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改俊
摘要:《西廂記》中的張生是封建社會知識分子的一個“潛在的自我”形象。他的“狂舉”與才學是元代關(guān)漢卿、王實甫之輩在現(xiàn)實中的反映,他的美好婚姻、狀元及第、翰林院修史是封建社會無數(shù)知識分子的理想。
關(guān)鍵詞:《西廂記》張生 潛在形象
金圣嘆評《西廂記》時說:“《西廂記》所以寫此一個人者,為有一個人要寫此一個人也。有一個人者,張生是也。若使張生不要寫雙文,又何故寫雙文?”金圣嘆所說的“此一個人”是鶯鶯,而“有一個人”即張生。就是說,《西廂記》所以要寫鶯鶯,目的是寫張生。金圣嘆的確是慧眼獨具,或者說金圣嘆對于張生這個人物的理解高度遠勝于他人。在許多評論家眼里,《西廂記》中鶯鶯形象的分量遠勝于張生,張生只是一個具有喜劇色彩的風流小生而已。
文學經(jīng)典中的人物形象所寫的絕非是“一個”人物,而是一類人物,一個階層的人物,一個民族的人物甚或是全世界人人都具有的某些特點的人物。金圣嘆認為《西廂記》重在寫“有一個人”,正是因為他看到了張生這個人物身上豐富的內(nèi)涵?!段鲙洝分兴鶎憦埳菑埳蝗诵蜗?,而是在寫作者王實甫;王實甫又非寫王實甫自己,而是在寫王實甫此前此后包括金圣嘆在內(nèi)的無數(shù)封建社會知識分子的坎坷苦難及理想追求。張生形象的特點可以用四個關(guān)鍵詞概括:才高,性狂,情癡,運佳。
作為文人立足于世,自備的重要條件是要有才?!段鲙洝氛介_篇第一折,張生登場自我介紹:“學成滿腹的文章,尚在湖海飄零,何曰得遂大志?”鶯鶯評價張生“外像兒風流,青春年少;內(nèi)性兒聰明,冠世才學”。紅娘認為張生與鶯鶯般配的理由是“秀才是文章的魁首,姐姐是仕女的班頭”。佛門中的長老都言:“張生不是落后的人”,“貧僧準備買登科錄看”。劇中的人物,幾乎無一例外都在贊賞張生有才。后世文人的評價,也無不把“才高”視為張生形象的關(guān)鍵。李卓吾曰:“余讀《國風》,知惟圣人而后能好色;讀《西廂》,知惟才人而后能好色。世無圣人,并乏才人,區(qū)區(qū)俗輩,敢云好色乎哉!”金圣嘆言:“倚翠偎紅者,知淫而不知好色;偷香竊玉者,知好色而不知風流。只有司馬相如、曹植這樣大才的作家,才配稱為風流。并且唯有英雄氣,然后有兒女情?!笨梢娪胁攀秋L流的必備條件。曹植、司馬相如的才學是多少文人仰慕而期望達到的!而為求才學,天下文人付出多少心血與艱辛!張生唱詞:“向《詩》《書》經(jīng)傳,蠹魚似不出費鉆研。將棘圍守暖,把鐵硯磨穿。投至得云路鵬程九萬里,先受了雪窗螢火二十年?!苯鹗@在此段唱詞的后面批道:“哀哉此言,普天下萬萬世才子,同聲一哭!”“將棘圍守暖,把鐵硯磨穿”具體形象地道出獲得才學的漫漫艱辛之路,此言無疑會引起天下讀書人的共鳴。
在獲得“冠世的才學”之后,知識分子在性格方面往往易表現(xiàn)出超凡脫俗的特點,這種性格以一般人的眼光看就是一個“狂”字??瘢呛团涯嫘月?lián)系在一起的。在首折“驚艷”中,當張生得知自己在普救寺所遇的“活觀音”是相國小姐時,馬上下定決心:“小生便不往京師去應舉也罷。”封建士子向來把求取功名看作是一生中最重要的追求,而張生為一個陌生的、一見鐘情的女子就輕易地放棄了科舉。這種癡情的“狂舉”描寫,植根于元代知識分子的現(xiàn)實生活。唐宋之際在知識分子中間出現(xiàn)“狂人”,是偶或見之;而在元代獨特的社會環(huán)境下,知識分子中的“狂人”比比皆是。也正因此,產(chǎn)生了一代文學——元曲。在元代科舉被廢近八十余年,知識分子從最初廢除科舉的不適應、悲憤,到后來開始冷靜地分析科舉的利與弊,再到明智地選擇自己的謀生和出路。元朝一代大儒許衡對科舉一直抱著不屑態(tài)度。年輕的時候,許衡問老師:“讀書何為?”其師回答:“取科舉耳?!痹S衡反問:“如斯而已乎?”后來許衡見到元世祖,元世祖和許衡談及科舉時說道:“卿言務實,科舉虛誕,朕所不取?!薄段鲙洝分泻髞韽埳⒓涌婆e,與鶯鶯離別時,痛苦萬分?!堕L亭送別》是《西廂記》最精彩的一折戲,是古今寫離別最好的文章之一。從“別宴”中的感傷,到“草橋驚夢”中的纏綿,說明張生的上京應舉,實是出于無奈。在張生心目中,兒女之情遠重于科舉功名。張生的這種情感與選擇,唯有在元代“異質(zhì)”文化滲透下的文人才可能具有。張生的舉止時隱時現(xiàn)地展示著元代以關(guān)漢卿為代表的浪子文人的特點。
