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雨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藝術并不超越大自然,不過會使大自然更美化。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會有設計。藝術與設計看似不太相當?shù)脑~語,其實是相互交織,相輔相成的。兩者在一定意義上來講無法分割。環(huán)境、平面、廣告、室內等都是設計。而設計的基本原則是設計師在設計過程中必須依據(jù)和遵循的基本法則,它按照設計的客觀規(guī)律所歸納和制定,來自于設計實踐,指導設計實踐并接受設計實踐的檢驗。
英國彼得湯姆遜提出現(xiàn)代設計的五項基本原則:完整性原則、變化原則、辨證的限度原則、綜合原則和服務原則,給藝術設計帶來比較具體的解釋。設計不單單只是設計師憑空構思,而是需要各種外界的積累,以及考慮客觀因素,而最終達到的較為完美的產品。生活中大到隨處可見的綠化、花叢擺放位置、建筑設施,小到一張桌布、椅子、面霜罐子外觀……仔細觀察,會發(fā)現(xiàn)人類不斷創(chuàng)新,為更好的生活努力拼搏。在藝術設計里,除了反復做業(yè)務和產品方面的工作,更要多多關注世界上其他設計師在做什么事,用什么工具。這個時代,設計師和程序員可能是最需要自主學習,也最能夠自我推動學習新知識的人,因為原地踏步很快就會被淘汰。
藝術與設計同為重要,每個人會有不同的解讀。藝術設計追溯其根本,是為人類服務,更是為當下的時代服務,觀賞也好,實用也罷,任何事物的產生都是由人這個群體孕育經營。有一千個讀者,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對于藝術設計的感悟都不一樣,當然設計出來的產品也都是獨一無二。
藝術設計是一門獨立的藝術學科,它的研究內容和服務對象有別于傳統(tǒng)的藝術門類。同時藝術設計綜合性非常強,它涉及到社會、文化、經濟、市場、科技等諸多方面的因素,其審美標準也隨著這諸多因素的變化而改變。所以說,藝術來源于生活,反過來又作用于生活。與時俱進是作為時代更迭的檢驗方式。
與時俱進,意思是行動和時代一起進步。德國打造“陽光地帶”,弗萊堡城地處德國南部的巴登符騰堡州境內,人口25萬,被列為歐洲最具生態(tài)意識的小城。它收集的太陽能幾乎等于全國太陽能源的總額,故有“陽光地帶”之稱。弗萊堡城的環(huán)保和綠化在全國排第一位,成為全球率先落實永續(xù)發(fā)展概念的城市之一,是歐洲的太陽能之都和歐洲環(huán)境之都。弗萊堡市的施利爾波社區(qū)由德國著名建筑師羅爾夫迪希設計,耗時5年建成,是探索未來天陽能建筑模式的樣板。他不但使太陽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像太陽能光伏、太陽熱能、日光浴室或冬日花園,而且還開發(fā)了被動太陽能設計,如太陽能冷卻……它將能源利用、生態(tài)保護和建筑美學融匯在一起,堪稱最佳化設計的綠色住宅社區(qū)。藝術設計需要準確把握時代特征,始終站在時代前列和實踐前沿,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和開拓進取,在大膽探索中繼承發(fā)展。不僅在設計領域里,或是文學、科技、人文等各方面亦是如此。
圖1
