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
摘? 要:近年來,“歷史化”漸成中國當代文學研究的潮流。相比之下,如何理解“當代”“當代性”,雖屢見討論,卻多流于高蹈,難見實效。學者賀照田近年來的研究,在社會史與精神史的交會處研讀當代中國的身心狀態(tài),摸索出若干研究當代的切實路徑:細讀“日?!?釋放身心經驗的公共價值;從文字“看入”世界。雖然無法與當代文學研究的對象與范疇直接對應,其研究方法卻不乏啟發(fā)意義,有助于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歷史化、當代性與人文性有機聯(lián)動的工作方式的真正落地。
關鍵詞:當代;細讀;身心經驗;現(xiàn)實
關于中國當代文學之“當代”的生成與演變,洪子誠曾有過詳細梳理{1}。一般認為,狹義的當代文學是指與“一體化”生產機制相伴生的文學,存在于1949—1978年。而廣義的當代文學則泛指1949年至今的文學,“當代”只是一個扁平的時間刻度,在具體使用中也常常相當于“當下”的同義語??傊敶膶W既有它的“政治面孔”,亦有它的“時尚面孔”。時代更迭,大家對概念的分裂心領神會,不同的使用方式如平行宇宙般各行其道。
但概念的分裂必然會導致學科內研究方式的分離,使其裂變?yōu)槲膶W史研究與當下文學批評、當下文化現(xiàn)象研究的兩大板塊。這種分離無可厚非,不過卻帶來一個深層后果,那便是文學史研究愈來愈成為逝去歷史的考掘學,而當下文學批評則容易成為喪失歷史縱深的即時反應。思想史家王汎森在接受訪談時曾提出自己對當代的觀察。他認為目前的一大問題是:“滿眼都是‘現(xiàn)在,表示你沒有一個縱深,也缺少變化的可能性了。要創(chuàng)造一個跟‘現(xiàn)在的距離,是件艱難的事情?!眥2}他認為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海量信息看似多元,實則常常是同質化和標準化的。對許多人來說,不斷涌現(xiàn)的“當下”誘惑和霸占著他們的注意力,歷史黯淡為不需涉足的他鄉(xiāng)。
無獨有偶,當代學界明星齊澤克雖然始終活躍在各種熱點上,但卻對當下媒介環(huán)境中“虛假的緊迫感”持有嚴厲的批判態(tài)度,認為那些媒體上令人煩擾的亂象“帶著一種從根本上反理論的論調。我們沒時間考慮:必須馬上行動?!雹奂磿r反應、人道主義激情和喧嚷的“馬上行動”,在省略掉批判性思考的環(huán)節(jié)后,已成為習見的景象。
有感于此便不得不發(fā)問:滿眼都是“現(xiàn)在”“必須馬上行動”之外,還有沒有更有效、更具穿透力和建設性的知識工作方式?換言之,當代如何思想?在此向度上,學者賀照田近年來的研究可謂充滿了開拓性,通過考察其若干個案研究,理解他在當代現(xiàn)實與知識生產之間往返的研究路徑,可以打開以知識工作應對時代問題的經驗空間。
細讀“日?!?/p>
個體的日常經驗與存在狀態(tài)并不容易被當作學術研究的對象。在社會史研究領域,雖然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出現(xiàn)了不同于宏觀計量學的微觀社會分析,試圖從小人物的生平或某個社區(qū)的歷史中發(fā)現(xiàn)根本問題,但相較于大規(guī)模長時段的規(guī)律性分析,這些個案的典型性與重要性總是備受質疑。而在文學研究中,雖然個體經驗是繞不開的對象,但研究者往往更習慣于從中拆解意識形態(tài)奧妙,忽視直觀感性的解讀,以彰顯其與業(yè)余閱讀不同的專業(yè)性。充滿差異與偶然性的個體經驗,與追求科學性與確定性的學術研究,似乎難以兼容。
