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樹科
摘 要:演示實驗是物理教學中的重要內容,是學生理解物理概念與規(guī)律的重要途徑,也是促進學生提高物理思維水平的關鍵。物理演示實驗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突破教學的重難點,加深學生對物理概念與規(guī)律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教師要重視演示實驗,做好課前準備,科學設計演示過程,提高實驗質量。
關鍵詞:初中物理;演示實驗;作用;觀察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13-0092-02
實驗與觀察是學好物理學科的基礎,實驗是物理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教師教學的有效手段。物理實驗從教學的角度看可以分為學生實驗與演示實驗,演示實驗是物理教師教學的重要手段之一,且這部分內容又是物理學科的重點,其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物理規(guī)律和物理概念,培養(yǎng)學生嚴謹、科學的治學態(tài)度和精神。初中生剛剛接觸物理學科,往往不善于在理論上進行物理公式的推導,為此教師要給學生提供實驗機會以及感性材料,將演示實驗做好,以確保教學質量。
一、 物理教學中演示實驗的作用
1.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相較于物理原理的講解,具體的物理實驗更加生動、真實,尤其是一些比較新鮮、奇特、趣味性的實驗,這些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更容易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以教學“大氣壓”這部分內容為例,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通過演示簡單的小實驗將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將一個硬紙片壓在一個裝有水的燒杯上,之后將燒杯倒放,這時學生們可以看到紙片并沒有掉下來,而且水也不會流出來。學生們此時感到特別驚訝,也疑惑不解,都在思考為什么杯子倒過來后紙片沒有掉下來。在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時候,教師告知學生學完本節(jié)課的內容就會理解這個現象的原理,從而促使學生更加主動地學習這節(jié)課的內容。
2.有利于突破教學重難點
每節(jié)物理課都有教學的重難點,有時候教師用語言無法跟學生說清楚,但是通過實驗演示卻可以取得一目了然的效果。以教學“物體的浮與沉”為例,本節(jié)課教學的難點是如何具體判斷物體的浮與沉。就這個問題,教師可以拿一個乒乓球并讓其完全浸沒在水中,之后再松開手,讓學生看到乒乓球于水面上漂浮。接著,教師再取來一個注入水的乒乓球,學生也能觀察到其剛好懸浮在水中。之后,再取一個注滿水的乒乓球,學生可以看到其完全浸沒在水中。這時,教師拋出問題:“這三個乒乓球浸沒時所受到的浮力有何關系?三個乒乓球一個漂浮、一個懸浮、還有一個沉底,這是為什么?”在此之后,教師引導學生分析乒乓球的受力情況,自然而然就突破了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
3.加深學生對物理概念與規(guī)律的理解
青少年學生年齡比較小,且知識儲備有限,因此在學習物理知識時會有很多疑難問題,而演示實驗能為學生提供更多感性的材料,將抽象的原理變得更加直觀。物理教學的重要任務就是讓學生理解物理原理并掌握物理規(guī)律,而且演示實驗也能對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技能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教師做演示實驗時,學生能認真觀察實驗的每個細節(jié),領會物理規(guī)律,從而在清晰的感性認識中分析、推理、概括,最終從感性認識轉變?yōu)槔硇哉J識,形成相應的物理概念,推導出物理規(guī)律。以教學“牛頓第一定律”為例,學生們在教師的演示實驗中能夠直觀體會該定律,并明白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
4.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和操作能力
第一,物理演示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觀察能力。正確認識事物的第一步就是觀察,觀察能力也是學生學好物理知識的關鍵,因此每個學生都應該具備良好的觀察能力。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觀察能力,筆者在實驗課堂上并不是直接給學生現成的答案,而是以學生已有的知識為基礎讓其預測實驗結果,這就需要學生觀察、分析、歸納,以提高歸納能力與分析能力。第二,演示實驗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很多實驗操作簡單,且不需要用到實驗室專門配置的實驗儀器,而是將生活中比較常見的東西進行組合就可以完成操作。以教學“力的三要素與力的作用效果”為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操作,在鋼尺同一點施加大小不同的力,并觀察鋼尺形變的程度。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觀察到鋼尺形變的程度,可以總結出力的作用效果??梢?,演示實驗的開展可以比較好地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動手能力。
二、 物理教學中如何做好實驗演示
1. 轉變思路,做好課前演示準備
沒有演示實驗的物理課很難取得理想的效果,演示對物理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為了發(fā)揮演示實驗的教學價值,教師要做好準備,盡可能保證演示實驗的成功。首先,教師要在實驗前反復預演,掌握演示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并采取相關的預防措施。從實際的教學來看,部分教師沒有重視課前演示實驗工作,因此在實際教學中就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意外情況或演示失敗。教師如果手忙腳亂就會讓學生不知所以,教學效果不理想。其次,教師在課前準備時要注意控制好演示時間,時間太長或太短都不利于學生學習。時間過長,學生無法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學習效率低;時間太短,實驗倉促,學生不能從中抓住重點。最后,除了教材上的實驗,教師可以結合實際設計一些改進實驗或加入一些小實驗,拓展學生的思路。比如。講解 “蒸發(fā)吸熱”內容時,筆者取一支溫度計并于上端涂上酒精,另一支溫度計保持干燥,讓學生們觀察兩支溫度計的變化情況,這樣學生就能直觀領會教學內容。
2.創(chuàng)設情境,科學設計演示過程
教學實踐表明,如果學生能被教師設計的情境感染,實驗就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青少年學生好奇心比較強,喜歡探索。因此,教師在實驗中應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學生探索的積極性。以教學“大氣壓”為例,筆者先給學生演示母子管的實驗,在相應的大試管中注入一定量的水,之后將小試管放到大試管中,詢問學生:“若將大試管倒置,那么試管可能會發(fā)生哪些變化?”實驗后,很多學生會發(fā)現試管不僅沒有掉落,還會緩緩上升,從而產生探索欲望。這時教師就可以點撥學生,引導學生探究大氣壓的相關知識。
綜上,演示實驗在物理學科教學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與作用,其對提高物理教學質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為此,教師在物理教學中要合理運用實驗,在激發(fā)學生興趣、突破教學重難點、加深概念理解、培養(yǎng)觀察操作能力等方面發(fā)揮實驗演示的教學價值,并通過精心準備和設計高質量地完成實驗過程,讓實驗走進課堂,讓實驗啟迪智慧。
參考文獻:
[1]龐宇.初中物理教學中強化演示實驗的作用[J].中學生數理化,2018(03).
[2]薛鑫峰.分析初中物理教學中演示實驗的作用[J].成才之路,2012(36).
[3]朱海洋.談談初中物理教學中演示實驗的作用及設計[J].數理化學習,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