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成年人能理解世界上根本沒有真正的完美,只有不完美,在一定的程度上才是最美的。但是,三歲的幼兒會執(zhí)拗地追求完美,這正是他們對人性的最初的審美體驗。進入追求完美期的幼兒固執(zhí)、過度地追求完美的做法,確實讓教師很頭疼,但是很多時候卻無能為力。為了安撫幼兒的情緒,盡快改善幼兒的不良行為傾向,教師往往會按照他們的要求去做,直到他們滿意為止。
關鍵詞:完美;贊美;鼓勵
中圖分類號:G444??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0)24-0015-02
引 言
很多人成為父母后,會極力地想把自己的孩子教育成為“完美”的人,想在孩子身上找到自己沒有達到的美好。同時,為了表現(xiàn)出自己的榜樣作用,家長在做事情的時候也在努力地追求完美。久而久之,“完美”行為和心理在幼兒的頭腦中滋生出來,慢慢地根深蒂固。幼兒經驗少,辨別是非的能力有限,經常為了達到自己心中所謂的“完美”而掙扎、折磨自己。完美主義傾向使幼兒失去了本性。幼兒的完美主義表現(xiàn)在很多方面,筆者對其進行了簡單概括。
一、幼兒完美主義傾向的表現(xiàn)
1.把完美作為目標
經常有家長反映,孩子變得越來越執(zhí)拗,并且無理取鬧,如吃蘋果的時候,非要一個沒有斑點的蘋果,如果上面有一點點的劃痕,就不吃了;吃餅干的時候,如果餅干不是完整的,就不吃了;手上有污漬的時候,洗不干凈便號啕大哭。這些要求“完美”的行為讓家長很崩潰。從表面上看,完美主義似乎是為人處世的問題,但實際上是關乎社會性的人際關系的問題。完美主義者們深信他們存在的價值不在于他們自身是誰,而在于他們創(chuàng)造出來的那些有意義的東西,認為任何東西都是贏來的,可以百分之百地為己所有。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很多時候難免會有這方面的做法傾向,對事情力求完美,當不完美的結果出現(xiàn)時會消極對待,甚至咆哮[1]。然而,世間的人和事哪來的完美。所謂的完美,只是一種理想的狀態(tài),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想象出來的。家長因為自身的原因,向孩子施加各種形式的壓力,當孩子做事令他們滿意時,他們的虛榮心便得到滿足;而不滿意時,就會生出各種事端。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承受得了父母的壓力,而承受不了的孩子其表現(xiàn)各不相同。
2.過度放大錯誤
追求完美的孩子每天面對著一群非常挑剔的“觀眾”而表演著,想要滿足所有人的想法、得到所有人的贊揚,他們不斷地開發(fā)自己的潛能,超能力地做出很多事情以滿足人們的“需要”[2]。3~6歲是幼兒在完美和缺憾之間不停徘徊的時期,是幼兒成長的必經階段,也是塑造幼兒良好行為的最佳時期。處于這個時期的幼兒會非常在意周圍的事物是否符合自己最初完美的審美要求,是否有缺陷。如果結果沒有達到他們的預期,幼兒就會憤怒、哭泣、譴責自己、無理取鬧、消極對待,覺得自己無能,從而變得不自信、排他,甚至自閉。但是,他們過于追求的完美往往是無用、無價值的東西。他們要做的只是把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好,把真正能體現(xiàn)他們能力的事情做好就行了。過度放大錯誤、追求完美,讓幼兒覺得錯誤似乎是不能被原諒的,如果錯了,就會臉面丟盡,會喪失很多寶貴的東西。他們想象著即將發(fā)生的事情:當自己犯錯的時候,別人會可憐他,甚至瞧不起他、嘲笑他。于是,沒等別人說什么、做什么,他們先把自己否定了、放棄了。更嚴重的是,他們把這看成不適合做事情的依據,唯一可以彌補的正確做法就是對什么都不聞不問,孤獨地蜷縮在羞恥里。對于完美主義者而言,別人看來無所謂或根本就沒在意的小失誤,會成為他們很大的心結,因為他們覺得自己的錯不可以被原諒。這種情緒會直接影響到他們以后的生活、工作,甚至關乎生命安全和人生發(fā)展方向。
3.想要被贊美
很多幼兒會不經意地問教師:“我做得好不好?”“我棒不棒?”“我是不是很厲害?”這是因為他們在家庭中,聽慣了家長們對自己的表揚,贊美已經貫穿于他們生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當他們在做一件事情時,如果得不到贊美,他們就會不停地強迫自己去重復做這件事情。只要沒有得到贊美,他們就會特別難受,逼著自己一定要做得更好。家庭成員對幼兒過分溺愛,讓幼兒覺得自己就是個完美的人。幼兒從小無論做什么事情,得到的都是表揚、贊美。這讓他們沒有了正確的是非觀念和價值觀,覺得自己做什么事情都是做的最好的,尤其是在人多的時候,他們的表現(xiàn)欲望更加強烈[3]。例如,在外面看到地上有垃圾,他們撿起來后左看看、右看看,不是覺得自己做了一件有意義的事情,而是想得到身邊人的贊美。如果沒有得到贊美,他們會把垃圾扔到更遠的地方,直到有人看到他們并贊美他們的所作所為。但是,當走出家門,沒有了來自他人頻繁的贊美,他們就受不了了。家長以為不停地夸獎孩子,會讓孩子更加自信,這是一種錯誤的理解。不停地夸獎更大程度上會讓孩子變得驕傲自滿,而且,聽慣了父母夸大其詞的贊揚后,他們就接受不了別人的意見,在步入社會后很可能只能聽好話而聽不進反面意見,由此人生易遭挫折。
二、引導幼兒健康發(fā)展的策略
1.教會幼兒不要太看重別人的評價