但問題在于,當代人做當代研究的特點之一,便是面對著海量的、活生生的日常經驗。怎樣記憶、理解和打開這些經驗,是當代研究的責任和義務。賀照田在新近發(fā)表的文章《從社會出發(fā)的知識,是否必要?如何可能?》{1}便生動地示范了解讀日常經驗的方法。此文源于一次鄉(xiāng)建考察經歷:2018年7月17日,賀照田在河南靈寶羅家村的弘農書院進行鄉(xiāng)建調研時,聽取了當?shù)匾晃晦r村媳婦歡歡關于推廣孝親文化的發(fā)言,她同時也是書院的總干事。從發(fā)言內容到表達方式,賀照田都印象深刻?;鼐┖?,他反復聆聽歡歡的發(fā)言錄音,并在文中逐段記錄和細讀了發(fā)言細節(jié),試圖穿過“混雜了一般社會語言、知識分子語言與國家提供的語言”的表述,抵達她經驗的真正內核。
賀照田最終抓取的是一個最日常的故事,即歡歡第一次給婆婆洗腳的經歷:2012年底的某個晚上,當?shù)剜l(xiāng)建的重要推動者何慧麗到歡歡家做客,想要親自給歡歡的婆婆洗腳。歡歡實在不好意思,只能搶著去給婆婆洗腳,結果正是這次毫無心理準備的、第一次給婆婆洗腳的經歷,徹底改變了她與婆婆的關系。歡歡認為正是這次經歷,給予了她最大的力量,賦予了自己新的人生觀。
這樣的經驗對個人成長來說意義重大,但除此之外還能有什么更深入的認識呢?文章為“洗腳”這一短暫的日常行為補全了前后文,盡量全面解釋此事之所以發(fā)生及其如是發(fā)展的所有邏輯。故而也就可以發(fā)現(xiàn)文中搭建起歡歡的個人經驗脈絡(缺失但渴望親情等)、時代脈絡(諸如傳統(tǒng)孝親文化的邊緣化、鄉(xiāng)村老人的存在價值在當代社會習慣性被“無視”等)去定位“洗腳”發(fā)生的語境。同時文中也特別注意區(qū)分這次經驗的特質,與其他媳婦給婆婆洗腳的經歷不同,這是一次突然而至的私密接觸,反而刺激婆媳雙方迸發(fā)出最本真的反應,使之不至于淪為一次形式主義的“表演”。文中使用了“慢鏡頭”“微鏡頭”般的語言細描洗腳過程中婆媳雙方的身心感受軌跡:
在這超常的媳婦的“手”與婆婆的“腳”觸碰時,歡歡一下跳脫出平時常常抱怨、挑剔婆婆的反應軌道,腦海中出現(xiàn)的都是婆婆的種種好,并由這“好”的認識引發(fā)出之前自己對婆婆的種種行為的強烈愧疚。百感交集中,歡歡潸然淚下,既產生出對過去的愧悔,更萌生了對婆婆強烈的愛與感激。正像歡歡所說的,這一切電光石火般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發(fā)生,使得“從那一刻起,我就改變了婆婆在我心中那個位置,讓她這個位置從原來一個婆婆變成了真正的一個媽”。而這超常規(guī)的一切,和歡歡對這一切的強烈反應,對婆婆也是一種調動。不善表達、當時半被強迫才接受“洗腳”的婆婆,在歡歡淚下時,一把抱住歡歡,從而使“婆婆變成媽”的感受在將明未明的時刻,霎那間被明晰、確證。
這是一段十分有趣的文字,研究者似乎比當事人更明確她們的身心感受,仿佛對待筆下的主人公一樣,不斷填充經驗的縫隙,把不可見的心理體驗賦形為一個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邏輯過程。唯有如此,“婆婆變成媽”才順理成章。賀文充分釋放了這一日常行為的心理、觀念、歷史和社會意涵,從這個飽滿鮮活的個體遭遇出發(fā),從個體情感的巔峰時刻出發(fā),去探討當代孝親文化、家庭倫理所面對的挑戰(zhàn)以及其中蘊藏的改善之道。他認為,正是與婆婆關系的改善,讓歡歡意識到“媳婦”在家庭中承上啟下的結構性作用,獲得了健全自身人格和融入復雜社會的“齊家”意識。個人與家庭的良性互動,既是她進入社會的后盾,更示范了個人在大結構中行為處事的經驗。
捕捉身心狀態(tài)的轉變節(jié)點,細讀日常修辭的實際所指,搭建多重脈絡的精密鏈條,進而從中發(fā)掘建設性的可能路徑——“洗腳”的日常經驗竟然成為理解當代社會的一個支點。但值得追問的是,對普通個體的日常經驗進行如此綿長繁瑣的解讀,真的具有普遍意義嗎?極度依賴文本細讀的工作方式,會不會扭曲當事人的經驗,滑向某種自戀或主觀演繹呢?
