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韻琴
摘? 要:教師是課堂教學的設計者、實施者、管理者,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和幫助者。改進課堂需要改進教師,發(fā)展課堂需要發(fā)展教師。觀課議課有利于推廣好的教學方法,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是教師改善自己課堂教學的有效手段,也是教師實現專業(yè)發(fā)展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觀課議課;體育教學;課堂教學
一、觀課議課現狀觀
部分青年體育教師在觀課議課時,不知道為什么要觀課議課,觀課議課只是流于形式:只做旁觀者,不做主動參與者,沒有從思想上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不是有“備”而聽,有“想”而說;只做盲從者,而不做引路人;只是批斗者,而不做發(fā)現者;只是完成任務,而不帶目標;議課停留在用“耳”聽、用“筆”記、用“嘴”說的流程中,沒有起到專業(yè)上的引領與帶動的作用。而有效高效的觀課議課能讓教師相互提供教學信息、共同收集和感受課堂信息、在充分擁有信息的基礎上,圍繞共同關心的問題進行對話和反思,以改進課堂教學、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一種教師研修活動。把觀課議課當做合作多贏的平臺,通過有效高效的觀課議課獲得思考之上的提升,分享之后的超越,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如何才能有效高效的開展觀課議課并
二、轉變觀課議課理念
想要有效的開展觀課議課,首先要清楚的了解觀課議課的內涵以及開展觀課議課研究與構建有效課堂的關系及意義進一步轉變了觀課議課理念。觀課議課不是基于自己個人喜好的發(fā)表建議與意見的過程,而是一個基于對教學目標達情況、有沒有符合學生現階段的生長發(fā)育情況、不斷改進教學設計與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重建課堂教學文化的導航器和助推器。從傳統的課堂教學關注的老師怎么“教”轉變?yōu)殛P注學生應該怎樣“學”,怎樣學得更好,教學目標與學生實際是不是符合并且可操作、學習條件是不是能支持教學內容、學習活動是不是可行、學生參與程度、學生課堂學習氛圍是否融洽、是否達成教學目標并彰顯教學特色。
三、提升觀課議課技能
通過行動研究,提高觀課議課能力,樹立觀課議課的五種意識:對話意識、欣賞意識、交流意識、分享意識、互助意識;幫助教師主動地、有目的地觀課議課,形成一套有效的觀課議課技巧,把觀課議課作為有主題的課堂教學研究活動。
(一)掌握觀課的要點:
在課堂上,關注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活動;在教學上,觀察導入部分、教學過程的展開放松部分和小結等;在教學的方法上,著重觀察教學開展的方法是否符合學生的身心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再看學生的參與情況、課堂的氣氛、學生在課堂中的情緒和學生知識技能的習得等??傮w看課師生教學行為、教學理念和教學效果之間的聯系和關系,進行“獲得教學經驗之思”;置身其中,同在共行,思考“假如我來執(zhí)教,我該怎么處理?”思考議課時交流什么和怎么交流。
(二)懂得如何議課:
首先關注教學理念和教學內容。從教學理念這一角度出發(fā),依據課堂教學活動的實例,評議教學理念在課堂教學中是怎樣體現的??唇虒W內容是否把握得準確、教學重點是否突出、教學難點是否突破、內容定量是否妥當等。
再看教法運用和對學生的知道情況。從教學方法處理的角度,評議在課堂教學中所用教學方法是否符合學生心理特點、是否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是否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等。然后對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學法指導的情況進行評議。
最后再看教學過程和效果。從教學結構這一環(huán)節(jié)出發(fā),評議在教學組織活動中,教學環(huán)節(jié)安排是否合理、教學的組織形式是否科學、教學的整體結構是否嚴謹、教學節(jié)奏是否得當等。教學內容的完成程度、學生對體育技能的掌握程度、學生能力的形成程度、學生思維的發(fā)展程度等。
學校為了確保教師能有可操作的觀課議課工具支撐可引入適用于觀課議課的工具。在借用評價工具的基礎上,在相對成熟的課堂上小規(guī)模的啟用了專家課后抽樣座談和學生現場評課的議課模式,從教師單向觀課議課,開啟第三方評價和學生評價的嘗試。學生的評價給了老師們更多的思考:教師心中有學生,課堂就散發(fā)著飛翔的氣息。教育的本質在于喚醒激勵鼓舞!評價工具讓觀課議課更具科學與導向性,也潛移默化的改變著課堂教學。
(四)有效掌控課堂教學
有理有據的觀課議課,培養(yǎng)了教師依理客觀實際觀課議課的能力,提升教師教育教學理論專業(yè)水平。通過觀課議課的行動研究,提高教師的教學研究和課堂教學有效掌控、評價和實施的能力。
(五)改進教學效率評價體系
開展探索有效課堂的教師教學因素、學生學習因素、教育環(huán)境因素,在此基礎上初步嘗試小學各學科有效課堂的科學評價體系。從傳統的聽課評課關注教師、關注教師知識傳授、教學結構設計、教師教學基本功、教師遵綱守本到觀課議課關注學生,學科目標達成與學生學習的實際需求、學生個體學習與同伴互助及教師支持、課堂互動精彩環(huán)節(jié)的達成,教學評價的體系直接影響并改變了教師的教育價值觀和教與學的組織形式。
不斷推進觀課議課活動,從零散的每一個聽課人的發(fā)言,到有目標體系的觀課、有組織的團隊議課和研討改進教學設計,讓觀課議課形式更多維的展現在眼前。改變僅僅只是關注我的課堂我教的怎樣,我的教學流程是否完成的課堂教學理念,轉而更關注每一個學生在體育課堂中有的收獲與進步、孩子們在學習過程中是如何思考與習得、可以通過怎樣的活動讓每一個小組和每一個孩子主動愉快的學習并進行深度思考,帶領孩子們在傳統的體育教學中給學生更高的期待與發(fā)展。構建提高學生體育課上學習效率的評價體系,明確有效課堂的教師教、學生學的影響因素,形成科學合理的有效教學的教學行為,使學生學習能力得到明顯提升。
四、結束語
在課堂中應該仔細傾聽學生的發(fā)言和疑問。不管是好學生還是差學生,無論學生說錯了還是說對了,教師都應當專注傾聽,學生的發(fā)言。并且教師應該對學生的發(fā)言給予及時地評價,哪怕是一個真誠的微笑,或豎起大拇指表示贊賞,都能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大膽發(fā)言。課前體育器材的準備要充分,動作技術講解上要更加的形象和細致,為學生的自主體驗探究提供條件。
教學不僅僅局限于課本內容,鼓勵學生多搜集與課本相關的資料,多激勵少批評,給學生以充分的思維空間,發(fā)揮學生自主探究能力,提高學習積極性。要利用好先進的教學設備,教學手段,發(fā)揮最佳效果。
參考文獻
[1]? 徐向東主編 ,中小學課堂教學策略指導,北京,北師大出版社,2012
[2]? 李柄亭,高效課堂22條,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05
[3]? 教育部,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解讀,北京,北師大出版社,2012
[4]? 蔡夢 蘇籍,新版課程標準解析與教學指導,北京,北師大出版社,2012
[5]?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教學研究中心 ,《學科能力標準與教學指南:中小學體育與健康》,2015
[6]? 北京師范大學,《做有溫度的教師》,2014
[7]? 中國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