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靜
摘 要 對于簡析農村寄宿制學校初中生叛逆期與家庭教育的聯(lián)系及應對措施,分析了農村寄宿制學校對初中生養(yǎng)成教育意義,其中包括培養(yǎng)初中生獨立自主精神、促進同伴之間更好地發(fā)展、培養(yǎng)初中生自控能力等內容,然后分析農村寄宿制學校初中生叛逆期應對措施,包括:立足課改,改變教學觀念、科學管理,從每個角落發(fā)揮育人功能、培養(yǎng)初中生自控能力、以環(huán)境育人,強化校園建設、加強農村寄宿制學校學生心理的輔導,最后通過對農村寄宿制學校初中生叛逆措施得出,能使寄宿制學校學生能夠學會互相關心別人、互相理解別人,使學生在學校能體會情感上關懷。
關鍵詞 寄宿制學校 初中生 叛逆期 家庭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6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z.2020.05.083
Abstract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bellious period and family education in rural boarding school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of rural boarding schools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o develop education, including the cultiv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dependent spirit, the promotion of better development among peers, the cultiv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self-control ability, etc., and then analyzes the countermeasures of rural boarding school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rebellious period Including: Based on the curriculum reform, change the teaching concept and scientific management, give full play to the education function from every corner, cultivate the self-control ability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educate them with the environment, strengthen the campus construction, strengthen the psychological guidance of rural boarding school students, and finally through the rebellious measure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rural boarding school, it can make students in boarding school learn to care for each other and manage each other, understand others, so that students in school can experience emotional care.
Keywords boarding schools;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rebellious period; family education
1 農村寄宿制學校對初中生養(yǎng)成教育意義
1.1 培養(yǎng)初中生獨立自主精神
獨立自主其實指的是,在生活和飲食起居中能夠進行自理,其中,也包括問題上決策能力。在當今社會,一些初中生家長在生活對孩子照顧的無微不至,在事物決策上,一切都有家長做主說的算,不給孩子拿定注意空間。因此,一些孩子一直被家長呵護到初中畢業(yè),使學生遇到問題時,自己拿不定主意、模棱兩可。孩子在寄宿制學校中能夠培養(yǎng)孩子獨立自主精神,在遇到一些問題時自己能想出解決辦法。
比如:在零花錢不夠時,是向同學借還是自己節(jié)約點用,遇到類似這種問題使學生果斷做出決定,但一些學生在零花錢不夠時,想出解決辦法是給父母打電話,讓父母送零花錢過來這種情況出自于父母對孩子溺愛,如果子女要零花錢父母就來,那么一些留守兒童怎么辦?長時間就會出現(xiàn)盜竊別人的錢等情況。此外,一些學生在身體不舒服時或者上體育扭到腳時,首先想到的不是去看醫(yī)生,而是給父母打電話在找大夫去醫(yī)治,這樣學生沒有獨立自主精神。但在寄宿制學校時常聽到:老師我哪里身體不舒服了,要打電話給我媽媽來接我回家。卻不是:老師我身體不舒服要去看醫(yī)生。針對以上情況,學校和家長要培養(yǎng)學生獨立自主精神,遇到問題想出合理解決辦法,但寄宿制學校需要在家長配合下完成。[1]
1.2 促進同伴之間更好地發(fā)展
在農村寄宿制學校里,同學之間從周一相處到周五,學生之間更多體會的是同伴之間友誼之情,與同伴相處過程中難免會遇到爭爭吵吵和磕磕絆絆,在爭吵和磕絆中能夠學會理解別人,換位思考,知道交往原則,從中培養(yǎng)學生能夠理解、包容、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質。
1.3 培養(yǎng)初中生自控能力
任性是所有初中學生通病,因為學生家長會滿足孩子各種需要,所以,他們沒有過多需求控制自己欲望,控制自己情緒。而在農村寄宿制學校,一個初中教師要管理四十多個學生,在加上教學任務,一些教師沒有及時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不知道學生想做什么,心里想什么,當學生闖禍時,才能夠意識到原來是學生不良思想導致的,教師要在最短時間內改掉學生這種行為。因此,家長要從小來教育孩子能夠控制自己欲望和情緒,從而提高孩子自控能力,為以后成為社會優(yōu)秀人才奠定良好基礎。[2]
2 農村寄宿制學校初中生叛逆期應對措施
2.1 立足課改,改變教學觀念
