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廣東高職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評價體系研究

2020-08-06 08:29:50鐘莉
廣東開放大學學報 2020年3期
關鍵詞:督導廣東信息化

鐘莉

(廣東行政職業(yè)學院,廣東廣州,510800)

為實現(xiàn)教育現(xiàn)代化,國家出臺了系列政策推進教育信息化工作,如《高等職業(yè)教育創(chuàng)新發(fā)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等。這些政策都提到,要推進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發(fā)展,促進信息技術和智能技術深度融入教育全過程。這就意味著信息化時代教師必須具備基本的信息化教學能力。而且,在推進教育信息化進程中,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很難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這對廣東高職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構建科學合理的信息化教學能力評價體系,提升廣東高職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進而改善教學效果,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已成為廣東各高職院校急需解決的戰(zhàn)略課題。

一、廣東高職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現(xiàn)狀

2019年6月,我們對廣東省內31所高職院校210位教師從教師的基本信息、對信息化教學的態(tài)度與認知、信息化教學技能的掌握度、信息化教學實踐、信息化教學技能培訓、影響因素、建議與對策等方面開展在線網絡問卷調查。通過對調查數(shù)據的SPSS統(tǒng)計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廣東高職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現(xiàn)狀如下:一是信息化教學意識與認知水平較高,但有待加強。調查結果表明,仍有28.1%的教師偶爾或基本不使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而且對信息技術的教學輔助作用認可度不高(詳見圖1)。可見,廣東高職教師對信息化教學的認識有待進一步提高。二是信息技術技能整體水平一般,且各項技能維度不均衡。調查結果表明,大多數(shù)廣東高職教師已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技能,但各項技能使用的熟練度差異較大,如70%以上的教師可以非常熟練或熟練使用Word、Excel等辦公軟件,60%以上的教師表明自己尚未掌握使用專業(yè)軟件制作微課。三是重視信息化教學實踐,但實踐操作水平不高。根據信息化教學實踐的數(shù)據分析,廣東高職教師在某些維度上的實踐能力較強,但在“網絡課程設計”“在線發(fā)布信息與收作業(yè)”等維度的分值較低,僅有30%~40%的教師表示能夠熟練或非常熟練使用上述技能(詳見表1)??梢?,廣東高職教師需進一步強化信息化教學實踐,以提高信息化教學能力。

圖1 被調查教師對運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態(tài)度

表1 廣東高職教師信息化教學實踐情況

二、廣東高職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評價體系構建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是增強教師信息化教學意識,更好地提升信息化教學能力,進而推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同時又能培養(yǎng)符合新時代所需的具有良好信息化素養(yǎng)和能力的職業(yè)人才。因此,信息化教學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要以國家、省出臺的有關教育現(xiàn)代化、教學信息化的文件精神為指導,以系統(tǒng)科學理論、建構主義理論和終身教育理論等相關現(xiàn)代信息技術理論為理論基礎,基于分析調查結果,綜合考慮信息化教學實踐情況來制訂。本研究基于上述思路,構建了廣東高職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三級評價指標體系,包括6個一級指標、19個二級指標和31個三級指標。其權重關系如下:信息化教學基礎能力占19%;信息化教學設計能力占22%;信息化教學實施能力占20%;信息化教學評價能力占18%;信息化職業(yè)實踐能力占9%;信息化自我發(fā)展能力占11%。具體見表2。

表2 廣東高職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評價指標體系

三、廣東高職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有效評價的制約因素

(一)評價目標

信息化社會,信息化教學能力的評價是當前教學質量監(jiān)控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然而,傳統(tǒng)教學過于注重學生知識技能的掌握,過于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這必然導致評價目標也會帶有這種傾向性。此外,傳統(tǒng)的教學能力評價以獎懲性為主,即其評價結果將作為教師職稱評聘、評優(yōu)評先、降級解聘等獎懲決定的依據。作為教師教學質量監(jiān)控的主要手段,這種評價過于關注教師過去已發(fā)生的行為,無形之中給教師帶來巨大的精神壓力,不利于高職教師的未來發(fā)展,不能有效達到教學評價的目的。

