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晚明米芾軼事小說的輯撰動機及敘事特色

2020-08-12 01:55:32劉天振
關(guān)鍵詞:軼事米芾襄陽

劉天振

(浙江師范大學 江南文化研究中心,浙江 金華 321004)

晚明江南文士對北宋米芾的追捧,不僅體現(xiàn)于對其書畫藝術(shù)的崇尚,更體現(xiàn)在對其狂放不羈個性的崇拜,這后一方面可以從當時許多文士競相參與米芾軼事搜輯、編刊、傳播的盛況中得到證實。對于米芾的畸行怪癖,宋錢愐《錢氏私志》、元脫脫等《宋史·米芾傳》、張雨《句曲外史集·中岳外史傳》、陸友《硯北雜志》等書已有零星的記載。如《宋史》本傳不僅記載米芾為文、書法、畫品等方面的成就,也略述其嗜好與怪癖:“冠服效唐人,風神蕭散,音吐清暢,所至,人聚觀之。而好潔成癖,至不與人同巾器。所為譎異,時有可傳笑者。無為州治有巨石,狀奇丑,芾見大喜曰:‘此足以當吾拜!’具衣冠拜之,呼之為兄。又不能與世俯仰,故從仕數(shù)困?!盵1]5154另幾書則收錄了更多的米芾逸聞趣事。但總起來看,晚明之前的此類記述數(shù)量較少,且多有重復(fù),使米芾形象流于類型化、臉譜化之狀態(tài)。即使載錄米芾軼事較多的《南宮遺事》,也不過十數(shù)條而已。晚明包衡《米襄陽志林序》就說:“米老事不多經(jīng)見……《南宮遺事》為陸友仁所輯,計楮僅十有八?!盵2]406范明泰編撰《米襄陽志林》時也嘆惋,《南宮遺事》僅占其搜集米芾軼事之“什一”[2]405。陳繼儒曾有輯撰米芾軼事的謀劃,曾說:“予讀陸友仁《米顛遺事》,恨其故事未備。”[2]400這種狀況至晚明時期發(fā)生了根本的改觀,由于眾多江南文士的競相參與,尤其一些名士碩儒的推轂助力,使五百年間流傳于口頭與書面的米芾軼事得以匯輯成多種著作,蔚為大觀。這些纂著的成書動機及其文獻、文學價值均值得后人深入探究。