農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改變注重傳授知識傾向,強調要養(yǎng)成積極主動學習態(tài)度,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技能同時形成正確價值觀,將傳統(tǒng)傳授知識改變?yōu)橐龑W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養(yǎng)和創(chuàng)新能力。因此,一些教師在教學中將學生當做成任人擺布對象,大部分強調學生學習。
2.2 科學管理,從每個角落發(fā)揮育人功能
農村寄宿制學校的模式對學校管理工作起著重要作用,對農村寄宿制學校來說,是一項具有創(chuàng)造性、挑戰(zhàn)性工作。學校要在肩負教育責任基礎上,一些家庭和社會責任無意當中也施加在學校身上,從而導致學校教學管理工作千頭萬緒。因此,學校在教學管理中科學管理,堅持以為本教學理念,并樹立責任意識。
農村寄宿制學校教師在班級管理過程中,要積極培養(yǎng)和學生之間的情感,并發(fā)揮出情感關懷作用。培養(yǎng)學生身心健康和道德意識需要在一個充滿愛心和情感交流的教學課堂中進行,教師要對學生充滿真誠的愛,用自己的真心去關懷學生,從而使學生能夠以同樣形式在生活中學會關心別人、幫助別人。農村寄宿制教師在抓好教學管理基礎上要學會關心和理解學生,使學生在情感關懷基礎上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自信心和遇到困難勇氣。
農村寄宿制學校教師在教學中,要發(fā)揮學生情感關懷作用,并依據教學目標挖掘教材中內容,將教材中情感色彩按照新課標標準在課堂中呈現(xiàn)出來,在教學過程中,要關心學生情感,教學要自然得體,并促進師生之間交流。因此,農村寄宿制學校教師,要積極發(fā)揮工作的積極性,在管理好學生衣食住行情況下,要將父母對孩子的愛融入到工作中,將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結合在一起,并充分發(fā)揮家庭教育對學生個性和情感作用。
2.3 以環(huán)境育人,強化校園建設
農村寄宿制學校應該加強學生宿舍生活環(huán)境,為學生提供一個安全、舒適、溫馨宿舍,可以把宿舍建設成“學生的家”,并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與同學之間能夠友好相處,樹立起良好校風、師風、班風,加強學校管理工作。[3]例如:農村寄宿制教師可以換角色當代理家長等,因為老師是孩子第二任父母,并肩負起學生在校監(jiān)護作用,做學生學習道路上的領路人,引導者,保護者,關懷者,使寄宿制學校學生在生活中能多一些關心,在情感上多一些交流,使學生們感受到溫馨和諧校園帶給他們的情感上關懷。
農村寄宿制學校要改善食堂就餐問題,因為一些農村寄宿制學校的食堂設施不足,再加上缺少食堂工作人員不夠專業(yè),從而使農村寄宿制食堂不夠標準化,而農村寄宿制食堂的工作人員大部分是農民,沒有經過專業(yè)廚師培訓,從而導致農村寄宿制的食堂的環(huán)境惡劣,設施不足等情況,再加上一些農民的文化水平較低,難免在和學生溝通時會發(fā)生沖突。針對以上問題,農村寄宿制學校要建立標準化食堂,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就餐環(huán)境。
農村寄宿制學校也要加強文化體育設施,因為農村寄宿制學校的學生每天的生活是教室、食堂、宿舍,學校要不定期組織學生課外參加活動。因此,一些農村寄宿制學校的體育設施比較老舊,導致很難進行課外活動,再加上一些學校沒有圖書館,學生不能夠學習到課外知識,如果學生在課余時間想讀課外書時,卻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使學生課余活動比較單一。針對以上問題,農村寄宿制學校要加強文化體育建設,使學生在課余時間能夠豐富自己的學習生活。
2.4 加強農村寄宿制學校學生心理的輔導
在當今社會,農村寄宿制學校大部分學生基本是長期住在學校,父母在外地打工,但由于學生長時間不在父母的身邊,會缺少父母的關心和疼愛,漸漸會使學生造成心理影響,導致學生出現(xiàn)逆反的心理,這種心理會使學生在與他人相處時會產生一定影響。因此,針對以上情況,一些農村寄宿制學校要不定期的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使學生能夠用自己的相處方式與他人和諧友好的相處。
農村寄宿制學??梢圆欢ㄆ诘膶W生進行心理上的培訓,可以聘請一些心理專家來我校進行宣傳講座。學校寄宿制學校將學生心理培訓時間傳達給教師,教師在組織學生參加心理上的培訓。并通過培訓能夠加強學生之間的感情,促進學生之間的和諧,增加團隊意識。最后,學生參加完宣傳講座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班級打掃除活動,來促進學生之間的和諧,如果學生之間發(fā)生沖突時,教師要及時引導學生,并對相應學生進行單獨培訓,從而加強學生之間的情感。
農村寄宿制學校教師要與家長溝通,在和家長溝通過程中,要及時反映學生在學校時行為表現(xiàn)。因為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學校要認真做好這項教學工作,要重視家長監(jiān)護工作,也可以定期舉辦家長會等活動,與家長當面進行溝通,并引導家長要重視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因為,學生在健康成長過程中離不開家庭、學校的教育,大部分農村寄宿制學校的學生基本上在學校里,與父母的溝通時間比較少,而農村寄宿制學校的學生的父母大多數在外地打工,使學生缺乏一些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從而會使學生心理產生一定影響。針對以上情況,農村寄宿制學校教師要不定期與家長進行溝通,讓父母及時與孩子進行溝通。
3 結束語
綜合所述,在當今社會,教育在家長心里比較重要,但教育寄宿制教育也很重要,他可以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生活習慣和基本行為操守,使學生在寄宿制學校中能夠學會理解和包容他人,學會換位思考。
參考文獻
[1] 朱桂琴,陳娜,宣海寧.農村寄宿制初中生同伴關系與校園欺凌實證研究——以河南省4鄉(xiāng)5校為例[J].教育研究與實驗,2019(02):68-76.
[2] 高華文.淺析如何提高全寄宿制初中生數學課堂學習的幸福指數[J].學周刊,2018(03):66-67.
[3] 王惠賢.農村寄宿制初中生課外閱讀能力提升方法探究[J].新課程研究,2019(19):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