人類是渴求美好、便捷、上層的。每個時代都有不同歌頌以及追捧的熱潮,設計也是有著同樣規(guī)律的意義。當出現(xiàn)能為人們提供更高水平、高評價的新產品時,舊產品必然淘汰。就好比手機,iPhone從第一代到現(xiàn)在的iPhone12,從2 G到5 G,從平面屏到曲面屏,科技進步引領產品的更新。相信幾十年后,甚至幾年后,會出現(xiàn)更加高科技的超前手機。此時,設計就要跟上時間的步伐,不僅需要考慮多方面因素,更需以人為本,與時俱進?!胺ㄕ撸煜轮饕?。變者,天下之公理也?!痹O計離不開堅實的基礎知識,如果只是盲目的想象,天馬行空,必然設計不出任何實物。就好比建造一樁房子,地基都沒有打牢,就忙著添彩加瓦,是不切實際的。所以一名優(yōu)秀的當代設計師需要不斷更新知識以及觀察、總結事物,秉持良好基本專業(yè)素質。
藝術設計貴在創(chuàng)造活動與實踐,是設計者自身綜合素質,如表現(xiàn)能力、感知能力、想象能力的體現(xiàn)。各個專業(yè)雖然對設計知識的著重面不盡相同,但對于“大設計”概念的關于美、節(jié)律、均衡、韻律等的要求是一樣的。不論是平面的還是立體的設計,首先要面對的是一個對所設計對象的理解——對設計對象相關的背景文化、地理、歷史、人文知識的理解。設計源于生活,不斷打破常規(guī),展望未來的產品往往會讓人向往。所以創(chuàng)新是作為一名設計師必不可少的素養(yǎng),如果只是固步自封,做井底之蛙,那必然被淘汰。手機逐漸輕薄,口紅色號愈來愈多種,建筑形狀多樣性,私人定制涌現(xiàn)……創(chuàng)新更是形影不離。但我們不能單單茍且于眼下的成就,更需要我們新一代更加靚麗的設計出現(xiàn),更加深刻挖掘。物質與精神層面都需要創(chuàng)新。充分發(fā)揮設計者的創(chuàng)造力,利用人類已有的相關科技成果進行創(chuàng)新構思,設計出具有科學性、創(chuàng)造性、新穎性及實用成果性的作品。
藝術設計的特點決定了設計師不但是個藝術家還要是個思想家,更是個行動家。首先,我們要從用戶需求出發(fā),以用戶為中心,挖掘用戶的本質需求,引導市場需求。例如,喬布斯說,用戶并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直到你把東西擺到他面前。亨利福特也說過,如果我最初問消費者需要什么,他們只會說一匹更快的馬。營銷有句經典的話:一位消費者想買鉆孔機,他并不是想買鉆孔機,他就是想要那個孔而已。這些案例都告訴我們,創(chuàng)新的設計可以引導市場需求,作為設計師要去觀察世界,發(fā)現(xiàn)問題的本質。其次,從挖掘產品功能出發(fā),賦予老產品以新的功能、新的用途?;ヂ?lián)網+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設計思路,帶來產品升級、產業(yè)升級。比如,一個傳統(tǒng)電風扇,加入傳感器后,可以識別人體溫度,當體溫降低后,自動關閉。相比傳統(tǒng)電風扇,更智能、更環(huán)保。同時,我們也可從成本設計理念出發(fā),采用新材料、新方法、新技術,降低產品成本、提高產品質量、提高產品競爭力。例如,3D打印機的出現(xiàn)使得模型的制作更加方便快捷,也可以滿足普通用戶個性化定制。設計改造創(chuàng)新,設計是人類制作石器、獸皮衣遮體,一種動物的本能,設計本沒有意義,是人類賦予“設計師”這個稱謂更多的責任和使命。
圖2
追求時尚是審美淘汰的體現(xiàn)形式。設計師是審美創(chuàng)意和體驗的闡釋者,而作為消費主體的人們便是審美體驗的二度闡釋者,正是作為接受主題的人的參與、發(fā)現(xiàn)、響應和評價,設計才是完整的、有意義的。這就好比梵高的畫,如果沒有后來人們的發(fā)現(xiàn)與評價,那他的偉大作品或許終將成為垃圾。人們對時尚和新潮無限追求的心理,產生了審美淘汰,特別是作為社會棟梁的年輕一代,似乎對時尚永遠有著特殊的情感。不難想象審美淘汰使得社會需求加大,從而促進生產不斷更新?lián)Q代,促進著企業(yè)和設計師們不斷的創(chuàng)新。人們有求新求變的審美心理,審美標準和審美觀念也不會一成不變,尤其在當今節(jié)奏飛快的信息時代,人們的審美趣味和審美愛好更是日新月異。審美淘汰促進著設計的進步,而設計的進步反過來使得審美淘汰的節(jié)奏加快。