一、米芾軼事諸集問世時間集中

晚明江南地區(qū)出現(xiàn)了多部米芾軼事小說集(1)《四庫全書總目》雖將這些著作歸入“史部·傳記類存目”,但通覽其內(nèi)容,多屬傳聞軼事,如四庫館臣稱《米襄陽外紀》“紀米芾遺事……多不著出典,未足依據(jù)。”(永瑢等《四庫全書總目》,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542頁。)又稱郭化《蘇米譚史廣》“雜采蘇軾、米芾軼事可資談柄者……皆摭拾小說?!?永瑢等《四庫全書總目》,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543頁。)又謂毛晉《蘇米志林》“掇蘇軾瑣言碎事集中所遺者,編為二卷。又以米芾軼聞編為一卷。”(永瑢等《四庫全書總目》,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543頁。)因而它們并非正宗的“傳記”。清黃虞稷《千頃堂書目》將《蘇米譚史》《蘇米譚史廣》歸于“子部·小說類”。今人寧稼雨編《中國文言小說總目提要》“明代·志人類”著錄了《蘇米譚史》《蘇米譚史廣》《蘇米志林》諸書。是故本文稱這些作品為“軼事小說集”。。《四庫全書總目》“史部·傳記類存目”著錄此類作品有范明泰撰《米襄陽外紀》十二卷、《米芾志林》十六卷(2)《四庫全書總目》卷六〇著錄范明泰撰《米芾志林》為十六卷,但今存明萬歷三十二年(1604)范氏清宛堂刻舞蛟軒重修本《米襄陽志林》實有十七卷,計《米襄陽志林》十三卷,《米襄陽遺集》《海岳名言》《寶章待訪錄》《硯史》各一卷。當是《四庫總目》著錄有誤。而《四庫總目》所著錄《米襄陽外紀》十二卷當為陳之伸參補本,今存崇禎間刻《宋四家外紀》中《米襄陽外紀》即十二卷,分十二門,陳之伸刪去了“世系”一門,與《四庫總目》著錄本吻合。而館臣所撰提要稱,是編“分恩遇、顛絕、潔癖、嗜好、麈談、書學、畫學、譽羨、書評、雜記、考據(jù)十二門”(永瑢等《四庫全書總目》,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542頁),實際只列舉十一門,漏掉“麈談”一門。同時,館臣又稱,《米襄陽外紀》與《米芾志林》并同,則可知《四庫全書總目》卷六〇對《米襄陽外紀》與《米芾志林》的著錄均有疏誤。,毛晉撰《蘇米志林》三卷(3)后人自《蘇米志林》中析出《米元章志林》一卷,題名《米襄陽》或《海岳志林》,曾有多種單行本及叢書本。,郭化撰《蘇米譚史》一卷(4)《四庫全書總目》卷六〇著錄郭化《蘇米譚史》為一卷,當誤。一是其提要文字自相矛盾:“是編雜采蘇軾、米芾軼事可資談柄者,各為一卷?!?永瑢等《四庫全書總目》,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542-543頁)既云蘇軾、米芾軼事各為一卷,全書當為二卷。二是今存明末閔于忱《枕函小史》所收《蘇米譚史》為二卷,《蘇長公外紀》與《米南宮外紀》合編為二卷,其中米芾部分僅有20條,其余均為蘇軾軼事。因此該書原刊本至少為二卷。、《蘇米譚史廣》六卷,佚名輯《宋四家外紀》四十九卷(5)《四庫全書總目》著錄該書“不著編輯者名氏”(永瑢等《四庫全書總目》,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544頁)。但今國家圖書館藏有崇禎間刻本《宋四家外紀》四十九卷,題“陳之伸輯”。。這些書按編刊方式又可分為二類:一是米芾軼事專輯,二是米芾與蘇軾、黃庭堅等人軼事合刊。據(jù)《四庫提要》記載,同題范明泰撰的《米襄陽外紀》與《米芾志林》前十二卷內(nèi)容一致,《米芾志林》在前十二卷后附刻范明泰輯《襄陽遺集》一卷,《海岳名言》《寶章待訪錄》《研史》各一卷[3]542。此外,《宋四家外紀》中所收錄的《米襄陽外紀》亦題為范明泰撰,四庫館臣指出,此書所收蔡襄、蘇軾、黃庭堅、米芾四家外紀“本各自為書,此本蓋明季坊賈所合刻也”[3]544。因此,以上三部輯錄米芾軼事的作品當為同一書的不同版本,內(nèi)容稍有出入,當是出于書賈的任意取舍。該書存世版本有二:一是南京圖書館藏明萬歷三十二年(1604)范氏清宛堂刻舞蛟軒重修本《米襄陽志林》十三卷,后附《襄陽遺集》《海岳名言》《寶章待訪錄》《研史》各一卷,已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84冊。二是國家圖書館、浙江大學圖書館等所藏明崇禎刻本《米襄陽外紀》十二卷。郭化輯《蘇米譚史》二卷,據(jù)輯者自序,初刻于萬歷三十九年(1611),今有閔于忱輯《枕函小史》本,為明末吳興松筠館朱墨套印本,將《蘇長公譚史》與《米襄陽譚史》合編為二卷,其中米芾部分僅錄20條,其余皆為蘇軾軼事。卷首有梅敦倫《序》及郭化《自序》。《蘇米譚史廣》六卷存明末胡正言十竹齋刻本,藏于國家圖書館,內(nèi)含《東坡先生譚史廣》四卷及《南宮先生譚史廣》二卷。毛晉撰《蘇米志林》三卷存明天啟五年(1625)毛氏綠君亭刻本,國家圖書館等多處有藏,輯錄蘇軾遺事227則,米芾軼聞115則。其中《米元章志林》一卷對后世米芾書畫研究界影響甚大,常以單行本刊刻行世,屢屢為學者征引。另外,華淑撰《癖顛小史》匯輯歷史上各種癖顛之事50篇,多數(shù)是每篇一條,但有的篇目下并陳多條,如《潔癖》一篇下列宗炳、王思微、何修之、王維、米芾、倪瓚等6人的潔癖軼聞。此書輯錄了3條米芾癖事。

綜上,晚明產(chǎn)生的米芾軼事小說集雖經(jīng)過多人輯撰且版本紛亂,但大致可歸為四部:范明泰撰《米襄陽志林》十三卷、郭化撰《蘇米譚史》二卷、《蘇米譚史廣》六卷和毛晉撰《蘇米志林》三卷。其中范明泰《米襄陽志林》最遲成書于萬歷三十二年(1604),問世最早,卷數(shù)最多,除去卷一“世系”摘錄的15條有關(guān)米芾家世、生平的記載,其余十二卷輯錄米芾軼事612條,是諸書中內(nèi)容最為豐贍者。而毛晉的《海岳志林》成書最晚,刻于天啟五年(1625)。短短二十余年時間問世了四部多種版本的米芾軼事小說集,這種現(xiàn)象頗令人關(guān)注。

