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晶波
[摘 要]學困生是指那些智力與感官正常,但學習效果低下,達不到國家規(guī)定的學科課程標準要求的學生。學困生轉化工作是實施素質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容忽視。當然,只有重視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才談得上是面向全體學生,才能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素質教育。
[關鍵詞]學困生;學習興趣;自信心;小組合作
談及學困生,每每都是一線教師最頭疼的問題,是壓在教師心口的大石。在日常教學中,學困生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客觀事實,尤其是英語學科。小學低年級的時候學生學習興趣很濃厚,隨著年級的增高和學習內容的增加,英語學習出現(xiàn)兩極分化,學困生由此產生。這是困擾英語教師的一大難題。學困生是怎樣產生的,如何加強對學困生的教育,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使他們快樂地學習英語,筆者做了如下嘗試。
一、分析學困生的形成原因
1.性格內向,羞于啟口
在英語課上讀和說是很重要的內容,學生大膽說英語,積極參加到語言實踐中,是語言學習的必然。有的學生性格內向,羞于啟口。他們當中有的是由遺傳因素引起的,也就是說父母或者隔代親屬當中有人是偏內向的性格;也有一部分是由于父母過度保護,事事都為孩子安排妥當,過多干預孩子的行為導致孩子性格內向。但是大多數(shù)學生都是在成長的過程中受到家長或教師粗暴、嚴厲的苛責,要求學生事事聽自己的,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學生,一旦出現(xiàn)問題就一味地斥責、否定,致使學生產生“無能感”,久而久之不愛說話,不喜歡在人前表現(xiàn)自己。
2.缺乏興趣,信心不足
所謂興趣,是人們在認識事物過程中或從事某種活動中產生的具有傾向性的一種心理現(xiàn)象。對于小學生來說,這種興趣就是學習的積極性和動力,也就是求知欲。學習興趣是學習積極性中很現(xiàn)實、很活躍的心理成分,它在學習活動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歌德說:“哪里沒有興趣,哪里就沒有記憶?!庇⒄Z語言習慣的形成和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都離不開記憶。因此,英語教學中能否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記憶效果是教學成敗的關鍵。語言學習本身是很單調枯燥的,如果一味地教師講、學生聽,教師調動不起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就不愛學,不想學,就會影響學習效果。學習效果不佳的直接結果就是不自信,從而進入惡性循環(huán),學困生由此產生。
3.方法不當,事倍功半
在學困生中有一部分是因為學習方法不當造成的,也就是說他們不會學習。古語說: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朗讀英語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語音、語調、節(jié)奏、語感的重要途徑。而現(xiàn)實中很多學生和家長都會進入一個誤區(qū):讀英語沒有用,也不會考出高分。事實上朗讀英語是小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內容之一,它不僅可以幫助學生記憶詞匯,也可以促進學生聽力和思維能力的發(fā)展。還有的學生學習很努力,卻忽視了技巧的重要性。以背單詞為例,很多學生會覺得很吃力,其實原因在于他們尚未找到記憶詞匯的高效方法。詞匯記不牢的情況有兩種:一是忘記拼寫和讀音;二是盡管記得單詞,卻忘記中文意思。有的學生在單詞上標記漢字幫助記發(fā)音,這是忘記拼寫和讀音的原因,而忘記中文意思的主要原因就是死記硬背。這些歸根結底是沒有找到正確的方法造成的。
二、轉化學困生的方法
1.發(fā)現(xiàn)長處,放大優(yōu)點
學困生比其他學生更渴望得到家長、教師、同學的尊重與愛護,因為他們比學習好的學生承受著更大的心理壓力。學困生雖然學習成績差,但是他們也有自己的優(yōu)點。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的長處,尋找其閃光點,放大他們的光芒,讓他們在教師的表揚和學生的掌聲中享受成功的喜悅,進而激發(fā)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我班的小宇同學學習成績一般,不愛完成作業(yè),但是我發(fā)現(xiàn)她的英文書寫又工整又好看,于是我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揚了她,讓同學們向她學習,從此她作業(yè)完成率提高了很多。為了提高學生的書寫水平,我又設置了每月一次的作業(yè)展,把寫得好且每次作業(yè)都及時完成的同學的作業(yè)擺在前面展覽,她怕下次展覽沒有她,就保證每次作業(yè)都寫了。每天上課時我都對她抱以微笑,提問她力所能及的問題,當她答對的時候再給予鼓勵。期末她居然得了98分的好成績,完成了從英語學困生到優(yōu)生的華麗轉身。
2.創(chuàng)造條件,打開心靈