時代更迭,人類進步意味著審美的變化。任何產品都有其生命周期,設計在某種程度上也有周期性。正因為新鮮感的存在,所以才呈現(xiàn)出升級替代的審美淘汰。世間萬物不變的便是變化,而驅使現(xiàn)代設計改變的不是設計師本身,而是成千上萬需求的改變帶來設計師的追隨創(chuàng)造。但是消費者作為有自主意識的人有著自己的審美標準,如果設計師的設計過于超前,讓人難以接受,這樣的作品也不能稱之為好的設計。
在藝術領域里,流派之分往往成為藝術家之間的良性切磋;在文學領域里,作家們也會因為思想傾向和文學觀念進行學術交流;在演藝領域里,演員們努力實踐探索,追求自己表演藝術的獨特風格。無論是藝術設計、文學、演藝……還是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都需要一顆容納萬千之心,因為我們追求的目的是相同的,只有在不斷地摩擦結合,才能讓時代更加賦予豐富性。在不觸碰底線的情況下,任何思想做法,都是可以被理解與共存的,共贏難道不是最好的碰撞方式嗎?在設計中,也不會有十全十美的東西,我們只能盡量觸碰完美,按照自己內心的渴望,去設計屬于自己,利他的東西。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包容會讓自身變得更加豐富強大,側面也能體現(xiàn)出一個人的性格與情商。一名優(yōu)秀的設計師需要這樣一個擁抱一切的感悟。
在首次線上進行的舊金山設計周期間,frog 的團隊探討了如何通過設計為客戶們創(chuàng)造包容性體驗。Charles Yust 和Tammy Baird 同兩位合作伙伴,即Corey Timpson 和Sina Bahram 一起探討了包容性設計的理念。包容性設計就是對所有人而言都具有包容力的設計。盡管自詡為“包容性設計”,很多產品往往并不能為盡可能多的用戶群體帶來良好體驗,而是止步于滿足其作為商品的最低要求。包容性設計的目的便是使盡可能多的人獲得溫暖且無障礙的體驗。包容性設計為不同喜好、不同接受風格和能力水平的人提供了多個切入點。包容性設計的真正意義在于,它不但能讓人們有更多的機會獲得產品、服務和體驗,還能在不限定個人能力的情況下盡可能多地為所有人拓展創(chuàng)新、創(chuàng)意和設計的視野。
圖3
解釋性畫廊是一個沉浸式增強現(xiàn)實空間。它由frog 與舊金山摩登藝術博物館的策展人、數(shù)字工作人員、營銷和游客體驗專家團隊合作設計,用來捕捉勒內·馬格利特的藝術靈感。與此同時,解釋性畫廊能在不依賴任何個人設備的情況下以互動體驗的形式解釋馬格利特的創(chuàng)作主旨。在回顧這個項目的過程中,通過尋找“我們該如何通過音頻展現(xiàn)參觀體驗?”“我們該如何提示參觀者使用‘隱藏功能’”,或“創(chuàng)造出讓不同觀眾都更易發(fā)掘隱藏內容的界面?”“這些增強功能如何讓觀眾們更加深入地了解馬格利特作品的主旨與奧秘?”一系列問題的答案,思考了如何在未來設計出更具包容性的體驗。
圖5
今天的中國藝術設計同樣越來越具有包容性。在追求自由、個性、獨立和共同的基礎上形成了新的氛圍。中國當代藝術設計主題豐富,涵蓋社會生活和精神生活所有領域。其包容性和豐富性在思想觀念和文化創(chuàng)造方面廣泛研究和吸收了世界先進理念和優(yōu)秀文化中得到體現(xiàn)。設計者們逐漸積累起豐富的經驗。在了解當今世界的當前趨勢的同時,中國人開始慢慢思考如何在復雜的世界中建立自己的思維方式、思想和行動方式。如何在世界文化藝術的發(fā)展模式中形成自己的創(chuàng)作設計方法,找到適合自己走的路。尊重祖先的優(yōu)秀文化遺產,充分尊重世界工業(yè)革命以來文明發(fā)展的各項成就,借鑒傳統(tǒng)文化塑造人的思想和品格,也有勇氣面對當今社會生活中出現(xiàn)的問題和挑戰(zhàn)。