表1 晚明米芾軼事小說集存世情況

二、輯撰主體:基本全是江南文士

考察這些著作輯撰者、作序跋者及校閱者的籍貫及主要活動區(qū)域可以發(fā)現(xiàn),他們幾乎全是江南文士。此處所言之江南,僅取學界共論的文化意義上的江南,包括蘇南、浙北、皖南等地區(qū)?!睹紫尻栔玖帧返淖叻睹魈┦墙裾憬闻d人,父祖均為進士,范明泰本人也有舉人功名。《海岳志林》的撰者毛晉乃蘇州府常熟人士,是晚明著名學者、藏書家、出版家,今存毛氏綠君亭刊刻的書籍常被目為善本。為《蘇米志林》撰序者魏浣初為毛晉之舅,亦為常熟人,萬歷四十四年(1616)進士,曾官廣東提學參政,有詩集及論著傳世?!短K米譚史》的撰者郭化乃皖南宣城人,作序者梅敦倫亦為宣城人?!墩砗∈贰繁尽睹紫尻栕T史》的校者閔于忱是吳興(今屬浙江湖州)人,評者屠長卿是鄞縣(今屬浙江寧波)人。為《蘇米譚史廣》六卷作序者有18人之眾,其中何偉然是臨安(今屬浙江杭州)人,吳從先為常州(今屬江蘇)人,其余16人大抵皆為宣城人士。校閱者為徐日昌和胡正言,前者亦為宣城人,后者是休寧人。胡正言十竹齋位于南京,是當時著名的私人書坊,尤以出版書畫箋譜聞名?!端嗡募彝饧o》編者陳之伸為浙江海鹽人,是著名戲曲家陳與郊之孫,曾中崇禎七年(1634)會試副榜第三名,歷官湖南布政使司參議兼按察司僉事,也是著名出版家。撰序者王道焜為錢塘(杭州)人,系天啟元年(1621)舉人,曾任南平知縣、南雄同知,明亡殉國。以《米襄陽志林》為例,為其作序者有3人,題辭者有9人,12人籍貫分布情況如表2:

表2 《米襄陽志林》題辭作序者籍貫簡表

12位為米芾小說集題辭作序者中有10人是江南士人,1人為長期寓居江南者。其中不乏名聞天下的名士,如為《米襄陽志林》作序的趙宦光、張獻翼、王穉登等均為吳中名士,華亭陳繼儒更是聲動海內(nèi)的大名士。這些江南文士不遺余力地推崇米芾軼事小說集,強力助推了它的傳播與影響。張一紳《蘇米譚史廣》小序?qū)懙溃骸巴娦闵椒恢杏小短K米譚史》一書,其為帙無幾,友人爭得之,一時紙貴。予每把玩,津津不置。意編是者必襟期曠遠、磊落不羈之士,雅契其風者久之。一日游白門,晤于曰從齋頭,從旁詢名姓,知為肩吾氏,相與抵掌而譚,舌鋒譚剌,令人驚怖,乃知其與蘇米合神,故肖速也。復(fù)出《廣》一帙見示,余縱觀之,猶河漢無極,一過一傾倒,因為之訂交,而從庚其梓。”[4]5其于當日士林中的傳播盛況可見一斑。

《米襄陽志林》十七卷的校閱者大多是嘉興府人,其次為蘇州、杭州、松江等地人。

從表3(見下頁)所列可知,《米襄陽志林》十七卷的35位校閱者中有30位是江南士人,籍貫分布以浙江嘉興為中心,其中不乏出身于江南世家者,例如卜二南出身嘉興曲學世家卜氏,嘉興卜氏與吳江沈氏世代聯(lián)姻,呂世延出身明代“祖孫父子五朝恩眷,三世賜葬”的秀水呂氏,錢應(yīng)曾出身秀水書畫世家錢氏,郁嘉慶乃科舉世家秀水黃氏之婿,等等。

綜上所述,米芾軼事小說集的問世,在時間上集中于萬歷后期至天啟年間,在地域上集中于江南地區(qū)。

三、編纂動機:晚明江南文士的志尚載體

米芾、蘇軾等人直從所好、不用世法的人生態(tài)度契合晚明江南士人的人格追求。米云卿《米襄陽志林題辭》云:“士有不經(jīng)世故、直從所好者,上古洗耳、投淵之徒皆是也。省其意更無他奇,第不肯以所好易所不好耳。近世有之,便謂之‘僻’,甚而謂之‘顛’,可知率真者寡矣。讀書好古如元章,而子瞻尚有從眾之謔,可嘆哉!及得《寶月觀賦》,因與書曰:‘恨相從二十年,知元章不盡。’……(范明泰)又嗜元章書,殆與我家同癖也?!盵2]406-407陳繼儒《米襄陽志林序》說:“古今雋人多矣,惟米氏以顛著,要之顛不虛得,大要浩然之氣全耳……冠蓋衣襦,起居語默,略以意行,絕不用世法,而公之顛始不落近代?!盵2]400所謂“直從所好”“略以意行”“不用世法”,均是標舉米芾脫略禮法、磊落不羈的人格獨立精神,而這是士人主體人格的最本質(zhì)體現(xiàn),也是晚明士人的理想人格,以致于米芾的“癖好”與“顛行”成為這種理想人格的標簽,為某些江南士人競相佩戴于個人言行之表。范明泰書法學米芾,癖好踵米芾,姚士粦稱其“殆亦南宮流亞也”[2]406。王穉登《米襄陽志林序》稱:

范長康購奇石曰“舞蛟”,蓋李唐時物,元趙魏公所題也。長康買宅臨之,青蘿赤薜蒙幕其上,朝而吐云,夕而含霧,神奇莫可測矣。長康日夕婆娑其下,與名流韻士、高僧道者執(zhí)螯捉麈無間日,拊石嘆曰:“我不能如米家具衣冠拜汝若丈人行,第相昵為爾汝交可已?!比艘允悄块L康石癖與元章同,其他癖往往同。

表3 《米襄陽志林》十七卷校閱者籍貫簡表

才品文藝又同。乃若布衣柴車,不憚追隨,見大冠長裾則卻走,將無顛又同?長康頷而不讓曰:“顛我固當,張顛、米顛、我且鼎峙,幸甚!”于是搜集襄陽行事為《志林》若干卷,臚列分類,“癖”與“顛”各具其一焉。[2]406

范明泰對米芾“癖”與“顛”的刻意而機械的模仿,實際是在令人窒息的禮法社會高舉起一面張揚個性、獨立自主的旗幟。其《米襄陽志林自序》如此闡述編撰緣起:“襄陽含才,盡以其牢騷之氣寄之顛,甘自標置,目三公以蕭杌,不蹶挫于蔡持正、黃慶基諸輩,卒優(yōu)游脈望,從金題玉躞間以老,似得長算居多。予故敘列其行事,作《襄陽志林》。”[2]402范明泰認為,米芾的癲狂行徑是其蔑視權(quán)貴、背棄綱常的正常表現(xiàn),而醉心書畫、迷戀奇石則是其于險惡官場中存身自保的手段。戚伯堅《題辭》云:“弇州先生作《蘇長公外紀》,人謂其風流文采千載符合,當是長公后身。長康有奇癖,絕同海岳嗜好……非其精神嘿券,何以至此!長康亦豈海岳之后身耶?暇日舉此言質(zhì)其叔氏君和,君和頷之,曰:‘子言別具一理。’”[2]405曹仲麟題辭亦稱,范明泰“《志林》成,余讀之卒業(yè),詫曰:‘有是哉!長康之僻與米老同,豈其后身耶?’”[2]407這種“長康為海岳后身”之論,無疑是相當淺薄的。晚明官場險惡甚于北宋末年,范明泰出身秀水范氏,祖上歷代以科舉出仕立身,而范明泰在取得舉人功名后卻再無仕進之意,沉迷書畫,耽于奇石,儼然以實際行動踐行米芾的處世哲學。范氏編撰《米芾志林》既是為偶像立傳,更是為自己的人格張目。當然,蘇米的處世哲學、人格境界在晚明江南士林中具有廣泛的影響力。張獻翼也以“顛”名自負:“余所效南宮一斑,浪得‘顛’名。”[2]404徐日觀《蘇米譚史廣》小序云:“蘇之達,米之逸,作世法觀,均余藥也?!盵4]4徐造的小序稱贊郭化纂《譚史廣》:“見嬉笑怒罵皆丈夫烈也。”[4]5魏浣初《蘇米志林序》稱編者毛晉“素敦尚友之好”[5]511,均證明了這一點。

