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前 段旭斌
摘 要:2013年共青團海南省委建立“志愿海南”官方網站、2019年3月建立以“志愿海南網”為引,以“志愿海南微信公眾號”為媒,以“志愿匯App程序”為介的“一網一號一程序”的志愿服務管理體系,得到了全省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青年志愿者的熱烈響應,為深入開展“我為加快推進海南自貿港建設作貢獻”學習教育進行了一場生動實踐。
關鍵詞:互聯(lián)網;志愿海南;志愿服務
中圖分類號:F2 ? ? 文獻標識碼:A ? ?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26.013
1 背景與起因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 要倡導社會文明新風,帶頭學雷鋒,積極參加志愿服務,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熱誠關愛他人,多做扶貧濟困、扶弱助殘的實事好事,以實際行動促進社會進步?!睘楣膭顝V大黨員干部在服務社會、服務群眾中更好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共青團海南省委在深入開展“我為加快推進海南自貿港建設作貢獻”學習教育中,順應互聯(lián)網發(fā)展的新形勢,借助“互聯(lián)網+”技術,2013年建立“志愿海南”官方網站、2019年3月建立以“志愿海南網”為引,以“志愿海南微信公眾號”為媒,以“志愿匯App程序”為介的“一網一號一程序”的志愿服務管理體系,得到了全省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的熱烈響應,為深入開展“我為加快推進海南自貿港建設作貢獻”學習教育進行了一場生動實踐。
2 做法與經過
共青團海南省委建立“一網一號一程序”的志愿服務管理體系,依托“志愿海南微信公眾平臺”,在困難群體和機關黨組織、黨員志愿者之間,搭建線上線下服務平臺,全省101萬多名機關黨員干部、共青團員和青年群體注冊成為志愿者。通過“志愿海南網站”和“志愿匯App手機客戶端”,組織、參加志愿服務等公益項目,將志愿服務“嫁接”到手機客戶端,讓志愿服務“處處可為”,打通聯(lián)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將“我為加快推進海南自貿港建設作貢獻”學習教育延伸到基層,力爭每一位黨員參與其中。
2.1 線上平臺運作:聚焦網絡資源精細策劃,提高線上互通精準服務
堅持“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根據(jù)收集到的服務需求,以助學、助殘、助困、醫(yī)療服務、疫情防控等為重點,策劃實施黨組織(或黨員)志愿服務活動。平臺運行以來,“志愿海南官網”和“志愿匯手機App”系統(tǒng)管理員可根據(jù)操作權限和志愿服務實際需要,對注冊在內的黨員志愿者進行召集、調配,比傳統(tǒng)志愿服務模式更加及時、方便。在“志愿海南官網”和“志愿匯手機App”上對志愿服務活動線上發(fā)布,在線招募志愿者組成志愿者隊伍,線下由各單位自主組織實施,通過“互聯(lián)網+”的模式,打破了活動行業(yè)、領域和空間限制,讓各行業(yè)、各領域的黨員志愿者自由參加活動,使志愿者活動頻率更高、形式更豐富、覆蓋面更廣。
在學雷鋒活動月,全省各級黨組織紛紛組建黨員志愿服務隊,共申領、實施志愿服務項目137個,其中涉及助學、助殘、助困和愛國衛(wèi)生整治等多類項目。自2月以來,利用“志愿海南”微信公眾號推送“各類疫情志愿服務活動宣傳”198篇、“線上培訓”5次、網絡黨建學習活動5次,閱讀量累計3.4萬余次。此外,還將“志愿海南網”“志愿匯App程序”與“志愿海南微信公眾號”內容同步,進一步擴大志愿服務的影響力。
2.2 線下活動推廣:緊扣社會熱點扎實推進,典型示范特色凸顯
