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淺談音樂教育中閩南童謠的保護與傳承

2020-08-20 09:29:28楊楚聞
教師·上 2020年5期
關鍵詞:校本課程保護傳承

楊楚聞

摘 要:文章就開設閩南童謠音樂校本課程的必要性,以及校本課程的具體內容展開了細致的論述,以期為閩南童謠的保護和傳承提供參考。

關鍵詞:閩南童謠;傳承;保護;音樂課程標準;校本課程

中圖分類號:G633.951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9-11-20 文章編號:1674-120X(2020)13-0101-02

一、閩南童謠的定義

閩南童謠,即建立在閩南地區(qū)方言基礎上創(chuàng)作和傳唱的具有閩南地域色彩、且能夠反映閩南人民生活的兒童歌曲,它是閩南文化的重要瑰寶,也是本地區(qū)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F如今吸收了一定西方音樂元素的閩南童謠,開始展現出一種更加包容、創(chuàng)新的姿態(tài)。在歷史的長河之中,閩南童謠文化充當了大陸與臺灣乃至東南亞地區(qū)閩南文化交融,相互的了解、交流的紐帶,與此同時增強了多地區(qū)間對閩南文化的認同感。

閩南童謠淺顯易懂的歌詞和朗朗上口的旋律將閩南人家的傳統(tǒng)習俗、風土人情、生存狀況、社會背景展現得淋漓盡致,也是許多閩南老一輩同胞以及海內外閩南華僑華人同胞追憶童年、思念故鄉(xiāng)的溫暖寶藏。閩南童謠于2007年及2008年順利被列入福建省第二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其文化價值和社會價值隨著時間的推移也逐漸展現。

二、閩南童謠的現狀

(一)存在的問題

作為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閩南童謠的意義和價值非凡,但筆者對閩南童謠在本地區(qū)的生存現狀進行了調查,獲得的結果卻不容樂觀,深入挖掘其成因后,不難發(fā)現此現象是內力和多種外力共同作用的結果。

隨著中國對外開放進程的加速,文化多樣性的帷幕逐步拉開,這把雙刃劍帶來了豐富多彩的世界文化,同時也給地方性傳統(tǒng)文化帶來了重重的考驗,新鮮活力的日韓動漫歌曲、動感熱情的歐美英文唱段等,成了更能抓住青少年眼球的音樂形式。

另外,社會文明的進步對大力推廣語普通話提出了相應的要求,社會溝通整體上被標準的普通話所覆蓋,學生在校園中也更多地使用普通話進行交流,閩南地區(qū)也不例外。閩南語在青少年群體中使用的頻率呈現逐步減少的趨勢,他們對本土的閩南方言是陌生的,而與方言有著密切聯(lián)系的閩南童謠,其根基就間接性地產生了動搖,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童謠的傳唱和發(fā)展。

(二)相關的舉措

在多元文化環(huán)境之下,全球化帶來的是文化區(qū)域的共通,民族本土文化作為其中重要的一大分支,若能得到重視并大力發(fā)展,必然成為推動國家和民族文化發(fā)展,走好本民族特色文化道路的重要力量,所以,如何保護好經典的閩南童謠文化就成了本地區(qū)需要盡快解決的問題。

通過走訪和參閱文獻,筆者也欣喜地了解到,相關的政府部門和學校已經開始大力實施保護閩南童謠的舉措,近年來廈門市青少年宮多次開展“閩南話故事培訓班”“閩南歌曲征集活動”,閩南文化課也被廈門市各中小學引入課堂;泉州地區(qū)也舉行了“傳唱閩南歌謠電視大賽”“原創(chuàng)閩南童謠歌曲比賽”等多方位推廣閩南童謠的系列活動,涌現了大批優(yōu)秀的閩南童謠作品,也收集整理出了大量的閩南童謠資料。隨著閩南三市中廈門和泉州的文化活動風生水起,漳州市政府、學校也加強了對閩南童謠教學的重視,開展了“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等活動,閩南童謠的保護與傳承也逐步被提上日程。