江南士人還將米芾崇拜現(xiàn)象溯之于魏晉以來的士風傳統(tǒng),推舉“風流”勝過“道學”的價值取向。范明泰《米襄陽志林序》說:“自江左風流蘊崇后七百余年,濂洛數(shù)公遞起……獨米襄陽出入世法,以顛自號,同盟蘇眉山最擅人倫鑒,乃至推重襄陽不去口,豈江左未絕之線耶?”[2]404他認為,北宋濂洛諸公的道學是濁流,米襄陽的率性任意是江左風流的未絕之線,是士人中的清流。王道焜特別強調(diào),閱讀蔡、蘇、黃、米外紀,“然后知濂洛之際,別有此一種奇宕不平之氣在。四家比晉軼唐而疇,謂士生于宋,盡汩沒理障乎哉?是集成,喜為拈出?!盵6]79徐暾《蘇米譚史廣序》稱此書:“聯(lián)牘皆云,片言等煜也。人劣今異古,江左清言莫不口之,漂說于今且宛舌矣。茲之《史廣》箴世夫?!盵4]5他認為,蘇、米之譚就是新版的江左清談。吳從先說:“不知有晉,安知有宋?若知有宋,則蘇、米二老,舉足風流,政不必求之晉人。而一言一字,可歌可泣,能作是觀者,肩吾其人。收其譚而歸之史,史之者,其有編輯之思乎!蓋求道學于風流,復(fù)以風流還道學,肩吾晉人耶?宋人耶?”[4]2蘇、米二老舉足風流,將二老之譚歸之史,以供今人借鏡,因為“風流”的境界遠高于“道學”。閔于忱甚至設(shè)想,若劉孝標復(fù)生,定會將蘇、米雋語韻事補入《世說新語》:“東坡、南宮兩稱伯仲,故蘇趣米顛,古今文人騷士往往步之。其單辭片語便足千秋,而詼諧謔浪不減江左清談。孝標而在,必補入《世說》。”[7]江南本是魏晉風流的埋骨之地,江南文化基因中深藏著魏晉名士疏狂蔑俗的風骨,離經(jīng)叛道、放浪形骸是其表現(xiàn)形式。有意味的是,宋元時期幾位米芾軼事的輯錄者也都是江南士人,《錢氏私志》的撰者錢愐為臨安(今杭州)人,《句曲外史集》撰者張雨為錢塘(今杭州)人,《硯北雜志》著者陸友為蘇州人??袷烤竦难永m(xù)脈絡(luò)在江南士林中是清晰可見的。明中葉的祝枝山、唐寅乃至后來的徐渭都堪稱江南狂士的代表?!榜薄迸c“顛”在晚明士人口中是真情至性的代名詞。華淑《癖顛小史自序》云:“嗟乎!癖有至性,不受人損;癖有真色,不被世法。顛其古之狂歟?癖其古之狷歟?不狂不狷,吾誰與歸?吾寧癖顛也歟!”[7]湯賓尹《癖顛小史小引》也說:“凡人有所偏好,斯謂之癖。癖之象若癡若狂,手口耳目不可以自喻,恩不能喜、讎不能怒者也,士患無癖耳。誠有癖,則神有所特寄,世外一切可艷之物猶之未開其鑰,何自入哉?”[7]袁宏道甚至說:“余觀世上語言無味、面目可憎之人皆無癖之人。”[7]張獻翼在當時以放誕無禮名滿吳中,袁宏道卻在信中嫌他不夠顛狂,戲稱“若實顛狂,將北面而事之”。在同一封信中,袁宏道卻對米芾推崇備至:“夫‘顛’‘狂’二字,豈可輕易奉承人者?……顛在古人中,亦不易得?!笾澹忻最嵮??!盵8]58陳繼儒也在《米襄陽志林》序中盛贊米芾之顛“不俗”“不寒”“不穢”“不落近代”“不屈挫”“不詐”[2]400-401,稱頌其“顛”大有浩然之氣。晚明士人與米芾、與魏晉名士于追求主體人格一途可謂異代知音。

尚友千古,立言不朽。借輯存米芾軼事以立言傳世、彰顯人生價值也是其編纂動因之一?!吨芤住ご笮蟆吩疲骸熬右远嘧R前言往行,以蓄其德?!盵9]40《孟子·萬章》有“一鄉(xiāng)之善士斯友一鄉(xiāng)之善士”并推而廣之的論世尚友之論[10]324。《左傳·襄公二十四年》載穆叔答范宣子問中有“大(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11]140-141之語,此即后世儒士在茲念茲的“三不朽”說。晚明米芾軼事的輯撰者也深受這種儒學人生觀的影響?!睹紫尻栔玖帧泛蟾健睹紫尻栠z集》一卷,系范明泰搜輯而成,是集后附識語云:“元章《寶晉集》有稱百卷者、十四卷者、十卷者,豈在當時固已散佚耶?近歷采之藏書家,亦并鮮其集。今略以傳記所見,糾之成帙,后當隨益隨補,備一家言云。子伋子范明泰元吉氏識。”[2]524米云卿《米襄陽志林序》稱:“今元章已證仙品,其不可磨滅者籍籍人間,至吾友長康始裒理成帙。長康尚友千古,而所造已足不朽?!盵2]406沈壽昆的《序》亦稱:“余竊謂,肩吾欲藉蘇米不朽,蘇米還藉肩吾以不朽也。且肩吾之豪不異兩仙,其遇豈兩仙異耶?余更執(zhí)此為左券矣?!盵4]4因此,為米芾作傳亦是為自己作傳。陸鳴和《米襄陽志林序》稱,范明泰“每謂丈夫七尺,寧能以寂寂老,陶古范今勒成一家,以副金匱,吾黨事耳”[2]407。毛晉《蘇子瞻志林》后識語認為,盡管歷代編刊的蘇軾詩文集乃至小品、禪喜文字不啻千百億本,似乎不必再刻了,但“小碎尚有脫遺,余己未春閉關(guān)昆湖之曲,凡遇本集所不載者,輒書卷尾,得若干則,既簡題跋,又得若干則。聊存嗜痂,見者勿訝為遼東白豕云”[5]573。其《米元章志林》后附識語又云:“余覓《寶晉齋集》十余年矣,惜乎不傳,凡從稗官野史或法書名畫間見海岳遺事遺文,輒書寸楮,效白香山,投一瓷瓶中,未可云全鼎一臠肉也。辛酉秋,偶編《東坡竹紀》,友人索余,合元章梓行,因簡向來拾得者,錄成一冊,略無詮次,至其《凈名齋》《西園》諸名篇,久已膾炙人口,不敢復(fù)載云。湖南毛晉識?!盵5]605毛晉不辭艱辛、孜孜搜求米芾文獻之自述,范明泰“備一家言”之自期,郭化以“史”命其書且“欲借蘇米不朽”,均是對這份搜輯事業(yè)不朽價值的自覺體認??梢娝演嬅总垒W事,刊布于世,并非一人一時之沖動,而是藉此以立言不朽的主體意識的體現(xiàn)。

