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強
小時候語文課有一節(jié)是“恨斗私字一閃念”,老師說,要大公無私,心里一點自私的念頭也不能有,切記切記!從此每做事便警覺自問:這可有心頭“私字一閃念”?漸漸喜歡無人時,滿心里都在“暢游”各種私念,偷偷害怕,更偷偷快樂。
鮑德里亞在《論誘惑》中講了一個這樣的故事:小仙女可以給小男孩所有想要的東西,但是,小男孩心中不能想到“狐貍尾巴上的紅色”。結(jié)局可想而知,這個毫無意義、根本不值得記憶的所謂狐貍尾巴之紅,卻偏偏從此進駐深心,時時想起。最后干脆夢中腦海全都是這個奇怪而空白的東西。鮑德里亞嘗試啟發(fā)我們,那些看起來毫無意義的東西,卻可能構(gòu)造了潛在而有力的“誘惑”。
小仙女的誘惑以光明正大方式實現(xiàn),而真正的誘惑卻來自“一本正經(jīng)的荒唐”。若有若無的允諾、似是而非的大詞、宛若真理的妙喻、血脈僨張的激動……誘惑通過不被允許的東西征服世界;而生活則是通過各種規(guī)定性來掩護并保存誘惑。
2020年5月30日于藏霧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