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英漢兩種語言中,有大量關于老鼠的習語和故事,但老鼠大多是以反面形象出現(xiàn)的,富含貶義。而美國作家威廉.史塔克的小說《阿貝的荒島》中的老鼠阿貝卻一改以往人們對老鼠的認知,他足智多謀、樂觀、執(zhí)著、心中充滿愛。本文通過對比中西文化中的老鼠形象和《阿貝的荒島》中的老鼠形象,分析兒童文學作品中的老鼠形象和現(xiàn)實中的老鼠形象產(chǎn)生巨大差異的原因。
關鍵詞:阿貝的荒島;老鼠形象;兒童文學
作者簡介:周艷(1980-),女,漢族,山東棗莊人,供職于皖江工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20)-23--02
威廉·史塔克被譽為美國的“漫畫之王”,他1976年出版的小說《阿貝的荒島》深受讀者歡迎,獲得紐伯瑞銀獎?,F(xiàn)實生活中“人人喊打”的老鼠,在作者筆下卻是聰明、勇敢、樂觀、執(zhí)著的,他擁有強大的忍耐孤獨和在惡劣環(huán)境中生存的能力。正如紐約時報所評論的:“阿貝代表了我們所有人,他驕傲、足智多謀、絕望、堅持不懈,最終取得了勝利”。本文意在分析中西文化中的老鼠形象與《阿貝的荒島》中的老鼠形象的差異,及產(chǎn)生這種差異的原因。
一、中西文化中的老鼠形象
在漢語中,存在大量與老鼠有關的習語,但大多富含貶義色彩。老鼠在中國文化中的形象多是令人厭惡、狼狽不堪的。如人們用“賊眉鼠眼”來形容神情鬼鬼祟祟;說到某人目光短淺用“鼠目寸光”;用“膽小如鼠”來形容膽量非常小;當比喻人做事有顧忌不敢放手干時,便用“投鼠忌器”這個成語;而對于大家痛恨的害人的東西,則用“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在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jīng)》中有兩首關于老鼠的詩歌。一首是《相鼠》,其中寫到:“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此詩明則描述老鼠,實則是對統(tǒng)治者沒臉沒皮地欺騙人民的行為,給予辛辣的諷刺。另一首《碩鼠》里也有關于老鼠的詩句:“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女,莫我肯顧?!痹谶@里用大老鼠比喻貪得無厭的剝削統(tǒng)治者。即使后來的一些文學作品中,也大多是關于老鼠精的故事。小說《隋唐演義》的結(jié)尾,借仙人之口講述因果輪回,原來隋煬帝是終南山下一個老鼠精轉(zhuǎn)生,再轉(zhuǎn)生則是楊貴妃?!段饔斡洝返诙换刂悬S風嶺黃風洞的黃風怪,可謂是“鼠中神偷”,因為偷了琉璃盞內(nèi)的清油,害怕被金剛捉拿,而成精作怪。
在英語中,老鼠有mouse和rat兩種表達方式。Mouse指個頭比較小的老鼠,而rat往往指個頭比較大的老鼠。人們常用mouse比喻膽小怕羞的人,而用rat表示卑鄙之人,言而無信的、狼狽不堪的人,有明顯的貶義色彩。關于老鼠的習語也多含有貶義,如as timid as a mouse用來形容膽小如鼠;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意為一貧如洗,赤貧的;a rat fink意指卑鄙的告密者;a rat race指卑鄙、激烈的競爭(尤其為保住職位或地位);like a rat in a hole如洞中之鼠,用來比喻陷于絕境; to die like a rat 被毒死;a pack rat 指囤積狂, 收集一大堆自己不需要的東西的人。
由此可見,英漢文化中的老鼠形象,存在著一定的共性,即二者都含有貶義色彩,都有膽小怯懦、狼狽不堪等含義。