父母可以對自己的孩子多進行表揚,但其他人不一定能完全做到這一點,他們或許會“實話實說”,有些時候甚至會諷刺挖苦。任何人都不可能依賴別人的評價活著,遲早要將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作為成長的動力。過度依賴別人的評價會導致自己無法了解最真實的想法。這樣的孩子長大了就會沒有主見,很容易受到別人的影響。假如一個優(yōu)秀的球員,在想要踢進球門時,還要看看教練和隊友的臉色,那會是一個怎樣的結局?走自己的路,不要太在意他人的評價,做最好的自己,不要活在別人的評價里。
優(yōu)秀的幼兒對待事情一向都要認真謹慎,盡量讓自己不出差錯,但這并不代表要追求完美,刻意迎合別人。遇事只要認真去做,不偏執(zhí),迎難而上,就一定會成為優(yōu)秀的人。幼兒如果做了一件錯事而遭到了家長嚴厲的批評,旁邊的人還添油加醋地評價一番,會使他們一下子感到失去前進的動力。此時,父母應該做的是引導孩子正確看待事情的結果、正確對待別人的批評,承認錯誤并進行改正。當幼兒主動承認錯誤時,家長應告訴他:“你這樣做很不容易,因為這需要很大的勇氣,你可以對自己說你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p>
2.適度地降低要求
追求完美的幼兒一向做事認真謹慎,有明確的規(guī)則感,并對自己有嚴格的要求。如果引導得當的話,他們將會成為一個品行優(yōu)秀的人。對待有完美主義傾向的幼兒,父母應適當降低對幼兒的要求,并對幼兒的行為給予充分的理解和肯定。對于自卑情緒嚴重的幼兒來說,他們的自信心往往是脆弱的、飄搖不定的,因而他們急需得到認同和肯定,需要來自外界不斷的鼓勵。增強幼兒自信心的方法有很多,教師和家長可以根據幼兒的不同性格特點,因材施教,幫助幼兒增強自信心。任何一個小小的進步,以及為這種進步所做出的任何小小的努力,都是有價值的,都是值得被肯定的。
3.鼓勵多于表揚
幼兒有完美主義傾向,可能會讓家長感到煩躁,但是對于幼兒的表現(xiàn),家長要給予理解,并且接納。幼兒做得好,是應該被認可的,但是家長要讓幼兒覺得:你對他的贊賞完全是誠懇的,而不是應付的、客套的,更不應該是虛偽的、做作的。鼓勵多于表揚。鼓勵是對幼兒做事情的努力方向的肯定;表揚僅僅代表對結果的肯定。為了達到鼓勵多于表揚的效果,家長和教師在方法上必須做出調整,在表達上要講究藝術,幫助幼兒從自己的行為中獲得滿足和動力。家長和教師應該讓幼兒懂得: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自己該做的事情,并且努力把它做好了,這本身就是成功,也是對自己最好的肯定。這就和拔苗助長一樣,施肥除草的力度正好了,禾苗長得旺盛,如果想要長得更快而去拔苗,那秧苗反而會死掉。因此,家長和教師要鼓勵幼兒多做自我肯定,努力、盡力去做一件事情,而不是只表揚他做的結果。
4.過程比結果重要
家長和教師應盡可能不破壞幼兒心中對完美目標的努力,但是不要過度注重結果。人都是有自尊心的,但是自尊心過強就會有過度追求完美的傾向。死要面子活受罪。很多成人為了維護所謂的面子,再累也要堅持,幼兒也是這樣。如果得不到他們想要的成績,他們就會感到焦慮不安、精神不振,會覺得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了嚴重的打擊。希望自己不斷進步是好事,但同時也應該能夠接納自己的不足,要看到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就像看到別人的長處和短處一樣。另外,如果太看重結果的話,人就會感到痛苦。家長和教師應教會幼兒以平和的心態(tài)對待成功和失敗,能夠多注重追求過程中的快樂,心態(tài)就會大不一樣了。
可以肯定的是,正是因為人們追求完美,這個世界才會進步。但是,過于追求完美,可能會阻礙事情的進展、新領域的開拓及個人的發(fā)展。對于幼兒來說,他們會因此失去很多值得一試的鍛煉的機會。那么,如何才能讓幼兒積極向上,適度追求完美,敢于嘗試,坦然面對失敗呢?成人的影響相當重要。一個人具備什么樣的性格,有先天因素的影響,但影響更大的是后天因素。因此,家長和教師應選擇正確的教育方法,幫助幼兒形成健康、良好的性格。
結 語
世界上沒有真正的完美。幼兒在追求完美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挫折,這就需要成人正確的引導,幫助幼兒接受自己不完美的一面,還需調整心態(tài)理解幼兒細膩、追求完美的心,盡力保護他們,為他們樹立正確的審美價值觀,保護他們最初的審美觀,為他們形成健全的人格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劉曉曄.對家長學前教育價值觀的調查與思考[J].學前教育研究,2008(04):63-65.
孫瑞雪.捕捉兒童敏感期[M].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2010.
王國平.解碼幼兒教育[M].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13.
作者簡介:孫丹(1984.2—),女,江蘇揚州人,現(xiàn)任揚州大學第三幼兒園業(yè)務園長,一級教師,揚州市教學能手,區(qū)教育先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