(二)評價主體

信息化教學能力最早的評價主體結構比較單一,主要是教學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由于工作量大、評價條件受限等因素,這些教學管理者主要是通過幾次聽課或同事評議來了解情況,難以全面客觀反映被評價教師教學活動的整體情況,也不能夠客觀體現(xiàn)被評價教師的整體教學能力與水平。隨著這種傳統(tǒng)教學能力評價模式弊端的凸顯,學者們和教學實踐部門紛紛提出新的改革方案,即增加評價主體,將教師、教學管理者、督導、同行與學生都納入評價主體范圍,使其評價主體多元化,這既有利于充分調動教師和學生參與評價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又有助于教師和學生的發(fā)展。然而,在實際評價過程中,由于各評價主體評價視角、價值取向、利益取向、關注的側重點、知識面等方面的不同,導致其評價結果的可信度參差不齊,甚至有的評價結果可信度較低,嚴重影響被評價教師的整體評價結果。

(三)評價方法與手段

信息化教學能力要得到客觀、公平、公正、科學的評價,就必須采取科學合理的評價方法與手段。然而,傳統(tǒng)的獎懲性教學能力評價過于關注結果評價,往往忽視過程評價,被評價教師只能被動地得到一個評價分數(shù),并不能了解自己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成因。而且,這種評價方式還注重分數(shù)排名,忽視教學過程的動態(tài)性與復雜性。此外,在現(xiàn)有的多元評價方法中,不少方法也略顯簡單粗暴。如據筆者了解,廣東有些高職院校同行評估就是在一份表格(該表格僅列有教師姓名和分數(shù)兩欄)上打分,而大部分教師都尚未做到同行聽課,打分依據是平時的接觸和學生座談會的情況反饋;由于認識不足、首因效應、權威效應等因素影響,部分學生評教隨意性較大,未能真實反映被評價教師的教學能力與水平。

(四)評價結果應用

據了解,在傳統(tǒng)的獎懲性評價模式下,廣東部分高職院校教師教學能力評價結果的應用范圍主要有評選優(yōu)秀課堂教學質量獎、評選院級或省級教學名師、職稱評聘、評選個人先進、優(yōu)先申報項目等等。這種評價結果的應用方式難免出現(xiàn)“幾家歡喜幾家愁”的現(xiàn)象,而且給教師帶來巨大的精神壓力。對于評價結果不如意的教師來說,其關鍵點在于如何改進教學效果,提升教學能力。也就是說,評價結果的應用不僅要從獎懲性角度出發(fā),更要從發(fā)展性角度思考如何幫助教師改善課堂教學質量,提升教學能力。

四、廣東高職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評價的實施策略

(一)精準定位評價目標

開展信息化教學能力評價,首要的就是確定評價目標。評價目標應該是多元化的,包括獎懲性目標和發(fā)展性目標[1]。發(fā)展性評價是根據教師的評價結果來分析每個教師的優(yōu)點與不足,并為其制定專業(yè)發(fā)展計劃,以促進其專業(yè)發(fā)展[2]。這種評價既關注教師當前的教學過程與教學質量,更加重視教師未來的專業(yè)發(fā)展。此外,由于更加重視教師未來發(fā)展,教師不再只是關注當前教學質量的提高,還會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如何促進學生的發(fā)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實現(xiàn)個性化、差異化發(fā)展,使其成為適應區(qū)域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具備信息素養(yǎng)的高素質人才。

(二)完善多元的評價主體體系

當前,廣東大部分高職院校都建立了涵蓋教師自我評價、督導評價、同行評價、學生評教和領導評價五大類的評價主體體系,在教學質量監(jiān)控體系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但仍有改善空間。

1.改善督導結構。督導成員往往由校內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和校外兼職督導組成,其中不少高職院校校外兼職督導所占比重較大,甚至有些院校完全就是退休老教師返聘回來做兼職督導,其評價依據是多次聽課及聽取教師自身的反饋信息。因此,應改善督導結構,調整校內外督導比重,適當加大校內督導比重,彌補校外兼職督導對教師認識不足所帶來的評價不足。