釋放身心經驗的公共價值
“感覺”是賀照田研究中的高頻詞,標示著其學術特色。如他所說:“我專注的是時代個體生命存在感覺的展開,試圖從自己、自己親人、朋友在內的多數(shù)人的歡欣、充實、痛苦與困頓中有所把握和領悟?!彼栌枚韲骷颐住て绽锸参脑凇洞笞匀坏娜諝v》中的話,將自己的追求描述為“向深處的旅行”“企圖深化對我周圍鄰近的日?,F(xiàn)象的領悟”。{1}
朝向深處的旅行,或可理解為余旸的比喻,是一個在“有”的海面下體會和捕捉“無”的暗潮的過程。{2}所謂“無”,便是那些不可見但又數(shù)量巨大的深層觀念、情感與無意識。在以賽亞·伯林那里,每個人和每個時代的表層下,都有一條道路“通向越來越不明顯卻更為本質和普遍深入的,與情景和行動水乳交融、彼此難以區(qū)分的種種特性”。對研究者來說,這些特性是在推進研究時,復雜的“黏稠物質”③。
賀照田正是通過聚焦時代中那些晦暗不明但卻在某些關鍵時刻起到重要作用的“無”,才能把難以名狀的身心情感狀態(tài)作為理解當代社會的法門。在對歡歡經驗的解讀中,他關注歡歡表達自身經驗的方式、內心的價值尺度、倫理觀念與道德準則,更關注她行動的基本依據(jù)以及帶有普遍性的某些習慣。他對1980年代這個定型的時段特別敏感,選取對“潘曉來信”加以細讀,從中把捉理想主義與虛無主義相互競逐、有待轉向的歷史勢能{4}。在他的筆下,這些看不見的日常往往才是釀成巨變的潛流。
但想要從身心經驗中有所創(chuàng)見,捕捉到真正重要的“無”,實在太過艱難。與人類學和社會學的調研、訪談等工作方式不同,賀照田依賴的是更為“間接”的文本細讀,一種強度極大、極為緩慢的細讀方式。在當代文學研究與文學批評領域中,最常操練的“技術”也是文本細讀。不過,賀照田很早就對1980年代以來的文本細讀方式做過犀利批評,他認為建立在文本內外二元對立基礎上的細讀,只會讓文學成為理論的奴仆{5}。直到今天,中國當代文學研究中的細讀也難以擺脫這樣的狀況,越是精細化,反而容易誤差越大。與此不同,賀照田在三個專題研究中,分別將雷鋒日記⑥、潘曉來信、歡歡發(fā)言視作“社會文本”,也就是第一手的社會文獻,他有一個更有趣的說法——“當事人的證詞文獻”。他將研究對象稱為“當事人”,也就打破了文本與現(xiàn)實的隔斷,將當事人的表達視為具備公共性的“證詞”。雷鋒日記關聯(lián)的是1960年代過度政治化的時代脈絡,潘曉來信是后“文革”思潮的典型文本,歡歡發(fā)言則產生于當代鄉(xiāng)建和儒學復興的大潮中。
對待這些一手文獻,他擁有著福爾摩斯式的細節(jié)觀察力。總體上,他認為毛澤東時代的社會文本,比如雷鋒日記,成功的經驗沒有被詞語充分表達,造成了失真的現(xiàn)象;而后毛澤東時代,比如歡歡的發(fā)言,又與自己真實的正面經驗有所隔膜,無法擺脫既有語言直接講述。因此,他首先要謹小慎微地辨析經驗材料的真?zhèn)?,厘清能指的實際所指,避免失真和隔膜的誤導。這確實類似某種推理工作——“真相只有一個”。他的目標是從這些當事人的證詞中,確立盡可能可靠、準確和深入的當代精神史的“認知踏腳點”。