團省委組建機關黨員志愿服務隊,緊扣公益、扶貧開發(fā)、愛國衛(wèi)生等社會熱點,精心策劃組織實施“志愿服務項目大賽”“志愿服務場景大賽”“心理援助”“文明交通”等大型主題活動。省各級黨組織志愿服務團隊結合行業(yè)特點開展以志愿服務為特色的主題黨日活動。自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發(fā)以來,全省共組織成立應急志愿服務隊伍225支,招募培訓志愿者103萬名;教育系統(tǒng)組建黨員志愿服務隊,以“暖心服務奉獻者”為主題,在全省開展關愛一線防疫人員子女志愿服務活動224場次,服務醫(yī)務人員子女674人次;各市縣團委結合職能職責,組織黨員團干志愿者開展常態(tài)化禁毒、景區(qū)普法和愛國衛(wèi)生等各類公益志愿服務活動510場,累計志愿時長達66483小時。
2.3 后臺運行保障:優(yōu)化流程做真做實,協(xié)調統(tǒng)籌資源共享
根據(jù)中共海南省委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印發(fā)《推進省直機關黨支部標準化建設工作方案》,明確將黨員志愿服務作為省直機關黨支部標準化建設的重要內容。通過“志愿海南官網+社會資源”信息共享、“發(fā)起單位+分管團委”雙重審核、“項目策劃+志愿海南微信公眾號”宣傳推廣、“投放發(fā)布+簽到確認”認領實施、“活動簽退+時長記錄”流程管理五大舉措有效整合社會資源、不斷拓寬信息渠道、進一步優(yōu)化志愿服務流程。同時,建立健全包括志愿服務項目展示、考核激勵、后勤保障、與社會組織聯(lián)動等在內黨員志愿服務長效機制,明確將志愿服務納入黨建標準化目標考核,建立黨員志愿服務信息檔案,通過時長兌換、星級評定、風采展示、表彰推薦等激發(fā)個體黨員參與積極性,并根據(jù)需要提供“藍馬甲”等服務標識及人身意外保險等,推動黨員志愿服務常態(tài)長效開展。
3 成效與反響
3.1 “勇當先鋒,做好表率”的黨員服務意識在志愿服務過程中進一步體現(xiàn)
“一網一號一程序”志愿服務管理體系為黨員干部等青年志愿者提供了一個線上亮身份、線下強服務的良好形象。通過線上報名和培訓學習、線下開展志愿服務的方式,“學”“做”結合,在學中做,在做中學,相得益彰。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發(fā)揮了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增強黨員干部等青年志愿者服務基層的意識,牢固樹立了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以實際行動樹立了我黨的良好形象,發(fā)揮志愿者在服務群眾、服務社會、等方面的作用。
3.2 志愿服務精神在“互聯(lián)網+”中得到廣泛傳播
在網絡高速發(fā)展的現(xiàn)在,充分發(fā)揮“互聯(lián)網+志愿服務”不受空間限制,傳播范圍廣的特點,利用微信公眾平臺、網站、手機APP等為志愿服務管理搭建網絡平臺,使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得到更為廣泛的傳播。線上認領項目與線下組織實施有機結合,使志愿服務更加貼近群眾需求、服務質量更加精準優(yōu)質。黨員在志愿服務中充分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引領更多普通群眾參與,進一步凝聚力量、傳遞社會正能量,為“我為加快推進海南自貿港建設作貢獻”添磚加瓦。
3.3 弘揚社會正能量的作用更加彰顯
“志愿海南”官網成立以來,通過近7年的開發(fā)運用,充分發(fā)掘了“互聯(lián)網+黨建”的功能。如今,以“志愿海南”為標志的“一網一號一程序”志愿服務管理體系成為全省黨員干部“8小時外”亮身份、強服務的一個響亮品牌,讓志愿精神成為全省廣大黨員干部和青年志愿者的一種風尚、一種習慣,為“我為加快推進海南自貿港建設作貢獻”提供一個有效載體,形成了“有困難找志愿者,有時間做志愿者”的良好社會氛圍。
參考文獻
[1]鐘開斌.信息與應急決策:一個解釋框架[J].中國行政管理,2013,(08).
[2]黃穎珊.推進社會管理體制改革先行先試的對策研究[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1,(04).
[3]龔維斌.深化社會管理體制改革——建立以政府為主導的多元化的社會管理新格局[J].行政管理改革,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