而且,借用搜輯米芾軼事的方式以寄托情志,具有其他傳統(tǒng)撰述方式所不具備的優(yōu)勢。陸鳴和《米襄陽志林》題辭說:“長康酷有寶晉之嗜,故作《志林》,歷年所而成,使米氏神情氣韻千百年后一披展間,如再起其人而昕睇夕聆之,此無論傳記有所難備,即年譜、日錄亦遜遐稽……蓋不但為米氏策勛,而湔浣一切俗漢,其惠遠矣?!盵2]407戚伯堅《米襄陽志林題辭》謂,該書可使“米老四十五年佳談勝事,歷歷可睹”[2]406,姚士粦《題辭》亦稱:“茲編使人人畢見南宮之為快乎!長康其真能畫南宮于千載者也?!盵2]406梅士俶《蘇米譚史廣》小序說:“《廣》若《譚》,而蘇米之豪宛在睫矣,肩吾不步蘇米之塵、印蘇米之神者乎?”[4]5所謂“米氏神清氣韻”“歷歷可睹”“畫南宮于千載”云云,均揭示米芾軼事的傳播效果可使其人千百年后宛在眉睫,栩栩如生,而這是文集、傳記、年譜、日錄等枯燥文字難以企及的。魏浣初認為,毛晉輯《蘇米志林》三卷使“讀之者恍遇蘇得意時漫裂短幅,乞得其枯木竹石之供,而米家片石所謂嵌空玲瓏可愛者,不必袖中奪取,具列紙上矣。且并兩公同堂相對,一則長髯偉身,揮灑談笑,一則摩挲翰墨狂走叫絕之生氣,儼然并作《蘇米圖》??煸?!誠韻事也”[5]511-512。對《蘇米志林》接受效果的描述繪聲繪色,并以畫《蘇米圖》相比擬。王道焜《敘四家外紀》說:“茲四家之集,折軸充棟,弇州且謂:‘公等之奇,不盡于集?!藙e匯小言逸事,年譜傳志,與諸家之評騭,紀述瑣屑為外紀,擬諸義慶《新語》,點綴王謝諸人,一一呵活眼前也?!盵6]79這類著作的特點是:“其旨淺,其情深,其語少,其致多,不必概公等立朝大節(jié),侃侃風裁,而即此跌宕文史,品題翰墨,曠代風流,于焉是在?!盵6]79為歷史人物作傳,不必特書其“立朝大節(jié)”,“小言逸事”自可表現(xiàn)其“曠代風流”。王道焜概括此類軼事體傳記的優(yōu)勢頗為精當。

米芾軼事的整理還迎合了晚明文士的娛樂需求。追求娛樂是人類自然本性的重要內(nèi)涵,而禮教的極端發(fā)展則試圖禁絕人類的娛樂欲望,因而追求娛樂也在一定意義上意味著對禮教的背叛,對人的個性的張揚。陳繼儒《米襄陽志林序》贊米芾具有游戲殿廷的凌云豪氣:“滑稽談笑,游戲殿廷,東方朔、李白得其豪。”[2]400郭化《蘇米譚史》自序云:“拈得蘇、米二老雋冷可繹之語,與夫褒刺可訕之譚,裒集成帙,佐茶水,消永日耳?!盵7]郭化本人性喜調(diào)笑,里人梅敦倫《蘇米譚史序》稱:“座中無肩吾,一座不歡。得肩吾之茲集也,世機盡解。”[7]汪襄賢《蘇米譚史廣》小序說:“天地古今一史局也,亦一譚資也。舉世不以莊語語,則談言微中,可以內(nèi)外無障矣。用史巫紛若,何暇清譚哉!昔蘇、米二學士,文章豐骨棱縫,更無未盡。其攝身應(yīng)世,往往得之虛實實虛、動靜靜動之間,故其留詛盟而發(fā)機括者,每能當世波而巧電轉(zhuǎn),使當之者獲愧而不能恚,或激而不能撓?!盵4]1-2吳臺引贊嘆蘇、米二人:“議論磅礴,談笑風生,開千古未開之眼,披千古未披之襟,二老差堪伯仲。余往時欲擷拾一帙,佐友人譚麈,而肩吾先得我心?!盵4]3晚明士人崇尚蘇米“調(diào)笑風流”,至于稱其為“仙”。沈壽昆《蘇米譚史廣序》說:“蘇、米才情豐骨,栩栩乎仙也。他不具論,即聲咳間禪那玄理,調(diào)謔風流,令人領(lǐng)取,神思躍然?!盵4]4徐日昌的序又云:“或問肩吾:‘蘇長公、米南宮之譚何如?’曰:‘蘇也仙,米也顛。仙也無煙火氣,顛也無人間世??韧僮T笑,俱可千古,千古而下,因以不刊典傳之。片語只字,擲地有金石聲,搜剔可不盡乎?’”[4]3晚明江南清談之風盛行,文人雅集不談?wù)?,不論詩文,而醉心于書畫古玩、花鳥香茶等韻事,言談間往往征引大量文史故實以炫其博,玩弄文字游戲以逞其機巧,米芾軼事的搜輯即是這種風氣的一種體現(xiàn)。

