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雷閃,劉永志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文法學院,山東 青島 266580)
當前我國傳統能源供應的緊俏以及環(huán)境污染問題的日益加重,使得新能源汽車的研發(fā)與推廣受到行業(yè)熱捧。新能源汽車的推廣與應用符合我國“綠色出行,節(jié)能環(huán)?!钡木G色發(fā)展理念,是理想型的短距離交通工具。新能源汽車的利好形勢理應帶動相關保險市場的繁榮發(fā)展,然而當前我國并沒有專門針對新能源汽車的保險產品,這也引發(fā)了新能源汽車保險市場的許多行業(yè)亂象。新能源專屬保險產品的缺失對于消費者購車后的風險保障極為不利,高保低賠、保險利益的認定、道德風險等問題從某種程度上影響了新能源汽車的市場發(fā)展。本文運用對比分析、實證分析、對策分析等研究方法對我國新能源汽車保險進行法律層面的檢視,并提出相應的完善建議,以期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保險市場的持續(xù)健康發(fā)展。
保險作為防范風險、風險管理的基本工具,是通過團體的力量來分散個人風險的一種經濟制度。[1]4然而,當前我國并沒有專門針對新能源汽車的保險產品,這對于消費者購買新能源車后的風險保障極為不利,嚴重影響了新能源汽車的市場發(fā)展。與傳統汽車保險相比,我國新能源汽車保險存在著較大的爭議,未能實現保險的利益保障屬性,其主要問題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目前,我國汽車保險主要有機動車交通事故強制責任保險(俗稱“交強險”)與商業(yè)險。其中機動車交通事故強制責任保險是車主必須購買的保險,其目的不僅僅是保護車輛所有人和保險公司的利益,更重要的是為了保障無辜第三人在交通事故中所造成的風險損害。對于商業(yè)險而言,則由車主根據汽車實際情況自愿購買。商業(yè)險又分為基本險和附加險兩大類,其中附加險不能獨立投保,必須依附于相應的基本險才能投保。相較于傳統汽車成熟完備的保險產品和投保體系,新能源汽車沒有專門的保險產品和專項條款,導致新能源汽車直接套用傳統汽車保險進行投保。然而,新能源汽車無論是在構造、性能,還是使用風險上,都與傳統汽車不同。傳統汽車搭載汽車發(fā)動機,依靠燃油行駛;新能源汽車主要依靠電池、電機、電控(俗稱“三電”系統)帶動。新能源汽車在使用性能上存在許多高科技的應用,比如汽車搭載了車輛遠程監(jiān)控與防盜定位系統,因此傳統的車險全車盜搶險對于新能源汽車車主而言并無投保的需要。此外,純電動的新能源汽車并不搭載發(fā)動機,因此發(fā)動機涉水險更無投保意義。新能源汽車依靠充電樁進行充電,是新能源汽車的關鍵配套設施。車主要針對充電樁等配套設施投保,卻發(fā)現保險公司還未推出相關保險產品。新能源汽車投保人的實際需求與保險公司的產品設計存在差異,直接套用傳統汽車保險產品并不能滿足新能源汽車投保人的實際需要。在維修技術、車輛故障、風險系數上完全不同的汽車,卻適用相同的汽車保險產品,這將無法防范新能源汽車自身特有的風險。
新能源汽車的風險爆發(fā)點與傳統汽車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傳統汽車依靠發(fā)動機帶動,因此出險多為發(fā)動機涉水、發(fā)動機過熱等風險。而新能源汽車系統是依靠電池動力進行運轉,其出險多為電池自燃、電池短路、電池漏液、電池組熱失控等風險,因此新能源汽車與傳統汽車出險是存在顯著不同的。對于新能源汽車而言,自燃問題似乎是不可回避的痛點,而自燃往往又會波及其他“無辜”車輛,在風險防控和保險理賠中較為復雜。根據《新能源汽車國家監(jiān)管平臺大數據安全監(jiān)管成果報告》中的數據顯示,自2019年5月以來,新能源汽車總共發(fā)生79起安全事故,其中因汽車電池著火占比58%。①電池的過充、過放都是引起新能源汽車自燃的主要緣故,一旦發(fā)生自燃,電池將受到損毀。而縱觀目前的保險市場,各大保險公司并未推出專門針對新能源汽車電池的保險,車主無法對電池進行投保。