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常鋒 鄭春蘭
(1 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qū)扶貧辦 山東 日照 276800;.日照市春風園藝場 山東 日照 276800)
薊馬是最小的纓翅目昆蟲,成蟲體長0.5~2 mm,有黑色、褐色或黃色,口器銼吸式,能挫破植物表皮,吸吮汁液。薊馬繁殖主要是孤雌繁殖,偶爾有兩性生殖,卵期6~7 d,成蟲壽命8~10 d,1 年可發(fā)生14~17 代,繁殖能力非常強,一旦大面積發(fā)生,對花卉危害很嚴重。在日光溫室中,盆栽紅掌極易受到薊馬的為害,在葉子和花朵上出現褐色斑點和黑點,嚴重時花朵和葉片會畸形甚至枯萎,影響盆栽商品價值。同時,薊馬也會傳播細菌性、真菌性和病毒性病害等。
薊馬喜歡溫暖、干旱的天氣,生存的適宜溫度為23 ℃~28 ℃,適宜空氣濕度為40%~70%。濕度過大不能存活,當濕度達到100%、溫度超過31 ℃時,若蟲全部死亡。若蟲藏在盆土內化蛹和孵化成蟲。薊馬在11.5 ℃時就停止繁殖,在18 ℃左右開始增殖。在溫室內薊馬一年四季都能發(fā)生。
2.1 紅掌適宜溫濕度。紅掌適宜生長溫度為25 ℃~28 ℃,適宜空氣濕度為60%~80%,紅掌適宜生長的溫濕度也非常適合薊馬繁殖,所以紅掌極易受薊馬危害。
2.2 薊馬對不同品種的危害。一個棚內不同品種間一般會先在朱莉、粉冠軍、白驕陽等雜色品種上發(fā)現薊馬,如果防治不及時,將在阿拉巴馬、特倫薩等紅色品種上很快繁殖蔓延。
2.3 薊馬在日光溫室繁殖規(guī)律。在山東省日照市每年4~6 月、9~10 月是日光溫室盆栽紅掌薊馬的高發(fā)期。日光溫室于11 月份進入密閉狀態(tài),棚內濕度上升,特別是夜間空氣濕度基本達到飽和狀態(tài),不適合薊馬生長;到第2 年4 月份日光溫室開始放風,空氣流動加大,棚內空氣濕度下降,開始適合薊馬大量繁殖;到6 月份后,氣溫開始上升,棚內白天溫度極易超過31℃,又不適合薊馬生長;9 月份隨著氣溫下降,薊馬又開始大量繁殖。紅掌從上盆到出貨一般需要10 個月左右的時間,如果防治不及時,每一批貨都極易遭受薊馬危害。
3.1 薊馬可通過粘附在人的衣服和工具上進入溫室,特別是從有薊馬危害的農田、溫室極易帶入。
3.2 溫室周邊發(fā)生薊馬為害時,極易從溫室的縫隙,如風機、水簾、通風口等進入溫室。
3.3 可藏于基質內,在雜草和植株上產卵繁殖,一旦條件適宜,就會大面積暴發(fā)。
4.1 保持環(huán)境整潔。及時清理溫室內外雜草及溫室內雜品雜物,溫室周圍盡量不要種植吸引蟲子的花卉,如玫瑰、月季等,避免在防治薊馬時留有“死角”。
4.2 物理防治。懸掛粘蟲板,因薊馬對藍光具有趨光性,可以采取懸掛2 塊藍板、1 塊黃板的方式交替進行,板子應稍高于紅掌頂端,并隨著紅掌生長逐漸上移,2 周更換1 次,10 m2左右掛1 張,每周檢查1次,觀察蟲害發(fā)生情況。同時,在水簾外側、風機內側、放風口處安裝防蟲網。
4.3 化學防治。薊馬多藏于葉背面和土壤中,晝伏夜出,擴散繁殖速度很快,防治應及時,通常當發(fā)現1只的時候,其實周圍應該已經發(fā)生很多,當發(fā)現粘蟲板上超過3 只薊馬時,就應該施藥。對于2 個高峰期,可以提前進行噴藥預防。通常使用化學藥劑為6%艾綠士(乙基多殺菌素)1 500 倍液、5%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1 000 倍液、5%阿維菌素3 000 倍液,也可用21%卉健(噻蟲嗪)2 000~3 000 倍液灌根或噴霧,使用化學藥劑應殺卵和殺蟲一起進行。施藥時間應在下午4:00 以后,葉正反面都要噴施。通常連續(xù)施藥2~3 次,間隔時間6~7 d,不同類型的農藥交替使用,減少抗藥性。噴藥后,第2.應提前1.拉遮陽網,避免發(fā)生藥害。在整棚紅掌銷售完畢,即空棚階段,可用敵敵畏、阿維菌素等熏蒸性的藥物結合殺菌進行1 次徹底消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