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寶明
【摘要】目的? 探討三聯療法根除幽門螺旋桿菌的臨床療效。方法 本次研究對象為紅河州第一人民醫(yī)院消化內科2018年10月--2019年2月收治120例消化性胃潰瘍患者,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60例患者,對照組患者采取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奧美拉唑三聯療法,采用呋喃唑酮、左氧氟沙星與雷尼替丁三聯治療方法的患者為觀察組,分析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幽門螺旋桿菌的根除情況。結果? 觀察組的臨床療效總有效率為96.67%,對照組的臨床總有效率為81.67%,觀察組的臨床療效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幽門螺旋桿菌根除率為76.67%;對照組幽門螺旋桿菌根除率為66.67%,;結果顯示觀察組的幽門螺旋桿菌根除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消化性胃潰瘍患者采取三聯療法,其中采用呋喃唑酮、左氧氟沙星與雷尼替丁三聯治療方法的臨床效果顯著,幽門螺線桿菌的根除效果明顯,有利于患者康復,提高患者滿意程度以及生活質量,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三聯療法;幽門螺旋桿菌;臨床效果
消化性胃潰瘍疾病屬于消化系統(tǒng)中比較常見的一類疾病,有文獻資料顯示,消化性胃潰瘍與幽門螺旋桿菌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幽門螺旋桿菌是導致消化性胃潰瘍發(fā)生于反復發(fā)作的重要原因,因此對幽門螺旋桿菌的根除治療之治療消化性胃潰瘍的關鍵。臨床上常采用標準三聯治療該疾病,導致細菌耐藥性的逐漸增強以及抗生素的不規(guī)范事情導致其不良反應逐漸增加,影響標準三聯對幽門螺旋桿菌的根除效果。為進一步了解三聯療法根除幽門螺旋桿菌的臨床療效,現將紅河州第一人民醫(yī)院消化內科2018年10月--2019年2月收治120例消化性胃潰瘍患者進行不同的三聯療法分別選用呋喃唑酮、左氧氟沙星、雷尼替丁和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奧美拉唑三聯療法,結果整理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為紅河州第一人民醫(yī)院消化內科2018年10月--2019年2月收治120例消化性胃潰瘍患者,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60例患者,對照組中男性患者有28例,女性患者有22例,年齡在38歲-76歲,平均年齡為(57.65±5.72);觀察組中男性患者有29例,女性患者有21例,年齡在35歲-78歲,平均年齡為(56.57±4.58)。所有患者均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上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標準三聯治療的方法,具體實施如下:克拉霉素每次500mg,每日2次、阿莫西林每次1.0g,每日2次,奧美拉唑每次20mg,每日2次,治療2周。
觀察組患者采取呋喃唑酮每次100mg,每日2次,左氧氟沙星每次200mg,每日2次,雷尼替丁每次150mg,每日2次,治療2周。
1.3評判標準
臨床療效:停藥1周后,患者在胃鏡下顯示潰瘍面與周圍炎癥消失,表示痊愈;顯示潰瘍面消失但是還存在部分炎癥,表示為顯效;潰瘍面積縮小50%以上表示為有效,潰瘍面積縮小在50%以下表示為無效。
幽門螺旋桿菌根除情況:停藥1周以后對患者進行幽門螺旋桿菌胃黏膜活檢標本快速尿素酶實驗,如果結果顯示為“+”表示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如果結果顯示為“-”表示為幽門螺旋桿菌根除。
1.4統(tǒng)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使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其中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xˉ±s)表示,采用t檢驗,結果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比較
觀察組的臨床療效總有效率為96.67%,對照組的臨床總有效率為81.67%,觀察組的臨床療效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的幽門螺旋桿菌根除情況
觀察組患者中有46例患者進行幽門螺旋桿菌胃黏膜活檢標本快速尿素酶實驗結果顯示為“-”表示為幽門螺旋桿菌根除,根除率為76.67%;對照組患者中有40例患者進行幽門螺旋桿菌胃黏膜活檢標本快速尿素酶實驗結果顯示為“-”表示為幽門螺旋桿菌根除,根除率為66.67%,;結果顯示觀察組的幽門螺旋桿菌根除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奧美拉唑三聯療法在國內外是公認的根除幽門螺旋桿菌的標準方法,但是隨著抗生素的廣泛不合理的使用,導致其抗生素的耐藥性逐漸增加,嚴重影響幽門螺旋桿菌的根除率。呋喃唑酮、左氧氟沙星與雷尼替丁,有文獻指出,呋喃唑酮對幽門螺旋桿菌的作用比較明顯,并且無耐藥性;左氧氟沙星具有廣譜抗菌作用,并且抗菌效果高,對革蘭陰性菌具有較強的抗菌活性;雷尼替丁為強效組胺H2受體拮抗劑,能有效地抑制組胺、五肽胃泌素和氨甲酰膽堿刺激后引起的胃酸分泌,降低胃酸和胃酶活性。本次研究對120例消化性胃潰瘍患者進行不同的三聯療法,結果顯示觀察組的臨床療效總有效率為96.67%,對照組的臨床總有效率為81.67%,觀察組的臨床療效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幽門螺旋桿菌根除率為76.67%;對照組幽門螺旋桿菌根除率為66.67%,;結果顯示觀察組的幽門螺旋桿菌根除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采用呋喃唑酮、左氧氟沙星與雷尼替丁三聯治療方法的臨床效果比采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奧美拉唑三聯療法的臨床效果好,幽門螺旋桿菌的根除效果明顯。
4結論
綜上所述,對消化性胃潰瘍患者采取三聯療法,其中采用呋喃唑酮、左氧氟沙星與雷尼替丁三聯治療方法的臨床效果顯著,幽門螺線桿菌的根處效果明顯,有利于患者康復,提高患者滿意程度以及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王巖,邢煜,王經元. 左氧氟沙星聯合三聯療法治療幽門螺旋桿菌相關性胃潰瘍的臨床研究[J]. 現代藥物與臨床,2016,31(4):533-536.
[2]彭昕,宋麗秀,陳衛(wèi)剛,等. 標準三聯療法與益生菌聯合三聯療法根除幽門螺桿菌的效果比較[J]. 廣東醫(yī)學,2016,37(5):758-761.
[3]王松. 半夏瀉心湯聯合西藥三聯療法治療幽門螺桿菌相關性消化性潰瘍的臨床研究[J]. 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7,26(17):1890-1892.
[4]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聯合PPI三聯療法根除幽門螺桿菌的臨床療效及對血清IL-6表達水平影響[J]. 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16,21(4):531-534.
[5]時昭紅,涂蓓蕾,張書,等. 微米大黃炭聯合三聯療法治療幽門螺桿菌陽性活動期胃潰瘍的臨床觀察[J]. 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2017(23):2374-2377.
[6]沈志高,陳琦,龍小華,等. 胃復春片或鉍劑聯合標準三聯療法根除幽門螺桿菌的臨床研究[J]. 胃腸病學,2017,22(5):287-291.
[7]不同劑量埃索美拉唑三聯療法根除幽門螺桿菌中的療效觀察[J]. 現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6,16(14):2763-2765.
[8]劉紹能,劉正新,孟淼,等. 摩羅丹配合雷貝拉唑三聯療法治療幽門螺桿菌相關慢性胃炎療效觀察[J]. 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7,26(7):749-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