2.優(yōu)化同行評價。由于受到利益取向等因素的影響,有些高職院校的教師同行評價形同虛設。教師要克服“老好人”思想,扎實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邀請專家從評價指標、內容上優(yōu)化同行評價表,切實做好教師同行評價。

3.拓寬學生評價渠道。學生評價要采取多種方式,如評價量表、學生座談會、調查等,其中座談會學生代表要多樣化,不僅要有班干部,也要有普通學生,還要有不同成績水平的學生,這樣才能聽取到更多更真實的意見與建議。

4.開展智慧評教。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開展網上信息化教學能力評價活動。學校要開發(fā)網上評教系統(tǒng),讓所有人在網上進行評教,使其更好地分析評教情況。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充分利用網絡教學平臺、APP來進行信息化教學評價,既精準掌握學生學習情況,又增強學生參與評價的意識,使學生評價結果更加客觀準確。

當然,條件許可的情況下,還可以委托第三方進行信息化教學能力評價。此外,還要注意多元評價主體權重大小。根據利益相關者理論,五類評價主體的權重大小如下:教師自我評價,占10%;督導評價,占15%;同行評價,占15%;學生評價,占50%;領導評價,占10%[3]。

(三)建立健全的評價工作機制

一是構建信息化教學能力評價的動態(tài)追蹤機制。領導、教師、督導等有關評價主體要深入課堂、深入學生群體,對教師的信息化教學情況進行動態(tài)追蹤,注重過程評價。二是構建短中長期相結合的信息化教學能力評價工作機制。既要做好日常課堂巡視督導與聽課,又要扎實推進期中教學座談會與調查,還要搞好期末的同行評價與學生評教。三是建立健全信息化教學能力評價制度體系。要健全評價工作程序與日常評價制度;增加評價工作的公開性與透明度;通過設立信箱、舉報電話,教務系統(tǒng)設立監(jiān)督專欄、微信小程序等多種方式建立多元監(jiān)督機制。

(四)完善評價結果的反饋應用

一方面,要繼續(xù)將評價結果與教師的職稱評聘、優(yōu)秀課堂教學質量獎勵、評優(yōu)評先、優(yōu)先申報項目、職位晉升等獎懲措施掛鉤,更好地發(fā)揮評價體系的積極導向功能。另一方面,更要將評價結果與教師的教育培訓與管理相掛鉤,分類建立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評價檔案,對教師的信息化教學過程、聽課記錄、五類主體評價結果及時記錄,保留評教過程痕跡,幫助教師查找信息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深入剖析原因,改善教師信息化教學質量,進而提升信息化教學能力。

猜你喜歡
督導廣東信息化
荷蘭高效教育督導如何煉成
甘肅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29:30
月“睹”教育信息化
用“長牙齒”的教育督導推動政府履職
教書育人(2020年11期)2020-11-26 06:00:08
幼兒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甘肅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02
不煲“仔”的廣東煲仔飯
金橋(2020年8期)2020-05-22 06:22:54
立足督、導、評 創(chuàng)新督導工作
甘肅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16
廣東輿情
大社會(2016年3期)2016-05-04 03:41:11
民國時期教育督導制度的特點及啟示
信息化是醫(yī)改的重要支撐
信息化
江蘇年鑒(2014年0期)2014-03-11 17:09:40
阳谷县| 株洲县| 郴州市| 广德县| 紫阳县| 常山县| 文昌市| 屯留县| 常熟市| 宁陵县| 中西区| 高邮市| 仁化县| 惠水县| 柯坪县| 遵化市| 盐池县| 岳阳县| 十堰市| 宁海县| 南开区| 西乌| 嘉峪关市| 墨玉县| 章丘市| 山西省| 上思县| 沙河市| 南陵县| 稻城县| 闸北区| 罗平县| 平遥县| 建平县| 六盘水市| 潞城市| 沈阳市| 汉沽区| 竹北市| 察哈| 衡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