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唐秋子
摘要:為了發(fā)展學生的語文思想素質(zhì),提高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教師需要加大對語文學科的研究力度,從心靈上沖擊學生的思想情感,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意識和習慣,促進學生掌握高超的閱讀本領。尤其是在“整本書”教育理念的要求下,教師需要在日常閱讀教學中,充分實踐整本書閱讀教學,從而逐步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關(guān)鍵詞:整本書;閱讀能力;語文素質(zhì)
一、滲透語文學科情感,提升學生閱讀意識
為了增進語文情感,提升學生閱讀能力,教師可以借助“整本書”教學理念,對學生進行適當、適度的閱讀教學。通過放棄“授人以魚”的教學方法,利用“授人以漁”的教學策略,不斷豐厚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例如,教師在教《蜀道難》時,可以帶領學生研究李白作者的生平事跡。通過分析李白的性格特征,以及其思想情感,不斷把握其寫作風格和特色,從而使學生在閱讀和研究《李白詩集》時,利用所學的語文知識,更加深刻地認知李白的為人,以及其作品的藝術(shù)魅力。
二、做好作品選取工作,促進學生深入閱讀
選取“整本書”閱讀素材,是規(guī)范學生學習的有效手段。為了使學生深入性地閱讀語文書籍,教師需要從學生的學習能力、閱讀興趣、技能方法、思想個性等角度出發(fā),不斷給學生布置適合學生閱讀的書籍。通過給學生提供閱讀方向,規(guī)范閱讀內(nèi)容,使學生能夠在閱讀“整本書”過程中,有的放矢地找尋故事主線,以及感悟整本書所表達的思想情感。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閱讀《紅樓夢》。通過讓學生認真閱讀文中的故事,找尋賈家衰敗的真正原因,以及賈寶玉的思想特點,促進學生把握該文學名著的思想內(nèi)涵,從而使學生在觀摩研討與交流過程中,更深層次地體驗和感悟《紅樓夢》的文學價值。
三、轉(zhuǎn)變閱讀教學視角,增強“整本書”效用
在新課改精神的要求下,轉(zhuǎn)變閱讀教學視角已變得日益重要。為了突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教師需要利用“整本書”的閱讀效用,帶動學生學習語文知識。通過利用課本中的文章內(nèi)容,不斷拓寬學生的思想格局,從而使學生在興趣的帶動下,自主、自覺地閱讀“整本書”。為了使學生能夠提升閱讀技能水平,教師可以在布置閱讀任務前,給學生講述故事情節(jié)的梳理辦法,以及找尋故事情感意蘊的方法,從而為學生更好地閱讀“整本書”,打下堅實牢固的基礎。例如,教師在布置《三國演義》整本書閱讀任務前,可以利用《三國演義》中《草船借箭》的故事情節(jié),驅(qū)動學生的閱讀興趣。通過帶領學生閱讀故事內(nèi)容,使學生能夠產(chǎn)生對諸葛亮的敬佩之情。通過進一步刻畫故事形象,使學生能夠帶著濃厚的興趣閱讀《三國演義》整本書,從而從根本上提高“整本書”的教學效用,促進學生提升語文能力。
四、依托師生交流,升華“整本書”閱讀效果
從某種層面上看,加強師生交流與溝通,是提升“整本書”閱讀效果的重要方法。為了閱讀教學更具質(zhì)量,教師需要拉近學生與書籍的關(guān)系。通過營造良好的故事情境,不斷提升閱讀氛圍,從而使學生在閱讀書籍時,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語文知識教學,從根本上發(fā)展學生的閱讀思維品質(zhì)。首先,教師可以結(jié)合教學經(jīng)驗,從科學性、人文性等角度,闡述文章的藝術(shù)價值。通過帶領學生一起閱讀書籍,不斷升華書籍中主人公的形象,促進學生感悟主人公的思想,從而找尋故事發(fā)展線索。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對學生提一些問題,如“主角為什么要這樣做?”等,不斷引導學生思考問題,使學生依托主人公的思想,準確地回答問題。其次,在學生完成整本書閱讀任務后,教師可以與學生一起談論閱讀心得。通過鼓勵學生探討與交流,使學生能夠在分享閱讀成果后,鞏固對整本書的認識和理解,以及豐富語文思想情感。
五、結(jié)合學生閱讀現(xiàn)狀,改善閱讀教學機制
想要提升“整本書”閱讀效果,教師必須要認清學生閱讀學習中,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通過改善閱讀教學機制,制定相應的解決措施,從而幫助學生解決閱讀問題,以及克服閱讀學習上的困難,從而塑造學生的語文能力。一般來說,學生在閱讀時,容易出現(xiàn)缺乏耐心,無法抓住故事線索,感悟太過表面等情況?;诖?,教師一定要以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為教學前提,提高學生閱讀技能為根本,對學生進行基礎性的閱讀教學。依托文字表述鮮明,故事情節(jié)生動的文學作品,循序漸進地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從而使學生能夠由淺入深地研究語文知識。
六、采用因材施教法,促進課文的有效遷移
由于學生個體存在明顯的差異性,對學生進行統(tǒng)一性的閱讀教學,必然會使一些學生根本教師的思路,無法準確理解教學內(nèi)容。為了使每一個學生語文能力都能有所提高,教師需要堅持“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不斷進行分類教學,從而提升每個學生的語文素質(zhì)。通過實現(xiàn)課文的有效遷移,不斷將整本書閱讀價值升華,從根本上塑造學生的語文思維品質(zhì)。首先,教師需要結(jié)合“推進”原則,對學生進行階段性的閱讀教學。通過與學生一起品讀書籍和分享感悟,從多角度上檢測學生的閱讀能力。通過巧妙設計問題,不斷激發(fā)學生的思想感悟,使學生能夠結(jié)合自身的實際情況,深入“整本書”閱讀。其次,教師應重視“輸入與輸出”的關(guān)系,不斷將閱讀知識轉(zhuǎn)化為語文功底,促進學生在閱讀中積累更多的學習技巧。為了使整本書閱讀更具效果,教師可以深入研究教材文本內(nèi)容。通過借助某一課文,豐厚學生的閱讀思想,從而遷移學生的思維,使學生更好地閱讀整本書。
結(jié)語
總之,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加強“整本書”的實踐教學,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語文思維品質(zhì),還能在最大限度上開拓學生的語文視野,促進學生在“整本書”閱讀中積累更多的語文知識,以及沉淀語文思想。
參考文獻:
[1]李佩芬.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實踐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36):76.
[2]劉艷華.高中語文新課標視角下的整本書閱讀教學實踐與策略[J].遼寧教育,2018(19):6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