經無法滿足新課改的多元化的教學策略,只有教師改變以往的語文教學方式,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學生“厭學”“棄學”的現(xiàn)象。所以,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恰恰能解決以上的問題。初中語文教師應該將多元化的教學理念融入語文課堂當中,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善用語文教學中的問題,不斷地追隨新課改與多元化的教學要求,深入開展新型的語文教學內容,從而推動多元化的教學形成。
參考文獻:
[1] 顧菊芳、王貴成《論“互動創(chuàng)新”式初中語文教學思維模式》,《中學語文》2017年第21期。
[2] 程鳳艷《淺論多元化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教育教學論壇》2016年第26期。
[3] 張國華、趙志峰《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科技信息》2017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