[2]車企方面,也僅僅對非人為因素導致的電池損毀進行質保。換言之,當發(fā)生交通事故損毀電池,車企不承擔責任,而只能由車主自行負擔損失,承擔高額的電池更換成本。雖然新能源汽車已在我國經歷了10余年的研發(fā)與推廣,但是相較于已知的傳統汽車來說,新能源汽車依然是一個“新生事物”。我們對于傳統汽車的風險認識已經比較成熟,保險公司的風險預估也已經成型;然而對新能源汽車的風險認知還較為淺薄地停留在電池、車輛自燃問題上。新能源汽車發(fā)展的時間尚短,其產業(yè)鏈還未達到規(guī)范化、系統化的程度,導致保險公司不能準確地評判新能源汽車事故的原因,無法科學系統地把握新能源汽車的風險參數,保險也就無法全方位保障車主利益、分散汽車所有人的風險。
傳統汽車的保險金額一般低于新能源汽車的保險金額,這是因為汽車生產企業(yè)在電池上的研發(fā)與投入比較高。新能源汽車電池的成本高昂(占總成本的30%以上),導致了新能源汽車的售價普遍高于傳統汽車。[3]保險費用的高低通常與保險金額的高低直接相關,新能源汽車的高售價導致了新能源汽車保費過高。例如,比亞迪唐官方指導價格12.99萬元,而比亞迪唐新能源版官方指導價22.99萬元,整整相差10萬元;沃爾沃XC60低配版官方指導價36.29萬元,而沃爾沃XC60新能源低配版官方指導價高達52.79萬元,達到了燃油版XC60的高配價格,相差近20萬元。②汽車保險的價格是直接與汽車售價相關的,新能源汽車保險的高價格將會影響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推廣,降低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增加新能源汽車購買者的高額保費負擔。由于交強險是國家統一定價,因此對于新能源汽車和傳統汽車而言無實際的差別,只是二者在商業(yè)險投保時會存在保費的不同。筆者通過對平安車險、中國大地保險的咨詢,以青島為汽車行駛地,實際測算了同種型號燃油版與新能源版車主所需要繳納的保費,得出表1的基本數據。
表1 同種型號燃油車與新能源汽車保險費用對比
通過表1中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出,在車險價格與汽車價格直接相關的保險市場中,新能源汽車的商業(yè)險保費是明顯高于燃油車的,同一種型號的不同版本汽車,燃油車與新能源汽車的商業(yè)險價格最高可以相差9 560元,最低也相差1 500多元,新能源車主投保時最少要多支出上千元的保費。
傳統汽車的保險理賠經過市場化發(fā)展已經成型,保險公司依靠大數法則積累了豐富的理賠經驗。傳統汽車搭載噪聲較大的發(fā)動機,而新能源汽車依靠電力系統帶動,具有低噪聲的優(yōu)勢,行人往往注意不到,因此新能源汽車碰撞出險率較高。面對較高的出險率,車險理賠難度進一步加大,原有的風險理賠管理體系已不能完全應對新出現的新能源汽車風險。新能源汽車保險理賠水平偏低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占有率依然低于燃油車,進而缺少相應的車險份額,導致保險公司無法積累數量基礎,不能準確認知、評估風險規(guī)律。雖然新能源汽車的安全系數在不斷優(yōu)化、科技應用在不斷提升,國家政策也在加大對其扶持的力度,但是消費者依然對其安全性、續(xù)航能力、售后服務等存有疑慮,轉而選擇購買燃油車,導致新能源汽車保險的市場占有率偏低。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少,使得保險公司不能依據大數法則準確進行理賠[4],積累數據,分析承保標的發(fā)生損失的相對穩(wěn)定性。另一方面,作為新興的車險市場,新能源汽車的構造較為復雜,整車科技應用較高,保險企業(yè)缺乏專業(yè)的保險理賠人員。新能源汽車行業(yè)智能化成為行業(yè)發(fā)展的風向標,新能源+智能化也是大勢所趨。例如車輛自主定速巡航、智能網聯系統、智能座艙、云服務等科技廣泛應用,這對理賠人員專業(yè)化、技能化要求較高,也導致了新能源汽車的保險理賠水平偏低。
