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燕
摘? 要:概念隱喻有助于認識抽象而復雜的人性,是充分揭示和闡述人物性格的核心機制。本文借助百花樣態(tài)與海南杰出女性內核同質性呈現,賦予海南女性豐富意象。于此程度上,鮮花成為文本重要意象,榮升隱喻性符號加深文本指涉,通過對鮮花到海南女性的映射完成女人如花、花樣人生的想象性書寫。
關鍵詞:概念隱喻;女人如花;海南女性
一、序言
女人如花,花一樣的美麗,女人如花,花一樣的脆弱,女人如花,花一樣的智慧,女人如花,花一樣的胸懷,女人如花,花一樣的人生。博大精深的中華民族賦予花深厚的文化底蘊,用花隱喻女人是其中最閃亮的部分。自古以來,文人騷客愛把女子比作花朵,如“閉月羞花,國色天香,如花似玉,人比花嬌,人面桃花,出水芙蓉……”翻開海南歷史的畫卷,一頁頁記載著海南瓊花的璀璨人生。
二、海南瓊花的概念隱喻分析
海南女性一直蜚聲在外,一個個杰出女性濃墨重彩地書寫著海南燦爛的歷史,如巾幗不讓須眉的冼夫人,救死扶傷的媽祖,發(fā)明先鋒黃道婆,秀外慧中的明清女詩人,女中豪杰紅色娘子軍以及現代千錘百煉的瓊中女中。以花喻人是人們常用的認知機制,花似乎就是女人的化身,太多的共性讓女人如花的映射水到渠成,渾然一體。海南的女人就是花界五顏六色的瓊花,她們用花一樣嬌嫩的身軀,但花樣智慧和花樣胸懷,扛起保家衛(wèi)國,服務人民,為國爭光的重擔,歷經風吹雨打仍然花開不敗,“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1. 鏗鏘玫瑰-冼夫人
鏗鏘玫瑰意為積極向上、有激情的、擁有毅力的女性。玫瑰花本嬌艷然帶刺,讓人不可輕易折損。被周總理稱為“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的冼夫人如一朵驕傲帶刺的玫瑰,鏗鏘有力。她是最早的花木蘭,文武雙全,文能提筆安天下, 武能上馬定乾坤。為了俚漢兩族的友好關系,安定地方,冼夫人選擇嫁給太守馮寶,在她的幫助下,馮寶把高涼治理得很好,俚、漢兩族人民相處也更為融洽?!昂罹爸畞y”時,高州(今廣東陽江西)刺史李遷仕認為,這正是割據稱雄的好機會,于是趁亂造反,為了把當地的俚族人煽動起來,參加叛亂,就需要取得冼夫人的支持。但是主張維護國家統(tǒng)一的冼夫人,計取李遷仕,打碎了他的如意美夢。之后冼夫人以俚族首領和太守夫人的身份,安撫各州,勸告那些起兵的首領,讓他們停止叛亂。在她的兒子被歐陽紇囚禁,以此要挾冼夫人參加反叛時,冼夫人認為冼馮兩家世代忠于國家,不能因為兒子被扣而有負于國家,她毅然組織兵馬準備討伐歐陽紇。冼夫人以舍子取義的愛國行動,又一次維護了祖國的統(tǒng)一。陳朝滅忙后,為了穩(wěn)定嶺南,保境安民,冼夫人歸順隋朝,從此海南開始走進人們視線,被納入中國版圖。玫瑰的刺是冼夫人帶兵打仗,出奇制勝的有力武器,而維護祖國統(tǒng)一,愛護子民,為當地百姓安居樂業(yè)奮斗終生是玫瑰的溫柔。
2. 醫(yī)者仁心-芍藥媽祖
芍藥被美譽為花中皇后、花相、花仙、花神,其花團錦簇,鮮艷欲滴,雍容華貴。一切高貴美好的詞都用來形容芍藥。媽祖,又稱天上圣母、天后、天后娘娘、天妃、天妃娘娘等,如此盛譽充分說明了媽祖在人類心中的地位無比崇高,貴不可言的媽祖不正是一朵人間富貴花芍藥,同樣受到人們的極致推崇和萬分喜愛的。因此,芍藥和媽祖都稱為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最高的存在-神仙。芍藥不僅具有極大的觀賞價值,其最大的價值是藥用價值,芍藥可以入藥,治病救人。巧合的是,媽祖的最大的貢獻之一便是懸壺濟世,治病消災。媽祖自小鉆研醫(yī)道,妙手回春,教人防疫消災。相傳媽祖在世時,有一年,莆田瘟疫盛行,縣尹全家也染上了疾病,有人告知縣尹媽祖有解難之法力。于是,縣尹親自拜請媽祖,媽祖本著醫(yī)者仁心又念他平時為官不壞,加上他是外來官,告訴他用菖莆 九節(jié)煎水飲服,并將咒符貼在門口??h尹回去后遵囑施行,不日疾病痊愈。媽祖學醫(yī)的初心就是為了治病救人,而芍藥與生俱來的能力就是治病救人,與媽祖的志愿不謀而合,若女人如花,媽祖就是有著絢麗外表但治病救人的芍藥。