三、閩南童謠的保護與傳承

(一)音樂學科新課標對民族傳統(tǒng)音樂文化的要求

在2011年修訂的音樂學科課程標準中,課程理念及課程目標明確提出了要關注學生的興趣,重視和強調實踐性、創(chuàng)造性,并挖掘母語的作用,學習和弘揚本民族音樂文化,傳播優(yōu)秀的本土傳統(tǒng)音樂。教學實施建議中也多次提及進行課程資源的開發(fā)。由于我國音樂教育教學采用普適性統(tǒng)一教材,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學生的音樂學習需要,而且教材較難一一深入挖掘和兼顧各地區(qū)的本土傳統(tǒng)音樂文化,因而我國在課改中對“課程”進行了再次定義,給予了音樂課程資源適當的開發(fā)創(chuàng)造空間。即國家指定教材占比80%至85%間,地方性校本教材的編制可從所在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水平、民族文化特色等不同方面入手,自主設計相應的教學內容。如此一來,既能使得音樂教學方法、形式和內容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也能更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在課堂活動中感知、體驗音樂的興趣和潛能,開辟出了一種優(yōu)秀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地方性傳統(tǒng)音樂教學新模式,帶動了中國音樂教育整體發(fā)展,同時增強了學生的文化認同感、民族自豪感和傳承地方傳統(tǒng)文化的責任意識,最終形成了以普適性音樂課程為主,地方性校本音樂課程為輔的中國音樂教育教學新環(huán)境。

(二)閩南童謠的校本化實施

1.校本課程開發(fā)的定義

所謂校本課程的開發(fā),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廣義指兩權的下放,即自主權和選擇權的下放,是對國家或地方性課程中的不足進行彌補;狹義上是立足學校,強調以學校為基礎,推進學校課程改革的一大方式。

2.音樂校本課程的必要性

音樂校本課程活動的開展,對學校音樂課程的設置起到補充的作用,提高了音樂課程的探究性,直接對音樂教學的效果產生重要的影響。校本課程的開發(fā),也能在一定層面上反映學校的教學水平和教學品味,營造良好的音樂學習氛圍,使得更多的學生有機會接觸音樂、了解音樂、感受音樂。

3.閩南童謠校本課程的探索與實施

在確定校本課程內容的前期工作中,采用師生合作共同完成的方式為佳。對閩南童謠感興趣的學生可自行通過網絡或是與父母長輩等交流,收集他們喜愛的閩南童謠,教師則依據個人的見解,收集、挖掘、整理出一批符合學生音樂基礎水平和興趣愛好的童謠作品。如此一來,一方面師生之間構造了協(xié)作關系,為未來穩(wěn)步的課堂教學進程推進打下了基礎,另一方面通過大量的資料收集整理工作得出了高質量的作品,學生也能有機會選取自己喜歡的歌曲。收集所有作品后,再通過教師篩選、學生預試,以及專家的多重分析,確定其中更合適的、更貼近學生生活的、積極向上的部分閩南童謠,按作品難度分類整理,編制成校本教材,進行課堂教學。

前期準備為校本課程的順利開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閩南童謠校本課程教學采用學生自愿報名的形式,以下就筆者總結的課堂中有效的教學模式進行一一的闡述。

(1)小組合作、互相學習的教學模式。所謂的閩南童謠固然要用閩南方言來演唱,在正式學習前,最重要的是先規(guī)范朗誦自然淳樸且句尾押韻的童謠。但由于普通話的普及,許多學生已經對家鄉(xiāng)的方言相對陌生,且經過調查也發(fā)現,班級中還存在部分外地學生,他們沒有受過閩南語系的熏陶,所以需充分調動身邊的資源,選拔會講地道閩南語的學生做“小老師”示范朗讀童謠歌詞,并將他們平均地分配進入各個小組之中。學生和“老師”一起互相學習,糾正錯誤、揚長避短,實現了生生互動、師生互動,體現了審美教育中的相互交流,也形成了師生平等、共同進步的良好課堂局面。

(2)聯(lián)覺法。課程中實行視聽結合的聯(lián)覺法:音樂作為一門聽覺的藝術,不具有具象性,所以需要學生充分發(fā)展學科綜合能力,充分調動聯(lián)覺能力,感受音樂的內涵,更好地為音樂作品的學習服務。