作為新興的汽車類型,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占有率依然低于傳統汽車。新能源汽車保險目前尚無專屬條款和專門的保險產品,投保體系混亂,理賠水平偏低,未能保障新能源汽車投保人的權益。其保費的高昂,又加重了投保人的財力負擔。新能源汽車保險的諸多“弊病”,導致實踐中衍生出許多的法律問題。
面對我國日益繁榮的保險市場,新能源汽車保險卻未能保障被保險人的利益,未能為新能源汽車的發(fā)展“保駕護航”。保險法理論中的保險金額、保險利益等問題在實際認定中存在著歧義,由此引發(fā)司法實踐中的高保低賠、續(xù)保條款的不規(guī)范以及保險詐騙等法律問題,誘發(fā)道德風險。
關于保險利益,根據我國《保險法》第12條的定義,可以理解為投保人或者被保險人對保險標的所具有的法律上或事實上的利益。理論上將保險利益理解為保險標的,[5]也就是保險合同所要保護的對象。對于新能源汽車車險的保險利益,在實踐中存在著兩種不同的認定方式。具體而言,一種認定方式是按照車輛的官方指導價格,也就是補貼之前的價格為投保人的保險利益;另一種認定方式是按照補貼之后的價格,即發(fā)票價格為投保人的保險利益,這就造成不同的保險公司可能對保險利益的認定存在著差異。對保險利益的認定問題,訴諸法院的也不在少數。在原告李某訴英大泰和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一案中,③李某在北京鵬奧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購買新能源汽車一輛,車輛實際價值為177 800元,享受國家補貼金額104 000元,實際支付的購車款為73 800元。同時,在該店購買被告(英大泰和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的交強險和商業(yè)險,商業(yè)險包括車損險、盜搶險、第三者責任險、不計免賠險四項,保險費用5 795.06元。原、被告在確定保險金額基數時發(fā)生分歧,原告主張應以73 800元為保險金額,被告主張應以177 800元為保險金額,否則,出險時不能全額賠付。原被告對于按照補貼前還是補貼后的金額認定保險金額,出現了關于保險利益界定的分歧。
理論上,保險利益是當保險事故發(fā)生時,被保險人所受損失的利益。也就是被保險人對于保險標的物的利害關系,[1]70這種利害關系當保險事故發(fā)生時遭受破壞;如果保險標的安全,則被保險人繼續(xù)享有此種利益。至于保險金額,其與保險利益密切相關:保險利益的貨幣評價為保險價值,保險價值是確定保險金額的重要參考。本案中,被告認為涉訴車輛的實際價值應為73 800元加上補貼金額104 000元,共177 800元。原告李某購買新能源汽車實際支付73 800元,因此可保利益應為實際支付價格的利害關系。當保險標的發(fā)生全損后,被保險人實際損失就是73 800元。根據保險法的規(guī)定,新能源車主投保車險的保險利益應該是指導價格減去國家補貼之后的價值,亦即車主購買新能源汽車實際支付的價值,不應該將車輛的市場指導價格認定為保險利益。
新能源汽車的高價格直接導致了車險的高價格,在國家給予補貼的政策下,車主實際支付價低于廠商指導價,而投保車險時卻被保險公司告知按照原價進行投保,車輛發(fā)生全損則按照實際支付價(補貼后)賠償。車主高價投保,卻被按照低價賠償,產生保險法所禁止的“高保低賠”問題。保險公司為了賺取保費,針對新能源汽車投保人設置這種“霸王條款”,侵犯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這種現象實踐中屢見不鮮。北京市的賈某購買了一輛純電動汽車,廠商指導價格22萬元,在國家補貼后,實際支付約為16萬元。在車險的保單上顯示,機動車損失險的保額為補貼前的22萬元,以此來計算保費加上第三者責任險,第一年車險保費高達5 400多元。賈某表示,他投保時并沒有注意到是按補貼前的車價22萬元計算保費,而保險公司在進行入保時也沒有提醒他。④這個案件,投保人按照高額的廠商指導價22萬元投保,在理賠時卻被保險公司告知按照補貼后的16萬元賠償,除了“高保低賠”,還存在著保險公司未履行告知義務的法律問題。基于保險合同的最大善意和誠實信用原則,平衡保險人和被保險人信息不對稱的地位,保險公司在提供保險合同時,應當向被保險人履行如實告知義務。[6]