二、《阿貝的荒島》中的老鼠形象
與現(xiàn)實中生活在陰暗角落、東躲西藏、偷盜成性的老鼠不同,《阿貝的荒島》中的老鼠阿貝是位貴族,他溫文爾雅、生活考究、心中充滿愛,如果不是奮不顧身地為新婚的妻子去撿回被風刮跑的紗巾,阿貝就不會滾下山坡掉進河里,更不會流落到荒島上。也正是因為有了這次驚險的遭遇,才讓讀者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老鼠形象。
(一)勇于嘗試
故事發(fā)生在1907年8月初,老鼠阿貝和新婚的妻子阿曼達到林子里野餐,偶遇狂風暴雨,阿貝為了幫助妻子撿回紗巾,經(jīng)歷了一場生死冒險,從一個養(yǎng)尊處優(yōu)的貴族,變成一個依靠自己的信念和智慧克服種種困難的頑強的老鼠。當阿貝被卷入狂風暴雨的漩渦,漂流到荒島時,他饑餓難耐,希望能找到食物??墒腔膷u上能利用的資源并不多,他開始四處尋覓,最后把櫻桃樺樹葉當食物,解決了食物危機。在荒島上,他等著救兵的到來,當他發(fā)現(xiàn)沒有人會找到這里來時,他開始自己想辦法過河。前前后后,他嘗試著利用島上的原始材料造了三次船,但都以失敗告終。
進入9月,他利用鉆木取火的方法,在一連失敗了幾次后,成功地生起了第一團火苗。有了火,他又搭建了烽火臺,學會了烹調(diào)各種蔬菜,甚至用火燒烤陶罐來盛各種調(diào)味品。阿貝的一次次嘗試和努力,使他越來越適應島上惡劣的生活。當在島上生活的久了,阿貝決定創(chuàng)造一樣真正能夠?qū)儆谒约旱摹⒚利惖臇|西。他開始做紅土塑像,他雕出了妻子、母親、兄弟姐妹和父親的雕像。這是個極其富有思想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年輕人。流落荒島,他沒有氣餒,而是利用荒島上現(xiàn)有的材料,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勞的雙手,一次次不斷地嘗試,戰(zhàn)勝各種困難,在荒島上存活下來。繼而積蓄力量,使自己強大起來,不斷尋找時機,最終成功回到親人身邊。
(二)足智多謀
荒島生活的兇險不僅來自物資的匱乏、環(huán)境的惡劣,更來自于老鼠的天敵:貓頭鷹和貓。當阿貝被貓頭鷹捉住的瞬間,他倒吸了一口涼氣,恐懼得想吐。但很快,機智勇敢的阿貝便掏出他的小刀,向貓頭鷹粗硬的腳趾使勁地砍去。在第二次與貓頭鷹的廝殺中,他舉起長矛,刺中了對方的皮肉。面對強大的敵人,阿貝沒有退縮,他冷靜、果敢,抓住有利時機,給敵人致命一擊,成功脫離危險。
在巖石下躲雨時,他遇到了貓的襲擊。在這場搏斗中,阿貝出奇地冷靜,用裝死、逃竄、爬到樹枝上將自己反彈過去砸向敵人等辦法,最終戰(zhàn)勝了敵人。在這場搏斗中,阿貝表現(xiàn)得鎮(zhèn)定自若,驍勇善戰(zhàn)。
(三)樂觀執(zhí)著、心中充滿愛
阿貝對妻子的愛戀、對家人朋友的思念貫穿于故事的始終。困境中,他經(jīng)常會想到妻子找不到自己時著急的情景和他重回妻子身邊時的欣喜如狂,這讓他離開荒島的決心更加堅定。睡覺時,他把手放在胸口緊緊摟著妻子的紗巾?!盁o論他走到島的哪個角落,他都會把阿曼達的紗巾打個結(jié)系在脖子上,從不會把紗巾留在枯樹屋里”[2]。他對妻子的愛是如此的執(zhí)著,著實令人動容。
阿貝歷經(jīng)艱難險阻,終于取回了妻子的紗巾。當團聚這一時刻終于到來時,處在幸福巔峰的阿貝只是淡然地說了一句:“你的紗巾,我取回來了”。云淡風輕的一句話,包含了對妻子的濃濃愛意,讓人怦然心動,一個驕傲自信飽含深情的紳士形象躍然紙上。
三、產(chǎn)生老鼠形象差異的原因
現(xiàn)實中的老鼠形象十分不堪,而作者筆下的阿貝卻積極樂觀,機智勇敢,情感細膩,惹人憐愛。之所以會產(chǎn)生如此大的差異,原因有如下幾點:
第一,與兒童的心理特點密切相關。兒童文學作品的讀者是兒童,兒童天真爛漫,因年齡較小,認知能力有限,對周圍的一切都充滿好奇,且天不怕地不怕,富有冒險精神,他們的想象也是天馬行空,不受現(xiàn)實世界約束的。因此,兒童文學經(jīng)常與幻想的世界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而兒童文學幻想世界中的藝術形象,最常見的能夠激起孩子們無限遐想的便是動植物形象,尤其是動物形象。兒童文學作品中喜歡把動物角色擬人化,故事中的動物形象栩栩如生,一方面向孩子傳遞著趣味和知識,另一方面從孩子的視角出發(fā),通過對小動物行為的描述,對孩子進行真善美的教育熏陶。對于成年人而言,老鼠偷食糧食、咬壞物品、傳播疾病,給人們的生產(chǎn)勞動和生活帶來了很多破壞,面目十分可憎。但是對于孩子而言,老鼠是弱小的,他們黑亮的眼睛給人一種機敏的感覺,能在貓的眼皮底下逃竄,又顯得是如此的勇敢。作家把小老鼠擬人化,通過對小老鼠冒險經(jīng)歷的描述,向小讀者展現(xiàn)了一個別開生面的荒島求生記。隨著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讀者會情不自禁地和阿貝站在一起,想他所想急他所急,與其說是老鼠阿貝的冒險經(jīng)歷,不如說是小讀者的一次荒島求生記。
第二,隨著生態(tài)系統(tǒng)理論的誕生與發(fā)展,兒童文學作品也發(fā)生了明顯改變。作家們不再把動物的形象固定化,他們在嘗試著重新詮釋人與動物的關系。人與動物不是對立的,他們應該相互依存、和諧發(fā)展。因此,許多作家開始把每個動物都當成與眾不同的生命體,走進動物的世界,從動物的視角進行觀察,使它們的天性與本能得到還原,以滿足兒童的審美需求,并以此來培養(yǎng)兒童的人文情懷,陪伴孩子健康成長。對于人類來說,老鼠是討厭的,“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但是從老鼠的視角而言,他們也像人類一樣,是個鮮活的生命,他們也有喜怒哀樂。
第三,愛的主題不動搖。愛是人類生活中永恒的主題之一,兒童的成長離不開愛。在兒童文學作品中,愛的主題隨處可見,這種愛可以是對生命的熱愛、對國家的捍衛(wèi)、對生存環(huán)境的愛護、對友情的珍視與呵護、對家人的關愛、對愛人的情深意切。這也是對兒童進行真善美情感熏陶的一部分。《阿貝的荒島》從始至終貫穿著“愛”這一主題。這里的愛有對生活的熱愛、對生命的捍衛(wèi)、對家人朋友的思念,更有對愛人的思念與眷戀。阿貝為家人朋友付出的點點滴滴讓讀者心里暖暖的,為之動容。
安徒生說過:愛和同情—這是每個人心里最應該具有的最重要的感情。中外優(yōu)秀兒童作品正是以這種最溫暖人心的感情深化、亮化和美化著少年兒童的精神生命。這也許正是《阿貝的荒島》的魅力所在。
參考文獻:
[1]馬葉彤. 兒童文學作品特點及翻譯策略——以《愛麗絲漫游奇境》為例[J].泰山學院學報,2019年2期.
[2]威廉.史塔克著,姚雁青譯.阿貝的荒島[M].二十一世紀出版社,2018年7月.
[3]陳佳媛.英漢動物習語的文化內(nèi)涵比較與翻譯策略[J].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8年6期.
[4]魏丫丫.《誰動了我的奶酪》和《米缸里的老鼠》中老鼠形象之比較[J].讀書摘,2017年17期.
[5]王閩汕.《夏洛的網(wǎng)》中多重性格的坦普爾頓[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6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