3. 創(chuàng)新能手-棉花黃道婆
有一種花,樸實無華,無味也無香,可現代詩人葉千華曾作詩贊美她:“花開不為人贊美,花放不求誰聞香。只是獻花送溫暖,只是用花作衣裳 。”這就是棉花,只為給人間送溫暖而開放。棉花自然是與眾不同的,她在生長中從不嬌氣,不勞累別人,豐收時卻把自己最美麗的果實獻給人們。連干枯的棉枝也奉獻給人們當柴火。棉花這種把自己一生獻給人們,卻不求回報,默默無聞的精神不正是黃道婆的一生寫照。黃道婆為了生存逃難到海南島,被當地淳樸熱情的黎族同胞收留。黎族同胞,不僅在生活上給她以照顧,而且把她們自己掌握的先進的紡織技術也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她。黃道婆心靈手巧,非常虛心,加之從小受苦養(yǎng)成了吃苦耐勞的好品質,因此在不長時間里就掌握了這些技術,并且還融合黎漢兩族人民的紡織技術的長處,對之有所發(fā)展。時光流逝,黃道婆逐漸成了一名出色的紡織技術能手。年老時,黃道婆懷念家鄉(xiāng),到了元貞年間,她終于按捺不住自己的思鄉(xiāng)之情,辭別依依不舍的黎族同胞,帶著黎族人民創(chuàng)制的先進的紡織工具,搭順道海船回到了闊別三十多年的上海。她為了適應松江地區(qū)棉紡織業(yè)發(fā)展的需要,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一套棉紡織技術的完整的新工藝。黃道婆對家鄉(xiāng)人民的貢獻是無私的。古時候的師傅教徒弟總會留一手或藏私,害怕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情況。黃道婆只知貢獻,不求回報,她以她博大的胸懷,把她所掌握的一切新技術,全部無償地奉獻給了家鄉(xiāng)的人民。她就是一朵朵為了人們需要而存在的棉花。
4. 追求自由-三角梅明清女詩人
三角梅有著人們無法想象的生命力。有人曾經形容道,三角梅是一種熱烈奔放的花卉,又是一種倔強頑強的植物,她不需要,也不喜歡人們溺愛與憐憫,更不喜歡人們左右她。她向往自由自在的生長,反對人們的擺弄。三角梅不拘束縛,敢向天空爭自由、向大地要生存、向四周求發(fā)展,所展現的是何等倔強和旺盛的生命力。在父權夫權為天的封建社會,飽受精神壓迫和束縛的海南明清女詩人渴望自由。因此,她們寄情于詩歌,用筆間的詩文抒發(fā)郁氣,從而獲得片刻的寧靜和自由。例如馮銀的《暮春》:“綠暗紅稀春已深,東風吹渡小墻陰。凋榮何限人間事,獨倚幽窗數過禽?!北憩F出她們對父權統(tǒng)治的逃避,以及她們希望跟男性一樣,出類拔萃,建功立業(yè)。這種想法在當時極具先進性,是早期女性意識覺醒的表現。在封建制度極端控制壓迫下,明清女詩人用自己的努力好學在文學界有自己的代表作并得到社會的認可,無一不佐證她們的頑強生命力,就像那一簇簇盛開的三角梅,不經意、不夸張、默默地在秋陽中怒放,在蕓蕓眾生的大自然里充滿著勃勃生機,舒展出旺盛的生命力和掙脫束縛追求自由的勇氣。
5. 女中豪杰-木棉花紅色娘子軍