《西廂記》有情人終成眷屬的奮斗過程中,紅娘有著不可磨滅的功勞?!凹t固女中之俠也。生、鶯開合難易之機,實操于紅手,而生、鶯不知也。倘紅而戴冠佩劍之士,則不為荊諸,即為儀秦?!保ń鹗@語)而紅娘愿意如此不惜一切代價成就這樁好事,完全是出于幫助張生,這與古代一般敘事文學中所塑造的“義仆”“忠奴”形象完全不同,紅娘的行為是完全違背主人意愿的。金圣嘆這樣分析紅娘之所以幫助張生:“初焉以退賊,故方德張生;既然以賴婚,故方憐張生;既然以揮毫,故方愛張生;既然以不效,故方羞張生……”在此金圣嘆列舉的原因還是表層皮毛,其深層更為重要的一點是:張生把給小姐端茶遞水、傳書遞信的一個地位極其卑微的奴婢視為“擎天柱”,拜為上將軍,他對紅娘的態(tài)度完全是平等的甚至是仰視的。張生把自己的喜怒哀樂全盤坦露于紅娘面前,他與紅娘之間是沒有任何秘密的,而不像小姐在紅娘面前有許多的“做假之處”。張生與紅娘之間這種平等坦誠的關(guān)系,正是元代許多雜劇作家與女藝人之間真實關(guān)系的寫照。元代知識分子與女藝人之間的關(guān)系,與唐宋時代的文人與歌妓之間的關(guān)系在性質(zhì)上是全然不同的。唐宋時期,文人即便面對色藝俱佳的歌妓舞女,他們更多的是居高臨下地欣賞和贊美,而很難有真正互相平等的交流。在元代,雜劇作家的地位與女演員是完全平等的,元代的職業(yè)等級中,曾有“八娼九儒十丐”之說。如此的社會背景下,關(guān)漢卿是下決心,一生在“煙花兒”路上走,除非“三魂歸地府,七魄喪冥幽”;自稱是“普天下郎君領(lǐng)袖”“蓋世界浪子班頭”“錦陣花營都帥頭”。關(guān)漢卿現(xiàn)存十八種雜劇,其中七種以婚姻愛情為題材,其劇作多為“旦本”戲,多寫女性。而王實甫則把自己一生的才華奉獻在“風月營”“翠紅鄉(xiāng)”與“鶯花寨”中。王實甫留下來的散曲共有四首,其中兩首就是寫青樓生活的;現(xiàn)存雜劇包括《西廂記》共三種,兩種就是寫婚姻愛情的。其《破窯記》藝術(shù)水平雖不及《西廂記》,但主題“心里順處便是天堂”與《西廂記》主題很相近。關(guān)漢卿、王實甫等一大批雜劇作家,他們是完全平等地與歌妓女子生活在一起的,互相切磋藝術(shù)、交流思想,由此對這些下層女子的聰明智慧有切身的了解。而且由于地位相近,其感受與心理很多時候也有相同之處。正是基于這樣的現(xiàn)實生活體驗與感受,王實甫才寫出《西廂記》中張生與紅娘之間平等、親近的關(guān)系。
《西廂記》之所以偉大,張生之所以是全劇的核心人物,不僅在于反映現(xiàn)實,源于現(xiàn)實;它同時也描寫了當時文人所能夠向往的一切美好與理想。有情而不能發(fā)展成婚姻,是千古才子之憾事?!段鲙洝分暗摹耳L鶯傳》中未發(fā)展成婚姻的主題變成“補過”之說,魯迅因此罵元稹“文過飾非”;而陳寅恪冷靜地分析發(fā)展不成婚姻的原因是鶯鶯本是娼妓出身,偽托高門,身份卑微。王實甫讓《西廂記》中鶯鶯出生于宰相門第,列于“七大姓”中(高宗朝,以太原王,范陽盧,滎陽鄭,清河、博陵二崔,隴西、趙郡二李等七姓,恃其望族,恥與他姓為婚;乃禁其自姻娶。于是不復行婚禮,密裝飾其女以送夫家。見劉鍊《隋唐嘉話》)。張生娶了七大姓中才貌雙全的崔氏女,這是唐以來文人夢寐以求的理想婚姻。在事業(yè)方面,張生狀元及第,奉圣旨在翰林院修國史。唐代薛元起官至宰相,曾言:“吾不才,富貴過分。然平生有三恨:始不以進士擢第,娶五姓女,不得修國史?!毖υ鹚浴叭蕖痹趶埳砩先繉崿F(xiàn)。張生不可不謂天下運氣最佳的文人!
金圣嘆在《驚艷》總評中說:“夫天下后世之讀我書者,然則深悟君瑞非他君瑞,殆即著書之人焉是也;鶯鶯非他鶯鶯,殆即著書之人之心頭之人焉是也;紅娘、白馬悉復非他,殆即為著書之人力作周旋之人焉是也……讀《西廂記》第一折,觀其寫君瑞也如彼,夫亦可以大悟古人寄托筆墨之法也?!苯鹗@的美學觀點與中外許多文學評論家觀點非常相近。中外文學史上大量的創(chuàng)作經(jīng)驗表明,文學作品中的人物既是作者自我的否定,更是作者自我理想的寄托。韋勒克、沃倫合著的《文學理論》也認為,小說家作品的各個人物形象都是作者“潛在的自我”。張生正是王實甫及元代之前之后的無數(shù)知識分子的一個“潛在的自我”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