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丹鈴
摘要:高中歷史課堂上合理運用影像資源,有助于枯燥歷史知識轉為生動的畫面,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增加歷史課堂的趣味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降低歷史課堂教學難度。文中結合高中歷史教學實踐情況,分析歷史課堂上發(fā)揮影像資源作用的措施。
關鍵詞:歷史教學;影像資源;作用發(fā)揮
隨著新媒體技術快速發(fā)展,反映歷史的影像資源數(shù)量與質量不斷提升。這些影像資源直接改變學生接受歷史信息的方式,并對他們歷史認知產(chǎn)生影響。尤其是新課程改革的深化,影像資源已成為歷史課堂吸引學生的主要內容,其作用得到一線教師的認可。
1、高中歷史教學中影像資源的作用
1.1 激發(fā)歷史學習興趣
受到高考壓力影響,歷史課堂面臨著尷尬局面:課堂上學生對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不感興趣,感興趣的是考點與分數(shù)。但同時又對歷史抱著濃厚興趣,希望可以學習到一些有趣的歷史知識。通過引入影像資源,改善傳統(tǒng)歷史課堂枯燥的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歷史學習興趣,又能與教學目標結合起來,實現(xiàn)降低教學難度、輕松學習的目的。
1.2 轉變課堂教學模式
歷史課堂上引入影像資源,需要同步引入多種教學模式。如,自主-探究式教學方法。通過教師引導提出問題,學生經(jīng)過觀察、分析及討論后解決問題。這種教學模式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培養(yǎng)他們的觀察力、分析力及總結歸納能力等,逐步形成歷史思維;情境-陶冶式教學方法。影像資源本身有著感染力,有助于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歷史情境,引導學生在這種氛圍下學習與感悟歷史。
1.3 提高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
高中歷史教學課程資源大多與研究歷史材料相關,這些材料專業(yè)性強、可信度高,但實際解讀難度偏大。教師通過使用影像資源,本身需要參與到資源解讀中,體驗課堂教學時可以達到的效果。明白影像資源不但可以激發(fā)興趣,還能作為蘊含豐富歷史知識的材料在課堂上使用,整個過程中不斷完善與更新教學觀念。此外,搜集與整理影像資料過程中,也可以拓展與完善教師的歷史知識結構。
2、高中歷史教學中運用影像資源的措施
2.1 做好影像資源開發(fā),建立歷史影像資源庫
歷史課堂上影像資源運用時首先要解決來源問題,創(chuàng)建一個專門提供資源的資源庫就很有必要。影像資源庫的作用體現(xiàn)為搜集與整合影像資源。根據(jù)實際情況來說,可以從以下兩方面著手。
首先,發(fā)揮網(wǎng)絡搜尋途徑作用。教師可以重點查詢紀錄片、影視劇及重要教育網(wǎng)站。如,中學歷史教學資源網(wǎng)、中學歷史教學園地等,教師可以在這些網(wǎng)站找到豐富的歷史影像資源。另外,也可以到圖書館找尋老照片、錄音帶及歷史光盤等,這些資源搜尋難度相對較大,但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這些途徑都可以提供豐富的歷史影像資料。
其次,做好影像資源整合工作。搜尋到的影像資源種類較多、真真假假,這就需要教師做好整合工作,篩選出其中真實度高、可信性強且貼合教學目標的影像資源,接著可以將這些資源制作成多種類型,如素材型、課件型等。通過各種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高影像資源的實用性。
2.2 選擇合適影像資源,正確處理主次的關系
如果歷史教師不能選擇合適的影像資源,就會造成作用無法發(fā)揮,影響到教學效果提升。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選擇一些高知名度的歷史類節(jié)目,如可以從央視《百家講壇》中進行借鑒和學習,該欄目中收錄了很多具有影響力和教育意義的片段以及講解。比如對孟憲實講的“玄武門之變”、王立群讀史記之“秦始皇”等等,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都可進行適當借鑒和摘錄。同時,在這些權威影視當中,《復興之路》、《口述歷史》、《檔案》等,都講述了我國現(xiàn)代發(fā)展史;而《大國崛起》講述了世界歷史,等等這些,教師在教學中過程中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適當取舍和套用,將這些內容精選合適的納入到中學歷史教學中,在提升自己課程廣度的同時,為學生擴充知識,開拓視野。
聲像史料的引入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歷史教學中的重點、難點以及學生容易產(chǎn)生混淆的知識點,幫助學生加深對于歷史事件和人物的印象、感受、認識和理解,從而達到對教學的一種輔助,提升歷史教學效果。所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分清主次,把握好時間、安排好內容,不能整節(jié)課或者大部分時間都用來播放影片資料,可以在課程的開始、中間和結尾部分適當加入一些片段,一堂課最好不要超過三段影視資料,同時每段影視資料的時間最好控制在2-3分鐘為宜,在播放完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這些內容進行交流討論,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將影視資料的教育意義發(fā)揮到最大。
2.3 重視課堂教學反思,發(fā)揮影像資源的作用
影像資源在歷史教學中的應用是一個不斷“揚棄”的過程,不僅需要研究者結合教學理論進行應用探討,更需要總結實踐經(jīng)驗,在反思中揚長避短,不斷進步。
首先,紀錄片的內容與教材內容并不是一一對應的,需要針對教學內容選擇性地剪輯。再者,選擇出符合學生興趣、貼合教學內容、能夠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影像資源,需要教師對所選的影像資源有一定的了解。若是歷史教師在空閑時間,觀看一些經(jīng)常被歷史教學用到的紀錄片、影視片和歷史欄目,對它們內容有一定的熟悉。將會大幅度的縮短篩選的時間,提高精選度。因此,歷史教師養(yǎng)成平時搜集影像資源的習慣至關重要;高中歷史課堂時間有限,重難點是否得到解決是判斷一節(jié)課教學質量的主要依據(jù)。因此影像資源的使用要結合課程內容在重難點部分,實現(xiàn)突破。若是在細枝末節(jié)處使用影像資源,則會沖淡教學主題,影響整節(jié)課的教學效果。
3、結語
總之,高中歷史課堂運用影像資源已成為一種必然,但部分教師對影像資源認知存在偏差,覺得都是“假歷史”,只需要做好教材內容講解就行,這種觀念的存在直接影響到影像資源在課堂上的運用。文中分析影像資源的作用,詳細探討如何在歷史課堂上有效運用影像資源,為類似研究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陳曉婷,魏獻策.高中歷史教學中影像史料的分類與甄別[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20(04):88-89.
[2]孫莉.影像資料在高中歷史課堂中的應用[J].新課程研究,2020(09):128-130.
[3]林青.影像資源與高中歷史教學有效融合的實踐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29):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