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卓宇 黃俊 徐運標 陳果 郭杰
摘要:針對新工科視閾下高職學生程序設計公共課程實踐能力欠缺的問題,以公共課程Python程序設計為例,通過Python基礎學習知識點與計算思維能力映射、Python numpy庫知識點與計算思維能力映射、Python pandas庫知識點與計算思維能力映射、Python matplotlib庫知識點與計算思維能力映射4個模塊對公共課程Python程序設計進行教學改革。實驗結果證明,引入計算思維技能的教學改革有助于提升高職學生程序設計能力。
關鍵詞:新工科;計算思維;Python程序設計;映射;計算思維能力
中圖分類號:TP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20)21-0154-02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1 前言
2018年3月15日,教育部辦公廳發(fā)布《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公布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的通知》[1]。新工科專業(yè)主要指針對新興產(chǎn)業(yè)的專業(yè),以互聯(lián)網(wǎng)和工業(yè)智能為核心,包括大數(shù)據(jù)、云計算、人工智能、區(qū)塊鏈、虛擬現(xiàn)實、智能科學與技術等相關工科專業(yè)[2]。2006年3月,美國卡內(nèi)基·梅隆大學計算機科學系主任周以真提出計算思維( Computational Thinking)的概念,計算思維是運用計算機科學的基礎概念去求解問題、設計系統(tǒng)和理解人類的行為[3]。肖卓宇[4-6]等人基于計算思維的教學方式、教學內(nèi)容、教學課程及考核方式進行了教學改革。文獻[7]引入計算思維對課程數(shù)據(jù)結構就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文獻[8]引入計算思維針對新工科大數(shù)據(jù)技術課程體系進行了優(yōu)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課題組前期工作取得了較好的科研成果[9-15]。但我院作為“工”字號全國示范性高職院校,學生入學分數(shù)相對較低,理論基礎薄弱,在國家大力倡導新工科的背景下,引入計算思維的高職Python程序設計公共課程教學改革研究顯得尤為重要。
2 計算思維導向下的公共課程Python程序設計
PYthon程序設計作為學院公共課程需要學生掌握Python程序基礎、numpy庫、pandas庫、matplotlib庫四個主要模塊,為學習好這些模塊,需要具備相應的計算思維能力,見圖1。
2.1計算思維能力與Python基礎知識為映射表1中描述了Python程序基礎部分需要掌握的知識點與計算思維能力要求的映射關系。表1中對Python程序基礎的運算符、變量、模塊、類、文件、異常等知識點做出了要求。此外,實戰(zhàn)項目《男女電影評分差異比較》要求首先對復雜問題進行抽象思維求解,再通過形式化符號表示,遞歸等計算思維方法進行具體問題求解。
2.2 計算思維能力與Python numpy庫知識點映射
表2中描述了Python numpy數(shù)學函數(shù)庫部分需要掌握的知識點與計算思維能力要求的映射關系。表2中對Python numpy庫的numpy的屬性、array、numpy的運算等知識點做出了要求。此外,實戰(zhàn)項目需要實現(xiàn)《圖像的手繪效果》,這對計算思維中的抽象思維、符號表示、形式化證明等方法有著較高的要求。
2.3 計算思維能力與Python pandas庫知識點映射
表3中描述了Python pandas庫部分需要掌握的知識點與計算思維能力要求的映射關系。表3中對Python pandas庫的Series、DataFrame、選擇數(shù)據(jù)等知識點做出了要求。此外,實戰(zhàn)項目需要實現(xiàn)《Pandas特征效果分析》,這同樣對計算思維中的抽象思維、符號表示、形式化證明等方法有著較高的要求。
2.4 計算思維能力與Python matplotlib庫知識點映射
表4中描述了Python matplotlib可視化庫部分需要掌握的知識點與計算思維能力要求的映射關系。表4中對Python mat-plotlib庫的figure圖像、設置坐標軸、legend圖例、scatter散點圖等知識點做出了要求。此外,實戰(zhàn)項目需要實現(xiàn)《引力波繪制》,這對計算思維中的抽象思維、模型構建、符號表示等方法有著較高的要求。
3 結論
本課題對新工科視角下以計算思維為導向的高職Python程序設計公共課程教學改革進行了研究,以Python程序為例,分4階段對其映射的計算思維方法進行深入研究。事實證明,新工科視角下引入計算思維的思想有助于提升學生學習效率,今后工作將進一步厘析知識點要求與計算思維能力要求之間的關系,為學生程序設計能力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祝士明,郭琰.智能教育背景下新工科教學改革:框架設計與實施路徑[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6):155-161.
[2]狄長艷,周慶國,李廉.新工科背景下對于計算思維的再認識[J].中國大學教學,2019(21):47-53.
[3]何欽銘,王浩.面向新工科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體系及課程建設[Jl.中國大學教學,2019(1):39-43.
[4]肖卓宇,黎妍,葉嘉笑.以計算思維為導向的大學生程序設計能力培養(yǎng)研究[J].計算機時代,2017(1): 79-81.
[5]肖卓宇,葉嘉笑.基于CDIO的IT類應用型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研究[J].湖南郵電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9,18(1):89-90,97.
[6]肖卓宇,葉嘉笑,黎妍.計算機專業(yè)大學生程序設計實踐能力培養(yǎng)改革[J]軟件導刊.2017,16(2): 197-199.
[7]肖卓宇,余波.大學生參與式教學方法在數(shù)據(jù)結構課程中的應用研究[J].湖南郵電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8,17(01):88-90.
[8]肖卓宇,宋藝.基于CDIO的大數(shù)據(jù)技術課程教學研究[J].長沙民政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8,25(2):125-126.
[9]肖卓宇,何锫,余波.非標準設計模式的恢復[J].計算機工程與設計,2019,40(1): 143-148,208.
[10]肖卓宇,黃海,何锫,等,設計模式檢測工具有效性評估策略[Jl.計算機科學與探索,2018,12(03):380-392.
[11]肖卓宇,何锫,李港,等,注入間接線索的設計模式變體分類檢測[J].小型微型計算機系統(tǒng),2018,39(06):1335-1341.
[12]肖卓宇,何锫,多階段可松弛的設計模式變體檢測方法[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46(01): 26-31.
[13]肖卓宇,何锫,余波.一種多階段交互式線索驅(qū)動的設計模式識別方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17,43(09):1746-1756.
[14]肖卓宇,何锫,楊鑫維,等.基于文法產(chǎn)生式優(yōu)化的設計模式識別方法[Jl-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17,46(3): 569-576.
[15]肖卓宇,何锫,余波,等.一種形式化上下無關文法關系驅(qū)動的設計模式檢測方法[J].工程科學學報,2016,38(10):1499-1508.
【通聯(lián)編輯:張薇】
收稿日期:2020-02-15
基金項目:“2019年度全國高等院校計算機基礎教育研究會課題:新工科視角下以計算思維為導向的高職Python程序設計公共課程教學改革研究(2019-AFCEC-332)”
作者簡介:肖卓宇(1979-),男,湖南長沙人,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軟件演化、大數(shù)據(jù)分析、機器學習等;黃俊(1990-),男,湖南長沙人,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智能制造等;徐運標(1983-),男,湖南邵陽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軟件工程等;郭杰(1976一),女,湖南常德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軟件工程等;陳果(1980-),女,湖南長沙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軟件工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