無獨有偶,深圳市的王某購買一輛廠商指導價為21萬元的比亞迪新能源汽車,享受6萬元的政府補貼后,實際支付15萬元,在投保時按照實際售價21萬元投保車輛損失險。同樣,當該車發(fā)生事故全損時,保險公司表示只能按照實際支付價格15萬元向車主賠償,于是車主向法院提起訴訟。⑤王某以汽車指導價格投保,卻被按照補貼后的價格賠付,保險金額和保險價值存在較大差距。投保人的成本和收益不成比例,存在著“高保低賠”的問題。[7]在《保險法》實施的今天,“高保低賠”現象仍然頻發(fā),投保人面臨著高價投保、理賠降級的不公平對待?!案弑5唾r”不但加重了投保人的保費負擔,亦侵犯了投保人的合法權益。在保險公司和投保人之間,保險公司享有絕對的優(yōu)勢地位。保險合同是典型的格式合同,締約雙方信息不對稱,造成了新能源汽車投保人處于不利地位。解決新能源汽車理賠中“高保低賠”的問題,最根本的還是要加緊推出新能源汽車保險的專屬產品,出臺相應的示范條款。
新能源汽車售價高、維修成本高、保費高的問題,極易誘發(fā)車主故意制造保險事故,騙取保金,司法實踐中這種現象屢見不鮮。原告胡某駕駛混合動力越野車大眾途銳途經湖北省孝感市,由于操作不當導致車輛失控沖入池塘,造成車輛受損。事故發(fā)生后,胡某協同汽車修理廠與陽光財保廈門市分公司協商理賠定損事宜,陽光財保廈門市分公司沒有進行損失確定,并出具了拒賠通知書。胡某協同汽車修理廠對車輛進行拆檢確定維修價格,汽車修理廠最終的維修估價為1 035 170元,胡某與汽車修理廠經過協商以890 000元的價格打包維修,原告訴請判令陽光財保廈門市分公司向胡某支付小型越野客車維修費用890 000元及拖車費8 000元,合計898 000元。而陽光財保廈門市分公司辯稱,涉事車輛發(fā)生單方事故后,陽光財保廈門市分公司對此次事故展開調查、鑒定,結果均顯示:該起事故車輛前部受損并不是本次事故所形成。⑥本案事故存在偽造現場情況,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以偽造、變造的有關證明、資料或者其他證據,編造虛假的事故原因或者夸大損失程度,保險人對其虛報的部分不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責任。面對將近90萬元的保險理賠金額,投保人如果故意制造保險事故騙取保險金,涉嫌保險詐騙罪。由于混合動力的新能源汽車電動系統維修成本高,因此存在投保人故意制造保險事故的極大隱患。加之新能源汽車的保險利益極易誘發(fā)道德風險,可能造成被保險人不當得利。[8]
保險公司在對被保險人賠付時,不能給遭受財產損失的人帶來額外收益,這是保險損失填補原則對于道德風險的限制。[9]234被保險人面對新能源汽車高額的保險金額,極易虛構保險標的、故意制造保險事故,向保險公司騙取保險金。根據2019年3月26日財政部等四部委發(fā)布的新能源汽車最新政策,在取消地方購車補貼后,國家給予的電動汽車補貼金額在2.5~9萬元之間不等。這就意味著新能源汽車的投保人在購買車險時,如果投保人足額投保且車輛發(fā)生全損,投保人的保險金額與保險金最高可以相差90 000元,這巨大的價差極易誘使投保人按照補貼后的價格進行投保。當事人在購買新能源汽車時享受政府補貼,對新能源汽車進行投保時保險金額高于支付的實際金額,車主對所購的新能源汽車投保的汽車保險是超額保險。[10]保險的目的是保護投保人的正當保險利益,超額保險違背了保險“損失填補”的原則,被保險人所獲得的保險補償至多為保險利益全部,[1]71否則會使投保人因為保險賠付獲得額外的收益。車輛損失險作為不定值保險,在保險合同訂立時保險人與被保險人雖未明確指出保險標的之價值,但是當約定的保險金額超出保險標的實際價值時,就已經構成了超額保險。[11]我國《保險法》第55條第3款明文規(guī)定:“保險金額不得超過保險價值;超過保險價值的,超過部分無效,保險人應當退還相應的保險費?!蓖侗H丝衫贸~保險騙取保險金,從而誘發(fā)道德風險。
