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則楠
摘要: 讀罷陶行知,被他踏實肯干、銳意創(chuàng)新、甘于奉獻的精神所折服。他的“生活教育”、“教學做合一”、“平民教育”、“兒童教育”燃起了中國現(xiàn)代教育的星星之火,為中國教育現(xiàn)代化的發(fā)展,為提高中國民族的國民素質,提供了強大的理論支撐和目標導向。他像一股清流,為我們的小學教育帶來了嶄新的教育理念,引領著小學教育不斷前行。所以作為初出茅廬的新人,我們非常有必要走進陶行知,思考陶行知,學習他的思想,踐行他的方法,做實實在在的小學教育!
關鍵詞:生活教育;教學做合一;兒童教育; 中國教育現(xiàn)代化;實實在在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給我們的啟發(fā)
陶行知所倡導的“生活教育”即以生活為中心的教育。一方面他強調生活就是教育,過什么樣的生活便是接受什么樣的教育。他認為:“好的生活是好的教育;壞生活是壞教育;高尚的生活是高尚的教育;下流的生活是下流的教育;合理的生活是合理的教育;不合理的生活是不合理的教育;有目的的生活是有目的的教育;無目的的生活是無目的的教育?!?可見有一個人所處的生活環(huán)境是多么重要,以此為指導,作為教師我們應思考讓學生過怎樣的生活?是合理的高效的充實的愉快的,還是雜亂的無效的盲目的悲傷的?為此,在督促、教導孩子們平時要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的同時,我們也要密切家校溝通,讓家長以朋友的角色鼓勵引導孩子對自己的生活和學習進行合理的規(guī)劃安排,同時要求家長以身作則,主動為孩子營造一個溫馨、愉快,充滿鼓勵和愛的家庭生活環(huán)境。
另一方面,他說“生活教育,是供給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人生需要面包,我們就過面包生活;人生需要戀愛,我們就得過戀愛的生活,也受戀愛的教育?!币簿褪钦f兒童現(xiàn)在、未來的人生需要什么,我們就教什么。千萬不能為教而教,為學而學,為考試而教,為考試而學,這樣教育就變成了一片死水,沒有生機。作為現(xiàn)代人,我們要過現(xiàn)代的生活,就是要受現(xiàn)代的教育。在我看來,生活教育是要解放教育,實實在在地做兒童真正的教育。兒童的生活就是兒童的教育,在兒童教育這件事上,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能脫離兒童的生活,將成人的意愿強加給他們。現(xiàn)在的教育更多強調兒童素養(yǎng)的形成,那么我們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定要以兒童為主體,讓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去自主學習、自主表達自己的觀點,鼓勵、引導他們提高各方面素養(yǎng),為把他們培養(yǎng)成為適合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合格公民而努力!
二、陶行知“教學做合一”理論帶給我們的啟發(fā)。
陶行知的“教學做合一”理論給我們的小學教育工作也帶來了很多的啟發(fā)。首先他提出了“教學合一”的三種理由。第一,“先生的責任在于教學生學,而不是只是教”。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教育教學要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要充分發(fā)揮組織者,引導者的作用,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和策略,把課堂還予學生,放手讓他們自主合作探究問題。培養(yǎng)他們主動思考,敢于發(fā)現(xiàn),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和能力。第二,“教的法子必須根據(jù)學的法子。”也就是說學生喜歡、愿意學,老師就應該怎樣去教。這要求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征、心理特點去調整教學策略,改進教學方法。其次,陶行知主張“教學做合一”,他認為“事怎么做就怎么學,怎樣學就怎樣教;教的法子要根據(jù)學的法子,學的法子要根據(jù)做的法子”。他把“做”放在第一位,提出“做是學的中心,也就是教的中心”。突出實踐的重要性,如果只教光學而不會做就相當于白費力氣沒有效果。所以在我們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應盡可能多得給孩子們提供參與社會實踐的機會,讓他們真正從做中學,從做中教。
三、陶行知“兒童教育”理論帶給我們的思考。
讓我最為震撼的是陶行知別具匠心的“兒童教育”理念。 陶行知對于兒童的根本態(tài)度是:“兒童是新時代之創(chuàng)造者,不是舊時代之繼承者?!眱和龉け仨氃凇皠诹ι蟿谛摹?,也就是說兒童在學習、生活中,不僅要用雙手去創(chuàng)造,而且必須得動腦筋想辦法,這樣才能把事情做好。對我們教育教學的啟發(fā)是:我們不僅要培養(yǎng)兒童勤勞奮進的良好品質,而且要注重培養(yǎng)他們的思維能力、思考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如果只是按部就班,盲目前進而不進行思考、反思,那么學習終歸止于表層而無法深刻。對于教師,陶行知認為 “師范生要變成孫悟空”,“師范生要變成個小孩子”。他啟迪我們小朋友是唐僧,教師是孫悟空,教師要為小朋友的發(fā)展保駕護航。“師范生應該拜小朋友做師傅,也如同孫行者的本領比唐僧大倒要做唐僧的徒弟?!弊鳛榻處煟覀儾坏駥O悟空一樣練就神通廣大的本領,而且還要接受小朋友的指導,幫助他們解決生活、學習中遇到的種種困難,助他們“取得真經(jīng)”,將來為人類社會做貢獻。“親其師而信其道”,教師把自己變成小孩,擁有孩童般的心態(tài),真誠地對待孩子,常給予他們正面的、積極的鼓勵和導向,就會發(fā)現(xiàn)我們的小學教育工作會變得輕松、愉快很多。
四、陶行知的“平民教育”理論淺識。
陶行知的“平民教育”是為窮困潦倒的舊中國尋求教育出路,他在全國各地講學、辦學,號召各行各業(yè),各種年齡段的國民通過各種途徑讀書、識字。在全國各地掀起了“平民教育”的高潮,通過教育為國家的統(tǒng)一、民族的未來謀求出路,展示滿腔熱血的愛國主義精神。
五、結束語。
總之,陶行知先生的滿腔愛國熱情,奉獻教育事業(yè)的勇氣以及他為教育改革創(chuàng)新的魄力都讓我感到無比佩服;他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也讓我受益匪淺。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我將不斷地走進陶行知,深入思考陶行知,實踐陶行知,努力做一名合格的、優(yōu)秀的小學教師!
參考文獻: 陶行知著,方明編的《陶行知教育名篇》,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