學困生的一個成因是自卑心理嚴重。他們長期處于班級的“底層”,內心深處缺乏自信。他們大多性格內向,不敢提問題,缺少與教師的情感溝通。對于這樣的學生我會創(chuàng)造條件跟他們接觸,鍛煉其表達能力,消除他們的心理障礙,讓他們跟教師有效溝通,克服自卑心理,進而提高學習效果。我班的小遙同學性格內向,看到教師都不敢直視,更不敢在課堂上提問或者回答問題了。于是我就時常派他做一些事情,發(fā)發(fā)單詞條,給別的教師送送東西,偶爾也會故意把教具落在辦公室,上課的時候讓他去取。別小看這些小事,可是很多學生的殊榮呢,很多學生都愿意去做,我唯獨讓他去做,一是為了鍛煉他溝通的能力,另一個是讓他有一種被信任的感覺,打開他的心靈,與教師順暢溝通。這對他以后的教育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學習效果也提高很快。
3.降低標準,提升信心
由于學困生的基礎較差,在日常教學中我們不能一味要求跟其他同學一樣的標準,不給他們難度過高的任務,使他們望而生畏,以至于放棄或者對抗。上課時對于他們提問的積極性要加以保護,簡單的問題盡量留給他們,吸引他們的注意力,逐漸培養(yǎng)他們的思維能力,為他們能回答更難的問題作好心理和知識上的準備。課下的要求也可以降低標準,如果本節(jié)課有10個要求四會的單詞,可以適度給他們減少到5個或者更少,這樣稍加努力就能達到目標,激發(fā)他們的成功欲望,提升他們的自信心。當然適度的懲罰也是必要的,可以規(guī)定:達到要求就正常完成作業(yè),如果達不到要求就增加一點作業(yè)量。當這些學困生逐漸適應之后再提高標準,直至趕上其他同學的標準。
4.因材施教,培養(yǎng)興趣
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如果學生對英語產生興趣,就會產生求知欲,就能積極主動地學習。作為一名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平等對待學生,用愛感化學生,并且根據(jù)學生的個性因材施教,運用恰當?shù)慕虒W方法,使學生變苦學為樂學,鼓勵學困生進行創(chuàng)造性學習。對于缺愛的學生給他們更多的愛心;對于懶惰的學生給他們更多的關注;對于聰明又懶惰的學生給他們更難的任務讓他們挑戰(zhàn)。教學方法也不能一成不變,單一的模式會讓學生逐漸失去興趣,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實物教學調動學生的感官,學生摸、聞、聽、觸結合起來;還可以通過唱英語歌、讀英語故事、講各國的風土人情進一步拓寬他們的視野,培養(yǎng)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此外,開展多種多樣的英語小游戲,為學生提供引人入勝的練習也是提升學困生學習興趣的好方法。游戲的設置不要太難,在游戲中多給學困生機會,讓他們放松大膽地戰(zhàn)勝自我,體驗成功的快樂。
5.小組合作,實現(xiàn)雙贏
建構主義理論告訴我們學習共同體的協(xié)商、互動和協(xié)作對知識建構有重要的意義,它對學困生的轉化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在英語教學中推行小組合作學習制度,每個小組都不甘落后,課堂上他們都積極教學困生讀單詞,課下教他們讀課文等。我又將這個方法加以延展,一對一結對子:一個學困生對應一個優(yōu)生,優(yōu)生做學困生的“小老師”,每次測驗后學習成績有進步的,這一組的優(yōu)生和學困生就被評為“優(yōu)秀小幫手”和“英語學習標兵”。這樣優(yōu)生愿意幫,學困生愿意學,班上形成了互幫互學的溫馨氛圍。小組合作學習對于優(yōu)秀的學生來說,教的過程也是他們復習的過程,它不僅帶動了學困生,也增加了學生之間的交流,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能力,實現(xiàn)了雙贏。
6.家校配合,雙管齊下
家長是學生的第一任老師,教師和家長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是促進學生高效學習的根本途徑。尤其是對于學困生,家長和教師能否有效配合,直接決定教育的效果。有些教師在對待學困生的問題上缺乏耐心,請家長來就是訴苦、告狀。家長對學生的表現(xiàn)很氣憤,回去后對學生進行粗暴打罵。這種做法不但沒有一點成效,反而會使學困生產生仇恨的心理,使得問題更加嚴重。因此,教師請家長一定要謹慎,不僅要說明情況,更重要的是與家長共同商討一個教育學困生的對策。要讓家長在學生面前做好榜樣,并且要以說教為主。家長回去后對學生的教育也會心平氣和,學生消除了顧慮,會更加尊敬和信賴教師,使教師和家長的教育形成一種合力。
教育是愛的事業(yè),沒有愛做基礎,所有方法都像是沒有地基的樓房,經不起風雨的沖擊。師愛施于優(yōu)秀生,是錦上添花;師愛惠及學困生,卻是雪中送炭,暖人心扉,催人奮進。教學中每個教師都會遇到學困生,都會面對轉化學困生這個難題。面對這個難題,我們不應該放棄任何一個學生,要以教育家陶行知的這句話共勉:“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你別忙著把他們趕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輪、點電燈、學微積分,才認識他們是你當年的小學生?!?/p>
參考文獻:
[1]郭振有.教育督導與素質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鄭慶金.教師如何走進學生的心靈[M].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11.
(責任編輯 付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