傳統汽車的商業(yè)險第二年續(xù)保時,在保費問題上,保險公司會考慮汽車的折舊率,并且在汽車上一年無安全事故、車主信用良好的條件下進行一定程度的打折優(yōu)惠,以吸引投保人續(xù)保。相比之下,新能源汽車在續(xù)保時卻存在著諸多問題。汽車作為家庭的大宗消費品,在其使用中存在著消耗,必然會有貶值。新能源汽車在使用一年以后,可能出現電池老化、續(xù)航能力不足等問題,因此其折舊率普遍高于傳統汽車。然而部分新能源汽車在續(xù)保時,保險公司并不考慮其折舊的問題,保額仍然與新車購置價相同。保險市場中的合同,雖說是雙方在真實意思表示下簽訂的協議,但保險公司提供的往往都是格式合同,投保人并無其他選擇。在續(xù)保環(huán)節(jié),由于續(xù)保條款的不規(guī)范,使得投保人又不得不多支出高額的保費。隨著市場的變化和使用的消耗,新能源汽車價值有所減損,續(xù)保時按照第一年的保價,會產生保險金額超過保險價值的問題,基于利得禁止原則,被保險人所獲得的保險給付在發(fā)生事故時不得超過保險金額。[12]可此時的投保人是善意投保,這種無奈的善意投保是否一體適用《保險法》第55條第3款?新能源汽車投保人按照保險公司的格式合同進行續(xù)保,對于超額保險不區(qū)分投保人的善意與惡意,統一適用相同的法律條款,也頗有爭議。
新能源汽車保險在實踐中存在著對保險利益的不同認定,由此引發(fā)了保險詐騙的道德風險問題。新能源汽車保險理賠時的“高保低賠”,續(xù)保條款的不規(guī)范,都是當前新能源汽車保險所存在的法律問題。面對這些法律問題,只有通過一系列的法律對策,才可以有效地解決問題,優(yōu)化保險市場。
新能源汽車相關配套設施不斷完善的同時,相應的保險也應該為新能源汽車的發(fā)展“保駕護航”,發(fā)揮保險風險保障的功能。面對我國新能源汽車保險市場的亂象,需要銀保監(jiān)會、保險企業(yè)、保險行業(yè)協會與司法部門協同聯動,通過法律的手段規(guī)制“高保低賠”“保險詐騙”等一系列的法律問題。對于新能源汽車保險發(fā)展的法律對策,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綜合考慮,以保障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推廣,推動車險市場的健康有序發(fā)展。
新能源汽車保險目前沒有專門的保險示范條款,按照傳統汽車的保險體系進行投保理賠,也就造成了新能源汽車保險“高保低賠”的法律問題。制定新能源汽車保險專屬條款,可以從根本上解決該問題。通過專屬條款,新能源汽車的實際價值確定方式將被重新定義:投保時被保險新能源汽車的實際價值,由投保人與保險人根據投保時的新車購置價減去補貼和折舊金額后的價格協商確定,或根據其他市場公允價值協商確定。在汽車的實際價值問題上,強調新能源汽車新車購置價要減去補貼和折舊金額,這種定義方式對于新能源汽車的實際價值有三方面的意義。其一,可以防范部分保險公司將補貼金額也認定為投保人的保險利益,專屬條款可以規(guī)范保險利益的認定問題。其二,將新能源汽車實際價值減去補貼價格,可以從根本上解決“高保低賠”問題。投保人按照汽車實際支付價進行投保,在汽車發(fā)生全損時,投保人只需按照補貼后的實際支付價進行理賠。其三,在新能源汽車續(xù)保環(huán)節(jié),專屬條款對汽車的折舊予以規(guī)定。續(xù)保條款應當充分考慮新能源汽車的折舊,確定其實際價值,避免新能源汽車投保人續(xù)保時按照新車購置價投保“超額保險”,防范道德風險的產生。
制定新能源汽車保險專屬條款,可以尊重被保險人的合理期待,[13]也會避免被保險人因為保險賠付而不當得利,解決道德風險問題。由于道德風險的存在,導致車險賠付率居高不下,損害保險消費者利益,破壞保險市場秩序。制定新能源汽車保險專屬條款,可以推動新能源汽車保險在風險定價、理賠技術等方面的專業(yè)研究,應對“高保低賠”問題,防范道德風險。