四、米芾軼事小說的敘事特色

米芾軼事小說的情節(jié)面貌盡管各呈異彩,但宗旨只有一個,就是展現(xiàn)穎異多姿的米芾個性,塑造豐滿的米芾藝術(shù)形象,而這正是敘事文學的本職功能。

首先,米芾軼事集的選材重心與編排體例突顯強烈的敘事旨趣。范明泰《米襄陽志林》共分十三門,每門各一卷,但只有“書學”“畫學”“書評”“畫評”四門四卷有關(guān)米芾書畫創(chuàng)作及理論,其余九門九卷皆為軼事雜記類文字。其將“世系”“恩遇”冠于卷首,僅表示對君父倫理的尊敬,次以“顛絕”“潔癖”“嗜好”“麈談”四門突出米芾的獨特個性,以下才是“書學”“畫學”等書畫學內(nèi)容。在纂者看來,米芾的逸聞趣事、個性魅力比他的書畫成就更為重要,也更能吸引讀者。毛晉《米襄陽志林》不分門類,但每一條故事都精擬標題,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且便于檢索。他將《奇絕陛下》《上天梯》《俊人擲筆大言》等張揚米芾顛狂個性的篇目編排于前,而將《石刻不可學》《十紙說》《印不可偽》《樣品》等體現(xiàn)米芾書畫造詣與藝術(shù)主張的篇目排列于后,足見其旨趣所在。郭化《米南宮譚史廣》并非專采米芾談?wù)摷罢{(diào)笑文字,而是致力于搜集米芾軼事。此書不分門目,亦不撮條目標題,但它將米芾軼事與其書畫理論分開編排,主體部分專輯米芾逸事,而附錄《海岳名言》《李伯時雅集圖序》方展示其書畫造詣。盡管各家米芾小說集體例面貌各異,但其敘事旨趣則是一致的。

其次,米芾軼事集的虛構(gòu)特征顯著,多屬小說家言。許多故事煥發(fā)傳奇色彩,且不乏荒誕的靈怪成分。如屢屢敘述米芾戲耍天子、冒犯龍顏,皇上總會以“俊人不拘禮法”開脫其罪,米芾每每能從皇帝那里討到便宜,舞蹈而退。這類故事雖可表現(xiàn)圣恩隆渥,但顯然違背最基本的綱常倫理。再如廣為流傳的米芾擇婿故事:“芾方擇婿,會建康段拂,字去塵,芾擇之,曰:‘既拂矣,又去塵,真婿也?!耘拗!盵4]59米芾竟以文字游戲為女兒訂下終身,奇則奇矣,但有悖人之常情,只能出于好事者的附會。有的故事則近于志怪小說,如《蟒精》:

元章知無為軍,每雨旸致禱,則設(shè)宴席于城隍祠,東向坐神像側(cè),舉酒獻酬,往往獲應(yīng)。得新茶果,輒以饋神,令典客聲喏傳言以致之。間有得緡錢于香案側(cè),若神勞之者。嘗晨興,呼譙門鼓吏曰:“夜來三更不聞鼓聲?!崩粞裕骸坝芯薨咨呃p繞其鼓,故不敢近。”米頷之,叱吏去,不復(fù)問。故郡人皆疑其蟒精,至今傳之。又鑿墨池,嘗治事池上,蛙聲聒人。因取瓦,書“押”字,投之池。由是蛙不鳴。[5]581

這個故事直把米芾構(gòu)造為精怪的化身。而另一篇《留馬渡采石磯》則侈談人與神相通互應(yīng),更是傳統(tǒng)志怪小說的爛熟套路。這類作品的性質(zhì)不言而喻,無怪乎四庫館臣斥其“皆摭拾小說”[3]543。

米芾軼事的許多篇目敘事講究章法,情節(jié)富有張力。其情節(jié)的設(shè)計頗具匠心,擅長層層鋪墊,至高潮處卻陡然轉(zhuǎn)折,結(jié)局出人意料,在讀者心中造成斷崖式墜落般的撞擊,如《弄石》:

元章守漣水,地接靈壁,蓄石甚富,一一品目,入玩則終日不出。楊次公為察使,因往廉焉。正色曰:“朝廷以千里郡邑付公,那得終日弄石,都不省錄郡事?”米徑往前,于左袖中取一石,嵌空玲瓏,峰巒洞穴皆具,色極清潤,宛轉(zhuǎn)翻覆,以示楊曰:“如此石,安得不愛!”楊殊不顧,乃納之袖。又出一石,疊嶂層巒,奇巧又勝,又納之袖。最后出一石,盡天劃神鏤之妙。顧楊曰:“如此石,安得不愛!”楊忽曰:“非獨公愛,我亦愛也!”即就米手攫得之,徑登車去。[2]422