能對音樂進行正確的“感受和欣賞”是唱好一首作品的關鍵,而音樂情緒與情感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作品情緒的感知,除把握力度、速度、音色、和聲等音樂要素之外,深入理解歌詞的含義也是一大重點。但對于部分學生來說,通篇理解會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可以采取聯(lián)覺法,教師將童謠中所描述的故事,通過口頭表達,形式生動地向學生描繪,并可伴隨著音樂,在黑板上或幻燈片中展示一幅幅與童謠密切相關的圖畫。這樣語言、音樂與圖畫相結合的方式調動起學生的視覺和聽覺,進一步帶動學生對童謠的理解。深入的理解加上對音樂作品的學習,學生能迅速地帶韻味、完整演唱閩南童謠。

(3)表演法?!氨憩F”作為音樂課程內容框架中四大領域之一,其中的綜合性藝術表演尤其值得關注,是培養(yǎng)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通過此類實踐性活動,還能促進學生自身情感的表達,提高學生與他人交流溝通的能力以及學生對課程的興趣。在開展閩南童謠校本課程教學時,筆者在學生完成童謠歌唱學習后,布置小組活動任務:小組討論,為童謠加上想要的表演形式,可以情景演繹、可以加入朗誦,甚至可以自己改編部分旋律、節(jié)奏或歌詞。結果顯示,有能力的小組還展現了輪唱與齊唱等不同演唱形式交織的表演形式。將童謠多形式地表演出來,很大程度上開發(fā)了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也豐富了教學內容。

四、結語

閩南童謠作為閩南地區(qū)乃至中國傳統(tǒng)音樂的瑰寶,理應受到關注與保護、傳承。除新課標要求重視地方性民族音樂的弘揚,早在20世紀,匈牙利哲學家、音樂教育家柯達伊就提出“兒童首先需要學習母語進行歌唱”這一觀點,尤其是簡單、富有韻味和最能體現當地人民生活的民間歌曲,它們是兒童音樂啟蒙教育的最佳素材。而學校作為教育的主戰(zhàn)場,是民族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閩南童謠音樂校本課程的開設,延伸了普適性音樂課程,豐富了學生枯燥的學習之外的業(yè)余生活,營造了濃厚的閩南文化氛圍,使學生更了解他們成長的這片沃土,將“愛家鄉(xiāng)”深深植入每個學生的心中,也進一步使得閩南童謠這一本土傳統(tǒng)音樂能夠在未來繼續(xù)發(fā)光發(fā)亮!

參考文獻:

[1]馬東風.音樂教育理論與教法新編[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11.

[2]吳秋伶.多元文化視域下中學音樂校本課程建設的思考[J].黃河之聲,2019(22):82.

[3]宋振卿.互聯(lián)網大數據“議題設置”下閩南語童謠樂曲的數字化保護和傳承[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34(5):40-42.

[4]魏幼琳.閩南童謠與音樂教學[J].廈門教育學院學報,2003,5(1):73-74.

猜你喜歡
校本課程保護傳承
培養(yǎng)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現代中國人
文教資料(2016年22期)2016-11-28 13:45:51
新疆高職院校少數民族漢語教學的課程設計及開發(fā)研究
人間(2016年26期)2016-11-03 17:55:11
基于Web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土族盤繡電子商務平臺的設計與實現
軟件工程(2016年8期)2016-10-25 15:58:54
“互聯(lián)網+”時代出版人才培養(yǎng)的傳承與突破
出版廣角(2016年15期)2016-10-18 00:07:49
芻議增強林業(yè)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的有效途
現代園藝(2016年17期)2016-10-17 08:49:07
淺談遺址公園的保護
現代園藝(2016年17期)2016-10-17 07:58:52
新媒體時代下的蒙古族文化傳播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6:28:51
青年怎樣傳承長征紅色基因
人民論壇(2016年27期)2016-10-14 13:32:53
高中學?!叭乃仞B(yǎng)特色德育”實施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1:50
日憂美軍“保護”釣魚島能力 將強化攻擊能力
昆明市| 象州县| 峨边| 元氏县| 三穗县| 新沂市| 陵水| 全南县| 彭州市| 搜索| 五常市| 金川县| 阿城市| 大关县| 中超| 青龙| 壶关县| 九江市| 漳州市| 高碑店市| 柳河县| 香河县| 拉萨市| 什邡市| 武宣县| 柳林县| 波密县| 湘潭县| 长寿区| 临清市| 原阳县| 冀州市| 珠海市| 桓仁| 焦作市| 大埔区| 广丰县| 南丰县| 塔河县| 宽城| 志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