目前,我國給予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政策大都集中在購置環(huán)節(jié),除此之外,則無其他環(huán)節(jié)的補貼。新能源汽車投保人投保車險,除了負擔第一年投保時的高額保費,還要持續(xù)負擔續(xù)保環(huán)節(jié)的高額保費。如果國家在車險環(huán)節(jié)給予保險公司承保新能源汽車保險一定的財政支持,或者給予投保人一定程度的稅收優(yōu)惠政策,亦會吸引消費者對于新能源汽車的青睞。在國外,政府會鼓勵保險公司給予新能源汽車保費優(yōu)惠,以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發(fā)展,鼓勵公眾綠色出行。至于我國新能源汽車的保險補貼設計思路,可以參照新能源汽車的購置補貼。以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為例,國家對純電動車型,續(xù)航里程250~400公里的補貼1.8萬元,大于400公里的補貼2.5萬元;油電混合的車型,純電續(xù)航里程大于或等于50公里的補貼1萬元。⑦因此新能源汽車保險的財政補貼可以按照以下三個標準給予階梯式財政補貼,以解決新能源汽車保費過高的問題。
(1)按照新能源汽車車輛的性質給予補貼。區(qū)分純電動車、混合動力、插電式新能源汽車,實行不同的投保補貼優(yōu)惠。
(2)按照新能源汽車的續(xù)航里程給予補貼。其等級也可以區(qū)分為續(xù)航里程在250~400公里的、大于400公里的,實現不同層級的保險補貼。
(3)按照新能源汽車的價格給予補貼。將新能源汽車購置價直接與車險保費掛鉤,逐級進行優(yōu)惠,汽車購置價格越高,車險的補貼也就越高。
通過對新能源汽車保險投保時的財政稅收補貼,減輕了投保人的保險費用負擔,可以有效地解決當前新能源汽車保險保費過高的問題。
針對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保險市場存在的保費高、道德風險產生的不當得利、無新能源汽車專屬保險產品等問題,保險公司可以實施自我創(chuàng)新改革,優(yōu)化保險市場環(huán)境,以適應保險市場的需求變化。對于保險費率的厘定,保險公司應當考慮所承保的新能源汽車的實際情況。車主在第一年投保時,保險公司應當綜合分析整車安全性,比如全車搭載的實時定位系統、云端監(jiān)控等科技應用,考慮降低投保人的保費,給予費率優(yōu)惠。在第二年續(xù)保時,保險公司應綜合考慮車輛的行駛里程、有無安全事故、車輛折舊率,給予一定的費率優(yōu)惠。同時,銀保監(jiān)會也可以對新能源汽車保險的費率進行監(jiān)管與指導,對保險人提供的數據進行指導或者對保險公司申報的費率予以事前的審批。[9]115例如美國各州為實現對保險費率的監(jiān)管,都針對保險費率進行了立法。[14]
目前,我國沒有專門針對新能源汽車保險的產品,也沒有相應的專門示范條款,無法滿足新能源汽車保險人的投保需求。在新能源汽車的承保問題上,險企應該主動推出車主所真正需要的保險產品。比如,推出新能源汽車的電池險、電機險,以及配套設施充電樁的保險。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的關鍵部件,存在著自燃、老化、短路的問題,加之維修成本的高昂,因此相關的保險產品是車主所迫切需要的。電池成本高昂,基于成本效益分析,眾多保險公司不愿推出電池險。面對這個問題,保險公司可以提高絕對免賠率,對于超出免賠的部分進行賠償,以降低其自身成本風險。作為新興的新能源汽車保險市場,保險公司可以借鑒國外保險市場新能源汽車保險的實踐經驗。例如英國,保險公司通過汽車碰撞試驗評估汽車風險,根據實驗數據評估汽車發(fā)生事故后的理賠金額、承保費用,而且汽車的風險系數越低,保費越低;在日本,隨著汽車的貶值,保險公司會根據汽車的使用年限為投保人提供保費優(yōu)惠等。[3]21國外發(fā)達的保險市場在制定車險費率時,除了考慮汽車的風險系數問題,還會考量駕駛員因素,將駕駛員的個人信息,例如年齡、駕齡、信用記錄等與出險率相聯系,建立系統完整的風險評價體系,以求設計出更為準確合理的保險費率。[15]國外保險市場的費率設計對于當前我國保險公司設計新能源汽車專屬保險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思路,將費率厘定市場化、體系化,對于解決新能源汽車保險產生的保費高、風險系數難以預估等問題有著推動作用。
