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英
【摘 要】扎染工藝作為中國民間傳統(tǒng)的染色工藝,其歷史源遠流長,扎染工藝從扎到染都具有相當豐富的創(chuàng)造性。筆者所在幼兒園充分利用周邊的環(huán)境資源,以幼兒體驗的方式對小朋友進行扎染教育,讓幼兒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個性潛能,促進幼兒全面健康成長,讓幼兒在美的熏陶下、學會享受美并且讓我們中國民間傳統(tǒng)得以傳承。
【關鍵詞】滴染教學;幼兒教育;實踐探討
扎染工藝先通過折、壓、揉、縫等方式捆扎染色,再拆去捆扎線或縫線,形成一定的圖案花紋,使一幅幅動人的作品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筆者所在幼兒園小班開展滴染教學,滴染簡單且操作方便,非常適合幼兒去創(chuàng)造學習。筆者結合小班幼兒對顏色、圖案充滿興趣的特點,利用基本的三種原色涂料,將其按照不同的比例進行混合,讓幼兒發(fā)揮自身想象和創(chuàng)造力創(chuàng)造其他的顏色,再進行大面積地混合涂料從而來達到進行色彩滴染的要求。
一、小班幼兒開展滴染教學的特點
首先,滴染教學體驗可以讓幼兒從中享受游戲的樂趣。教師可以根據(jù)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把滴染制教學過程巧妙融入趣味游戲,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最終達到教學目的。其次,要充分滿足幼兒好奇心。滴染教學可以充分滿足小班幼兒對色彩的好奇心。因為顏色變化無窮,它會給幼兒帶來許多驚喜,讓幼兒其樂無窮,激發(fā)幼兒探索精神。最后,滴染教學可以有效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造力。小班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較強,幼兒可以從觀察到認識再到動手操作,從而創(chuàng)造色彩變換的無限可能。滴染教學中,小班的幼兒可以盡情展開想象的翅膀去創(chuàng)造。所以說,滴染教學是可以有效培養(yǎng)幼兒動手動腦,開發(fā)大腦思維的重要手段。
二、小班幼兒開展滴染教學的過程和方法
小班幼兒開展滴染教學需要為幼兒建立具有民間藝術的教育環(huán)境。幼兒活動室里教師需要在課前進行細心的布置以染紙藝術為主要內容,活動室里有成品也有空白的畫框,教師需要給予幼兒可以足夠展示自己作品的空間。幼兒教師還可以為幼兒設置小染坊,給幼兒提供豐富多樣的滴染材料,然后在課堂桌面上貼一些與滴染相關的制作流程圖,這樣幼兒可以更加直觀地進行操作。滴染教學過程離不開教師的示范和講解,以此讓幼兒可以了解掌握滴染制作手法和過程。幼兒通過自己動手操作滴染作品、學會滴染法的技能。
三、滴染教學活動的組織與指導
巧妙運用情境教學模式,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日常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積極組織如“小小藝術家”等美術活動。活動開始時教師可以神秘地對幼兒說:“今天老師要給大家變一個魔術!”然后,教師在課程中為幼兒表演“紙張變變變”的魔術。教師將一張白紙瞬間變得五彩繽紛。這時幼兒一定很想知道“白紙是怎么變得五彩繽紛的”,幼兒的求知欲被激發(fā)出來。然后教師給幼兒播放幻燈片激發(fā)幼兒靈感。在“染布”活動中,教師給幼兒播放作品幻燈片讓幼兒欣賞有創(chuàng)意的滴染作品,開發(fā)幼兒大腦思維激發(fā)其創(chuàng)作靈感,這將為幼兒進行滴染學習做了有效鋪墊。滴染學習中,教師需要把不同形狀的圖案與幼兒的實際生活相結合。如太陽是圓的,半圓形稱作扇子,紅領巾是三角形的。這樣直接的表達可以讓幼兒更容易理解。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也是幼兒自主學習、提升大腦思維的內在動力:幼兒園可以給幼兒組織“花傘”活動,教師課前給幼兒自編小故事“熊媽媽給小熊送傘”。故事的內容可以這樣編排:下雨了,小熊媽媽要去給小熊送雨傘以故事情境來激發(fā)幼兒內在的情感。在情感被激發(fā)后幼兒就有了想要染出漂亮的花傘送給小熊的心愿。當幼兒的積極性和興趣被充分調動起來,在滴染學習中就會顯得特別積極。教師抓住幼兒愛聽故事的特點,利用故事情境去引導幼兒學習參與,吸引在滴染學習中的注意力。平時幼兒教師還可以帶著幼兒去春游收集創(chuàng)作靈感,在春游活動中讓幼兒一邊想象,一邊觀察,了解花兒是什么樣的,小草大樹是什么樣的。如果想讓幼兒正確掌握滴染技巧就得讓幼兒親身參與觀察才能更好創(chuàng)作。當幼兒了解得更豐富全面時,滴染這朵民間藝術之花才能在幼兒心中美麗的綻放。
總之,開展幼兒園滴染活動不僅可以提升幼兒求知欲和學習主動性,還可以促進幼兒大腦思維的開發(fā),從而促進幼兒與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之間的互動與溝通,讓幼兒可以在快樂學習中獲取更豐富的知識,在獲取知識中體驗快樂。其不僅對幼兒具有較強的吸引力,滴染本身也有利于幼兒鍛煉自身實際操作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進而更好的傳承與弘揚民間傳統(tǒng)工藝技術。
參考文獻:
[1]徐雪芬.淺談指南背景下幼兒園手工活動的開展[J].黑河教育,2015(11).
[2]張賢.如何通過手工活動促進幼兒創(chuàng)造能力的發(fā)展[J].祖國(建設版),2014(09).
[3]邵筱凡.扎染藝術在現(xiàn)代幼兒園環(huán)境創(chuàng)設中的應用與創(chuàng)新[J].工業(yè)設計,2017(10).
[4]王萍.扎染藝術在幼兒園的實踐與探索[J].好家長,2011(Z1).
[5]黃琴琴.對幼兒小班繪畫有效性教學的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5(04).
[6]孫紅.幼兒園扎染特色區(qū)角創(chuàng)設的思考[J].家教世界,2017(27).
[7]儲雨亭.初探小班幼兒手工教學活動的策略[J].好家長,201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