追求精確性,目的在于寄托遙深。他想經由這些當代身心存在的關鍵節(jié)點,在準確把握的基礎上釋放精神史和社會史的信息。通過對當事人身心狀況的把握,探究其形成機制,既可以解開機制成功運轉的奧秘(比如雷鋒經驗中的“集體英雄主義”),也可以揭開問題產生的真實機制(比如潘曉來信中理想主義的難以轉化),進而對癥下藥,真正承擔起時代的認知要求。
從個體身心經驗出發(fā),落腳點是歷史反省和時代認知。雷鋒、潘曉和歡歡都是特定歷史—社會—精神脈絡中的個人,是依然與當代精神狀況密切關聯(lián)的節(jié)點人物,而非原子化的無根自我。個體悲歡不一定隨風而逝,在特定時刻,他們承擔著時代轉變的痛楚,也蘊藏著改變的能量。面對這些,研究者一方面要充分調動自身的感受力、共情力,一方面又要冷靜地完成從“證詞”到“結論”的推理過程,最大限度地抑制自戀的投影擾亂認知的準確性。這種近乎矛盾的研究狀態(tài),對于真正釋放日常生活和身心經驗的認知價值來說,極為重要。而對當代的研究者來說,基于對社會中自我的充分理解,并充分調動各種脈絡來精確索解,才能避免不自覺間被偏見與激情、立場與惰性驅使,真正攀登在認知的階梯中。
從文字“看入”世界
賀照田以文本為媒介展開工作,同時又對文本保持高度警惕的態(tài)度。相較于文本內容,賀的研究同時強調文本的生產過程才是更根本的。如果不基于后者展開研究,將會忽略重要的事實而導致結論的一廂情愿。對潘曉來信的研究方式便是首先梳理這一文本的制造過程,這對其內容的單純性和可信度有相當?shù)慕鈽嬜饔?。相似的,在當代文學研究中,生產機制研究往往才被視作決定性、事實性、積累性的知識生產,而對于內容的闡釋,往往難以避免主觀隨意性與或隱或顯的立場制約,顯得不夠“科學”。但問題的關鍵不在于對文本的依賴程度,而是字里行間到底能提供什么。
賀照田直言中文系的學術訓練令其對文字有本能的倚重,他對于當代身心狀況的研究也是借助于經驗文本展開的。而他真正想要挑戰(zhàn)的目標,是穿越文字“看入”世界。他認為“看見”是對世界的直觀,而“看入”則是透過面紗真正理解現(xiàn)實。在回顧自己的研究歷程時,他曾重點反省了自己從語詞到語詞、從學校到學院的生存狀態(tài)所帶來的認知限制:
從學校到學院的人生形態(tài),掌握的知識、思想資源看似不少,但卻不會遭遇——必須直面具社會公共性后果的復雜、緊迫現(xiàn)實就攤在自己面前,要求自己必須當即應對的挑戰(zhàn)。就是,我是活在今天的歷史—現(xiàn)實之內,但這種活其實和歷史、現(xiàn)實只是一種松散的關系,在我和歷史中極具挑戰(zhàn)性的部分不會打照面的意義上,也可說我不過是歷史的旁觀者。{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