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根苗
摘要:根據多年實驗教學的經驗,對實驗器材,實驗方法指導,實驗進行時間、空間,實驗評價等方面進行了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實踐反思,在信息技術的支撐下線上生物實驗的延伸教學,及時的把課本的理論知識用實驗進行了驗證,激發(fā)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QQ、微信、釘釘等網絡平臺應用于實驗教學,便于老師及時查閱、統(tǒng)計學生的作品、展示、交流作品;督促學生按時完成實驗操作。創(chuàng)新的家庭實驗,使家長更多的了解、參與孩子的學習,提高了每個實驗學生的動手操作率。
關鍵詞:生物;在線實驗創(chuàng)新;實踐反思
中圖分類號:G633.9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14-038-2
我們酒泉第六中學開設了線上直播課程,以此保證學生們的學習進度。在本學年度,筆者承擔七年級三個班的生物教育教學及生物實驗室的管理工作。生物教材蘇教版七年級下冊內容承接上冊知識,是從第八章開始的。在第八章第三節(jié)有實驗:骨的特性與骨的成分的之間的關系,包含兩個小實驗:骨的煅燒和骨的脫鈣;在第九章的第一節(jié)有四個小實驗:觀察食物中含有蛋白質;觀察食物中含有淀粉;觀察食物中含有脂肪;觀察食物中含有無機鹽。在每年開學的第二周會安排在實驗室進行以上六個小實驗。在學校無法開學,只能在網上授課的情況下,根據多年實驗教學的經驗,對以上幾個實驗從實驗器材,實驗方法指導,實驗進行時間、空間,實驗評價等方面進行了創(chuàng)新,并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效果。
一、實驗器材創(chuàng)新
實驗器材創(chuàng)新遵循實驗可操作性原則。用日常居家就能準備的、功能相近的器材代替實驗室器材。例如骨的煅燒和觀察食物中含有無機鹽的兩個實驗中,用蠟燭代替酒精燈提供火焰,用剪刀或鉗子等鐵制用具可以代替鑷子和解剖針,用來固定被煅燒的魚肋骨和種子;骨的脫鈣實驗中,用食用醋或白醋代替質量分數為10%的鹽酸來溶解骨中的鈣鹽,試管用杯子或碗等容器代替;觀察食物中含有蛋白質和觀察食物中含有淀粉兩個實驗中,燒杯用較大的碗或盆子代替,藥店里能買到的碘伏消毒液代替碘液和淀粉發(fā)生顯色反應;觀察食物中含有脂肪實驗中,用面較平的鉛筆頭等代替鑷子擠壓植物種子。
二、實驗方法指導創(chuàng)新
因為生物實驗只能進行在線指導,因此,傳統(tǒng)的實物演示的實驗指導方法必須借助于信息技術輔助作用才能達到指導效果。例如:先根據實驗指導利用改進的實驗器材自己在家中做一遍,并把重要的步驟拍照,并把這些照片做成ppt課件,例如下圖,然后在直播課中依。據ppt課件講解實驗原理、實驗器具、實驗過程、實驗注意事項、實驗預期結果、實驗結論等。線上指導完以后,把課件及時分享到QQ班級群,便于學生在實驗過程中隨時查看實驗過程、思考解決ppt課件中列舉的與實驗有關的問題。
三、實驗進行時間、空間的創(chuàng)新
在信息技術的支撐下,生物實驗教學可以從課上延伸到課下,從實驗室延伸到家里成為一種可能。生物實驗尤其是本文提到的六個小實驗,與日常生活緊密聯(lián)系,家里獲取實驗材料容易。實驗作業(yè)發(fā)布到包含家長、老師、學生的QQ學習、交流群,得到了家長的大力支持與配合,布置作業(yè)的當天就有家長在交流平臺留言去買魚準備魚肋骨。骨的脫鈣用醋酸代替鹽酸以后,因為醋酸的酸性比鹽酸的弱,實驗時間會有原來的15分鐘左右延長到12小時左右,再考慮到星期一到星期五家長和學生比較忙,實驗結果提交時間截止星期天晚上十點。這樣,學生的實驗時間更加充分、自由。
四、實驗評價的創(chuàng)新
學生實驗成績包括平時實驗成績和實驗測試成績,平時實驗成績打分的主要依據是學生做完實驗填寫的實驗報告單。實驗報告單上的實驗結果是文字形式的,不做實驗也可以寫出來,為了保證學生親自動手做實驗,實驗評價選擇了實驗結果圖片(如下圖所示)為依據。
在網絡平臺上對實驗結果圖片的展示過程,也是同學之間相互評價、相互學習的過程。
五、生物實驗在線教學的創(chuàng)新實踐反思
1.值得肯定的地方
(1)在信息技術的支撐下生物實驗的延伸教學,及時的把課本的理論知識用實驗進行了驗證,激發(fā)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對于獲得新知識的途徑,耳聞不如一見,一見不如實驗,在一個實驗作品視頻中,看到有一位同學邊敲打煅燒后的魚肋骨邊用驚訝的口吻說“哇,原來老師說的是真的”,從語氣上可以聽出他對實驗的好奇心有多強。
(2)QQ、微信、釘釘等網絡平臺應用于實驗教學,便于老師及時查閱、統(tǒng)計學生的作品;展示、交流作品;督促學生按時完成實驗操作。學生上傳的作品,我會及時批閱,學生每完成一個實驗會得到一朵小紅花,對于優(yōu)秀的作品,會分享到QQ學習、交流群,并適時、恰當地做個點評,學生和家長在后面會跟帖,其中有一位學生說“老師,我們附近的超市沒賣魚的,作業(yè)遲一點交行嗎?”可見,這種展示、交流對還沒完成實驗的學生是一種督促。在規(guī)定的提交時間內,通過QQ直播群教師助手統(tǒng)計提交作品量,有三分之二的學生六個小實驗結果圖片全有,有的還有實驗過程視頻,只有極少部分同學只傳上來了3個以下的實驗結果圖片。
(3)創(chuàng)新的家庭實驗,使家長更多的了解、參與孩子的學習,提高了每個實驗學生的動手操作率。家庭實驗合作者會由同學變?yōu)楦改傅燃抑械挠H人,在實驗室4個人1小組,只有1套實驗裝置,小組間分工合作,共同完成6個小實驗,每個同學平均動手做了1.5個小實驗。在家中實驗,親人只能幫助準備一下實驗材料、拍照等輔助工作,6個實驗都要親自做完,提高了每個實驗學生的動手操作率。
2.不足之處
(1)對于實驗過程中存在安全隱患的操作、老師不能及時糾錯。例如,有一位學生直接用打火機的火焰煅燒魚肋骨;有的同學把整顆花生種子煅燒,火焰太大。
(2)同學之間面對面的合作交流減少,不利于學生合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
(3)網上家庭實驗的實驗指導、實驗作業(yè)、交流展示等都離不開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對學生的視力不利。
(作者單位:甘肅省酒泉第六中學,甘肅 酒泉 73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