木棉花被稱為“英雄花”,因為她開得紅艷但又不媚俗,她的壯碩的軀干,頂天立地的姿態(tài),英雄般的壯觀,花瓣的顏色紅得猶如壯士的風骨,色彩就像英雄的鮮血染紅了樹梢。 “出生入死破囚籠,海南島上起狂飆。滿腔熱血祭山河,丹心書寫瓊崖春。巾幗不必讓須眉, 一朵瓊花分外紅?!边@首詩描繪出海南紅色娘子軍為了革命,為了光明,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的英勇悲壯的畫面,也側面證明了她們就像一朵朵傲然挺立的木棉花,反抗壓迫,不懼強權,無畏犧牲,用燃燒自己的方式與敵人斗爭到底?!叭胛闀r我知道這支隊伍是要打仗的,但也沒感覺害怕,只知道被槍打中了才會死,打不中就不會死?!辟|樸的語言卻折射出不怕流血,不怕犧牲的高尚品質?!巴砩嫌掷溆逐I,從馬鞍嶺到母瑞山的路很不好走,我和戰(zhàn)友們光著腳走在坑坑洼洼的山路上,腳底被山間碎石扎得多處流血,一路上由于疲勞,山螞蟥有時叮到嘴邊吸了很久都未曾察覺。”革命環(huán)境艱苦卓絕,戰(zhàn)士們缺衣少食,但是紅色娘子軍在惡劣的情況下,不怕吃苦,堅持斗爭,像男人一樣堅韌,強悍,這不正是一棵棵堅韌不拔的木棉花樹,頑強抗擊風雨。
6. 千錘百煉-太陽花瓊中女足
太陽花的花語是積極向上、熱情奔放。她不畏艱難,迎著太陽生長,因此得名太陽花。“四月晴和雨乍晴 ,南山當戶轉分明。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 葵花向日晴?!碧柣ㄋ追Q“死不了”,是因為她頑強而又旺盛又令人驚嘆的生命力。她不如牡丹名貴,卻能在貧瘠的土地上生長;她不如玫瑰那么美麗,卻能向人們展示出她那蓬勃向上,堅強不屈的性格。 瓊中女足就是在艱苦的條件下,不妥協(xié)不氣餒頑強拼搏的太陽花,向著光明向著勝利前進。從在國內比賽中難求一勝到將世界老牌足球俱樂部的女足青少年隊伍斬落馬下,瓊中女足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努力:起早貪黑,刻苦訓練,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足球場上小傷小痛,她們咬牙堅持,飽嘗艱辛;經費緊缺,裝備匱乏,她們縫縫補補;甚至不被看好,忍受閑言碎語,堅強的她們卻用成績證明了自己。土生土長的瓊中女足身上,凸顯了海南人敢打敢拼的奮斗精神,顯露了海南開拓進取、不畏困難和失敗的精神,這恰好也是太陽花的精神,無論環(huán)境多艱苦,向著太陽向著夢想奮進。
三、結語
海南瓊花千姿百態(tài),各有性格,但她們身上卻存在著許多的共性,她們吃苦耐勞,堅忍能干,勤勞勇敢,不論條件多么艱苦卓絕,絕不退縮,一定想盡辦法迎難而上,克服困難。海南瓊花拋卻了花的嬌嫩,保留了花的堅強,花的智慧,花的包容。一朵朵海南瓊花正在盛開綻放著,為海南島的美麗建設發(fā)光發(fā)熱。
參考文獻:
[1]近十年國外隱喻能力實證研究主體脈絡梳辨——以伯明翰大學Littlemore博士的研究為視點[J]. 陳朗. 外語界. 2013(03).
[2]當代隱喻學在中國(1994—2013)——一項基于CSSCI外國語言學來源期刊的文獻計量研究[J]. 孫毅. 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 2015(03).
[3]英漢“花”的隱喻認知對比與翻譯[J]. 陳靜,許先文. 閱江學刊. 2016(05).
[4]The metaphorical structure of the human conceptual system. George Lakoff ,Mark Johnson. Cognitive Science . 1980.
[5]Metaphors We Live By [A]. George Lakoff? & Mark Johns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