為打擊保險詐騙行為,營造有序的新能源汽車保險法治環(huán)境,可以利用區(qū)塊鏈技術,推行區(qū)塊鏈技術在保險法治中的應用。區(qū)塊鏈技術可以在被保險人身份識別中發(fā)揮作用,利用不可更改的身份證明信息降低保險欺詐風險。[16]通過保險數據、汽車數據上鏈等技術,可以精準定位投保人個人偏好、車輛行駛信息,有效防范被保險人保險詐騙的問題。將具有“去中心化”、安全開放的區(qū)塊鏈新型應用模式應用到保險行業(yè),當保險理賠條件成就時,就可以實現保單的自動理賠。目前,部分保險公司已經著手推進區(qū)塊鏈在車險領域的推廣,通過區(qū)塊鏈智能合約,將會降低保險公司的運營成本,同時也可以減少公眾的用車支出。區(qū)塊鏈與法治的結合,可以加強政府部門的監(jiān)管,實現新能源汽車保險的全流程記錄、全鏈路可信、全節(jié)點見證、全方位協作,[17]整治保險行業(yè)亂象,實現全方位的汽車保險監(jiān)控。
目前,區(qū)塊鏈技術及其應用均處在一個不斷完善和發(fā)展的過程中,相關的研究與應用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投入。[18]司法部門、保險企業(yè)以及汽車企業(yè)之間應該加強合作,共同推動區(qū)塊鏈技術在保險市場的應用與推廣。通過“區(qū)塊鏈+保險法治”的新模式,一方面可以有效解決保險詐騙的法律問題,加強政府部門對于保險市場的監(jiān)管;另一方面,區(qū)塊鏈“去中心化”的特點又可以降低保險企業(yè)的運營成本。在互聯網時代,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險企、車企的資源共享,促進汽車行業(yè)和保險行業(yè)的產業(yè)融合,推動新能源汽車保險早日成熟。
面對新能源汽車廣闊的市場發(fā)展前景,與之配套的保險產品應該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化保險需求,增加產品供給,優(yōu)化保險市場。通過制定新能源汽車保險專屬條款、給予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創(chuàng)新費率厘定和保險區(qū)塊鏈等措施,可以解決新能源汽車保險中存在的“高保低賠”、保險詐騙等問題。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的健康發(fā)展,汽車保險應為新能源汽車的發(fā)展提供支持,保障投保人的保險利益。在保險市場健康發(fā)展的同時,我國的新能源汽車將不斷提高市場占有率,實現我國從汽車大國到汽車強國的跨越。
注釋:
① 數據來源: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新能源汽車國家監(jiān)管平臺大數據安全監(jiān)管成果報告》,http://www.sohu.com/a/335562926_658504。
② 數據來源:汽車之家網站,https://www.autohome.com.cn/4802/。
③ 北京市順義區(qū)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2017)京0113民初13054號。
④ 搜狐網:《買了輛新能源汽車,卻被車險坑哭了?》,http://www.sohu.com/a/337133101_119208。
⑤ 廣東省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2015)深中法商終字第2720號。
⑥ 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qū)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2018)閩0203民初15013號。
⑦ 數據來源:財政部《關于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http://jjs.mof.gov.cn/zhengwuxinxi/zhengcefagui/201903/t20190326_3204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