該故事敘述元章出守漣水,卻沉迷于奇石而不視政事,驚動上司楊次公前往糾察問責,元章采用烏賊戰(zhàn)術(shù),欲將上司也拉下水,我黑你也黑,你也就不能再說我黑了。他前兩次用奇石誘惑上司,上司均不為所動,元章只好納之于袖。看似元章必敗無疑了,但這只是鋪墊之筆,以吊起讀者的胃口。元章第三次出示極妙之石,上司這次終于中招,嘆道:“非獨公愛,我亦愛矣”,并奪奇石而去。結(jié)局來了個大逆轉(zhuǎn),元章轉(zhuǎn)敗為勝,制造了強烈的喜劇效果。再如,眾多米芾奪寶故事中,基本都是敘米芾靠耍賴、欺詐乃至盜搶的方式奪得他人寶物,但《追想筆法》一篇的敘事者卻逆向操作,寫米芾欲得到關(guān)蔚宗珍藏的虞世南《枕臥帖》,不過這次他遇上了難纏的對手,關(guān)蔚宗之子長源采取“誘敵深入”的戰(zhàn)術(shù),使米芾不僅未得《枕臥帖》,還連失兩寶。第三次長源竟提出拿米芾的頭交換《枕臥帖》。情節(jié)至此,懸念已足。不過,結(jié)局卻柳暗花明,米芾因曾見過《枕臥帖》,僅憑記憶竟然臨摹出此帖,足可亂真。本故事用先抑后揚、詭譎莫測的方式,凸顯了米芾的卓越才華,與順向敘事的效果殊途同歸。

米芾軼事中一個主要題材類型是戲謔與調(diào)笑,洋溢著濃郁的娛樂趣味,有些故事屬于以文滑稽,純?yōu)橹圃煸溨C之趣,如《捕蝗》:

米元章令雍丘,蝗大起,鄰縣尉司禁瘞,后仍滋蔓,責保正并力捕除?;蜓裕骸氨M緣雍丘驅(qū)逐過此?!蔽疽莆?,載保正語牒行雍丘,請勿以鄰國為壑。時元章方與客飲,視牒大笑,題紙尾答云:“蝗蟲原是飛空物,天遣來為百姓災(zāi)。本縣若還驅(qū)得去,貴司卻請打回來?!眰髡吣淮筻?。[5]579

無論是雅趣抑或是諧趣,都是追求娛樂效果,而娛樂性正是敘事文學的一種突出特性。

毋庸諱言,這些著作也存在一些明顯的不足。首先,諸書之間內(nèi)容重復(fù)嚴重。其次,故意把米芾塑造成一個半神半人、近乎神話中的人物。如有學者指出:“晚明在董其昌‘開口米元章,閉口米元章’的影響下,米芾已成為一位神化了的書法家、鑒賞家和畫家?!盵12]當然這肇因于官史及稗史系統(tǒng)米芾事跡均有“民間化敘述的一面”[13]。再次,這些著作所輯故事大多不注出處,以致于嚴肅的書畫藝術(shù)論著很少征引其文字,難怪《四庫總目》斥其“多不注出典,未足依據(jù)”[3]542。這也是此類著作傳播不廣、影響不彰的重要原因。盡管存在以上缺陷,但對有些作品來說,學術(shù)層面的不足并不意味著其文學價值的缺失,有時還恰恰相反。因此,晚明米芾軼事小說集的文學價值還有較大的探究空間。

在本文寫作過程中,徐黛君同學曾提供資料,特表感謝!

猜你喜歡
軼事米芾襄陽
襄陽市第七中學
成才(2023年13期)2023-10-24 08:46:50
北宋·米芾《白帖》
老年教育(2022年10期)2022-12-26 14:02:56
襄陽銷售打響春耕攻堅戰(zhàn)
郭靖夫婦為什么沒能守住襄陽
老師軼事
文苑(2018年18期)2018-11-08 11:12:20
舊鄰軼事(下)
奧秘(2018年8期)2018-08-25 07:21:58
米芾學“字”的故事
石圣米芾的三個紀念地(上)
寶藏(2017年2期)2017-03-20 13:17:12
范仲淹苦讀軼事
堅持改革創(chuàng)新 強化履職盡責——襄陽市公安局
松溪县| 银川市| 伊吾县| 大同市| 清徐县| 大邑县| 海伦市| 平原县| 梁河县| 车险| 顺平县| 营口市| 原阳县| 阿坝县| 攀枝花市| 庄浪县| 乐清市| 三门县| 泰州市| 九台市| 塔城市| 清涧县| 商城县| 神池县| 红桥区| 彭阳县| 连江县| 大荔县| 普兰店市| 玛曲县| 衡南县| 景谷| 井冈山市| 江孜县| 偏关县| 福鼎市| 潢川县| 荔浦县| 和静县| 景东| 红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