包豪斯是德國魏瑪市的“公立包豪斯學?!?,它的成立標志著現(xiàn)代設計教育的誕生,對世界現(xiàn)代設計的發(fā)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包豪斯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為發(fā)展現(xiàn)代設計教育而建立的學院。在設計理論上,包豪斯提出了三個基本觀點:藝術與技術的新統(tǒng)一,設計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產品,設計必須遵循自然與客觀的法則來進行。
圖6
到至今,包豪斯風格建筑,都是建筑師設計的楷模與導向,在當時年代能有如此超前的思想,也不得不佩服以格羅皮烏斯為首的優(yōu)秀設計師,畫家,工匠等。其不同高低的形體組合在一起,既創(chuàng)造了在行進中觀賞建筑群體給人帶來的時空感受,又表達了建筑物相互之間的有機關系,更體現(xiàn)了“包豪斯”的設計特點:重視空間設計,強調功能與結構效能,把建筑美學同建筑的目的性、材料性能、經濟性與建造的精美直接聯(lián)系起來。其理念是被現(xiàn)代人認同的,是傳承的。好的東西,必然會被采用。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校區(qū),也充斥著包豪斯的建筑美學。它不但是一種運動、一種建筑風格,也是一種繪畫思潮、一種設計理念。而在傳承的同時,并不是硬般生套,也需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結合當下,展望未來。
圖7
講到繼承文化和創(chuàng)新設計,就不得不提靳埭強先生為中國銀行設計的企業(yè)標志,他以中國古代錢幣與漢字“中”字設計了一個簡潔而富有時代感的機構形象。這個標志遍及世界、深入人心,不僅突出了銀行的行業(yè)特征,而且賦予了銀行更多的民族文化內涵。靳埭強的很多作品都運用了具有象征意義的圖像元素,通過水墨、書法等民族藝術的形式表達,表現(xiàn)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和中國審美精神的內涵,同時也反映了設計者對我國民族藝術的深刻理解和對現(xiàn)代表現(xiàn)手法的準確把握。既表現(xiàn)了時代感,又反映了民族性,完美地闡釋了現(xiàn)代設計的內涵。因此將中國傳統(tǒng)文化融入現(xiàn)代平面設計,完全符合當代社會的審美取向。我們從靳埭強的所有設計作品中,都能夠感受到強烈的中華文化氣息,而這也正是其藝術設計成功之處。當然一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手工技藝,比如燒制陶器、剪紙、刺繡等,更需要我們現(xiàn)代人的力量去繼承與發(fā)揚,更優(yōu)則將其融合到如今現(xiàn)代產品,集歷史文化感與現(xiàn)代感于一體。藝術設計,因有欣賞的人而有價值;技術,因有傳承的人而得以延伸。將二者糅合成一個完整的圓,得以生生不息,永續(xù)流傳。
圖8
藝術設計不是高高在上的無人巔峰,而是隨處可見的大千世界。其豐富多變和與時俱進是值得我們去追求挖掘的。每一個設計出來的產品都是具有歷史意義的,它可以不完美,但是它需要被人尊重。因為在其背后,是每一個設計師辛勤工作,努力研究,迸發(fā)靈感的過程。雖然它沒有生命,但是它被人注入靈魂,它就好似一個中間人,來連接人與人心靈上的交流溝通,靈魂與靈魂之間的觸碰。藝術是生活的升華,設計是藝術的體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